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浸渍法提取人参皂苷最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优选浸渍法提取人参皂苷最佳工艺条件,以人参总皂苷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人参皂苷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设计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为:溶剂量>温度>时间;浸渍法提取人参皂苷最佳工艺参数为:溶剂量为浸提物的10倍、温度60℃、浸提时间2h。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提高人参皂苷的浸出率,采用液体发酵方法,以发酵液中人参总皂苷释放量为测试指标,从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真菌中筛选出1株发酵液中总皂苷释放量较高的菌株Z4-10,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真菌Z4-10发酵人参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其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小麦粉2%,蛋白胨0.5%,豆粕2%,磷酸二氢钾0.05%;最优发酵条件:人参2%,接种量8%,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8.0,发酵时间9 d。真菌Z4-10通过最优条件发酵人参后,发酵液中总皂苷释放量达8.576 mg/g,比常规水提人参总皂苷释放量提高了97.5%。  相似文献   

3.
人参总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温浸法、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波法等3种方法提取人参总皂苷的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人参总皂苷方法最佳,快速,安全,成本低且可以有效保护皂苷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以标准品人参皂苷Re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选择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时间、溶剂量和提取温度;通过分析研究,温度对人参总皂苷的提取率影响最显著,溶剂量和提取时间的影响不显著.确定:采用超声波法,在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为40 min,溶剂量为10倍的工艺参数条件下提取人参总皂苷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4.
酶法转化人参皂苷Re为Rg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酶法转化人参皂苷Re为人参皂苷Rg1的酶反应条件和产率。用含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的Sp39、Sp00、Sp48菌种水解Re得到Rg1,其中AbsidiaSp39的酶活力最高。最适培养基为人参浸出物浓度是30%。该菌产酶作用于底物Re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6时酶活力最高,酶反应最适温度为45℃,酶反应20h,酶法转化Re为Rg1的转化率为56%。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生理生态机制,揭示生态因子和遗传因素与药材质量的关系。【方法】以4年生不同生长时期的人参叶为试验材料,用HPLC法测定人参叶中8种单体人参皂苷(Rg_1、Re、Rf、Rb_1、Rb_2、Rb_3、Rc和Rd)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7个参与人参皂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HMGR、FPS、SS、SE、DS、β-AS和CYP716A47)的表达量;通过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生态因子和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表达对人参叶中皂苷合成和积累的影响。【结果】7月13日—9月29日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活跃,各个关键酶之间有协同增减的趋势;人参叶中单体皂苷含量最高的是Re和Rg_1,在果后参根生长期(8月31日—9月13日)分别达到最大值60.30和39.38 mg·g~(-1);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水势、相对湿度与叶中人参皂苷含量显著相关(P0.05);人参叶中HMGR基因的表达与Rb_2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SS基因的表达与Rg_1、Re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β-AS基因的表达分别与Rc、Rb_2含量呈显著(P0.05)、极显著(P0.01)负相关;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水势和相对湿度与人参皂苷含量灰色关联度较高,达到0.727 9~0.871 1。【结论】在生态因子调控下,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影响人参皂苷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6.
采用均匀设计优化荔枝渣低温发酵转化乙醇的工艺参数,荔枝渣预处理工艺主要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发酵转化乙醇工艺主要考察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糖度等参数对发酵过程中乙醇得率的影响.利用DPS7.05软件对荔枝渣低温发酵转化乙醇的发酵工艺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获得最佳的发酵工艺参数为酒曲添加量0.5%,发酵时间168 h,发酵温度30℃,糖度16°Bx,优化模型的乙醇得率为17.16%,在此条件下实际乙醇得率为15.4%.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胡萝卜果酒的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出胡萝卜最佳酶解条件和果酒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果胶酶酶解最佳条件为温度50℃、pH2.0、酶解时间60min、酶添加量0.02%;发酵最佳条件为温度24℃、pH3.0、糖度14%、接种量8%。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法筛选人参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丽霞  耿琍 《特产研究》2006,28(2):18-21
目的筛选人参皂苷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含量。结果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对提取工艺有显著影响。结论人参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2D3,即药材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醇8倍量,提取时间1.5h。  相似文献   

9.
研究D301R树脂脱色工艺参数,优选最佳脱色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参皂苷Re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吸光值;通过树脂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不同脱色时间、pH、温度以及流速脱色效果;以人参皂苷Re保留率和脱色率综合评价脱色效果。D301R树脂最佳脱色条件为温度40℃、pH 5.30和流速1BV/h,西洋参果溶液10mg/mL,脱色率84.26%±1.56%,人参皂苷保留率88.75%±1.86%。西洋参果D301R树脂脱色工艺具有很高的脱色率和较高的人参皂苷保留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酸枣仁中皂苷A与皂苷B的最优工艺,以酸枣仁皂苷A与皂苷B的提取率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活力和酶解时间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在工艺条件温度为40℃、pH值为5.0、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用量均为30 U/g、酶解时间为5 h时,酸枣仁皂苷A与皂苷B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人参叶总皂苷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时间、液料比对人参叶中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再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人参叶总皂苷提取的优化工艺,同时建立人参叶总皂苷提取的二次项数学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人参叶总皂苷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00 ℃、时间4.2 h、液料比16。在最佳条件下,人参叶总皂苷得率为人参叶质量的14.23%。   相似文献   

12.
海藻酸钠包埋的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1的最佳条件,选用浓度为1.25×108个·mL-1的酵母菌菌悬液进行包埋,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发酵液中人参皂苷Rb1含量变化计算生物转化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考察海藻酸钠浓度、包埋时间、接种量和CaCl2浓度对所包埋的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的影响,最终获得了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1的最佳条件为包埋时间45min,接种量7%,海藻酸钠浓度5%,CaCl2浓度10%。在该条件下,所包埋酵母菌对人参皂苷Rb1的最高生物转化率为31.51%,较以往未包埋的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1的生物转化率提高约3%~5%。本研究首次利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转化人参皂苷Rb1,解决了酵母菌种子不能重复使用等问题,简化了灭菌、菌种活化等步骤,为人参皂苷Rb1等苷类物质的高效生物转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3.
优选西洋参中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人参皂苷Re为指标成分,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索氏提取法的溶剂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次数对西洋参中总皂苷含量的影响,优选西洋参索氏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比较加热回流法、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12种皂苷单体含量,确定西洋参最佳提取工艺。总皂苷最佳提取方法为索氏提取法,最佳工艺为甲醇2个虹吸量、提取温度87℃、提取次数3次、每次提取1h、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优选的提取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所得皂苷纯度高、方法合理,为西洋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法优选荔枝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适条件为温度21℃、接种量10%、糖度25%、柠檬酸添加量8g/L、有效SO2添加量0.13g/L、发酵时间10d。  相似文献   

15.
以大米糖化液和人参浆液为主要原料,通过Kefir粒发酵酿造Kefir人参米酒。以乙醇体积分数(酒精度)和感官评价分数为响应值,使用Box-Behnken Design方法对糖化酶添加量、人参浆液添加量、Kefir接种量进行优化,得到Kefir粒发酵人参米酒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糖化酶添加量是显著影响(P0.05)米酒酒精度的因素,人参浆液添加量是影响米酒感官评价的显著因素(P0.05)。Kefir粒发酵人参米酒最佳工艺条件:糖化酶添加量0.8%、Kefir接种量10%、人参浆液添加量20%,发酵15 d后乙醇体积分数(酒精度)为13%,米酒感官评价为93分。该优化条件下人参总皂苷含量提高了18.6%。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转化人参根总皂苷为稀有皂苷C-K和Rh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7年生林下参根部分离的菌株对人参根总皂苷进行微生物转化,结果发现一株霉菌GS1-33能有效地将人参根总皂苷转化为人参稀有皂苷C-K及Rh1.对最佳转化条件进行测定,在水为培养基,pH值为3.0时,菌株GS1-33生成C-K的最大产率为14%,生成Rh1的最大产率为25%.确定人参稀有皂苷C-K是对人参皂苷Rb1、Rc...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人参对人参内稀有皂苷Rg3含量的影响,本实验首先以七叶苷修饰过的LB营养琼脂为选择培养基,从大酱中分离得到的200株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中筛选出10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枯草芽孢杆菌。然后用p NPG法分别测得10种菌种产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选取酶活力最高的58号菌进行培养,并对58号菌的最适产酶条件进行研究,得到58号菌的最佳培养时间为16 h,最适产酶温度36℃,最适产酶p H值6.0,最佳产酶时间8 h。在最适条件下,用58号菌对双螺杆挤压后的人参进行固态发酵,以白参为参照。结果表明在第4d时,白参内Rg3含量最高,为0.6236 mg/g,比发酵前提高了53.75%。在第4d时,双螺杆挤压后的人参内Rg3含量最高,为0.8442 mg/g,比发酵前提高了70.99%。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适用于整参、须根、芦头中人参皂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同时测定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b_1、Rc、Rb_2、Rd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7μm,2.1 mm×50 m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 mol/L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流速0.3 m L/min。[结果]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b_1、RC、Rb_2、Rd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87.3%~98.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整参、须根、芦头中人参皂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实验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商陆根中的总皂苷,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以人参皂苷为指标成分,测定波长为540nm,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总皂苷提取液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商陆总皂苷提取液浓度分别达到最大值。以乙醇浓度(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3个对皂苷提取影响较大的因素,以总皂苷提取率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3个因素对商陆总皂苷提取液浓度的影响大小为:CBA,提取工艺条件A1B1C2,即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h,该条件下商陆总皂苷提取液浓度达到最大值0.141mg/g。  相似文献   

20.
人参皂苷和稀有人参皂苷是人参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而稀有人参皂苷具有极高的药理活性,但是在人参属植物中的含量较低,因此通过生物转化得到稀有人参皂苷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目前已有食品级微生物和各种糖苷酶、蜗牛酶等应用到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中。综述了人参皂苷的种类及功效、酶法和微生物转化法转化人参皂苷的工艺条件和产物,为稀有人参皂苷的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