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老鸦生品降低兔血胆固醇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定量的刺老鸦生品喂养家兔,以观察其对家兔血胆固醇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老鸦生品可显著降低实验性家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从而使血总胆固醇浓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桑粒肩天牛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殷幼平  程惊秋 《林业科学》1996,32(5):454-459
桑粒肩天牛(AprionagermariHope)幼虫肠道内有完整的纤维素酶系,其中以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活性最强、β-1,4-葡萄糖苷酶次之,外切-β-1,4-葡聚糖酶(C1酶)最弱、测定了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特性以及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二者的最适作用PH值分别为4.4和5.6;最适作用温区分别为30℃—45℃和45℃—50℃;Cx酶经50℃处理2h酶活性仅下降18.8%,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完全丧失。9种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都无明显激活作用,相反,除Hg++和Pb++对酶活性有强烈抑制作用外,Mn++和Cu++即使在0.005mol/L低浓度下,对酶活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对今后开发酶抑制剂用于防治天牛等蛀干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杉木人工林根圈土壤两种磷酸酶活性、8种磷组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根圈酸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根圈外高1.44、0.66酚mg/g(37℃,12h),R/S值分别为1.91和2.01;(2)根圈全P、DA-P、Al-P、Fe-P、H2SO4-P分别比根圈外高203.45,2.21,3.05,10.93,10.33mg/kg,R/S值分别为1.61,4.68,3.61,1.97,2.46,Ca-P比根圈外低2.34,R/S值为0.72,I-P和O-P无显著差异;(3)根圈酸性磷酸酶活性与DA-P和H2SO4-P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4和0.579,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全P、I-P和O-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4,0.773和0.686。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营建杨树主要品种抗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ira Sacc试验外,田间测定自然发病率和感病程度,同时室内测定杨树树皮含水量、两种同功酶活性和主要酚类化合物量,探讨上述三项指标与溃疡病发生的关系,明确主要杨树品种的抗病性量、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功酶活性、对羟基苯甲酸和邻苯二酚含量与杨树对溃疡病的抗性有着密切关系。田间表现抗病的品种,如I-69/55、I-72/58和毛白杨,其上述三  相似文献   

5.
叶建仁  黄素红 《林业科学》1994,30(5):430-436
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acicola)是我国南方重要病害。在湿地松(Pinuselliottii)抗褐斑病选育研究的基础上对湿地松针叶中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抗病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二年生健康针叶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水平与针叶的抗病性有密切关系。在测定的13个无性系和单株中,4个易感株的酶活性较低,9个抗病无性系中除个别酶活性与易感株相近外,其余无性系的酶活性和比活性都明显比易感株高。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株间差异相对较小,但在总体水平上,抗病无性系的酶活性和比活性也比易感株略高。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液处理后,无论是抗病针叶还是易感针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升幅为0.5—1倍,但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在用毒素处理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杨树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孙翠玲  佟超然 《林业科学》1997,33(6):488-497
对北京大兴县林场和河南省民权国营林场2块试验林,面积分别为1.86hm ̄2和3.2hm ̄2,连续四年(1992-1995)进行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研究杨树不同混交模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及其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杨树混交可以提高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5种处理间存在差异(P=79%)。(2)不同混交处理,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P=87%),其中转化酶、磷酸酶在A、C处理中增长较明显;5种酶活性之间差异极显著(P>99%)。(3)杨树混交林的土壤营养元素、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林地生产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漆树酶在漆酚树脂上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漆酚树脂吸附金属离子后对漆树酶的固定化方法,比较了Fe^3+和Al^3+、漆酚树脂和漆酚-水杨酸接枝树脂对漆树酶的固定化结果显示,漆酚-水杨酸-Al螯合树脂对漆树酶的固定化活力最高,测定了溶液PH,环境温度对固定化漆树酶活性的航固定化漆酶的重作用性。另外,测定了固定化漆树酶的米氏常数,Km=4.9×10^-3,并讨论了Km小于天然漆树酶的米氏常数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用丹宁沉淀法提取菠萝果皮蛋白酶,须经过多次洗涤、保护和激活,使酶从其复合物中游离出来。研究结果测得干酶得率约0.17%,皮汁酶活性一般为0.04万/g,干酶活性约20万/g,果皮蛋白酶酶促反应最适条件为:pH5.5-6.5,温度≤60℃。在一般室温下,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度时间,鲜汁约1h,干酶约需1h-1.5h。  相似文献   

9.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叶片在受到马格栅锈菌(Melomposora magnusiana Wagner)侵染以后,用分光光度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均证明:在侵染初期,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明显上升,在孢子堆出现前后,酶活性增加达到高峰,以后又趋下降,同时,这两种酶的同功酶谱带形式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新增加的酶活性。主要来自寄主对病原生物侵染的反应,其中包括侵染所引起的寄主组织的、老化”反应,病原菌的孢子和菌丝中这两种酶活性极低,对病变中酶活性变化率影响极小。病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与正常叶片中的酶相比较,在某些酶学性质上(诸如温度曲线,最适pH值,底物的亲和力,热稳定性和对某些抑制剂的反应)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病斑对于周围绿色组织中酶活性的影响,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但到6-8mm处仍有明显的反应,对实验条件作了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大岗山红黄壤中过氧化氢酶与土壤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大岗山红黄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其动力特征与土壤性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A层土壤性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A层土壤的酶活性、总酶和酶-基质结合的牢固性均高于其它各层;酶活性同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量和土壤有效锌含量显著相关,而Vmax和Km同各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分解程度枯落物的土壤酶活性,为促进枯落物分解、加速养分循环、缓解地力衰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分解程度的地表枯落物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5月中旬、8月初及10月中旬分别取样,测定与枯落物分解相关的8种土壤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 pH值、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除漆酶外,不同发育阶段林分枯落物层土壤酶活性基本呈现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全分解层;不同层中起主要作用的土壤酶不同,在未分解层中主要为淀粉酶和酸性磷酸酶,半分解层中主要为漆酶和内切纤维素酶,而全分解层中主要为漆酶、内切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表明淀粉酶、酸性磷酸酶在分解初期发挥主要作用,漆酶与纤维素分解酶在分解的中、后期发挥主要作用;幼龄林阶段与成熟林阶段枯落物土壤酶活性总体表现较高,近熟林较低;在幼龄林阶段内切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转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都较高;成熟林阶段2种磷酸酶活性与几丁质酶活性最高,淀粉酶、转化酶与β-葡萄糖苷酶活性也较高;近熟林阶段淀粉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内切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以及几丁质酶活性都较低;而中龄林阶段淀粉酶、内切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比幼龄林阶段酶活性低,但高于近熟林阶段酶活性;不同发育阶段林分枯落物层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林下植被发育状况一致,而与枯落物的贮积量变化趋势相反;对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大多数的酶在5月份活性最高,而不是温度较高的8月份;对土壤酶活性与含水量、pH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分解程度的枯落物中,半分解层土壤酶活性受含水量、pH值影响较大,在不同发育阶段林分中,近熟林、成熟林阶段枯落物层酶活性更易受含水量、pH 值影响,在季节动态中,8月份土壤酶活性更易受含水量、pH值的影响。【结论】不同发育阶段林分及不同分解程度的枯落物层起主要作用的酶不同;林下植被在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营林中应通过间伐、疏伐来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或引入适合的林下植物;近熟林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郁闭度大,对近熟热林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土壤肥力管理时,应采取密度调控等切实可行的措施缓解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12.
家兔全身被毛浓密,汗腺不发达、体温调节机能也不完善,在炎热的夏季容易发生中暑。此外,兔以食草为主,夏季鲜草易干枯,难满足家兔对青绿多汁饲料的需求,若能善于利用夏季瓜果皮,则不仅节约饲料,还可防治家兔中暑。  相似文献   

13.
家兔全身被毛浓密,汗腺不发达、体温调节机能也不完善,在炎热的夏季容易发生中暑。此外,兔以食草为主,夏季鲜草易干枯,难满足家兔对青绿多汁饲料的需求,若能善于利用夏季瓜果皮,则不仅节约饲料,还可防治家兔中暑。  相似文献   

14.
用于林区和边境防火线的化学除草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16年经验筛选出林区和边境防火线的化学除草剂以草甘膦+2,4-D丁酯、草甘膦+威尔柏等混剂配方为好,除草效果达95%以上,室内试验表明,草甘膦具有解偶联剂作用,抑制膜上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松枯梢病抗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石蜡切片和生理生化测定等方法,对15种松树最易遭受枯梢病菌侵染的嫩梢,进行形态结构解剖学检测和歧层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探讨其抗病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形态解剖这方面,抗病和感病类型差别,与周皮组织结构有关,与皮层组织结构无关,前者抗病类型周皮细胞多为2-4层,周皮组织厚36.0-100.8μm。高度感病类型周皮细胞多为1层,周皮组织厚14.4-24.0μm,在生理生化方面,抗病类型苯丙氨  相似文献   

16.
用一定量刺老鸦生品种定时喂养家兔,以观察其家兔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刺老鸦生品可显著降低家兔血清肌酸激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北方从事家兔养殖与教学多年,在家兔养殖实践过程中经历了由失败到成功的全过程,遇到了很多困难,也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将在北方环境中进行家兔养殖时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广大家兔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实验证明山刺玫果实全粉混悬液,每天15ml/kg体重家兔♂山刺玫提取液,每天8ml/kg体重,连续10~14天,PO血清总胆固醇下降速度与对照组均无区别,说明对家兔血清胆固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4种桉树和易生根的山指甲、一品红、福建茶插条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变化与生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容易生根的植物体内IAA氧化酶活性较低,难生根的植物IAA氧化酶活性都较高。同一植物枝条的不同切段,体内IAA氧化酶活性差别较大,近顶端部分酶活性较低,离顶端较远的部分酶活性依次升高。各植物的IAA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季节性差异,不同植物有各自的表现规律。插条扦插后,体内的IAA氧化酶活性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本  相似文献   

20.
菌根真菌液泡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繁翔 《林业科学》1996,32(4):342-347
从菌根真菌黑核菌(CenococcumgeophilumFr.)和鹅膏菌[Amanitamuscaria(L.exFr.)Pers.exHook.]菌丝中,采用多元碱化合物诱导原生质体裂解方法,分离出细胞器──液泡。实验结果表明,在加磷的MMNC培养基中培养4—7天的菌丝经水解酶作用所释放出的原生质体具有较高的液泡化程度;液泡产率约为原生质体的5-10%;细胞质特征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证明了液泡的纯度;而等量原生质体和液泡中酸性磷酸酶及α-甘露糖苷酶活性的比较表明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菌根真菌黑核菌和鹅膏菌液泡的特征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