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氮磷钾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分 3 个正交区组的 4 因素 2 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乌兰察布地区施用 N、P、K 和有机肥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P、K 和有机肥的合理配合施用能使马铃薯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明显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到较高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最佳配方施肥方案是:N 208.12 kg/hm2,P2O5 87.97 kg/hm2,K2O 128.9 kg/hm2,有机肥 22898 kg/hm2.  相似文献   

2.
陆扣萍  谢寅峰  闵炬  施卫明 《土壤》2011,43(6):903-90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大棚蔬菜不同施N量对土壤NO3--N累积及其土壤电导率、pH和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O3--N的累积与施N量呈正比,种植两季蔬菜后,农民习惯施N下的土壤NO3--N从35 mg/kg上升到221.35 mg/kg;土壤电导率、pH与NO3--N含量显著相关,其中电导率与NO3--N的关系更为密切,相关系数达到0.832.NO3--N的累积导致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下降,与莴苣、芹菜施N量分别为312、384 kg/hm2的处理相比,农民习惯施N处理下的莴苣和芹菜产量分别下降了11.8%和33.9%,Vc含量下降了17%和36.6%,而硝酸盐含量增加了22.3%和32%,农民习惯施N处理下的两季蔬菜硝酸盐含量均达到三级污染,可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建立N、P2O5、K2O、有机肥与川麦冬农艺性状和生物量的函数模型,研究N、P2O5、K2O与有机肥的施用量对川麦冬农艺性状、生物量和质量的影响,探索适合川麦冬的最佳施肥方案。通过模型解析,N、P2O5、K2O和有机肥对川麦冬农艺性状、生物量和质量具有显著影响。N对叶片数、叶长、分蘖数、块根数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贡献率最大;P2O5对叶宽贡献率最大;K2O对根长、须根数、须根鲜重、须根干重、茎叶干重、鲜产量和总皂苷含量贡献率最大;有机肥对茎叶鲜重和干产量贡献率最大。N-有机肥对茎叶干重达到显著影响;N-有机肥互作对鲜产量达到显著影响;K2O-有机肥互作对鲜产量和干产量达到极显著影响;N-K2O互作对川麦冬中总皂苷含量达到显著影响;N-K2O互作和N-有机肥互作对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达到显著影响;P2O5-有机肥互作对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达到极显著影响。通过频数分析法并进行交集优化之后得到了川麦冬高产优质的最佳施肥方案为N 676.75~819.16 kg/hm2,P2O5 183.07~206.30 kg/hm2,K2O331.07~437.53 kg/hm2或467.31~568.76 kg/hm2,商品有机肥2 191.20~2 732.40 kg/hm2。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山东省桓台县高产麦田系统中N肥对土壤硝态氮(NO3--N)积累及冬小麦产量和吸N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收获后施用150kg/hm2N肥的0~90cm土层土壤NO3--N与小麦播种前相比,基本保持平衡;而常规施用300kg/hm2N肥则使0~90cm土层土壤NO3--N含量显著提高,特别是60~90cm土层土壤NO3--N含量上升了39.9kg/m2,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潜在污染。建议供试条件下的合理施N肥量为150kg/hm2,这样既兼顾产量,又兼顾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褐土区19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在9个不同处理CK,M,N1,N2,P1,N1P1,N2P1,N2P2和N2P2K中,以0~20,20~40,40~60,60~80,80~100cm分五层垂直取土样,然后进行室内分析,NO3--N用酚二潢酸比色法测定,作物产量以小区单打单收计产,探讨了单施有机肥、氮肥及氮磷、氮磷钾配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剖面中NO3--N的垂直分布及0~100cm土体中NO3--N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或氮磷钾以适宜用量和比例配合施用使小麦、玉米产量高且稳定性好,其产量波动的变异系数小,分别比对照处理减少变异系数0.260~0.272及0.191~0.195.同时可以减少土体中NO3--N的积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9个处理中以单施磷肥处理0~100cm土体中"NO3--N含量最少.N2处理0~100cm土体中NO3--N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氮肥投入水平对蔬菜地硝态氮淋洗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N条件下蔬菜地NO3--N淋洗浓度及淋洗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的传统施N处理(花椰菜为450kg/hm2,苋菜为100kg/hm2,菠菜为309kg/hm2)下蔬菜地NO3--N的淋洗浓度明显高于2个优化施N处理下蔬菜地的NO3--N淋洗浓度。在花椰菜、苋菜和菠菜生长期内,2个优化施N处理下蔬菜地NO3--N平均淋洗量分别是传统施N处理下蔬菜地NO3--N平均淋洗量的19%、18%、9%和13%、34%、21%。试验期间传统施N处理下蔬菜地NO3--N年季平均累积淋洗量约占年季平均施N量的一半,其中休闲期NO3--N平均累积淋洗量占年季平均累积施N量的20%;而其他2个优化施N处理NO3--N年季平均累积淋洗量是年季平均累积施N量的27%,休闲期NO3--N平均淋洗量占年季平均累积施N量的6%,而处理间蔬菜产量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日光温室黄瓜和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日光温室黄瓜NO2--N和NO3--N含量和土壤NO3--N以及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黄绵土上,施N400kg.hm2和P2O5250kg.hm2,黄瓜生长期间,NO3--N含量变化与黄瓜的生长发育阶段关系密切,黄瓜结瓜前020和2040cm土层NO3--N含量较高,随黄瓜生长速度加快和结瓜盛期的到来,土壤NO3--N含量降低;黄瓜收获后,NO3--N含量又有增加。不同施肥种类比较,施用化肥40160cm土层NO3--N的累积和淋洗量最大,施用沼肥其累积和淋洗量小于施用化肥,而施用有机肥(牛粪)NO3--N的累积和淋洗量小于施用沼肥。采用叶面喷施尿素和有机钾肥,可以减少化肥和有机肥用量,从而降低土壤剖面0200cmNO3--N的累积。使用沼肥、叶面肥的黄瓜产量都明显高于不施肥和NP化肥处理。  相似文献   

8.
滴灌棉田氮肥用量对土壤无机氮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平  田长彦  马英杰 《土壤》2007,39(4):599-603
通过南疆滴灌条件下N肥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N肥对棉花生育期土壤无机N累积及收获后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棉花生育期土壤无机N的累积规律是:花期以后,施肥量较高(N 225~337.5 kg/hm2)时,土壤无机N以NO3--N为主要形式累积于表层0~40 cm土壤中.棉花生育期施肥量影响收获后耕层土壤残留NO3--N.根据各施肥处理土壤NO3--N残留状况及产量,确定N 180~225 kg/hm2为南疆滴灌棉田土壤NO3--N发生少量累积同时获得高产的适宜施肥量范围.  相似文献   

9.
优化施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兰云  徐茂林 《土壤》2003,35(2):152-155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针对N、P、K、Zn 4种肥料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N、P对产量都达显著正效应,N对湿面筋含量达极显著正效应,P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效应,K、Zn对产量和品质效应微弱。4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Zn>K,对湿面筋含量的影响顺序为:N>P>K>Zn。小麦产量和品质都较理想的施肥区间为N 252.8~294.2 kg/hm2,P 111.0~139.1kg/hm2, K145.8~153.0kg/hm2, Zn 9.8~12.1kg/hm2, 合理的配比为N:P2O5:K2O:ZnSO4=1:0.46:0.55:0.04  相似文献   

10.
高基施比例条件下施氮量对覆膜种植烤烟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广东南雄烟区探讨了高基肥比例条件下(无机肥料N基追比为7:3)施N量对覆膜种植烤烟N素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饼肥和猪粪(N=64.50 kg/hm2,其中饼肥N 42.00%,不施用无机肥料N)有较强的持续供N能力,在烤烟移栽后30~75天使烟株根际土壤NO3--N浓度仍能维持在550.00 mg/kg以上;②在基施饼肥和猪粪(N=64.50 kg/hm2)的基础上,增施48~168 kg/hm2的无机N肥可显著提高烤烟移栽后75天前烟株根际土壤NO3--N含量,但在移栽75天后烟株根际土壤NO3--N积累效应不显著;③试验无机肥料供N范围内(48~168 kg/hm2),施N量对烤烟产量、产值、等级结构和内在化学品质无显著影响,但48 kg/hm2的施N量处理其N肥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极显著高于108kg/hm2和168 kg/hm2处理;④在广东南雄烟区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基施64.50 kg/hm2有机N、配施48 kg/hm2无机N(基追比为7:3)可有效满足烤烟N素营养需求,提高N肥利用率和烟农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