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是我市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加入WT 0后,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相接轨的要求,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大势所趋,市场所向,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也是提升茶叶质量档次,发展效益茶叶的必然选择.现就我市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2001年茶叶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锡端 《中国茶叶》2002,24(1):11-13
一、2001年国内茶叶产销形势 (一)国内茶叶生产情况 2001年是我国茶叶生产发展较为健康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一是茶叶作为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之一普遍受到重视,茶园面积增加,茶园素质也得到提高;二是茶叶的结构继续得到调整,名优茶持续得到发展;三是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成为大家的共识,各地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无公害茶生产。为了促进无公害茶的生产,农业部正式颁布了《无公害茶叶》行业标准,并规定从2001年10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  相似文献   

3.
结合株洲茶叶产业实际,面向国际竞争及茶叶产业发展要求.探讨发展株洲茶叶的新途径:建设生态茶园.开发有机茶及无公害茶产业,建立标准化生产与质量控制体系,扶植龙头企业及创建名牌。  相似文献   

4.
《茶叶》2006,32(1):I0002-I0002
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现有茶园面积1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4.5万亩,已发展无公害茶12.8万亩,有机茶认证1.6万亩,茶叶生产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7%,全市年产茶叶  相似文献   

5.
土壤母质及其物理性状与茶叶品质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曹顺爱  吕军 《茶叶》2003,29(1):13-16
本综述了我国茶园土壤母质类型及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含量、团粒结构等物理性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探讨了改善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措施,并提出今后茶园土壤物理性状所要研究的课题,这对我国无公害茶,有机茶的生产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童云 《茶叶》2006,32(3):170-170
无公害茶产品包括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3类,它们与普通茶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为什么要发展无公害茶产品?国内外对于无公害茶产品是如何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无公害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茶叶生产和经营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无公害茶”的含义 无公害茶叶是指各类茶叶生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农约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的卫生质量指标达到有关最大限量标准以内的茶叶,对消费者身心健康无害。无公害名优茶则要求安全性、营养性、食味性和外观形俱佳的茶叶产品。 (一)在无公害茶生产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和低残留茶等名称,事实上它们都属  相似文献   

8.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9.
有机茶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无污染、无公害、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有机食品消费在全球悄然兴起.有机茶开发正是顺应了市场消费的需求,以其纯天然、高品质的特性,倍受消费者青睐. 闽东是全国绿茶生产区,茶园面积69,7万亩,年产毛茶4.51万吨.茶业产业是闽东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茶叶生产与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的经济来源戚戚相关.因此,充分发挥我市生态环境和茶叶资源优势,开发有机茶生产,提高茶叶质量,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茶叶的卫生指标和保健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绿色食品的发展。据报道,日本从70年代开始就试产“有机茶”,80年代试制“无农药茶”,而今许多茶叶店里都设有“有机茶”和“无农药茶”专柜,卖价远远高于其他茶;坦桑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和出口无公害茶的国家,其产品由英国包销,目前已扩展到美国、加拿大等国;英国1989年销售无公害自然茶达到0.3万吨,为80年代初的30倍;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等国由于市场需要和价格吸引,也在努力扩大无公害自然茶的生产;在我国,绿色食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欲购茶叶绿色食品的消费心理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为适应国内外茶叶消费的新趋势,我国近年来开始重视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农业部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准;云南、广东、安徽等地已在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应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以加快我国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我国不少茶区生态环境优越,有的茶园从未施用过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化学制剂,而且茶园又远离城镇、工厂及居民生活区,无废水、废气、废物的污染,所产茶叶属天然无公害的产品。因此,我国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具有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只要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开发有机茶是提高茶业效益、促进茶业向无公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有机茶生产对技术环境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宜昌茶叶生产向有机茶转换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现状,从政策、思想、基地、企业、技术和监管等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有机茶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现有一大批生产、加工和经销单位获得了我中心的有机茶认证,有机茶面积(含有机转换面积)达到40000多亩,有机茶产量(含转换期产品)1300多吨,有机茶园专用肥2000多吨,有机茶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茶叶产业结构调整,无公害生产的发展和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提高茶叶卫生质量和产品档次,帮助茶农增加收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有机茶生产技术和信息的需求,帮助茶叶生产者、加工者和贸易者全面了解国内外有机食品和有机茶生产、认证、贸易方面的最新动态,帮助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从福建省农业厅获悉,福鼎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优秀示范基地创建县。福鼎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亩,位列福建省第三位,2003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市已建立了11个有机茶生产基地,面积达1.1万亩;5个无公害茶叶生产认证基地,面积达3.8万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生产的特点,分析了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品质受到污染的原因,指出了进行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2001年4月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后,邵武市通过近5年的无公害茶园建设和技术推广实践,已建无公害茶园1万多亩,其中有3024亩的有机茶园的茶叶通过欧盟有机茶论证,成功地拿到了出口欧洲市场的"绿卡".茶园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有机茶园建设中显得由为重要,也是一线从事茶园管理的多数茶农较难把握的一项技术措施.现就有机茶园茶叶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提出可行的技术措施,旨在从源头上引导茶农在完善茶园立体生态环境,科学施肥的基础上,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病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加工工艺对茶叶中敌敌畏残留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继鹏  杜德红  徐召学  汪东风 《茶叶》2005,31(3):187-188
茶树是叶用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正是病虫害易发季节。在此季节中,生产者为提高产量和质量,常要使用农药。由于茶叶是直接制自茶树新梢芽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加入WTO后,国内外消费者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尽管各级政府倡导茶叶无公害及有机茶的生产,消费者也青睐茶叶绿色产品,但在茶园中禁止使用农药,近期还不太可能。因此,随茶叶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有关茶叶中农药的降解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7.
1 发展现状 茶业是闽东的传统主导产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产业链。相对于其他农业产业,我市茶叶产业化正在逐步形成,产业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主要表现在:①不断改善茶园基地建设。闽东实施茶叶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经正式启动,并在2002年10月明确规范了安全食品的认证,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类;AA级绿色食品划归属有机食品类.无公害食品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食品茶是不同档次水平的.无公害茶产品是茶叶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茶叶质量的最起码要求.有机茶和绿色茶是按特定标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并经过专业认证机构审查颁证,获得标志使用权的产品.我县已建成了生态茶园示范基地、AA级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得到认证,成为饶平茶业发展新的亮点.但要全面实现绿色健康安全茶叶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针对我县绿色茶、有机茶的生产现状,提出开发有机茶生产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9.
《茶叶》2007,(2)
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4.5万亩,已发展无公害茶12.8万亩、有机茶认证1.6万亩,茶叶生产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7%,全市年产茶叶2万吨,产值4亿元,其中名茶3800吨,产值3亿元。茶叶已成为嵊州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嵊州市委市政府对茶叶生产极为重视,以一系列扶持政策作保障,通过建设基地和市场,充分发挥茶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几年的政策扶持和持续开发建设,市…  相似文献   

20.
如何控制好茶叶的农残,主要采取以下五条措施:坚决杜绝茶叶农残源头,禁用茶园不能使用的农药;茶园大力示范推广无农残的生物防治技术;实行科学用药,酌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加强无公害茶叶、茶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强化茶叶农残检测监控.由茶叶生产与加工企业或政府质检部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农残抽检,把好茶叶的进出厂关,突破"茶叶绿色技术壁垒",让消费者喝上放心的茶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