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玉米顶腐病生物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指导。【方法】研究了温度、pH、碳源、氮源和光照对玉米顶腐病病原菌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Fusarium moniliformevar.subglutinans)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玉米顶腐病病原菌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产生孢子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25,25~30和25℃。该病原菌在pH 4~13能够正常生长、产生孢子并萌发,菌丝生长的最适pH 5~12,孢子萌发的最适pH7~9,产生孢子的最适pH 6~8。该病原菌在以淀粉、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与供试的其他8种碳源间差异极显著,10种碳源对产孢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甘油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在供试的8种氮源上,该病原菌菌丝均能生长、产孢,孢子均能萌发;在以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与其他7种氮源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在以甘氨酸为氮源的培养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与其他7种氮源相比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光照处理对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产孢量极显著增大;连续光照条件下孢子萌发率100%,黑暗条件下孢子萌发率仅有10.8%,二者差异极显著。【结论】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生孢子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25,25~30和25℃;最适pH值分别为5~12,7~9和6~8;在以淀粉、甘露醇为碳源和以硝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黄瓜黑星病菌是引起黄瓜及其他葫芦科蔬菜病害的主要病源菌.探讨了温度、培养基酸碱度、光照、碳氮营养对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发现,黄瓜黑星病菌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0℃,适宜pH值为5.0~6.5,最适pH值为6;在散射光下培养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培养基碳源中,以葡萄糖和蔗糖最有利于病菌菌丝生长,以葡萄糖为碳源产孢最多;培养基氮源中,酵母提取物、硝酸钠、牛肉膏最有利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  相似文献   

3.
桃叶缘斑病是2018年广西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病害,针对其病原芦苇节菱孢(Arthrinium arundinis)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桃叶缘斑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条件不同,病菌菌丝在燕麦培养基、25℃、pH 5.0~7.0及每天12 h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快;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61℃处理10 min菌丝死亡.病菌产孢最适条件为察氏培养基、28℃、pH6.0及每天12h光照;产孢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硝酸钾.而菌丝损伤处理和变温培养更易诱导病菌产孢.这一研究提示营养、温度、pH、光照周期等环境条件对桃叶缘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番茄晚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晚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其中RSA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及产孢;光照条件不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而黑暗条件起到促进作用;菌丝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好,甘露糖最差;在氮源利用方面,大多数氮源均促进菌丝生长,产孢量以氨基丙酸最多,胱氨酸最少;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20℃,适宜pH为5~9。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高于35℃不能萌发;光照抑制孢子囊的萌发,pH为7时孢子囊萌发率最高;孢子囊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孢子囊的致死温度为57℃,10 min。  相似文献   

5.
菜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氮源和培养基种类对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 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 Sacc.)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8-35℃,最适温度均为25℃;在10-35℃范围内,病菌的分生孢子均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5℃;分子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3℃,10min或55℃,5min。病菌在pH3.0-10.0均能生长及产孢。最适pH值均为6.0,光照对菌丝的生长速率影响不大,但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干物质的积累和孢子量的增加。在被测试的9种碳源中,菌丝生长速率以甘露醇、麦芽糖和葡萄糖为最快;菌丝干重以葡萄糖为最高;产孢量以麦芽糖为最多。在被测试的9种氮源中,菌丝生长以甘氨酸为最好;菌丝干重以硝酸钾为最好,产孢量以尿素为最好。在被测试的11种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以PDA和菜汁榨汁PDA培养基为最好;产孢量以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为最多。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源、氮源、pH值以及光照等条件,白术根腐病菌在PSA上生长和产孢最好,菌落直径为4.23cm,产孢量为34.14×107个/皿,在淀粉培养基生长最差,在WA培养基上产孢最差;温度在10~30℃适合菌丝生长和产孢,25℃菌丝生长和产孢最好,低于5℃或高于35℃均会对孢子产生及萌发产生抑制作用甚至造成孢子畸形;碳源以葡萄糖和蔗糖生长最好,产孢最适为蔗糖,淀粉最差;氮源以硝酸钾生长和产孢最好,牛肉膏次之,硫酸铵上生长最差,而尿素上产孢最差;pH5~9适于病原菌的生长,最适pH7.5,pH过高或过低对病原菌的生长均产生不利影响;病原菌在荧光下生长最好,产孢量也最多。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湿度为相对湿度100%,孢子萌发的最适pH 7.5,高于pH 9不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特点,从光照、pH、温度、碳源、氮源等方面对其菌丝生长及产孢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光照为12 h/12 h光暗交替,最适pH为9,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甘氨酸,同时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时间﹑碳源及氮源上的菌落形态均有差异。孢子萌发的最适光照为24 h全光照,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9,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硝酸钾。  相似文献   

8.
对芝麻镰孢茎枯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供试10种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在查氏琼脂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25℃;最适pH值为7;光照抑制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64%10min.病原菌在VBC培养基上易于产孢,产生的孢子多为大型分生孢子,而在CA培养基上产生小型分生孢子较多;产孢温度范围10~30℃,最适30℃,最适pH值为9.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碳源为1%木糖溶液,适宜氮源为0.01%脲溶液;分生孢子在10~30%温度问均能萌发,最适25℃;萌发最适pH值为8,光照抑制孢子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52℃10min.  相似文献   

9.
山药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川雅安山药根腐病主要致病菌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研究不同温度、pH、光照、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腐皮镰孢菌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30℃;适宜pH范围为4~1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且在连续光照条件下生长较佳。不同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产生作用不同,Mg2+有利于病菌产孢,Zn2+抑制菌落生长和产孢。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连续光照,分生孢子和菌丝的最低致死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10min。【结论】该病原菌对酸碱度不敏感,不同微量元素对病原菌生长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防治山药根腐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南方红豆杉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福建明溪南方红豆杉苗木炭疽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原菌菌丝在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7;产孢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8;光暗交替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自然散光最有利于产孢;对碳源的利用,葡萄糖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蔗糖最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对氮源的利用,蛋白胨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牛肉浸膏最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6;RH在70%-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为76.18%;RH低于60%不萌发;光照有利于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光照、碳氮源及湿度对病原的影响。结果显示:被鉴定病原为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20和25℃;最适培养基有V8培养基、苜蓿煎汁培养基和葡萄糖蛋白胨培养液;pH 3~12均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pH均为6;全光照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不同光照处理对分生孢子萌发差异不明显;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最适氮源分别为牛肉膏、蛋白胨和酵母膏;分生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在相对湿度(RH)85%以下不萌发,在水滴中萌发好。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0℃(10min)和44℃(10m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由尖孢炭疽菌引起的辣椒炭疽病是制约广东南雄辣椒产业的重要因素,对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人工接种测定尖孢炭疽菌对不同种类辣椒的致病性,采用菌丝生长法和镜检孢子量测定温度、pH、光照、培养基、碳源和氮源对尖孢炭疽菌的影响。【结果】尖孢炭疽菌对指天椒、线椒、柿椒、螺丝椒、美人椒、黄皮洒椒、绿皮尖椒、皱皮椒、泡椒均有致病性,其中线椒对尖孢炭疽菌更为敏感,不需要伤口就可被侵染为害。适合尖孢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4~28 ℃,26 ℃时菌丝生长最快,30 ℃时产孢量最大;适宜生长和产孢pH 为5.0~9.0;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差异不大,但光照促进孢子产生。PDA利于菌丝生长,辣椒果煎汁培养基促进孢子产生;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和甘露醇利于病菌生长和孢子产生,蔗糖利于菌丝生长但不利于产孢。有机氮源牛肉膏培养基最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结论】尖孢炭疽菌致病性强,可在无伤口下侵染线椒,其生物学特性与胶孢炭疽菌和辣椒炭疽菌存在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菌株BJM-11的生态学特性,为其菌种的发酵生产及在生姜生产大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落生长法和血球计数板孢子计量法,观测分析菌株BJM-11在不同温度、pH、碳源和氮源条件下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特性。【结果】菌株BJM-11在10~35℃、pH 4.0~12.0及24 h连续光照、24 h连续黑暗和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在25~30℃下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其他温度处理(P0.05,下同),在25℃下产孢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温度处理;在pH为5.0~6.0时的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其他pH处理,在pH为5.0、6.0和7.0时产孢量较大,且均显著大于其他pH处理;在24 h连续黑暗时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其他光照处理,在24 h连续光照时产孢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光照处理。菌株BJM-11能在8种碳源和11种氮源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其中碳源为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时菌落直径较大,碳源为甘露醇时产孢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碳源处理;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时,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其他氮源处理,而氮源为蛋白胨时产孢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氮源处理。菌株BJM-11在PDA等5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在PDA和PSA培养基中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其他培养基,在PDA培养基中的产孢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培养基。【结论】菌株BJM-11在温度25~30℃、pH 5.0~6.0、连续黑暗及以葡萄糖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蛋白胨或酵母浸粉为氮源、培养基为PDA或PSA条件下菌落直径较大,菌丝生长状况较佳;在温度25~30℃、pH 5.0~7.0、连续光照及以甘露醇为碳源、以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为PDA条件下产孢量较大,可供开发利用BJM-11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降香黄檀炭疽病蜘蛛兰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ymenocallidis)的生物学特性,为降香黄檀炭疽病的监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PDA培养基上观测5~40℃范围内不同梯度温度下蜘蛛兰炭疽菌的菌丝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情况;用小容器空气湿度调节法测定在50%~100%范围内不同湿度下蜘蛛兰炭疽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情况;用液体培养法测定pH 2~12范围内不同pH培养液处理蜘蛛兰炭疽菌的菌丝生长情况;以Czapek培养基为基础,分别以等质量碳、氮源替代蔗糖和硝酸钠,测定不同碳、氮源处理蜘蛛兰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及产孢情况;在PDA培养基上测定不同光照下蜘蛛兰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及产孢情况。【结果】蜘蛛兰炭疽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情况存在差异,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在28℃时各项生物学指标达最高值,菌落直径、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分别为69.88 mm、3.33×10~6个/mL和94.00%;该菌在水滴中的萌发率最高,为93.00%;菌丝在pH 3~1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pH为5;该菌可利用多种碳和氮源,其中对D-果糖、蔗糖、D-木糖、甘露醇、D-山梨醇和可溶性淀粉的利用效果较佳,产孢量差异不显著(P0.05);最适菌丝生长氮源为酵母粉,最适产孢氮源为牛肉膏;光照能加速菌丝生长和促进产孢。【结论】降香黄檀蜘蛛兰炭疽菌菌丝生长和产孢受温度、pH、碳氮源和光照影响明显,适宜的高温和高湿有利于其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生产上可根据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来自不同地区的4株有害疣孢霉菌的生物学特性,为双孢蘑菇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采自山东、甘肃、河南、四川的双孢蘑菇湿泡病菌有害疣孢霉菌菌株SD2、GS36、HN15和SC7为供试材料,采用十字交叉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对4株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利用凹玻片法分析了温度、pH、光照和相对湿度对4株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4株有害疣孢霉菌菌丝分别在蘑菇提取液培养基、25℃、pH6.0条件下生长最好;菌株SD2和HN15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菌株SC7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菌株GS36的最适碳源为蔗糖;菌株HN15和GS36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株SD2的最适氮源为玉米粉,菌株SC7的最适氮源为硝酸铵。有害疣孢霉菌分生孢子萌发最佳温度为30℃,pH为6.0,相对湿度为100%;光照对有害疣孢霉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影响较小。【结论】4株有害疣孢霉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花椒流胶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甘肃陇南地区花椒流胶病病原菌,明确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的特性.【方法】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花椒流胶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造成花椒流胶病的主要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光照、pH、温度、不同培养基、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造成花椒流胶病的主要致病菌为三线镰孢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小穴壳菌属(Dothiorella sp.).三线镰孢菌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6~8,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钠;小穴壳菌属在光暗交替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生长,适宜pH为6~8,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培养基为PSA培养基,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钠.【结论】花椒流胶病病原菌具有碳氮源营养来源广泛,适宜偏碱环境生长,耐高温的生物学特性,为花椒流胶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纪文飞  高智谋  曹君  邹艳  杜雷  陈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30-4331
研究不同温度、pH值以及碳源、氮源对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3℃下,供试菌株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在pH值为3~10时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8;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该病菌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最快,分生孢子的产生量最大;氮源以硝酸钠为最佳,其次为脲。硫酸铵作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率低于无氮源对照,菌落不形成微菌核,产孢量小,这说明硫酸铵为氮源时不利于病菌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和分生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胡萝卜类腊肠茎点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胡萝卜类腊肠茎点霉(Allantophomoides carotae)是作者在国内首次报道的新种。该病原引起胡萝卜斑枯病(新病害),生产损失巨大。本研究旨在探索该病原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温度、酸碱度、光照、碳源、氮源对该病原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5℃,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0~30℃,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45℃ 30 min或50℃ 10 min;菌丝的致死温度是65℃ 30 min。该菌在pH 4~12范围内均能生长、产生分生孢子并萌发,菌丝生长的最适pH 8~10,孢子萌发的最适pH 7~9;该菌不能在以尿素和天门冬酰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但以麦芽糖、葡萄糖、乳糖、淀粉、甘氨酸、组氨酸和蛋白胨为碳源和氮源时,菌丝生长快、产孢量大;光照处理对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结论】初步掌握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治该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茭白胡麻斑病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10~35℃,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10~30℃,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pH值3~12,最适pH值6~9,中性偏碱的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该菌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乳糖,而产孢最适碳源为果糖;氮源酵母膏促进菌丝生长,酵母膏和氯化铵能促进产孢,牛肉膏和硝酸钾不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20.
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Hartig)Deighton]是引起三七圆斑病的病原菌。但是,槭菌刺孢的生长发育还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本文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诱导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采用十字交叉法和悬滴法从碳源、氮源、酸碱度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对槭菌刺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的菌丝在10种不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固体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而最适液体培养基是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该菌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和醇类作为碳源,最易利用的碳源是麦芽糖;对有机氮源的利用能力明显高于无机氮源,其中,最易利用的氮源是酵母膏。槭菌刺孢的菌丝在4~28℃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0℃,高于30℃时不生长,其中,培养基中酸碱度值在pH 4~13时,槭菌刺孢能生长,最适的值为pH 6.5。此外,发现光照能明显促进槭菌刺孢菌丝生长。槭菌刺孢的分生孢子在4~32℃、pH 3~12、相对湿度75%~100%条件下能萌发,其中,最适温度为18℃、最适酸碱度为pH 6,而且,湿度越大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越高,0.5%蛋白胨溶液最有利于孢子萌发,同菌丝的生长条件一样,光照能促进孢子萌发。槭菌刺孢的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都是55℃。说明槭菌刺孢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温度较为敏感,适宜在低温下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