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为筛选、鉴定目前生产条件下有关培育单位育成的抗虫棉新品系的抗虫性、丰产性及抗病性,在前两年种植抗虫棉的基础上,2002年我们根据省厅要求,进行了抗虫棉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43份转基因抗虫棉3a的试验,对早熟性、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产量、抗病虫性的观察鉴定,以及与新疆自育品种军棉1号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早熟性表现较差,产量性状及抗虫性表现较好,有较高的丰产潜力,但纤维品质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3.
该品种由河北创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独有抗虫专利技术育成。2003~2005年在河北省棉花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均较对照品种大幅度增产,并且较好地协调了棉花的丰产性、抗病性、抗虫性、优质性和稳产适应性。2006年3月21日通过河北省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6天,较对照早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几个抗虫棉新品种(系)的主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明确了不同品种(系)抗虫棉的抗虫性、丰产性,提出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抗虫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抗虫棉品种有抗虫常规品种和抗虫杂交品种2种,选择具有抗虫性、抗逆性、抗病性品质好的品种,目前适合我国棉区推广的品种主要有中棉41、中棉49、红太阳2号、鲁棉研15、鲁棉研25等抗虫棉品种。  相似文献   

6.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品种来源、抗虫性、丰产性、抗病性、纤维品质及该品种特征特性等。并研究提出其在天津地区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即:搞好种子处理,5月上、中旬播种,每667m^@为5000株左右及“前促、中控、后补”的管理技术。还研究提出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五项防治虫害原则。  相似文献   

7.
对7个水稻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间长势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全生育期最大相差7 d,但均能够正常成熟;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从抗病性及丰产性指标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宁粳37号、优育39号更适宜旱直播种植,优育40号、优育41号也具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4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双价抗虫棉品种,经尉犁县试种,纤维品质、适应性、抗旱性、抗病性、丰产性等方面均表现优越。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文山州马铃薯生产中品种结构单一、病虫害严重的问题,以丽薯6号为对照,对12个用于冬作的马铃薯品种(系)进行出苗率、抗病性、农艺性状及丰产性的调查与评价,发现YS901具有较好的丰产性、抗病性及商品性,综合评价优,可替代丽薯6号作为文山州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示范推广,YS109的抗病性、丰产性也较好,但出苗率、商品薯率略低,可作为潜在适宜品种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
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开展了9个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考察其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均在4500kg/hm2以上,其中,苏隆128和扬麦25达到6000kg/hm2以上,丰产性和抗病性均较好,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九麦2号丰产性和抗病性较好,抗倒性一般;宁麦24、镇麦9号和扬辐麦2号作为新引进品种,单产均在4500kg/hm2以上,具备丰产潜力,可以在本地区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区试棉花品种的枯黄萎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评价了近年来河北省区域试验棉花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 :84 9%的参试品种抗枯萎病 ,65 41 %的品种达抗枯耐黄水平 ,抗黄萎病的品种很少 ,双抗品种更少 ;年度间参试品种抗病性表现为抗枯萎病性达到较高水平后趋于稳定 ,不同类型品种有明显差异 ,杂交种优于常规品种 ,非抗虫棉好于转基因抗虫棉 ,低酚棉抗病性最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及时鉴定福建省近年来选育的甘薯新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加快品种更新更换。2006、2007连续两年组织了泉薯76、福薯8号、金山679、龙薯13号等7个甘薯新品种,在福州等9个点进行三重复试验,通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与地点互作也存在极显著差异。泉薯76、福薯8号、龙薯14号3个品种食味评分、晒干率、出粉率均高于对照,且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以上。金山679、金山763、龙薯13号3个品种鲜薯产量比对照增产极显著,其他性状与对照相当。这6个品种可在全省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福薯9号食味评分、晒干率、出粉率均高于对照,薯肉带紫色。但仅在莆田、浦城、龙岩、南安、泉州5个试点表现丰产性较好,可在这些区域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威信县水稻主导品种进行抗性监测和丰产性测试,结果表明,威信县生产上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生稻瘟病,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有宜香优725、泸优2号、国丰1号;各品种间的丰产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产较高的品种有川丰6号、K优21、泸优2号、国丰1号。结合品种丰产性及抗病性,威信县目前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中,宜以川丰6号、K优21、泸优2号、国丰1号等品种为主,实行多品种布局,并注意稻瘟病、穗瘟病等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3个陆地棉抗虫品种在两年间的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性状年份间表现基本一致,而纤维品质性状差异较大。新棉33B在3个抗虫棉品种中产量性状表现最好。品种与年份的互作极为显著,2002年新棉33B在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棉所12号,而在2003年则与对照品种产量相当。JS166在单株籽棉产量和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等性状上两年间表现均较好,2003年还有较低的蕾铃脱落率。99035两年间在产量性状上与对照相比略有提高,但差异并不明显。所有3个抗虫棉品种2002年的纤维品质指标与对照相当,而2003年纤维长度和纤维整齐度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对9个不同杂交棉品种进行小区试验,以了解不同品种的适应性、早熟性、丰产性及纤维品质的综合表现和品种特性,为筛选出适宜31团种植的高产、高效、优质的棉花品种提供依据。经过1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不同杂交棉新品种中,与对照新陆中59号相比,在生育特性、农艺性状、抗病性以及丰产性方面表现突出的品种为新陆中55号、鲁棉研24号,其中,新陆中55号较对照增产12.75%,鲁棉研24号较对照增产9.73%。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棉花新品种的抗虫性、丰产性、抗病性及纤维品质,为引种提供可靠依据,铜陵县种子公司于2002年安排了棉花品种对比试验。1参试品种南抗3号、泗棉3号(CK)。2试验方法2.1试验设计不设重复,随机排列,每品种小区净面积0.5亩,行长25m,宽13.35m,2个小区并列。密度2500株/亩。2.2  相似文献   

17.
关于抗虫棉生育特征和抗虫性的表达,国内外学者已有较多的研究[1~6],但有关中棉所39这一杂交种则未见报道.中棉所39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最新培育的抗虫棉杂交种,2000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7],1999~2003年江苏盐城地区进行引种示范,其早熟丰产性、抗虫抗病性以及纤维品质表现突出,适合江苏沿海棉区发展种植[8].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定行定株定时观察记载的方法,对抗虫棉R93-4和R93-3的抗虫性、抗病性、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试验鉴定。结果表明,抗虫棉上2,3,4代棉铃虫幼虫平均分别比对照少13,36和46头,百株^-1;顶尖被害率比对照低10%;霜前棉产量比对照高233.2kg.hm^-1;但对枯、黄萎病生及纤维品质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合河南省豫东地区早春温棚栽培的番茄品种,课题组以河南省豫东地区当前引进的6个番茄新品种为试材,以当地栽培较多的金棚一号为对照品种,对参试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结实性、抗病性和丰产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欧粉308、傲雪208、爱吉156比对照品种金棚一号早熟、丰产、抗病性强,果实成熟时无青肩、果形整齐一致、商品率高,果实硬度大,耐贮运,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金棚一号,是适合河南省豫东地区及周边地区温室大棚春季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选育出适宜修文县种植的干鲜两用辣椒新品种,进一步提高我县辣椒生产水平,特安排品种引种比较试验,从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性状比较看,辣霸天下、韩玉3号、线辣8号三个品种表现最好,产量和抗病性均高于对照长辣7号,均适应本地区种植;韩玉3号、线辣8号干鲜两用都可以,而辣霸天下产量最高,但只能卖鲜椒,不适宜做加工型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