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貂肠炎病毒(MEV)是一种自主复制性的最小的动物DNA病毒。研究表明,MEV是引起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体,能够引起水貂剧烈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水貂病毒性肠炎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1毛皮动物肠炎有哪些类型?临床怎样鉴别? 答:毛皮动物肠炎基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病毒性的,主要由细小病毒感染引起,水貂、貉及猫细小病毒同源性高,而狐和犬细小病毒同源性高,因此,用水貂的细小病毒(MEV)和猫传染性肠炎病毒(也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制做的疫苗对水貂、貉的保护率高,而对狐保护率相对低些。  相似文献   

3.
水貂冠状病毒性肠炎(水貂流行性腹泻),是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之外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水貂流行性腹泻病毒性肠炎。1病史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水貂肠炎病毒无血清细胞培养灭活矿油疫苗和铝胶疫苗免疫接种水貂、豚鼠和家兔的血清HI和SN抗体消长规律,证明豚鼠、家兔或水貂接种疫苗后11~40d的血清HI抗体水平是检定MEV矿油疫苗或铝胶疫苗对水貂的体液免疫力和免疫保护率的经济、简便、可靠的指标,从而建立了MEV疫苗免疫实验动物效力的检定指标——豚鼠、家兔或水貂注苗后11~40d的血清HI抗体应答水平,以及可取代该动物用作检定MEV疫苗免疫水貂的体液免疫力和免疫保护率的实验动物模型——豚鼠、家兔。  相似文献   

5.
水貂肠炎细小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水貂肠炎细小病毒基因序列,在其编码VP2结构蛋白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内,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水貂肠炎细小病毒PCR诊断方法。经过敏感性及特异性检测,该引物能与MEV标准株和地方分离株核酸发生特异性结合,扩增出一段长度为570bp的DNA片段,而与CDV、ADV等病毒的PCR反应均呈阴性。设计的该对引物可用于MEV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6.
迄今未见国外有系统研究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组织培养及含量检测方法的报道。作者于1985年用传代细胞系首次在国内培养成功了MEV,经系统试验,于1986年建立了高效价无血清MEV培养方法,1987年确定了HA是检测MEV细胞培养液中病毒含量和毒力的可靠指标。 接着又从敏感细胞系、接毒量、接毒时机、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多,貂皮大衣正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保证水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水貂的疾病预防越来越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而其中水貂犬瘟热和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对水貂养殖业危害最大。下面就上述两种疾病如何预防及在疫苗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水貂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大家一起探讨。水貂传染病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因传染病发生时几无治愈的可能,所以水貂犬瘟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总结了水貂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目前家畜生产实际提出了本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水貂病毒性肠炎又称水貂传染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以胃肠黏膜炎症、腹泻、粪便中含有多量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白细胞高度减少为特征。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流行时可造成巨大损失,是世界上公认的危害水貂饲养业比较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水貂病毒性肠炎又称水貂泛白细胞减少症,是由水貂肠炎病毒引起的水貂以剧烈腹泻、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的水貂均具有感染性,但以幼龄水貂感染性较强,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止对水貂肠炎病毒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种貂饲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搞好病毒性传染病的疫病防治,使水貂产生专一的、特异性的、相应的抗体,目前要做好犬瘟热和病毒性肠炎两项传染病的防疫工作。这两项防疫是种貂完成配种、保证繁殖质量的关键措施。从7月份仔貂断奶分窝注射水貂犬瘟热和病毒性肠炎疫苗到年底,水貂体内的特异抗体逐渐消亡,要保护妊娠期母子平安和种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水貂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养殖户对如何做好水貂的疫苗免疫、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也愈发迫切。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以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水貂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MEVRC1株)为参考标准,谈谈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免疫程序问题按以往经验以及疫苗的标签说明,仔貂通常在分窝后2周左右开始免疫,以防止母源抗体干扰。  相似文献   

13.
<正>12月份,种貂的饲养进入调整阶段,首先要做好急性传染病的防疫。因为冬季是水貂病毒性肠炎流行季节,种貂选留的数量有限,一旦发病,会影响全年的生产计划。水貂病毒性肠炎是由对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细小病毒感染而发病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9月,威海市界石镇某貂场饲养的3000只青年水貂发生因红、白痢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初诊疑为细小病毒性肠炎,但该貂场一直严格按程序进行细小病毒性肠炎的免疫,该场技术员对发生这种情况感到不解,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阴性,证实并非发生细小病毒性肠炎。为搞清楚引起这种顽固性肠炎的根源,遂进行更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貂场水貂约有60%出现临床症状,但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
冬末早春是水貂传染性病毒性肠炎的流行季节,由于种貂选留的数量有限,一旦发病,会影响全年的生产计划。目前种貂进入准备配种的关键饲养阶段,必须做好传染性病毒性肠炎的防疫。这种传染病到目前为止没  相似文献   

16.
<正>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是水貂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严重危害养貂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主要特征为腹泻,在粪便中含有灰白色的由脱落肠黏膜、纤维蛋白和肠  相似文献   

17.
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病貂表现出极度消化紊乱,以腹泻、肠黏膜出血、坏死、脱落,排出灰白色、粉红色混有纤维蛋白、黏液样无结构的管形稀便,血液中自细胞高度减少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有亲缘关系,特别是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病貂转归死亡,从而造成巨大损失。本病为世界公认的危害水貂饲养业较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钱国成 《油气储运》2007,(10):46-46
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病貂表现出极度消化紊乱,以腹泻,肠黏膜出血、坏死、脱落,排出灰白色、粉红色混有纤维蛋白、黏液样无结构的管形稀便,血液中白细胞高度减少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有亲缘关系,特别是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病貂转归死亡,从而造成巨大损失。该病为世界公认的危害水貂饲养业较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水貂养殖过程中,每隔半年对种用水貂注射犬瘟热疫苗和传染性胃肠炎疫苗,使其产生抗体以保护怀孕期的母貂和仔貂不受犬瘟热和病毒性肠炎的感染,此种行为又称防疫或免疫接种。防疫用的疫苗就是免疫原,又称为抗原,是刺激水貂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因子进入血液对抗犬瘟热病毒的蛋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 2010年8月,文登市张家产镇某水貂养殖场的760只水貂出现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结膜苍白、消瘦等症状,死亡5只,到文登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门诊进行治疗。经过诊断为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貂逐渐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