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橡胶籽油替代鱼油对鲤鱼生长、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橡胶籽油替代0%、25%、50%、75%和100%的鱼油,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进行10周养殖试验。【结果】(1)0%和25%组末重、体增重和日增重系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组;75%和100%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2)0%组血清总胆固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50%、75%和100%组(P0.05)。各处理组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随着替代比例的提高,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25%和50%组活性最高。(4)100%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0%和25%组,类似地,100%组血浆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25%和75%组(P0.05)。25%和50%组肝脏总抗氧化酶显著高于100%组(P0.05)。75%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25%和50%组(P0.05)。【结论】饲料中橡胶籽油替代25%鱼油对鲤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等均无不良影响,但当替代比例超过50%时会影响鲤鱼的生长,对肝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鲤鱼饲料中橡胶籽油适宜添加量为1.6%~3.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橡胶籽油基础饲料中添加乙氧基喹啉(EQ)和番茄红素(LCP)对虹鳟生长性能、脂蛋白水平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筛选虹鳟高脂饲料的适宜抗氧化剂。【方法】以橡胶籽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饲料,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EQ或0.02%LCP,配制3种等氮等能饲料,进行8周饲养试验。【结果】(1)添加EQ或LCP明显提高了虹鳟体增重和日增重系数,但均无显著差异;添加EQ或LCP明显改善了饲料利用率和蛋白质效率,其中LCP组效果显著优于EQ组。(2)添加EQ明显提高了胃蛋白酶活性,添加LCP则降低了胃蛋白酶和肝脏二糖酶活性。(3)添加EQ明显提高了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添加LCP则明显降低了血清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添加EQ或LCP明显提高了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溶菌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肝脏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其中LCP组效果显著优于EQ组;添加EQ或LCP明显降低了血浆丙二醛水平,其中LCP组效果也显著优于EQ组。【结论】添加EQ或LCP可改善虹鳟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抗氧化功能,但LCP效果显著优于EQ。可见,番茄红素是虹鳟高脂均饲料适宜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鱼油基础饲料中添加乙氧基喹啉(EQ)和番茄红素(LCP)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脂蛋白水平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筛选虹鳟高脂饲料的适宜抗氧化剂。【方法】以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虹鳟基础饲料,并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EQ、LCP,配制出3种等氮等能饲料。选择均重为(29.4±0.1) g虹鳟27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进行8周饲养试验。【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EQ、LCP对虹鳟摄食率(FI)、日增重系数(DGC)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LCP组FI和DGC显著高于EQ组;同时,EQ、LCP均显著改善了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P0.05),二组间该两项指标无显著差异。(2)添加EQ、LCP对胃蛋白酶、肠道和肝脏胰蛋白酶、肝脏淀粉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两者均对肠道淀粉酶活性有负面影响;添加LCP显著提高了肝脏二糖酶活性(P0.05)。(3)与添加EQ相比,添加LCP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肝脏总脂肪水平(P0.05)。(4)添加EQ、LCP均显著提高了虹鳟血浆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但LCP组血浆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肝脏GR、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EQ组(P0.05)。【结论】鱼油基础饲料中添加EQ、LCP均能提高虹鳟抗氧化功能,但LCP作为抗氧化剂更有利于提高其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草鱼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豆油、鱼油及二者混合后的油脂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含4%豆油、2%豆油+2%鱼油及4%鱼油的饲料。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 318.88±2.47)g的草鱼9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为60 d。【结果】结果表明:(1)混合油组草鱼增重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豆油组增重率则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与增重率(WGR)相同;肝体指数(HSI)以4%组鱼油组最低,显著低于4%豆油组(P0.05),2%豆油+2%鱼油混油组介于二者之间,与其他两组均无显著性显著(P0.05);3组试验鱼的腹脂率(IPF ratio)、肥满度(CF)、饲料系数(FC)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背肌及腹肌中粗蛋白的含量皆以混合油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鱼油组与豆油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草鱼背肌及腹肌肌肉中所含的脂肪酸受饲料脂肪源影响,添加混合油或鱼油组的饲料喂养的草鱼肌肉中EPA与DHA的含量与豆油组相比均有显著提升(P0.05),混合油组与鱼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饲料中豆油和鱼油混合作为草鱼脂肪源,不仅可促进草鱼生长,较单纯使用豆油,还可显著提高肌肉中EPA、DHA的含量,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初始体质量为(718.3±36.3)g的虹鳟,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水平的谷胱甘肽饲料(谷胱甘肽含量分别为0、100、200、400、600 mg/kg),8周后观测各组虹鳟的生长情况及机体抗氧化状态。结果表明:虹鳟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日均摄食量(AFI)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添加量为2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200 mg/kg组虹鳟的饲料系数(F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死亡率最低(4.04%);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升高,其中200 mg/kg组血清和肝脏中SOD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0 mg/kg组血清和肝脏中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0 mg/kg组血清、肝脏和鳃丝中GSH和GR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200 mg/kg组最低。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饲料中添加适量谷胱甘肽能够提高虹鳟的生长性能,降低饲料系数和死亡率,有助于缓解虹鳟养殖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豆油代替鱼油对体重为(33.75±0.28)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80尾鱼,分别添加18%(质量分数,下同)鱼油(G1组)、6%鱼油+12%豆油(G2组)、3%鱼油+15%豆油(G3组)和18%豆油(G4组)。试验期间水温为12.5~16.5℃,溶解氧为7.8~10mg/L,每天饲喂2次,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豆油部分或全部代替鱼油对虹鳟试验末体重、体长、肥满度、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G2组试验末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G1组)提高7.99%、11.85%和13.89%,饵料系数下降12.82%。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和肝脏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和肾脏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G4组鱼肝脏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2、G3组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鱼鳃中丙二醛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5);G3组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12;3、G4组鱼肾脏中CAT也显著升高(P〈0.05)。可见,用豆油可以部分代替鱼油用于虹鳟生产,但用豆油完全代替鱼油会影响虹鳟鱼体的免疫力。试验表明,用添加质量分数为6%鱼油+12%豆油的饲料饲养虹鳟时,虹鳟的生产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缩合单宁对大规格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肝脏健康的影响,为缩合单宁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 510(±10.4)g 的大规格大口黑鲈 600 尾,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50 尾鱼。对照组为基础饲料(G1),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 0.1%(G2)、0.2%(G3)、0.4%(G4)的缩合单宁,试验期为 30 d。【结果】与 G1 组相比,G4 组饲料系数显著升高 17.44%,存活率显著下降15.79%(P<0.05),G2、G3、G4 组腹脂率分别显著下降 12.03%、16.18%、13.69%(P<0.05)。各组之间采食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G4 组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分别显著下降 49.73%、28.46%、35.71%(P<0.05),G3、G4 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显著下降 38.71%、51.61%(P<0.05)。各组之间白蛋白、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差异;随着缩合单宁添加量升高,大规格大口黑鲈“脂肪肝”问题逐渐改善,肝脏组织空泡化、炎症浸润现象减轻,肝脏脂肪含量及脂滴面积比显著下降。【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缩合单宁(0.1%、0.2%)不仅不影响大规格大口黑鲈的存活率和饲料系数,还能促进其糖脂代谢,降低腹脂和肝脂水平,改善肝脏健康。以肝脏健康为评价依据,缩合单宁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 0.2%。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鸡肉粉替代鱼粉对金鲳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5种饲料分别添加0、10.5%、21%、28%和35%的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分别为0、30%、60%、80%和10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鱼(初始体重为32.62±0.60 g),养殖期为8周。结果显示,各组金鲳鱼成活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随着鸡肉粉替代鱼粉量的增加,各组鱼体增重率表现出降低趋势,基础饲料组、30%组和60%组的增重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80%组和100%替代组鱼体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鱼体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饲料系数和肝体比呈显著增长趋势,100%替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金鲳鱼全鱼水分、粗脂肪、粗灰分量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体粗蛋白含量有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0%组体蛋白最高,而100%替代组体蛋白含量最低,显著低于30%替代组。鸡肉粉替代鱼粉量的增加对金鲳鱼鱼体血清中总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未造成显著性影响(P0.05),各组鱼体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随着鸡肉粉替代鱼粉量的增加表现出显著增高的趋势(P0.05)。结果表明,对照35%鱼粉的基础饲料,金鲳鱼饲料中鸡肉粉替代鱼粉的比例应≤60%,否则会对鱼体生长速度、肝脏健康度及料比均出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碳水化合物(CBH)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添加水平。【方法】以CBH质量分数分别为20%,27%,34%,41%和48%的5组等脂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4.77±0.52)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10周,测定并分析其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鱼体营养成分、血脂含量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饲料CBH质量分数的升高,罗非鱼幼鱼的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在41%CBH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饲料系数以27%CBH组最低;肝体比、脏体比随着饲料CBH水平上升而显著升高;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以41%CBH组最高,且显著高于20%,27%和34%CBH组(P<0.05)。全鱼和肝脏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CBH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全鱼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幼鱼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在48%CBH组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结论】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的CBH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适宜添加水平可达41%;摄取CBH水平过高(48%)会导致脂肪肝和高血脂,并对鱼体肝脏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0.
不同脂肪源对鳡幼鱼生长、血清生化组成和肝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鱼油为对照组(FO),分别以1/2猪油(PL)、1/2大豆油(SO)、1/2葵花籽油(SFO)、1/2棕榈油(PO)、1/2玉米油(CO)替代1/2鱼油作为脂肪源,配制6组等氮(49.43%±0.19%)等能((18.09±0.03)MJ/kg)的饲料,对鳡幼鱼(体长(6.89±0.20)cm,体质量(3.09±0.23)g)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研究部分替代鱼油对鳡幼鱼生长、血清生化组成以及肝脏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均以葵花籽油替代组最大,其次是对照组和大豆油替代组;蛋白质效率、饵料系数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玉米油替代组和猪油替代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玉米油替代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猪油替代组幼鱼肝脏细胞中脂滴较其他组明显;在本研究的替代比例下,综合对鳡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的影响,认为葵花籽油、棕榈油、豆油可以作为脂肪源替代鱼油。  相似文献   

11.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肝体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初始体质量(0.33±0.00)g/尾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42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1种含6%鱼油的对照饲料(FO)和3种添加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的试验饲料,鱼油和豆油分别为:4.5%+1.5%,3.0%+3.0%和1.5%+4.5%(分别记作25SO、50SO和75SO),观察了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和肝体比的影响.养殖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豆油比例的增加,试验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O(P0.05),其中75SO组存活率最高.与对照组FO相比,各试验组对虾的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75SO组饲料系数最低.随着豆油添加量增加,肝体比呈上升趋势,25SO组和50SO组肝体比与FO组无显著差异(P0.05),75SO组肝体显著高于FO组(P0.05).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豆油可以部分替代鱼油,而不显著影响其生长性能.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到增质量率(y)与饲料中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量(x)的关系为y=-0.016 8x2+1.207 4x+435.7,R2=0.781 9,当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比例为35.93%时,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质量率457.39%.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择胎次接近、遗传基础一致、断奶后24~52日龄的仔猪12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窝。对照组A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豆油0.5%,试验组B在饲料中添加固体MCT(中链脂肪酸甘油酯)0.5%替代添加豆油0.5%,试验组C在饲料中添加固体MCT 2%替代添加豆油2%,从仔猪断奶24~52日龄开始,共28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日增重、日采食量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料中添加固体MCT 0.5%替代添加豆油2%,饲喂断奶仔猪市场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饲料中维生素A不同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并确定体质量约为78g/尾左右的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最适宜的维生素A需要量。【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为(78.09±1.47)g/尾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315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分别饲喂维生素A水平为0(对照组),750,1 500,3 000,6 000,12 000,24 000IU/kg的7组饲料(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1.00%和7.90%),饲养12周后测定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并对其肌肉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随着饲料维生素A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吉富罗非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先降低后升高,对照组吉富罗非鱼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维生素A添加组(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其中3 000,6 000,12 000和24 000IU/kg维生素A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750IU/kg维生素A组(P0.05)。不同处理组的全鱼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的升高,鱼体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均呈升高趋势。各处理组吉富罗非鱼的肌肉硬度、凝聚性、弹性、黏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肌肉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但可有效促进吉富罗非鱼的生长,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活性。对罗非鱼增重率和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可知吉富罗非鱼对维生素A的适宜需要量为2 954.84IU/k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肝脏组织中脂肪酸变化的影响,丰富水产动物的脂肪酸研究。【方法】按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设猪油组(L组)、猪油+豆油组(LS组)、豆油组(S组)、豆油+鱼油组(SF组)和鱼油组(F组)5个处理,分别制成饲料颗粒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6周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幼虾肝胰腺中各种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F组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优于其他处理组,L组饲料对幼虾生长明显不如其他组;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肝脏中DHA(C22:6n3)、EPA(C20:5n3)含量与饲料中DHA、EPA含量呈正相关;在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比添加单一油脂更有利于脂肪酸吸收;幼虾肌肉中脂肪酸变化的趋势与饲料脂肪酸变化的趋势一致,大量饱和脂肪酸C16:0、C18:0快速减少;其次是C18:1n9。【结论】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但对肝脏脂肪酸种类无影响;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对幼虾生长优于添加单一油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肝脏组织中脂肪酸变化的影响,丰富水产动物的脂肪酸研究。【方法】按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设猪油组(L组)、猪油+豆油组(LS组)、豆油组(S组)、豆油+鱼油组(SF组)和鱼油组(F组)5个处理,分别制成饲料颗粒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6周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幼虾肝胰腺中各种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F组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优于其他处理组,L组饲料对幼虾生长明显不如其他组;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肝脏中DHA(C22:6n3)、EPA(C20:5n3)含量与饲料中DHA、EPA含量呈正相关;在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比添加单一油脂更有利于脂肪酸吸收;幼虾肌肉中脂肪酸变化的趋势与饲料脂肪酸变化的趋势一致,大量饱和脂肪酸C16:0、C18:0快速减少;其次是C18:1n9。【结论】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但对肝脏脂肪酸种类无影响;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对幼虾生长优于添加单一油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饲料中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油脂对小鼠生长性能、健康状态、血脂指标和肝脏胆固醇代谢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探讨日粮中不同油脂来源及使用量对肝脏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哺乳动物筛选较为适宜的油脂类型及其添加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选取3周龄体重16-19 g的健康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4组分别饲喂正常小鼠饲料(对照组)和添加4%豆油(B组)、4%乳化椰子粉(L组)以及8%乳化椰子粉(H组)的饲料14 d。试验期间,记录每天的饲喂次数、每次饲喂量、饲料剩余量,所有试验动物均自由采食和饮水。分析试验期间小鼠的体重变化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以及料重比(F/G)等生长性能指标,分析小鼠的血液分布和健康指数等健康状态指标,测定小鼠的肝脏重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清脂质指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这3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生长性能方面,添加4%豆油组的小鼠体重变化、平均日采食量和肝脏脏器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肝脏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乳化椰子粉组的小鼠各生长性能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乳化椰子粉显著提高小鼠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②健康状态方面,各试验组小鼠的血液分布和健康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脂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豆油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中TC和HDL-C含量(P<0.05),对TG和LDL-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乳化椰子粉对小鼠的各项血脂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8%乳化椰子粉能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P<0.05),但对TG、HDL-C和LDL-C无显著性影响(P>0.05);④肝脏胆固醇相关基因方面,添加8%乳化椰子粉组肝脏中CYP7A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4%豆油组和4%乳化椰子粉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HMGCR基因和LDLR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豆油增加了小鼠日采食量和体重等指标,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剂量乳化椰子粉的添加提高了小鼠日采食量,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并增加了肝脏CYP7A1基因mRNA的表达。相比于添加高剂量乳化椰子粉,低剂量乳化椰子粉在改善小鼠脂代谢方面应用效果并不好。添加油脂可能是通过调控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酶的基因表达量来影响小鼠肝脏胆固醇的代谢,从而维持体内的胆固醇代谢的稳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及消化酶和蛋白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5.68±0.30) 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42%的玉米油、豆油、鱼油、棕榈油、猪油、混合油(质量比为:鱼油∶豆油∶猪油=3∶4∶3),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洛氏鱥生长性能指标,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的活力。【结果】混合油组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显著高于豆油、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但与玉米油组和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及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但与玉米油、豆油及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油组和鱼油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玉米油、豆油、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猪油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肝胰脏、前肠及中肠的蛋白酶活性与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后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豆油、玉米油、猪油以及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肝胰脏的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鱼油和玉米油组洛氏鱥中肠的脂肪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豆油、猪油及棕榈油组(P0.05)。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洛氏鱥肝胰脏、前肠、中肠及后肠的淀粉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油组和鱼油组洛氏鱥肝胰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猪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结论】从洛氏鱥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角度来看,混合油组和鱼油组饲料的效果最好,玉米油、豆油和棕榈油组次之,猪油组最差。  相似文献   

18.
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为乳酸杆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乳酸杆菌分别按0.1%、0.2%、0.3%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投喂罗非鱼,在饲养20 d后分别计算增重率、存活率及饲料系数,并以链球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7 d内的累积死亡率及攻毒后第2 d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果】以添加乳酸杆菌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其增重率显著高于未添加乳酸杆菌的对照组,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罗非鱼增重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乳酸杆菌饲料的罗非鱼的抗病力高于对照组,且添加比例越高,抗病力越强。测定罗非鱼的肠道菌群发现乳酸杆菌可有效抑制罗非鱼肠道病菌的增殖。【结论】乳酸杆菌有利于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可在水产养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为乳酸杆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乳酸杆菌分别按0.1%、0.2%、0.3%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投喂罗非鱼,在饲养20d后分别计算增重率、存活率及饲料系数,并以链球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7d内的累积死亡率及攻毒后第2d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果】以添加乳酸杆菌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其增重率显著高于未添加乳酸杆菌的对照组,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罗非鱼增重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乳酸杆菌饲料的罗非鱼的抗病力高于对照组,且添加比例越高,抗病力越强。测定罗非鱼的肠道菌群发现乳酸杆菌可有效抑制罗非鱼肠道病菌的增殖。【结论】乳酸杆菌有利于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可在水产养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硫酸亚铁和高温脱毒处理后的棉粕,以不同比例替代豆粕时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体内组织游离棉酚含量、体组成及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硫酸亚铁和高温2种方法对棉粕进行脱毒处理,以未处理及脱毒处理后的棉粕分别替代对照饲料中1/3和2/3豆粕,共配制7组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养尼罗罗非鱼幼鱼(初始体质量(7.27±0.25)g)70 d,测定体质量增长率、饲料系数、鱼体营养成分、体内组织游离棉酚含量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各组尼罗罗非鱼幼鱼的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及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未经脱毒处理棉粕替代2/3豆粕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试验组鱼体的肝体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脏体比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未处理棉粕组肝脏游离棉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经硫酸亚铁或高温处理后游离棉酚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未处理棉粕组肌肉中的游离棉酚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脱毒处理替代2/3豆粕组肌肉游离棉酚含量较未处理棉粕替代2/3组分别降低了70.27%,82.43%(P<0.05)。未处理棉粕组鱼体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脱毒处理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周期内,饲料中棉粕替代豆粕量不超过2/3时,并不影响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替代量为2/3时,会降低尼罗罗非鱼对饲料的利用效率。饲料棉酚对鱼体肝脏和肌肉游离棉酚含量以及血清转氨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利用硫酸亚铁和高温2种方法处理棉粕后,可以有效降低游离棉酚在饲料和体内的含量,提高棉粕的利用率,降低游离棉酚对肝脏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