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型环状给水管网具有复杂的拓扑关系,可充分发挥图论的优势对其进行稳态情况下的水力计算.将图论理论的回路法应用到算例管网的水力计算中,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明显高于Hardy Cross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图论概念引入进行管网分析,并建立了供水管网中常见元件——水塔(池)、供水泵、减压阀、逆止阀、增压泵的图论数学模型。对实例电算分析表明,这种方法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便于对多水源的复杂管网进行水力计算。  相似文献   

3.
压力管网一般有树状网或环状网二类,从图论的角度看,树状网是环状网的子图,因此可以将二类管网的设计方法统一起来。压力管网一般的设计方法是在确定的负荷下,通过水力计算,求得稳定流状态下各管段、各节点的流量与压力。由于存在管网中的管段数等于环数加节点数减1的关系,管网水力计算的方法亦可分为解环方程、解  相似文献   

4.
基于图论原理对污水管网进行拓扑分析,利用矩阵存储管网信息数据,可以直观表达整个污水管网节点与管段的衔接关系,有效控制关键节点水力参数,实现对整个管网计算的优化。结合实例,采用Excel附带的编程语言VBA编写计算程序,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纠错机制和通用性,可以应用到其他污水管网工程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5.
基于圈的单水源树状管网优化改进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军  战红  丁玉成 《排灌机械》2010,28(2):164-168
以投资、运行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单水源树状管网优化数学模型.根据完整的树状管网优化需同时对管网布置和管径优化的特点,采用二进制编码和整数编码相结合的双重编码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其中二进制编码表示管网的布置形式,整数编码表示管径.通过整数编码的设计,使管径约束自动得到满足.根据单水源树状管网与图论中生成树的相似性,在二进制编码操作时,采用基于圈的方法产生初始解及进行交叉、变异操作,使初始解和变异操作时生成的均为可行解,交叉操作时满足了生成树的基本条件.通过上述操作,大大降低了不可行解的产生几率,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优化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喷灌管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管网优化设计理论和实际工程中管径计算的要求,将遗传算法引入喷灌管网优化设计.提出求解喷灌管网管径优化解的计算思路,增强了管网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且求解出来的管径不需按标准管径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把经济性与可靠性结合起来进行管网优化设计,以及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该多目标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滴灌CAD系统中水力计算与管网布置的耦合问题,研究了管网图形识别及有效性判定,并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思想,应用步进法水力学解析原理,建立了滴灌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力计算模型,有效地将管网图形与水力计算耦合,使水力计算结果及时反馈到管网图形中,为实际工程管网水力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算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计算出的流量和水头偏差率均在允许范围内,管网识别及水力计算过程可在  相似文献   

8.
基于CAD的滴灌系统水力自动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滴灌CAD系统中水力计算与管网布置的耦合问题,研究了管网图形识别及有效性判定,并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思想,应用步进法水力学解析原理,建立了滴灌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力计算模型,有效地将管网图形与水力计算耦合,使水力计算结果及时反馈到管网图形中,为实际工程管网水力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算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计算出的流量和水头偏差率均在允许范围内,管网识别及水力计算过程可在10min内完成.  相似文献   

9.
基于蚁群算法的输水树状管网优化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图论和蚁群算法进行输水树状管网优化布置,分别用管网总长度最短和管网投资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并用算例与Dijkstral算法、Kruskal算法和单遗传算法相比较。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能减小管网工程投资和提高设计效率,在给排水管网优化布置中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给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是解决城市供水管道故障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将给水管网年折算费目标函数对管径的非线性函数作线性处理,从而建立了每一段管网的造价折算模型,并以表征给水管网特征的坐标参数作为约束条件,计算出线性规划最优解,且对管段能量方程作线性处理,在水力学动态平衡原理和有限元理论基础上,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该计算模型实用简便,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静水法测渗研究了渠道渗漏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渠道测渗计算方法。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此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消除测量误差以提高成果精度,能够计算任一运用水位下的渗漏强度,优于分段计算法。  相似文献   

12.
微灌用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沉沙池设计中最常用的准静水沉降法和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该两种方法用于微灌沉沙池设计中的参数变化范围,并对其中的紊动修正系数K和恢复饱和系数a进行了专门试验研究,得出了K和a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准静水沉降法的计算误差较大,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用来估算沉沙池池长;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计算简单并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以用于微灌用沉沙池的工程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3.
在工程实际中,解决水力学问题时,正常水深、临界水深和水面线等高次隐函数通常无解析解,难以直接求解。传统方法是利用查图表、迭代法或试算法求解,但都存在计算烦琐和求解精度不高等问题。利用VB程序语言的迭代计算功能可快捷、精准地解决水力学计算中高次隐函数方程问题。在已知迭代初值、糙率、流量、底宽、底坡和边坡系数的情况下,运用快捷键即可实现多次迭代计算,求出精度高的正常水深值。该文介绍了VB迭代功能在求解高次隐函数中的运用,探索程序语言在简化计算和高精度求解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Excel在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推广,如果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逐日推算仍采用以往人工判断、计算的方法,其过程不但繁琐费时,且容易出错。提出利用Excel软件,在电子表格中输入相应的函数表达式,将判断推算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提高了计算精度与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实例的方法,探讨基于配电GIS平台实现潮流计算的方案。利用GIS平台中的全局唯一编码(GUID)描述配电网络拓扑模型,取代传统前推回代方法中的节点、支路编码方式,为潮流计算提供更完整、精确、更新及时的参数。在Matlab环境下设计配网潮流计算模块,在GIS平台上集成该模块,实现可视化的潮流计算,将结果直观的显示在配电网地图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燃烧室与油束匹配的动态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通过计算可以保证在整个供油持续期内燃油喷射在燃烧室内特定的区域,避免喷射到活塞顶部和燃烧室底部,确保油、气的充分均匀混合,避免因燃油喷射到活塞顶部和燃烧室底部而引起的燃烧不充分,从而造成油耗的升高和颗粒排放的增加。针对一种欧Ⅳ排放的四缸柴油机进行了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有压管道的流量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压管道紊流流动状态下水流流量的计算比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分析推导,得出了紊流流动中的求解通过管道的流量的显式计算式。所得出的有压管道紊流流动的流量计算式可适用于紊流的整个计算区域内。由此得出,对于有压管道中的水流流量的计算问题,不论水流流动状态是层流还是紊流,均可采用显式计算式直接计算,而不需要进行反复试算。管道水流流量的显式计算式给有压管道的水力计算带来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8.
泵站进水流道三维流动及水力损失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将进水流道从水泵装置中分解出来单独进行数值计算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型泵站进水流道三维流场及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区域、边界条件及网格剖分等有关问题,给出了肘形、钟形和簸箕形等3种形式进水流道三维流场和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实例,并与流道模型试验的流场观察及水力损失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进水流道三维流动数值计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进水流道的水力损失,便于对其进行模型试验验证.应用本方法可以较为方便地对进水流道的水力性能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为进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所需的多方案比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定期冲洗式沉沙池截沙率计算进行分析及应用,得出了沉沙池泥沙截沙率与沉降率的两种计算结果相差很小。结果说明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实际工程计算,对以后沉沙池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支持系统能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和科学计算,人机交互性好.文章针对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严重、产排污量难以计算的现状,建立了由产排污模型、处理技术选用模型组成的污染控制决策系统.产排污模型应用产污系数、削减比例实现了污染物的定量核算.处理技术选用模型把处理技术分为粪便及污水处理、厌氧消化液再处理、达标处理三级,根据规模、经济水平等因素选择不同处理技术组合,将污染物逐级削减掉.系统应用ASP·NET技术设计了网页界面,实现了污染物产排量计算、不同粪污处理技术选择和用户浏览、查询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决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