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31-132,135
利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黄白土田水稻配方施肥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最佳产量为576.39kg/667m~2,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N 11.13kg,P_2O_5 6.89kg、K_2O 10.27kg。结合土壤供肥力、肥料利用率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667m~2目标产量为576kg,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13.02kg、6.33kg、8.70kg。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陕西咸阳灌区冬小麦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为指导该区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06-2009年,在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区、渭城区、武功县、兴平市、乾县、泾阳县和三原县共布置了112个冬小麦"3414"田间试验,即设置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共14个处理。根据"3414"田间试验结果和冬小麦相对产量,划分了土壤养分含量的丰缺指标,然后对不同养分丰缺指标下的最佳推荐施肥量进行了计算。【结果】咸阳灌区冬小麦N、P2O5、K2O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5.7,5.6和5.5kg/kg,增产率分别为25.1%,14.7%和7.9%,增产作用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随着冬小麦相对产量水平的降低,肥料的增产率和肥料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土壤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建立的咸阳灌区冬小麦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碱解氮:低(17~≤47mg/kg)、中(47~≤86mg/kg)、高(86~≤105mg/kg)、极高(105mg/kg);速效磷:低(1~≤8mg/kg)、中(8~≤28mg/kg)、高(28~≤41mg/kg)、极高(41mg/kg);速效钾:低(4~≤45mg/kg)、中(45~≤117mg/kg)、高(117~≤180mg/kg)、极高(180mg/kg)。构建了咸阳冬小麦氮、磷、钾肥推荐施肥量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测定值之间的数学模型,当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测定值为17~105,1~41和4~180mg/kg,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分别为407~69,220~67和216~66kg/hm2。【结论】成功构建了咸阳灌区冬小麦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为该地区冬小麦合理、科学施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土壤类型和养肥状况相适宜的水稻施肥技术,为右江河谷地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土壤磷钾养分含量测定值和作物相对产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确定养分丰缺指标参数;应用方程拟合的方法,对所有"3414"试验数据分别采用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线性加平台模型模拟计算得出最佳施肥量和最佳产量,然后根据散点图趋势和不同方程拟合的决定系数并结合专业背景知识得出产量、推荐施肥量和土壤测试值三者相关的检索表。【内容】对右江河谷地区水稻"3414"试验结果分析得到氮、磷、钾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结果】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处于低水平时,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26kg/ha、75~90kg/ha、120~150kg/ha;氮、磷、钾处于中级水平时,氮、磷、钾(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26~132kg/ha、60~75kg/ha、90~105kg/ha;氮、磷、钾处于高级水平时,氮、磷、钾(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32~174kg/ha、45~60/ha、45~60kg/ha;氮、磷、钾处于极高水平时,除氮肥施用174kg/ha外,磷、钾肥均可少施或不施。【小结】通过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计算,确立广西右江河谷地区土壤磷、钾养分含量丰缺指标,初步建立了该区的水稻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但是由于管理和测产中的一些误差难免会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今后还应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修订推荐施肥参数,以获得更加完善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3414”试验的水稻推荐施肥指标体系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试验对土壤速效养分与作物相对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水稻的土壤有效养分丰缺指标,统计最佳施肥量,计算得不同肥力水平确定推荐施肥量,翠屏区水稻推荐施肥指标为:当土壤碱解氮含量100 mg/kg时,推荐施氮(N)量为11.6 kg/666.67 m~2;当土壤碱解氮含量100~149 mg/kg时,推荐施氮(N)量为9 kg/666.67 m~2;当土壤碱解氮含量149~170 mg/kg时,推荐施氮(N)量为7.2 kg/666.67 m~2;当土壤碱解氮含量大于170 mg/kg时,建议少施或不施氮肥。当土壤有效磷含量2.9 mg/kg时,推荐施磷(P_2O_5)量为6.6 kg/666.67 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2.9~8.1 mg/kg时,推荐施磷(P2O5)量为4.8 kg/666.67 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8.1~11.3 mg/kg时,推荐施磷(P2O5)量为3.4 kg/666.67 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11.3 mg/kg时,推荐施磷(P2O5)量为1 kg/666.67 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84 mg/kg时,推荐施钾(K_2O)量为4.1kg/666.67 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84~127 mg/kg时,推荐施钾(K_2O量为3 kg/666.67 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27 mg/kg时,推荐施钾(K2O量为1.7 kg/666.67 m~2。该推荐施肥指标与宜宾市翠屏区水稻实际施肥需求基本切合,可以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5.
"3414"试验是确定水稻科学施肥的重要方法。灰棕紫泥田土种是川南丘陵区水稻种植的重要土种,通过"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该土壤上水稻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函数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对回归方程分析得出推荐施肥量。从分析结果看,氮肥的增产效果好于钾肥、磷肥;氮钾配合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氮磷配合。缺氮的相对产量为74.63%,缺磷的相对产量为87.15%,缺钾的相对产量为86.04%,土壤中氮素供应低,磷、钾素供应中等。水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最高产量为632.4kg/667m~2,施氮、磷、钾(纯)量分别为13.8kg/667m~2、5.8kg/667m~2、9.7kg/667m~2。氮磷钾配合最大施肥利润为344.9元/667m~2,施氮、磷、钾(纯)量分别为11.6kg/667m~2、5.3kg/667m~2、7.2kg/667m~2。推荐隆昌县水稻灰棕紫泥田施肥量:N 9~12kg/667m~2、P_2O_5 5~5.5kg/667m~2和K_2O 6~7kg/667m~2。  相似文献   

6.
黔西北冷凉山区玉米“3414”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施肥方案,开展玉米栽培肥效试验,通过对不同氮、磷、钾水平下的玉米产量及养分最佳投入量进行分析和氮、磷、钾的肥料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种植最佳经济施肥量为:纯氮12.4~13.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8.7~10.0 kg/667 m2、氧化钾9.2~11.2kg/667 m2,其施用比例约为1.00∶0.44∶1.05。肥料平均利用率为氮肥43.90%、磷肥24.74%、钾肥41.47%。  相似文献   

7.
关中西部玉米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及经济最佳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玉米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确定经济最佳施肥量,为陕西关中西部玉米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2006-2010年,在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分不同肥力水平设置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27个,分析玉米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相关性,通过回归方程确定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经济最佳施肥量。【结果】关中西部玉米相对产量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存在对数函数关系,且所得对数方程达显著水平。按照玉米相对产量55%,75%,85%和95%为临界值标准,建立了关中西部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土壤养分可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5个级别,这5个级别对应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为≥101、≥73~101、≥52~73、≥27~52、27mg/kg,速效磷含量分别为≥82、≥28~82、≥9~28、≥1~9、1mg/kg,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94、≥155~194、≥124~155、≥79~124、79 mg/kg。关中西部玉米平均经济最佳施肥量为:纯N 211.5kg/hm2,P2O5166.5kg/hm2,K2O 126.0kg/hm2。【结论】得到了陕西关中西部玉米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并确定了经济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3414"试验是获得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根本环节。通过迭部县油菜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研究,构建了迭部县油菜施肥模型,氮磷钾肥的适宜推荐用量为8.74 kg/667 m~2、0.01 kg/667 m~2、1.08 kg/667 m~2,相应理论产量在166~195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6a的田间试验,运用计算机建立了永定区油菜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提出了永定区油菜氮、磷、钾肥不同地力水平的施肥量。其中氮肥土壤高、中、低肥力水平条件下,油菜的推荐最佳施氮量为6.4~7.6kg/667m~2、7.4~8.6 kg/667m~2、8.4~9.6 kg/667m~2;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中、低条件下,推荐施P_2O_5量为3.8 kg/667m~2、3.5~5.9 kg/667m~2、5.8 kg/667m~2;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中、低条件下,推荐施K_2O量为3.1kg/667m~2、3.0~4.9 kg/667m~2、4.8 kg/667m~2。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配施对遵玉3号产量、施肥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玉米遵玉3号氮、磷、钾养分的施用量,进行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比施用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对遵玉3号产量、肥效有明显的影响.最佳施肥量为N 14.38 kg/667m2、P2O58.61 kg/667m2、K2O 13.83 kg/667m2, N∶P2O5∶K2O=1∶0.60∶0.96,获得了遵玉3号的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陕西关中西部灌区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在户县、周至和扶风3个县设置16个田间试验点,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中,均以氮、磷、钾配合施用处理(N2P2K2)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效率及肥料偏生产力最高,其中以氮、磷吸收量的增加幅度较为显著;N2P2K2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0.94%,21.65%和41.49%;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每形成100 kg籽粒时的冬小麦氮、磷、钾养分携出量呈降低趋势,当小麦籽粒产量由4 000增加到8 000 kg/hm2时,每形成100 kg小麦籽粒的氮、磷、钾养分携出量分别降低了18%,15%和17%。【结论】在推荐施肥过程中,有必要根据产量水平确定适宜的单位经济产量养分携出量参数,以较准确地确定作物养分携出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指导固阳县旱作马铃薯推荐施肥,分析总结了固阳县进行的17项次旱作马铃薯测土施肥“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的增产效果顺序依次为N>P>K,氮肥施肥效果最好,其次是磷、钾肥,尽管土壤钾素大多偏高,但施用钾肥都有效。说明阴山北麓旱作马铃薯限制产量的营养三要素仍然以氮素最为重要,施肥时仍应以氮、磷肥为主配合钾肥。从3个施肥梯度来看,随着施肥量加大,施肥的农学效率降低,施肥效益下降。平均来看,每 kg N增产马铃薯13.1kg,每 kgP2O5增产马铃薯24.2kg,每 kgK2O增产马铃薯21.3kg。根据氮、磷、钾肥料试验肥料效应方程可以得出旱作马铃薯地力产量<400kg/667m2、400~600kg/667m2、600~800kg/667m2和>800kg/667m2田块的最佳氮、磷、钾养分推荐用量,可以用于指导固阳县旱地马铃薯推荐施肥。  相似文献   

13.
玉米稳产、高产需要氮、磷、钾等元素供应,但目前生产上施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为摸清当地玉米氮、磷、钾适当比例,建立施肥模型,通过玉米同一品种不同土壤、不同地力水平、不同肥料配比试验,来研究玉米获得最经济产量施肥量。通过试验,每667 m~2施用纯氮11.32 kg,纯磷10.74 kg,纯钾4.32 kg,是当地玉米经济产量的最佳施肥量。可以用它指导阿鲁科尔沁旗同类型土壤的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获取油菜作物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等参数,建立油菜施肥函数模型,完善油菜施肥指标体系,指导大田油菜精准施肥,勉县农技中心在油菜生产上开展了氮磷钾不同配比肥效试验,通过试验建立了油菜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获得了最佳经济施肥量纯N 13 kg/667 m~2,P2O5 6.3 kg/667 m~2,K2O 6.1 kg/667 m~2,经济产量203 kg/667 m~2,投入产出比1∶4.7。施肥建议:勉县平川丘陵区中等肥力地块,油菜籽目标产量200 kg/667 m~2左右,667 m~2施纯氮13 kg、五氧化二磷6 kg、氧化钾6 kg、硼肥1 k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红皮大蒜在贵阳生态区及相似区域的最佳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为红皮大蒜高产栽培提供施肥参考。【方法】以提纯复壮的红皮大蒜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对红皮大蒜蒜头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3种营养元素对红皮大蒜蒜头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钾磷,红皮大蒜蒜头产量达630.00kg/667m~2的最佳施肥方案为纯N16.17kg/667m~2、P_2O_5 5.17kg/667m~2、K_2O 17.77kg/667m~2。【结论】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有利于蒜苗的生长,延缓叶片衰老,促进抽薹和鳞茎膨大,贵阳生态区及相似区域可参照最佳施肥方案的肥料比例即N∶P_2O_5∶K_2O=3∶1∶3.5进行红皮大蒜田间肥料统筹。  相似文献   

16.
肥水调控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养分和盐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水平,保持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的设施栽培水肥高效调控技术。【方法】分别于陕西杨凌和西安长安布设肥料配比和肥水调控田间试验,对不同土壤条件下日光温室番茄生长期间和收获后,土壤剖面中几种主要养分(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及盐分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处理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量以及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但收获后各试验不同处理0~200 cm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累积量为1164.9~1986.3 kg/hm2,0~20 cm土壤剖面中有效磷含量为196.0~349.5 mg/kg,速效钾含量为229.3~523.2 mg/kg,电导率为0.235~0.394 mS/cm,均处在偏高范围,表明土壤养分和盐分累积严重。【结论】在当地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进一步降低施肥量和灌水量、提高肥水利用效率仍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怀集县晚稻不合理施肥的现状,为做到化肥减量使用、科学施肥,该文以超级稻深优9516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怀集县土壤晚稻最大施肥量为纯N 15.75kg/667m~2、P_2O_5 0kg/667m~2、K_2O 9.63kg/667m~2,最大产量为546.43kg/667m~2,施用氮、磷、钾比为1∶0∶0.61。  相似文献   

18.
为探询适宜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生长的最佳配方施肥技术,采用"3414"不完全试验设计施肥方案,比较了不同施肥水平对何首乌干物质积累、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氮、磷、钾施肥量及其配比能显著提高何首乌产量与主要成分含量,其中N_2P_2K_2处理为何首乌最优的水平组合,其肥料比例为氮肥10 kg/667 m~2、磷肥7.5 kg/667 m~2、钾肥6 kg/667 m~2,该结果可为十堰山区何首乌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小麦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2.31 kg/667 m2、五氧化二磷9.13 kg/667 m2、氧化钾0.55 kg/667 m2,最佳产量为598.19 kg/667 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纯氮12.31 kg/667 m2、五氧化二磷9.13 kg/667 m2、氧化钾5.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地点、不同肥力的果园,设置柰李肥料试验,对施肥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柰李相对产量等试验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并求取相应的回归方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以此初步建立粤北山区柰李土壤有效养分丰缺指标和不同肥力土壤的推荐施肥量指标。结果表明:柰李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相对产量)=37.334 ln(x)-89.905(R2=0.549 2,n=15)、y(相对产量)=11.149 ln(x)+37.141(R2=0.915 7,n=15)、y(相对产量)=32.779 ln(x)-65.621(R2=0.902,n=15)。柰李的推荐施氮、磷、钾肥总量数学模型分别为:y=-18.763 ln(x)+98.391(R2=0.669 9,n=15)、y=-2.611 2 ln(x)+16.07(R2=0.767 1,n=15)、y=-15.601 ln(x)+83.701(R2=0.750 9,n=15)。并根据推荐施肥量数学模型计算出粤北山区柰李不同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推荐施肥总量。当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为:<42.41、42.41~82.84、82.84~114.56、>114.56 mg/kg时,推荐的总施氮量分别为:>28.08、15.52~28.08、9.43~15.52、<9.43 kg/667 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17、3.17~29.84、29.84~179.40、>179.40 mg/kg时,推荐的总施磷量分别为:>13.06、7.21~13.06、2.52~7.21、<2.52 kg/667 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为:<34.03、34.03~72.96、72.96~134.30、>134.30 mg/kg时,推荐的总施钾量分别为:>28.67、16.77~28.67、7.25~16.77、<7.25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