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轨道车的不断使用和发展,出现了多种传动方式,尤其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选择使用电油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本文是对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内容以及双动力供电的难点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了轨道车采用电压型发电机和蓄电池并联供电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各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组合形式的优缺点以及叉车的运行工况,提出了适合叉车的轴动力组合式并联混合动力构型;对发动机、ISG电机、发电机和镍氢电池等主要元件进行了动力参数设计;并对柴油机叉车和混合动力叉车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混合动力叉车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在越野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类型、特点及适应场合,提出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选取方法。选取分路式并联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作为CFA6470HEV混合动力轻型越野车的驱动系统方案,并对该系统的动力参数匹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合适的驱动电机以及电池组参数。  相似文献   

4.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参数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ADVISOR2002软件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仿真。以动力性、经济性为控制目标同时考虑电池的荷电状态,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仿真分析,分析驱动系各元件参数对整车性能的影响;研究驱动系组成元件的参数选择和参数间的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5.
混合动力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针对发展期间的控制技术不明确现象,文章提出了不同动力系统相互并联使用的理念,并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设计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类型、运行模式和节能机理。以双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为例,采用ADVISOR仿真软件分析了电机效率提高和高效区扩大对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得出电机效率特性的改善可以在混合动力技术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燃油经济性的结论。最后,分析了从电机本体设计和控制方面提高电机运行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驱动力协调问题,搭建基于动力学的控制系统,实现冗余驱动并联机床的力位混合控制,以原有5UPS/PRPU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改变中间PRPU约束分支为冗余驱动分支,构成冗余驱动并联机床,在其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效率较高的Kane方法建立了该并联机床的动力学模型;应用ADAMS软件仿真得出驱动力并与Kane动力学模型求解出的驱动力进行比较,验证了Kane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为冗余驱动并联机床力位混合控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世界的大环境下,混合动力车辆已经成为传统车辆的强劲对手。燃油经济性、低速大扭矩以及隐蔽性等特性,使混合动力成为未来军车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混合动力传动方式的选型,比较串、并联形式的优缺点。介绍国内、外的现有情况,了解混合动力军车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驱动电机在混合动力车辆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以双轴并联混合动力车辆为例,结合对某型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电机性能试验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研究工作,研究了混合动力车辆对所用电机的主要技术要求:效率、动态响应、电磁干扰、低温与高温性能和噪声等,指出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机所应该具备的特殊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针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转矩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并联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转矩耦合下的运行模式,其次,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系统转矩模糊控制策略,并在5次NEDC和UDDS循环工况下与ADVISOR平台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电机辅助控制策略,在满足动力性能前提下,该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燃油经济性、环保性和发动机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纯电动拖拉机能量利用率低、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复合的纯电动拖拉机动力电源系统。通过分析纯电动拖拉机的作业工况特点以及功率需求,对动力电源系统进行了拓扑结构选型和参数匹配,并以动力电源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应用动态规划对纯电动拖拉机的动力电源系统进行能量控制策略优化,对动态规划结果以及工况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基于规则的动力电源能量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建模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动态规划的控制策略能量消耗比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能量消耗减少了18%,证明了基于动态规划的能量控制策略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拖拉机重载作业模式下负载峰值功率和高频功率存在较大随机性,单一电源方案无法有效匹配电动拖拉机负载特性。通过分析拖拉机工况负载势变量功率谱密度和电源放电特性,基于电动拖拉机通过主、辅电源对低、高频功率分流的观点,设计了采用DC-DC转换器并联超级电容器的18.5 k W电动拖拉机复合电源方案,计算了系统参数。以平衡峰值功率和高频载荷控制超级电容器功率流方向为目标,设计了基于逻辑门的双DC-DC模式控制策略。根据负载时频分析需求,构建了基于Haar小波的双通道滤波器组,设计了功率分配控制器。以标准正态分布白噪声为基波,构造拖拉机犁耕、旋耕载荷波动间的互谱函数,建立了负载模拟模块。采用CRUISE/Simulink API动态联合仿真得出:基于功率分配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将动力电池电功率抑制在载荷波动基频附近,犁耕作业和旋耕作业下其电功率的截止频率分别为2、7 Hz,幅值符合正偏态分布;超级电容器平衡高频载荷,其电功率符合标准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性能的客观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对汽车转向性能的影响,提出从转向轻便性、转向回正性、转向盘中间位置区域性能、转向盘振动、随动灵敏度和助力特性等方面进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性能的客观评价,并探讨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对电动助力转向助力控制规律、基本设计参数以及相关试验标准的确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对电动拖拉机试验平台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法较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重构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法.根据拖拉机旋耕机组的工作特性要求,搭建了一种串联式混合电动拖拉机快速原型试验平台.该平台采用双电机独立驱动结构,结合dSPACE和Matlab/Simulink建立了实时测量控制系统,提出了通信模块化和控制策略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电驱动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源.对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进行了结构分析和部件设计,在分析其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确定了峰值电源最大荷电状态的控制策略,基于Matlab软件对该电驱动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试验分析表明,该控制策略将循环通过电动机和峰值电源的部分发动机能量最小化,从而减少发动机能量传递的损耗.建立的模型是合理有效的,为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等提供了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6.
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助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搭建的自定义神经网络模型对助力特性曲线进行预描,在MATLAB中得到的仿真结果是一组非常理想的助力曲线。这表明该自定义网络能有效预测EPS的助力特性,同时也为后期的回正控制策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电力管理发展过程中,原来以拉闸限电为目的的负荷控制正逐渐向用电管理方向过渡,电力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低压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的情况,适时根据供电需求的增长调整电网负荷,及时发现和定位电网故障,发现异常供电和异常线损,杜绝供电隐患。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模型的现代控制器开发方法,选用MPC565作为CPU,基于OSEK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采用电动助力型控制策略,设计了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通过整车试验,证明其能够较好地实现对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的控制,提高了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拖拉机(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tractor,DDET)牵引效率低、系统能量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岛遗传算法(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MIGA)的分布式驱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与验证方法。根据犁耕作业工况,建立了拖拉机分布式驱动系统7自由度耦合动力学模型以及轮胎-土壤交互模型,完成了驱动系统关键部件参数设计和匹配选型。提出基于MIGA的前后轮边传动比参数优化策略,将轮边传动比作为决策变量,驱动系统能量损失最小为优化目标,驱动电机功率和转速为约束条件。搭建Matlab/Simulink-NI PXI联合仿真平台验证了参数优化策略的正确性和实时可执行性。结果表明,基于MIGA参数优化后的分布式驱动系统各方面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犁耕循环工况下,拖拉机平均牵引力为10.610N,最大牵引功率为31.25kW;平均效率提升了0.38%,驱动电机能耗降低了7.53%。本研究可为分布式驱动电动拖拉机优化设计和系统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助力转矩控制策略研究的必要性,给出助力转矩控制策略框图。把助力转矩控制策略分为助力控制策略,回正控制策略,阻尼控制策略和补偿控制策略4个部分,并依据每个部分的基本理论相应地给出了它们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