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非洲有一种很厉害的树,它的枝条柔韧,而且很长,一直垂到地面上,枝条末端开过花的地方,长出一个包着种子的卵形被膜,膜上的钩子能钩住动物。如果被钩的动物想逃跑,又会碰到另一些钩子,结果无法逃脱。这种树不仅能捕获小型动物,据说像野猪一类较大体型的动物,也难逃它的“手掌”。美国有一种叫眼镜蛇的植物,它没有其它叶子,只是满身挂满一簇簇的“瓶子”,“瓶子”外缘能分泌一种香甜的花蜜,当贪食的昆虫飞进“瓶”里时,就有进无出,成了这种植物的美味佳肴,被美餐一顿。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其繁育的嫩苗被羊群吃食后,便会…  相似文献   

2.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这简直是天经地义、妇孺皆知的事实。那么你是否知道还有一些植物以动物为食呢?生命过程发展至今日,植物进化到利用动物获取营养,这是何等的奇妙啊!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部地区的一片沼泽地上,有一只蓝绿色的小家蝇在无聊地徘徊着,也许它会找到什么可口的食物。它见到了一个大“平台”,以为是一处很好的歇脚之地,但当它落在了上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平台”像是一部自动化机器,一触即发,立即闭合。小家蝇越是挣扎,“平台”关闭得越是迅速、牢固,如一只大笼子,并且有粘液出现,将其牢牢粘住,小家…  相似文献   

3.
动物吃草、昆虫采蜜,这些都是平常之极的事情,但反过来植物"吃肉",捕杀昆虫会怎么样呢?你也许见过花卉市场卖的猪笼草,听说过它会捕虫,但你知道吗,食虫植物还有很多,它们各有绝技,有的还有恐怖的吃人传闻.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有三十多万种植物,各色各样,应有尽有。当你在植物的世界里漫步的时候,真会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以为自己进入神话世界中去了呢! 可是,当你漫步在南美洲的热带森林里时千万要小心。因为那里有一种“会爆炸”的植物,叫马齿菌,约重五公斤。如果你不小心触动了它,它就会马上发出巨响,并放出一股具有强烈刺激味的烟雾,使你喷嚏不断,眼睛也会象针扎似地疼痛。所以,你最好别碰上这种“植物地雷”。在南美洲,你还会看到一种奇异的植物。当干旱的时候,它就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卷成一个小球,随风飘荡,去寻找有水分的地方。当它被风吹到水分充足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昆虫与植物间已形成各种各样的互作关系.其中植食性昆虫的食性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反应表达,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定向行为反应,是昆虫与植物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钦俊德,1987).植食性昆虫在选择寄主的过程中,利用嗅觉、视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行为模式.寄主植物的挥发性物质通过昆虫的嗅觉感受器引诱昆虫到达植物,这是引导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的主要因素.此外,植物的形状和颜色等视觉线索在植食性昆虫寄主定位中也起重要作用,二者协同作用引导昆虫到达寄主植物后,又有触觉、味觉等接触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赵冬香,2004).  相似文献   

6.
森林鸡     
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形成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比如:有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植物长出的叶和果为昆虫提供了食物,昆虫成为鸟的食物源,有了鸟,才会有鹰和蛇,有了鹰和蛇,鼠类才不会成灾……当动物的粪便和尸体回归土壤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它们分解成简单化合物,为植物提供养分,使其长出新的叶和果。就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食,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为多种消费者取食,多条食物链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并推动着生物的进化,成为自然界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7.
2O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有位科学家,他在研究植物的抗旱功能时,偶然发现,遭受严重干旱的植物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犹如“渴啊渴啊”的叫喊声,经过仔细观测,发现这声音是由微小的“输水管震动产生的”。加拿大和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在玉米的茎部安装了“窃听”装置,并与电子计算机连在一起。当植物不能从土壤中得到所需要的水分时,它便从茎部的组织中汲水,同时还产生一种超声波噪声,恰似“呼救”声。这种相当于窃听器的超声波收录机录下了玉米的“呼救”信号,通过计算机的“翻译”,人们就知道什么时候必须给玉米浇水了。根据记录下来的声波,人们发现当植物缺少养料时,它的根部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植物发出的声音好像口笛在悲鸣,有些则像病人临终时喘息,还有一些叫声更加难听;当受到适宜的阳光照射或被水洗过以后,声音就会变得悦耳动听起来;当植物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强光照射时,会发出类似惊讶的声音;当遇到变天、刮风和缺水时,就会发同低沉、可怕和混乱的声音,好像它们正在忍受着某种痛苦似的。  相似文献   

8.
知识博览     
世界奇草种种蜜草:南美洲巴拉圭草原上生长着一种草,它的茎和叶子含有“蜜草精”,比蔗糖还甜300倍。捕蝇草:美洲的森林沼泽地中生长着一种像孔雀尾羽的野草,当蝇虫飞上去刚刚触动叶子上的绒毛,叶片便迅速折叠起来,然后分泌出一种酶,缓慢地将蝇虫消化吸收。灭鼠草:罗马尼亚有一种药用玻璃草,它含有多种作用于动物神经系统的生物碱,老鼠一旦吸入它的气味,20分钟后便会死去。测酒草:巴西亚马逊流域生长着一种奇草,它对酒的气味很敏感,当喝酒过多的人靠近它时,酒味会使它的叶子卷起来。醉人草:埃塞俄比亚有一种奇怪的草,它能…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里,动物吃人,时有发生。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吃人的植物呢?科学家回答是,至少目前尚未发现有吃人的植物。显然,这种回答大部分人相信了,但也有少数人并不满意,因为他们曾在某些刊物上见到有吃人的植物的报道。其实,这种吃人的植物是不存在的。不过,植物界里吃动物的植物却是有的,这种“吃荤”的植物主要是食一些很小的的昆虫而已,据调查了解,世界上常见的吃荤的植物有500多种,在我国有30多种。当然,自然界里有些植物为了防止人和动物对它们的侵犯,使出了各种各样的防身绝技。生长在罗马尼亚的一种琉璃草,它的叶子发…  相似文献   

10.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三和广行等科学家曾经作过如下试验:将电极插入植物的叶片内,并连通电流表上,用以测理叶片所释放的生物电能,然后再将所测得的电能放大,驱动喇叭用扩大器播放出来,就能听到植物发出的声音。他们将一支香烟点燃后,轮流靠近一张张叶片,结果便能听到植物大小不等的“哀鸣”声。如果将植物的枝叶折断,或者让昆虫去咬它们的叶子,植物同样会因为“疼痛而呜呜哭泣”。 加拿大的作物管理专家比特曼曾研究发现。当西红柿生长缺水时,它们会发出“呼喊”声,如果“呼喊”后仍得不到水“喝”,“呼喊”声就变成了“呜咽”声。他解  相似文献   

11.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说明人类钓鱼的历史相当悠久。其实,岂止人类会钓鱼,许多动物亦不乏“钓鱼”谋生的奇特本领。如蜘蛛家族的三四万种成员中,就有上百种走上了以钓鱼、捕鱼为生的道路。其中的跑蜘蛛钓鱼就颇有姜太公遗风——愿者上钓。它钓鱼时用长腿充当“钓竿”,轻轻拍击水面悠悠然惬意得很,一些嗜食昆虫的鱼儿感觉到跑蜘蛛的拍击声,以为有昆虫在附近活动,便浮出水面欲享美味,结果自然上当,难逃蜘蛛捕杀。   海洋里的“渔夫鱼”很会钓鱼,它们钓鱼的方法和手段同人类十分相似,均离不开钓竿和诱饵,而且还要有…  相似文献   

12.
卓秀云 《云南林业》2006,27(3):33-33
地球上凶猛的动物杀手不计其数,但科学家列出的排行榜却出乎多数人的想像。蚊子。被小小的蚊子叮咬一下,也无非是皮肤痒一阵子。但它携带的多种病毒细菌注入人体后,却能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据权威的统计数字表明,蚊子每年至少会夺去200多万人的生命,故被列于动物杀手榜首。澳大利亚箱形水母。这种如足球般大小的水母又称海黄蜂,它长有60根长达4.6米的触须,每根触须上都长有5000个含剧毒的足以使60人丧命的刺细胞。因它会主动攻击人,一旦被它击中,毒液便会在瞬间阻断人的呼吸。毒箭蛙。生活在南美热带雨林中身长不足5cm的毒箭蛙,它的背上会…  相似文献   

13.
蜂鸟     
如果您正在南美洲幽静的山林里旅行,就会看见一颗颗似流星的东西飞快地掠过花丛。当你正想看清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有时,你还会看见一种奇异的“昆虫”,它的身子悬在空中,发出“嘤嘤”的声音,用长长的嘴吮吸着花蜜。你正想仔细看它时,一眨眼,它又不见了。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原来它就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  相似文献   

14.
杨小懿 《湖南林业》2012,(11):28-28
近年来,植物的特性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人们开始明白,植物是极其复杂的生物。植物有自己的激素、肌肉和神经,有记忆力和音乐才能,它们也会患感冒、消化不良、传染病,甚至患癌症。植物本身没有眼睛,也没有鼻子、耳朵,它们的感觉器官的构造虽然同人和动物不同,但是一般说来,它们同人和动物的感觉器官作用一样。植物能嗅,能听,有触觉,有味觉。这些奇妙的特性使人们不胜惊异。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有 1100多种能发光的动物,其中有海生动物和昆虫类。这种生物光是一种化学光,它不产生热能,故被称为“冷光”。   最美的发光动物是夜光蝾螺,它是一种腹足纲动物,形如大田螺,壳高与宽均约 17厘米,以海藻为食。夜海螺会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渔民用它做原料制酒杯,就真如诗人说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有着巧夺天工的瑰美。   在加里曼丹密林中,有一种长约 3厘米的土甲虫,也叫“手电虫”。其胸部两侧各有一处透明“小圆窗”,能发出亮光,每次发光持续 5分钟。当地居民将长 12厘米的甘蔗掏光,再用 5只手电虫放入其中,只要…  相似文献   

16.
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种群,它的家族有75万种之多,是整个生物圈中其它动物种类总和的3倍。因其家族种类庞大,自然也产生许多世界之最。 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昆虫是蚊子。无论采用任何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也斩不尽、杀不绝。据医学家统计,全球每年至少有300多万人死于小蚊子传染的各种疾病,堪称人类的“头号杀手”。 毒性最大的昆虫是名为“黑寡妇”的黑蜘蛛,它分泌的毒液毒性比眼镜王蛇的毒液毒性还要大30倍,人畜、飞鸟触毒即亡,很难有救治的机会。 体形最大的昆虫是生活在印尼的大竹节虫,它的两翼间宽达33厘米以上。 食量最大的昆虫是…  相似文献   

17.
<正> 俗话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其实“草木无情”的说法,并非科学、贴切。殊不知,草木也很多情。金鱼草的花平时并不开放,只有当小蜜蜂飞来时,它才会绽开花瓣,笑脸相迎。对其它的昆虫,起舞也好,“引诱”也罢,它却总是无动于衷。虞美人和水百合生来就是冤家对头,栽在一起很  相似文献   

18.
李钟模 《国土绿化》2004,(11):40-40
植物和动物一样,也有“化学武器”。所不同的是,动物会用自己的化学武器主动攻击敌手,保护自己,猎获食物:植物则是被动地用以保护自己。例如荨麻,亦称霍麻草.它能像蝎子和马蜂一样螫人.它们的叶子背面布满了含有蚁酸、醋酸、酪酸等混合毒液的刺毛。当人和动物触及刺头时,刺头被折断.刺尖扎入皮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的《西京杂记》中就有“蜘蛛集而百事喜”的记载,把蜘蛛群集当作丰年的预兆。蜘蛛样子很象昆虫,但它不属于昆虫。它是蛛形纲蜘蛛目的动物,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有八只脚,无翅,只有单眼,没有复眼。大部分生活在农田、森林及果园等处。蜘蛛为肉食性,一般喜吃活食,主要食物为昆虫,其中许多是农林的主要害虫,是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类群之一。“此虫设一网,物触而殊之”这是明朝李时珍在  相似文献   

20.
森林     
如果你把“森林”解释成“就是许多树木”那就未免有点片面了。虽然这个汉语词汇是由五个“木”字组成的。严格地说,森林就是一种植物群落。它是辨生的乔木及与它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和土壤、气候等的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