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水文效益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特征。由于森林的截留、拦蓄作用,不仅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而且可以减少地表迳流,转地表水为地下水;消洪补枯,使雨水从土壤中以潜流的形式汇入河道,形成稳定而缓的水资源,以便于工农业生产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一) 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林木的树冠对降雨有截留作用;林地枯枝落叶有涵蓄降水的能力。因此,每逢降水,森林可以削减雨滴的冲击力量,减少地面迳流与侵蚀作用。根据1964年黄龙县水保站,在黄龙林区仙姑河上游的寺沟(林区)和中游非林区的南沟对比观察结果证明:在同一雨量情况  相似文献   

3.
林冠降水截留效应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冠对降雨截留再分配过程的影响,涉及到森林生态、森林水文、森林气象及水土保持等诸多方面,是森林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的重要生态水文过程,对林地水分平衡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我国对林冠截留、穿透雨、树干流的降水截留效应研究有较多报道,本文对近几十年来我国林冠对降水截留效应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简要整理  相似文献   

4.
森林的多种社会性、公益性生态经济效益,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其中森林涵养水源机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涵养水源机能,除了林冠截留降水,增加林内湿度及降水,进而减缓地表径流,提高降水的下渗率外,主要是通过森林土壤的粒间空隙贮存水分来实现的。然而,这种由土壤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处干旱、半干旱荒漠区,山区天然森林的水源涵养是调节河流径流量、防止水土流失之关键,所以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1980年国务院就下达文件规定:天山山地森林为水源涵养林区,在经营上必须贯彻以营林为基础,坚决保护,合理利用的方针。这就为新疆山区天然林保护、经营利用奠定了基础。山区天然林的水源涵养作用主要表现为杯冠对降水的截留、林地枯落物持水截留和疏松的森林土壤的涵水作用。据研究监测资料估算.天山北麓天然林区有林地面积为43068万hm‘,其一次性最大的林冠截留量、林地枯落物持水量及森林…  相似文献   

6.
从拦蓄降水、增加地表有效水量、改善水质、削减洪水、改善小气候等方面介绍了森林涵养水源的量化研究方法,并运用替代工程法的原理对山西省森林涵养水源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山西省森林土壤总蓄水能力为1.63×109m3,拦蓄降水价值为322.84×108元,增加地表有效水量的价值为25.8×108元,净化水质的价值评估为47.78×108元,森林涵养水源总价值396.42×108元。  相似文献   

7.
森林水文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述了森林水文学的一些概念,回顾了森林水文学研究的发展简史,概述了国内在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枯枝落叶层持水能力、林地土壤持水能力、林地蒸发散和森林对径流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森林水文学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林冠截留降雨、林地土壤的渗透性能和贮水能力。结果表明,森林涵养水源的机制在于森林具有截留、蒸腾、增强土壤下渗能力,抑制地面蒸发等功能,对降水的吸收与流出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林冠截留率为17.2%-17.5%。林区内土壤的有效涵水量为1518-1611t/hm^2。  相似文献   

9.
对大通县水源涵养保护区内的低效灌木林及白桦疏林地实施低效林分改造示范,通过补植一定数量的青海云杉乔木树种,建立完善的乔灌草立体复合林分结构。结果表明:低效灌木林及白桦疏林地通过增加林冠层乔木树种比例,在完善林分结构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林冠的截留作用,明显降低地表径流;枯枝落叶层持水性能增强;土壤物理性质改善,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持水性能增强。林区综合水源涵养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相似文献   

10.
2 对地表径流的抑制作用林地内的地表迳流,是在降雨量超过渗透能力的情况下产生的,一般林地的渗透能力较大,很少发生地表径流,但在降暴雨时也可能发生.测定地表迳流是在迳流试验区里进行的,如上述对设置在枥木县下矢板营林署(采尺)迦丘国有林的山毛榉天然林及其采伐迹地和邻近的高原山县有林的扁柏人工林的迳流试验区.进行了迳流测定的试验.在宽为5.3米.坡面长为10米(坡度各为28°、32°、31°)的迳流区.连续两个夏季(5—11月)对地表迳流量的测定结果是,两个夏季合计降雨量为2900mm,其地表迳流  相似文献   

11.
福建东牙溪流域毛竹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东牙溪流域毛竹林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截留降水能力、林分持水能力和土壤渗透性能等指标分析,其结果:在毛竹混交林中,随混交乔木比例的增加,各指标值也随之增大,混交比例为25%~35%的林地土壤贮水能力最强,林分总涵水量也最高,表现出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加勒比松人工林枯落物层水土保持功能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河谷区的加勒比松人工林枯落物层具有截留降雨的作用,其降水截留率可达73.48%,且滞缓林地地表径流的效果显著;厚度为3 cm的枯落物层能抑制林地土壤水分的蒸发率达54.5%;加勒比松人工林的枯落物层能防止林地土壤的击溅侵蚀,当枯落物层厚2.0 cm时,林地土壤的滴溅侵蚀业已停止。  相似文献   

13.
<正>枯落物层是森林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森林地表的一个重要覆盖层和保护层,它对林地的土壤水热状况和林地水文生态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具有防止雨滴激溅土壤、维持土壤结构、拦蓄渗透降水、分散滞缓减少地表径流和覆盖地表减少表层土壤的水分蒸发等直接作用,而且还通过影响土壤的形成和性状及林木生长对森林水文发生间接影响(程积民,李香兰,1992;薛立等,2005)。甚至有人认为枯落物层在山地森林水文作用中具有头等的重  相似文献   

14.
一、森林对水的作用: 近年来,水资源的确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河川泛滥所引起的洪灾也很严重。确保水资源及防止洪灾之道,除建设水库、堤坊、拦砂坝等工程外,须使上游水源地区的森林发挥其理水功能,至关重要。为使森林发挥功能,须先探讨其理水之内容与功能之程度。在降雨或降雪要汇成江河的过程中,森林所关联的作用有8项:1.由于林冠遮断雨雪,可减少到达地面的降水;2.使达到地面的降水,大量渗透于地层中;3.使未渗透的降水,于地面缓缓流出;4.经渗透到地里面的水,由根吸收而后使其蒸散;5.由于林冠的覆盖,抑制地表面的蒸发;6.使降雪的积雪方法改变;7.使积雪的融解方法改变;8.由于雾的凝结等,而促使雨量增加。上述8项作用,从单项而言,对于涵养水源与防  相似文献   

15.
森林与洪水     
1 森林减少洪水流量的效果 如果能实现以下各项,即可以防止或减轻洪水为害。 (1) 使流域降水量尽可能减少。 (2) 到达流域地表的降水量,在流出前尽可能使其减少。  相似文献   

16.
水源涵养林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森林是全球维持生态平衡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源涵养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蚀和净化水质的功能。水源涵养林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截持和林地土壤的调节来发挥其水土保持、滞洪蓄洪、调节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森林林冠截留降水,枯枝落叶层及土壤持水性三个方面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并对涵养水源效益的价值进行了评估,为该局实施分类经营后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对贺兰山几种重要森林群落类型的土壤一物理性质、枯落物及水容量、土壤渗透及渗透特性、地表径流量进行测定分析并估价其涵养水源效能。贺兰山森林群落的土壤容重较小,孔隙度较大,1公顷森林地表土壤能蓄水68~206吨;枯落物的吸水量是它自身重的2.3~3.4倍;土壤渗透速度远大于贺兰山最大降水强度。森林土壤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9.
森林水文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森林水文研究简史。通过对森林调节降水、森林涵养水源作用、森林调控洪枯流量、森林防止土壤侵蚀以及森林净化水质等多方面功能的现有研究资料的归纳分析 ,概述了国内外森林水文研究的现状、水平及部分成果。指出了我国森林水文研究的不足、差距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岷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涵水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土壤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因其组成的差异而导致降水截留、蓄水、径流的变化。作者根据这一规律,以搜集、调查岷江上游水源涵养林的林冠截留量、地表枯落物蓄水量、苔藓层蓄水量、土壤孔隙蓄水量、土壤不透性能,土壤降水贮存量等进行分析,并赋与没森林植被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以一定的得分,评价不森林-土壤系统的保水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四川西部天然林具有最强的保水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其保护工作,人为干扰严重的类型其保水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