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笼蜂生产小议《蜜蜂杂志》1994年11期上刊登了刘福顺蜂友对我国宠蜂生产提出的建议,我认为这个建议提得很好。按照先进国家的养蜂经验和我国目前养蜂的实际情况,其势在必行。但针对我国蜂农的传统意识和养蜂分散的现状,要推广起来,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下面谈谈...  相似文献   

2.
廉景阳 《中国蜂业》2001,52(2):16-16
我是一名业余养蜂爱好者 ,在热心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 ,走上了庭院养蜂之路 ,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但始终未摆脱“春买蜂、夏发蜂、冬死蜂”的被动局面。挫折和失败并未使我心灰意冷 ,从 1 995年订阅了《中国养蜂》以来 ,受益匪浅。在《中国养蜂》的指导和帮助下 ,我加强了蜂群越冬及春繁科学管理 ,使自己庭院养蜂有了长足发展 ,收到了明显经济效益。在此我愿与广大的养蜂爱好者交流我养蜂实践体会。一、早春蜂群的调整蜂群经过漫长的越冬期 ,巢内的蜂数死亡率达30 %~ 35% ,要想获得刺槐蜜的较好产量 ,早春管理是关键 ,因为锦葫地区早春…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年的疗养,我的眼疾虽已好转(尚未痊愈),然而心脏病却加重了,本应遵医嘱停止写作,考虑蜂友们迫切希望恢复“数控”连载。为了帮助蜂友们尽快地提高养蜂经济效益,只好带病撰稿。经与《蜜蜂杂志》编辑部商定,将从1993年第1期开始继续择更选登“数控养蜂法”教材,争取到1994年7月选登结束。我在疗养期间,收到了许多蜂友和领导同志的慰问信,我谨向这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蜂友情     
俞婵倩 《蜜蜂杂志》2007,27(6):41-41
自1998年第10期<蜜蜂杂志>刊登了我"养蜂的路为何这样坎坷--一位蜂嫂的泣诉"一文至今已近10年了.这10年的养蜂路,我走得比较辛苦,在生活上虽然还是遭受了一些细小的挫折,但在养蜂事业上还是比较成功的.这当然归功于<蜜蜂杂志>和许许多多蜂友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地地道道的养蜂人,探索多箱体养蜂多年,现在是浅箱多箱体养蜂。偶有闲暇,翻阅书刊,再读李紫剑蜂友2017年《中国蜂业》第3期刊登的《多箱体应用问题的讨论》一文,心血来潮,欲与李紫剑蜂友探讨一下多箱体养蜂与中国式养蜂法。一、其实的多箱体养蜂不可否认,多箱体养蜂在国外,其人均饲养规模、生产流程和总体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对于多箱体养蜂,李紫剑蜂友  相似文献   

6.
我走上了蜂疗之路河北省丰南县稻地镇二村养蜂场(063302)安云鹤我从事养蜂已有26年了,开始用蜜蜂给人们治病也有十几年。为了搞好养蜂和蜂疗,可以说我倾注了将近半生的心血。我一面养蜂,生产蜂蜜、花粉及蜂王浆,又一面利用这些天然资源给人们治病。现在已由...  相似文献   

7.
正我养蜂47年,蜂花协同进化、蜜与蜂的数字关系以及哺育极限问题,现在看如同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我却用了46年,可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一、从"蜜足蜂壮"说起1968年知青下乡上山,迫于生活,1971年开始养蜂。1972年7~9月大旱,县里调来内蒙荞麦种子以解决旱地种粮,我师傅说:"必大流蜜"。我10月1日进场,5日蜂群都已采满蜜,白天参加生  相似文献   

8.
问题征答     
《蜜蜂杂志》2004年第4期刊出了《千里迢迢传技术,四方蜂友聚一堂》一文后,我收到了许多蜂友来信,询问我为何多次参加“数控”学习班。我就谈谈这个问题。“数控养蜂法”在《蜜蜂杂志》上发表已14年了,“数控”学习班举办了11届,我曾2次去黑龙江省虎林市杨老师蜂场参观学习,4次参加“数控”学习班,体会颇深。《数控养蜂法》首先对养蜂员进行素质教育,这是任何一本蜂书都没有的。每次学习我都觉得书上的话就是对我讲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联想颇多:现在很多高官犯罪、富翁犯罪、“高科技犯罪”等等,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有权、有钱、“有能…  相似文献   

9.
我是 2 0 0 2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的 ,由原来对养蜂一窍不通 ,到熟练掌握了养蜂技术 ,是《蜜蜂杂志》帮了我的大忙。《蜜蜂杂志》内容丰富 ,刊登的文章通俗易懂 ,是养蜂人学习交流的极好园地。2年来 ,我认真学习《蜜蜂杂志》中的养蜂技术 ,借鉴各地蜂友们成功的养蜂经验 ,由原来的 3群蜂发展到了现在的 60群蜂。今年我饲养的蜂无一群患病 ,蜂螨危害也降到最低点。尤其在今年山东雨水较多的情况下 ,蜂群基本上没有螨害。蜂蜜、蜂蜡、蜂胶生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由于我对养蜂事业的爱好 ,养蜂技术不断提高 ,在我的家乡已小有名气 ,邻村的…  相似文献   

10.
周贤森 《蜜蜂杂志》2009,29(7):37-38
"相信在国家政府的重视与领导下,甜蜜事业的明天会更甜蜜".蜂业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蜂杂志>009年第2期和第3期报道了"农业部畜牧业司委托中国养蜂学会举行养蜂生产座谈会"和"农业部再度召开养蜂业座谈会议".  相似文献   

11.
最近闲暇无事翻阅杂志,看到赵国英先生发表在《蜜蜂杂志》2009年第10期上的《谈群味的利用》一文.他在此文第三段中谈到:"《蜜蜂杂志》2009年第4期刊登了甘筱中、甘霖2位先生的文章,说出了盗蜂在被盗群巢门留下了‘信息素’,并说用水冲洗便可制止盗蜂.我认为养蜂同仁都要感谢他们,这是养蜂管理上的重大发现.……问题解决了,用水冲走盗蜂群的群味,盗蜂便被制止了,就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养蜂爱好者,1973年开始养蜂,至今已有30多年.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苦也有甜,虽遭受了不少挫折,但从中也吸取了不少教训,并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现在单人长年定地饲养百箱蜂,还兼顾农活和打工,只采蜜不取浆.虽然收入不高,但在当地还算是数得着的养蜂户,与本地新老养蜂户比较,我养蜂还算成功的,这里总结十条养蜂要点供同行特别是新养蜂户参考采纳.  相似文献   

13.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14,34(12):47-47
<正>看到《蜜蜂杂志》2014年第10期发表的吉林省东丰县黄孝恩蜂友《蜂农期盼奥驰养蜂专用车》一文,深感黄蜂友对养蜂车的期盼之情代表了诸多蜂友的心意,特提笔作如下解答。近5年来,我一直参与和支持五征集团研制开发奥驰牌养蜂专用车,先后召开了二十多次研发论争座谈会,广泛征求养蜂专家和养蜂人的意见、建议,目的就是设计制造岀适合我国国情和适应养蜂生产实际需要的养蜂车。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我感受到不同养蜂人对养蜂车的需求各有不同,提出了很多各式各样  相似文献   

14.
邱汝民 《中国蜂业》1999,50(3):12-12
去年《中国养蜂》第2期刊登了《王浆高产新秀》一文后,得到许多蜂友庆贺,我表示感谢。大家纷纷要求介绍王浆高产技术。说来我并没有什么丰富经验,但希望与蜂友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充分利用《中国养蜂》杂志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养蜂技术。一、培育好越冬蜂,春繁有...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蜂业》2007年第7期看到王汉生蜂友的批评文章,我表示接受。因为蜂友们和我是一个心情,都是为了养蜂技术的提高和养蜂事业的兴旺。我们国家地域这么大,我更同意王汉生蜂友提出的养蜂技术应因地制宜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本人接触蜜蜂已有26年了,10年前从企业下岗开始专业养蜂,才有幸与小蜜蜂朝夕相处。目前我场已有生产蜂群70箱,授粉群220箱,在生产上蜜、浆、粉、授粉兼顾;销售上自产自销,收入不高,但足能养家糊口。自从专业养蜂以来,我场就开始在春繁和无粉源期饲喂蜜蜂花粉或豆粉。2009年,我邮购了25千克龙粉(网上的蜂友都亲切地称龙口蜂源饲料公司生产的高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7.
我与蜜蜂     
<正>养蜂至今,前后有4年了,一路走过来,确实不容易。从一开始的无人支持,到现在的有人认可,倍感欣慰。养蜂路上经历许多风风雨雨:买蜂、逃蜂、死蜂、分蜂、收蜂、诱蜂……酸甜苦辣,百感交集。刚开始,走过好多弯路,失败过,曾几何时有放弃养蜂的念头?但我不甘心,凭着对蜜蜂那份热爱和执着,我坚持了下来,上网向前辈讨教,自己总结经验,终于从一个门外汉摸到养蜂的门槛。蜂养好了,越繁越多,蜜也有生产,不但够自己家人食用,还可送亲戚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白糖不但价高而且货缺,给养蜂带来了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养蜂生产的发展。在饲料糖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应变呢?显然,完全依靠国家供给平价白糖是不可能的。但只要自力更生,依靠自己,采取得力的措施,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去年我与老伴饲养22个继箱群,虽全靠喂糖养蜂,而全年纯收入仍有3500多元,还新发展了7群蜂。我的措施是:1.抓住油菜蜜源,力争多收蜂蜜。首先  相似文献   

19.
我是山东的一位蜂农,是<中国养蜂>的老读者了,多年来<中国养蜂>教会了我很多养蜂知识,通过它了解了很多信息.我一直都很信赖<中国养蜂>,她是我们养蜂人的良师益友,为蜂农服务、主持公道.这些年当我需要购买一些养蜂机具和蜂药、蜂王等都要参考<中国养蜂>上的广告.大部分情况我所购买的东西都没什么问题,其中当然也会有些麻烦、纠纷,但经过<中国养蜂>调解,最后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正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你们好!我是广东惠州的刘关星,因为喜好养蜂和长期订阅《蜜蜂杂志》,也阅读过你们的《原理》书,还多次打电话请教龚教授,也算得上是你们未曾见面的学生了。与众多业余养蜂者一样,我也是除了主业之外的时间,基本上都投入到蜜蜂那里去了。虽长期默默无闻,但也自得其乐。自从在《蜜蜂杂志》2014年第4期上,发表了《探讨GN箱快速繁蜂最佳模式》一文后,引起众多蜂友的关注,他们纷纷来电话或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