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松突圆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外来林业害虫,寄居于松属植物,吸食汁液,最后导致寄主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从松突圆蚧生物生态学特性、监测预报方法、防治技术和抗虫树种的筛选及抗性机理4个方面综述了当前松突圆蚧主要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依照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的灾害特点,将广东省松突圆蚧发生区以县级为单位进行了发生区划,并构建了基于气象因子的灾害程度判别模型,依据该模型结合林分构成和林业经营特点研究了松突圆蚧发生区划,将广东省松突圆蚧发生区划分为轻度分布、中度发生和重度危害3个区域,并提出了各区域松突圆蚧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利用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寄生蜂已经20多年,但除了占比例很少的试验点外,均未达到控制松突圆蚧成灾、扩散、蔓延、恢复林木长势的目的.为了系统的了解松突圆蚧寄生蜂的应用情况,本文对本土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全面的认识本土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在广东惠东、珠海一年5代,世代重叠,任何一个时期均可见到各虫态。该虫可寄生所有松属Pinus树种,其中对马尾松P.massoniana的危害最为严重。每年3—5月是该虫发生的高峰期。气温是影响其林间种群数量消长的主导因子,气温大于23℃或小于18℃时,松突圆蚧死亡率增大。和缓的风和上升气流可直接传播扩散初孵的爬动若虫,过密的林分有利于该虫的发生发展。已发现的20多种天敌昆虫在林间发生数量少,控制松突圆蚧作用低。用松脂柴油乳剂,喹硫磷和杀扑磷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属盾蚧科突圆蚧属,是近年在广东省新出现的松树害虫,为害马尾松、黑松、加勒比松、火炬松、湿地松等松属树种。该虫生活隐蔽,多寄生于针叶基部叶鞘内,将口针插入叶部维管束吸取液汁或直接吸取细胞液,导致针叶萎黄,林木生长衰退和枯死。据广东省林业厅1984年调查,在珠海、深圳、中山、惠阳、斗门和东莞等12个沿海县、市的松林受松突圆蚧为害面积达257万亩,其中142万亩严重受害。湿地松为南方大面积引种的树种,以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抗逆性强等特点称著,深受群众喜爱。我省从六十年代开始至今已经种植湿地松达300多万亩,成为造林绿化主要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博白林场的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及马尾松等松属树种上,有一种与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种名与定名人巧合、危害针叶部位又相同的台松副长蛎蚧parainsulaspis pitysophila (Takagi),它多寄生于一年生老叶,靠针叶基部1/3或叶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松突圆蚧(Hem 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的发生历史、危害及防治现状。从生物防治上分别介绍了松突圆蚧寄生蜂花角蚜小蜂(引进种)的生活习性、对松突圆蚧的控制效能、近年来广东花角蚜小蜂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等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本地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的进展情况,并从林间生态位的角度介绍了松突圆蚧及其3种寄生蜂的相互关系。最后讨论了应用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松突圆蚧是马尾松的毁灭性害虫,防治困难,为探索对松突圆蚧经济有效的防治途径,用寄生在甘蔗灰粉壳虫上的寄生曲霉菌对松突圆蚧进行了致病力试验,其寄生率为13.9%—64.9%。同时对寄生曲霉菌的生物学特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将广西大学林学院提供的菌株喷施于被松突圆蚧侵染的松树树冠上,结果表明:5种生防菌对松突圆蚧的致死率均远远高于松突圆蚧的自然死亡率,防治效果显著。第1次试验进行后的第125天和第2次试验进行后的第85天再次对松突圆蚧的死亡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菌液对松突圆蚧的防治作用可以持续4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0.
松突圆蚧天敌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hagi 自1982年发现传入与港澳毗邻的广东沿海县、市,到1987年底止,已蔓延扩散到20个县市,650万亩,其中120多万亩松林濒于枯死。该蚧寄生个体小,隐蔽性强,多寄生于松针叶鞘内,形成叶鞘和介壳双层保护,给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探索松突圆蚧生物防治方法,保护和利用有效天敌,以控制该蚧的发生和蔓延,1985—1987年,我们在广东惠东、深圳、珠海、中山等地,对松突圆蚧天敌做了调查,并对一些优势种进行了观察研究,同时在日本琉球大学东清二教授协助下,对来自日本冲绳县的以琉球松为寄主的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真菌防治松突圆蚧的试验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现自然寄生于松突圆蚧的真菌并研制出生防菌.利用菌液对不同类型马尾松上松突圆蚧的防治试验,松突圆蚧的菌粉林间维持和大面积应用效果.生防菌是有效控制松突圆蚧的微生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属蚜小蜂,是日本松突圆蚧上的优势种天敌.有关资料表明[1],在松突圆蚧原发生地日本冲绳,由于花角蚜小蜂的寄生控制,松突圆蚧对松树危害并不严重.因此,1986年我国从日本首次引入了花角蚜小蜂,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试验.本文综述了自1999年以来的寄生蜂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的研究,以便更系统了解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土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突圆蚧是严重为害马尾松的外来有害生物,文章介绍了应用本土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技术,包括本土寄生蜂的主要种类、种源调查与保护、放蜂方法和放蜂量、放蜂林分选择、效果检查等。  相似文献   

14.
广西松突圆蚧天敌瓢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收集与震落法,对广西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主要疫区玉林市的松突圆蚧天敌瓢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松突圆蚧天敌瓢虫3种:四川寡节瓢虫(Telsimia sichuanensis Pang et Mao)、台毛艳瓢虫(Pharoscymnus taoi Sasaji)和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其中四川寡节瓢虫是首次在松突圆蚧上收集并被证实为松突圆蚧的天敌。描述了四川寡节瓢虫和台毛艳瓢虫的形态特征,并给出了形态鉴别特征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人工收蜂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是有效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前人对花角蚜小蜂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5月从日本冲绳引进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后,改进了人工大量收蜂技术,应用自行设计的收蜂棚进行敞口式大量收蜂,大大提高了收蜂量.2006-2007年分别收到花角蚜小蜂22 372头和54 556头.在福建松突圆蚧发生区推广应用,为松突圆蚧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持续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松突圆蚧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钰 《中国林业》2009,(4):44-44
松突圆蚧是严重危害马尾松林的检疫对象,2003年由广东传入广西,2005年起广西边界林区松林开始枯萎,灾情明显出现。为寻找防治途径,2006年~2008年,广西北流市连续3年从广东引进“本地小蜂”开始实施对松突圆蚧防治作业,2007年起开展生防菌菌液防治松突圆蚧试验,2008年利用生防菌菌粉防治松突圆蚧。  相似文献   

17.
松突圆蚧危害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方法,对森林有害生物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在泉州市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和蔓延的可能性和防治难易程度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福建泉州市森林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等,对泉州市松突圆蚧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泉州市松突圆蚧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林种结构,通过营林技术的实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对松突圆蚧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我国“关于松突圆蚧防治技术紧急援助的申请”,委派西班牙的生物防治专家多明哥·卡达亚博士(Mr,Dcmin-go Cadahia)于1988年5月17—30日在广东进行了防治松突圆蚧实地考察和技术咨询活动。卡达亚先生就控制松突圆蚧问题与我国科技人员进行了座谈,并作了学术报告,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调整松林密度控制清源山松突圆蚧危害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发生区内松林进行间伐、修枝等营林措施将郁闭度调整至0 5左右,松林中松突圆蚧的虫口密度从调整松林密度前的每束2 61头下降至0 63头,虫口密度下降75 86%,表明调整松林密度能有效地控制松突圆蚧对松林的危害;同时发现,阳坡上松林的虫口密度较阴坡上松林的虫口密度大,从阳坡向阴坡逐步过渡,松突圆蚧的虫口密度也随之下降,表明松突圆蚧的虫口密度与坡向有关,在景区绿化规划设计上应针对不同的坡向营造不同的树种,以防止松突圆蚧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20.
连续3年对广东省西江林业局直属9个林场的马尾松林分设立标准地进行松突圆蚧的虫情调查,同时调查胸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被调查标准地所在的高要、德庆、云城、新兴、云安、郁南等区县均为松突圆蚧发生区;各标准地因受害时间及危害程度不同,造成虫口密度有极显著差异;不同龄组的马尾松均受到松突圆蚧的危害,同一时期,林龄越大,虫口密度越大;除通门林场外,其他各标准地由于受到松突圆蚧的危害,森林资源增长缓慢。建议将西江林业局受松突圆蚧危害的马尾松林纳入广东省林分改造工程建设范畴,间伐或皆伐后套种或全面更新阔叶树种,从根本上遏制松突圆蚧的虫情升级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