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种猪使用限位栏较多,跛行成为种猪淘汰和繁殖能力降低的第二重要原因,占所有淘汰母猪的10%~20%,30%~40%公猪因跛行而淘汰。高床饲养的仔猪断奶前后多发性关节浆膜炎导致仔猪的成活率降低。加之猪副嗜血杆菌的病发生,表现关节炎症状的仔猪明显增多,一旦发生不易治愈。饲料营养的不平衡导致母猪产后跛行和生长猪的跛行在实际生产也能见  相似文献   

2.
曲向阳 《猪业科学》2013,(11):36-36
意识到跛行问题是解决该问题的第一步。首先,我们需要评估母猪被淘汰的原因,母猪淘汰率与死亡率。这有助于发现因繁殖障碍或生产成绩不良而淘汰的母猪是否同时有跛行问题或在其肢蹄上有脓包。产房是进行母猪跛行评价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3.
胎次管理     
正在当前的饲养条件下,尤其是对于生产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生产体系而言,母猪死亡不再成为影响猪群结构的主要因素,而繁殖母猪群的胎次结构则会直接影响淘汰母猪的决策。1引言繁殖母猪群的胎次结构与农场的运营成本以及猪群的生产表现息息相关,猪群的胎次结构主要受淘汰选择、后备母猪引入以及母猪死亡率影响。在当前的饲养条件下,尤其是对于生产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生  相似文献   

4.
<正>在美国,由于研究表明修蹄可给母猪带来益处,所以修蹄可能会成为养猪业的标准。据国家动物保健监测系统(NAHMS)研究显示,在美国有15%的母猪群会因跛行而被淘汰,使得跛行成为母猪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繁殖问题。许多繁殖问题也与跛行有关,如窝产仔猪数较少。据研究显示,修蹄有助于母猪群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正确修蹄可降低对蹄骨的压力,从而使蹄部血液循环更加顺畅,还可降低肩部及相关  相似文献   

5.
建立成功母猪群的关键之一在于引入的后备母猪质量。专业的研究机构明确地表明,大多数母猪会在第1~3胎后因繁殖障碍或肢蹄稳固性与跛行问题而淘汰。为获得更多到达后几胎的母猪,我们需要了解导致母猪于第1~3胎被淘汰的原因。本文从母猪繁殖障碍和肢蹄稳固性问题出发就母猪淘汰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跛行的定义:能够导致动物出现非正常步态的任何蹄部或肢体的问题。8母猪跛行——检查列表漏缝地板一直是导致母猪跛行的一个原因,除非其得到供应商正确的设计、严格的生产以及猪场正确的监控和维护。我认为加拿大是漏缝地板制造领域的领导者。根据我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此行业从业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比不同设计饲养方案的妊娠舍对舍内环境(氨气浓度和温湿度)和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屋顶材料采用石棉瓦和牛毛毡之间夹泡沫板,舍内采用定位栏饲养,母猪尾端建漏缝沟"的传统妊娠舍为对照组,"屋顶材料采用泡沫板夹于铁皮和蓝色彩钢板之间,舍内妊娠前4周采用定位栏饲养,之后采用Velos群养饲喂"的现代妊娠舍为试验组。试验结果表明:1)舍内环境:屋顶材料采用"泡沫板夹于铁皮和蓝色彩钢板之间"和舍内采用"定位栏饲养,母猪尾端建漏缝沟"设计的妊娠舍2-1能提供较低的舍内氨气浓度和适宜的温湿度;2)繁殖性能:分娩率方面,传统妊娠舍饲养的妊娠母猪比现代妊娠舍高出7.19个百分点。结论:a.屋顶材料采用"泡沫板夹于铁皮和蓝色彩钢板之间"和舍内采用"定位栏饲养,母猪尾端建漏缝沟"的设计能提供较好的舍内环境;b.在技术人员经验不足和人员流动大的情况下,传统妊娠舍饲养妊娠母猪的生产成绩更好。  相似文献   

8.
<正>澳大利亚Rivalea公司负责研究和创新的主管Cherie Collins博士尖锐地指出:早期淘汰母猪会影响种猪群的总体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会降低与低胎次母猪有关的生产性能——产仔率、潜在的窝产仔数和妊娠性能等。她说:"低胎次母猪的高淘汰率将对猪群的窝产仔数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它们尚未发挥出最高生产水平之前,你不得不遗憾地淘汰它们。"低胎次母猪遭淘汰的主要原因是繁殖障碍、跛行  相似文献   

9.
浅谈能繁母猪难产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母猪难产的原因中,由于怀孕母猪缺乏运动或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母猪过于肥胖或消瘦,不同程度地造成部分母猪难产,引起胎儿死亡或母猪死亡、淘汰,给养猪场造成很大的损失。 难产的症状母猪正常的分娩时间约为2~5h,如果分娩时间超过5个h就可定为难产。常常表现为强烈努责,但不见胎儿产出或产出几个仔猪后轻微努责或不再努责,长时间爬卧。  相似文献   

10.
猪的四肢软弱症(Leg weakness)是一种引起猪运动机能障碍或跛行的临床综合征,在各种猪中或多或少都能发现,但是在现代集约化饲养的猪群中尤为常见。四肢软弱症患猪常表现一定程度的骨软骨病。骨软骨病是胸椎和腰椎的关节软骨、生长板和关节的病理性损害的总称,是非传染性的,本病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母猪淘汰的重要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11.
正1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1.1饲养管理问题饲养管理不当可以破坏母猪的生殖机能,使母猪表现出繁殖障碍的症状,主要是饲养料不足或品种比较单一,导致母猪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母猪培育期间,过瘦与过肥都会影响正常发育,因此,如果母猪的饲料过多但又缺乏运动,会使母猪过肥,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殖机能。同时,某些母猪虽然体征比较正常,但如果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等成份,母猪的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2.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原因,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必须及时补充后备母猪,而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要想有优良的繁殖母猪,必须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要想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从而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1后备母猪的选择1.…  相似文献   

13.
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养殖技术中,一个困扰养殖者的难题是母猪繁殖障碍,繁殖能力不高。为促进生猪生产,现就影响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在生产中参考。1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1.1饲养管理不当 后备母猪在培育期间由于营养水平过低或过高,造成母猪体况过瘦或过肥都会影响其性成熟的正常发育。有些体况虽为正常,但在前期饲养中,  相似文献   

14.
乏情母猪指生殖系统发育正常,已达性成熟或断奶后一个月以上的不发情母猪。该病是一种常见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特别是瘦肉型猪尤为突出,表现为断奶后不发情,长期处于乏情状态,严重影响母猪正常繁殖,造成一些优良种母猪的过早淘汰,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母猪跛行不仅能引起疼痛,也影响着母猪的繁殖、运动、采食和淘汰率。目前对跛行早期检查与预防措施的研究较少,但这些措施可提高母猪的整体健康程度、动物福利以及其生产性能。蹄壳相关疾病是导致跛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热应激和疫病等因素。选留优秀的后备母猪,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性能低的母猪,严格控制各类疾病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正>母猪的繁殖性障碍是指母猪初配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母猪不发情、流产、早产或产死胎等情况。母猪现在屡遭淘汰的因素中母猪出现繁殖障碍是其中的主要的原因之一。这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经济效益低下的主导原因,也给养猪生产大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母猪繁殖性障碍原因很多,本文对母猪繁殖障碍的多种引发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从根本上提高养猪规模化的经济效益~([1])。1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母猪营养缺乏性障碍  相似文献   

18.
1猪栏 猪栏是现代化养猪场的基本生产单位,根据饲养猪的类群,猪栏可分为公猪栏、配种栏、母猪栏、妊娠栏、分娩栏、保育栏、育成育肥栏等。按栏内饲养头数可分为单栏和群栏。根据排粪区的位置和结构分地面刮粪猪栏、部分漏缝地板猪栏、全漏缝地板猪栏、前排粪猪栏、侧排粪猪栏。按结构形式分实体猪栏、栅栏猪栏、综合式猪栏、装配式猪栏等。公猪栏主要用于饲养公猪一般为单栏饲养,单列式或双列式布置。过去一般将公猪栏和配种栏合二为一,即用公猪栏代替配种栏。但由于配种时母猪不定位,操作不方便,而且配种时对其他公猪干扰大,因此单独设计配种栏。常用的母猪栏有三种形式:①母猪的整个空怀期、妊娠期采用单栏限位饲养。其特点是每头猪的占地面积小,喂料、观察、管理都较方便,母猪不会因碰撞而导致流产。但母猪活动受限制,运动量较少,对母猪分娩有一定影响。②母猪整个的空怀期、妊娠期采用群栏饲养,一般每栏3~5头。其克服了单栏饲养母猪活动量不足的缺点,但容易发生因母猪间相互争斗或碰撞而引起流产。③在空怀期和母猪妊娠前期采用群栏饲养,妊娠后期母猪则单栏限位饲养。猪场中,对分娩栏的要求最高。仔猪保育栏也是猪栏设备中要求较高的一种,仔猪保育栏多为高床全漏缝地面饲养,猪栏采用全金属栏架,配塑料或铸铁漏缝地板、自动饲槽和自动饮水器。实际生产中,为了节约投资,所用的育成育肥栏相对比较简易,常采用全金属圈栏或砖墙间隔、金属栏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及大量国外优良种猪的引进和杂交利用,母猪繁殖障碍疾病日趋增多。因繁殖障碍而被淘汰的母猪占30%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在母猪的繁殖障碍的各种表现中,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可导致母猪屡配不孕或妊娠后流产,子  相似文献   

20.
<正>种母猪肢蹄病是集约化程度高、大型养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与种质、营养、环境卫生及病原微生物等多种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肢蹄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其在猪场的发生率却很高,一般可达5%~10%,再加上本病治愈率较低,往往导致母猪过早淘汰,给养猪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症状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行走不便,四肢或部分无力,严重者呈现跛行或站立不稳,有的肢蹄细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