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以及低温冷害、沤根等是春季大棚辣椒幼苗常发性病害,在老菜园地上更易发生,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幼苗生长受阻甚至死亡而不得不腾茬翻犁。现将3种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发生症状 1.猝倒病 主要发生在气温15~16℃,幼苗第1片真叶出现前后,  相似文献   

2.
通过人工播种的方法,研究了四川大头茶在不同覆土厚度以及不同枯叶覆盖下种子萌发及幼苗发生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5cm,2cm和4cm在种覆土处理中,0.5cm覆土厚度情况下,幼苗发生及存活状况最好,不覆土或覆土过厚都不利于幼苗的发生及存活。枯叶主要通过改变幼苗发生的微环境而对处子萌发、幼苗发生及存活状况产生影响。撒播土表的种子较撒播枯叶表现的种子萌发情况好,随着枯叶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幼苗发生数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一、辣椒猝倒病1.症状猝倒病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或育苗盘上,常见的症状有烂种、死苗和猝倒3种。猝倒病是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续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别于立枯病。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加强苗床管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青海云杉幼苗猝倒病的病原、发生症状、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青海云杉幼苗猝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沤根 1.1症状表现.该病发生后,芹菜不再长新根,幼苗生长缓慢,幼根外皮变成锈褐色,以后逐渐腐烂.  相似文献   

6.
春季蔬菜播种后常会遭受倒春寒的袭击,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等幼苗很容易受到冻害。冻害在幼苗的各个时期都有发生,但以定植前发生最重,一般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1、缺氮.1.1症状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细弱,最明显的症状是由叶尖开始变黄,再沿叶脉呈楔形向基部扩展,最后整个叶片枯黄衰亡;穗小且不饱满。最先表现在老叶上,但中脉仍保持绿色。  相似文献   

8.
表油菜素内酯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黄瓜幼苗经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后进行抗冷性试验,结果表明,表油菜素内酯可以减缓黄瓜幼苗叶绿素的降解和电解质的外渗,从而延缓黄瓜幼苗冷害症状的出现及生长的恢复。表油菜素内酯的这些特性在早春的蔬菜生产上的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小麦苗期常出现黄叶,影响幼苗生长发育,严重时导致幼苗死亡,造成缺苗、减产,给生产带来损失。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如下:1.土壤干旱。多发生在底墒不足或跑墒透风的麦田,分蘖发生慢,  相似文献   

10.
番茄溃疡病是国内检疫性有害生物,2012年在隆化县部分乡镇零星发生,该病危害性大,损失重,并且难以根除,为严禁该病害扩散、蔓延,使该病害得到较好的控制根除,我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防治措施,较好的控制了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及蔓延。现将该病害的发生症状及防治对策做一详细介绍。1、发病症状:番茄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病,叶、茎、花、果均可染病。1、1幼苗期: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开始,病叶发生向上纵卷,并由下部向上逐渐萎蔫下垂,症状似缺水,病叶边缘及叶脉间变黄,叶片变褐枯死。有的幼苗在下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致病苗株体矮化或枯死。  相似文献   

11.
<正>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危害瓜果类作物,如番茄、茄子、辣椒、黄瓜和西瓜等(见第21页图1~7),是南方蔬菜苗期生产上的首要病害,最易发生和蔓延。严重时可引起幼苗成片死亡,甚至毁苗。症状特点猝倒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幼苗出土后,茎基部与地面接触处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随后变成黄褐色缢缩凹陷,呈线状,幼苗在缢缩处折倒,萎蔫死亡。发病严重时,幼苗尚未出土即已烂种烂芽。在高温高湿  相似文献   

12.
四川冬油菜产区常年菌核病发生事一般在5%-20%。在油菜春季开花前后才表现出受害症状。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菌核可以在秋天萌发形成菌丝侵染油菜植株,造成秋冬季油菜幼苗轻微危害。  相似文献   

13.
<正>常发生的几种番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等。为减轻各类病害的发生及危害,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危害。以下分别说明。一、猝倒病1、症状猝倒病发生于苗期。幼苗受害后,茎基部呈水浸状病斑,病部很快变黄褐色,并缢缩呈线状,由于病情的迅速发展,可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折倒。有时幼苗尚未出土,胚茎和子叶就已经腐烂。苗床开始发病仅个别幼苗表现病症,并以此中心向周围扩展,湿度大时,幼苗成片猝倒。病  相似文献   

14.
以甘蓝幼苗不同部位的切块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激素处理进行芽器官诱导试验,发现甘蓝幼苗不同部位的切块在离体培养时存在着全息现象,不定芽发生的部位、数量,频率的梯度变化均遵循生物全息律。激素浓度的不同,外植体大小的不同都不改变生物全息律在甘薯幼苗组培中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明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发生的原因,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宿根甘蔗黄化发生较严重的蔗区实地调查甘蔗幼苗黄化的症状表现、发病特点和规律,并采样分析正常和黄化蔗地土壤及植株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结果]宿根蔗幼苗黄化发生在酸性较强的土壤,土壤有效铁、锰、钙、镁元素含量均低于正常土壤,有效硫含量高于正常土壤,有效硼含量则差异不大;宿根蔗幼苗黄化株叶片的活性铁、全量钙、镁、硫含量低于宿根蔗正常植株,活性锰含量高于正常植株,全量铁、锰含量则表现为病株叶片高于正常植株叶片,全量硼含量则差异不显著.[结论]甘蔗体内的活性铁含量低、活性锰含量过高,导致植株体内铁锰营养不平衡,可能是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辣椒疫病是辣椒常见而又危害较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苗期发生时常导致成片死苗,成株期根、茎、枝、叶、花和果实均可受害,常引起大面积死株,损失严重,有的甚至绝收。1症状1.1幼苗染病。幼苗发病多在茎基部,病斑开始呈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块,随后逐渐向上下发展,形成环绕茎部的黑褐色病  相似文献   

17.
一、病害(一)猝倒病1、症状这是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发生在幼苗前期,刚出土的幼苗发病较多,西瓜的根基部和子叶呈水浸状软腐,幼苗成片倒伏,变褐死亡。2、防治方法前期采用苗床消毒,每m2用40%五氯硝基酚9g,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g,均匀处理土壤,可消灭土壤中大部分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羧甲基壳聚糖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分别采用0(对照CK)、1/1 500、1/1 000、1/500和1/100(w/v)5个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二叶一心的黄瓜幼苗,再于(6±1)℃下低温胁迫5 d,以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与对照相比,在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冷害指数较小,叶片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和Vc、可溶性糖、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均较高,根系活力也维持了较高的水平, MDA含量较低;胁迫后于温室自然条件下恢复5 d,羧甲基壳聚糖处理幼苗的干物质增加量、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均较高。表明羧甲基壳聚糖能够明显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温度下培育的黄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育苗温度下黄瓜幼苗生理状况及低温处理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育苗温度对黄瓜幼苗抗冷性有明显影响,适当降低育苗温度,叶片中抗冷保护物质增加,低温处理过程中SOD、POD活性升高,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降低冷害症状减轻;自然条件下和低温处理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低温下冷害指数的变化一致;幼苗随低温锻炼的能力与锻炼前的抗冷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一、落叶松幼苗病害 落叶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这是在幼苗出土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五、六月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其病状分为猝倒型和根腐型两种。猝倒型特征是:落叶松幼苗地表根茎部呈轮状腐烂、幼苗倒伏枯萎。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烂,茎叶枯黄。有的种子幼芽在土壤呈轮状菌丝体。对于这种病害,具体防治办法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