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崔巍  何武江 《国土绿化》2013,(12):45-45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工作会议精神,近日,汕尾市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工作。汕尾市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将坚持以创建林业生态市为抓手,以大工程推进“美丽汕尾”林业生态建设,全方位增加森林面积、蓄积和城市绿量,为汕尾新一轮快速发展夯实坚实的生态基础。一是全面构建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体系等五大森林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2.
吕文成 《湖南林业》2012,(11):26-26
城乡同治也就是“城乡环境同治”,其主题是生态建设,而生态建设的内涵是城乡绿化。从2009年开始,攸县以“三创四化”和”洁净城乡大行动”为核心,坚持“以绿兴城,以绿美城”,采取“身边增绿、见缝插绿、三边造绿”等形式实施城乡绿化,持续深入开展城乡同治工作,消灭荒山荒地,提升绿化品味,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美丽、绿色、文明、幸福乡村,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城乡环境大改观,林业经济大发展,生态文明大提升。  相似文献   

3.
提升林业绿化质量增强防治大气污染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合肥市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中,以增绿为核心、以裸地绿化为重点、以“创森”为抓手,以及发挥林业绿化在大气污染防治中作用的主要经验。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林业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与治理雾霾中不可替代的功能,探讨并提出了林业绿化要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充分发挥其功能等对策,以供广大生态建设者们在生态建设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合肥市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中,以增绿为核心、以裸地绿化为重点、以"创森"为抓手,以及发挥林业绿化在大气污染防治中作用的主要经验。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林业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与治理雾霾中不可替代的功能,探讨并提出了林业绿化要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充分发挥其功能等对策,以供广大生态建设者们在生态建设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9月以来,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深入开展"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动,以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大力提升县城森林生态景观水平,建设生态名城。完成中心城区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项目1725亩,完成留安山公园桉树改造景观造林、建设"同心林"、蓝花楹景观大道、赏樱园等工程250亩,森林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邕宁区紧紧围绕南宁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林业强市”总目标,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走科技兴林之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完善城市、乡镇建成区、村屯的绿化、美化、生态功能,深化林业改革,邕宁区林业发展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良好改变,城区森林蓄积量明显上升,资源存量大幅增加,森林结构合理,林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态功能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林业》2012,(8):1-1
建设生态林业。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维护闰家的生态安全。要认真实施党中央、同务院确立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林业的第一任务,切实保护和发展好林业生态资源,努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峰实的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探讨了通过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生态产业,以保护好现有森林和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来提高生态效益,为林业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我省林业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林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相继作出了加快林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决定,如期实现了“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的目标,林业二次创业成效显著,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和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状况和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但是,目前我省林业尚处在恢复性发展阶段,森林生态系统还十分脆弱,木材等林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林业改革和建设的任务仍然繁重。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加快林业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林业的认识,把林业放在生态省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保障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二、明确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建设山川秀美生态省为目标,加速推进城乡绿化和植树造林,大力护林,科学育林,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林业。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要认真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林业的第一任务,切实保护和发展好林业生态资源,努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建设民生林业。享受良好的生态,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绿色的食品,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潍坊市景观型城市道路"北海路"绿化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北海路绿化植物种类约有60多种,隶属53科58属,应用形式丰富多样;景观规划遵循适用性和安全性原则,以生态廊道的形式连通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为乔、灌、草结合的复合型结构,乔木比例较大,灌木和观赏花木较少。对潍坊市道路景观绿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怀化市城市道路绿地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怀化市城市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了怀化市道路绿地的园林植物应用与园林景观现状,并测定了园林绿地的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怀化市建成区主干道路绿地现应用了木本类园林植物43种;道路绿地景观总体水平较低,绿地所发挥的生态效益有限;绿化好的正清路段的氧气含量、温度、空气湿度等生态环境条件与火车站、河西、三角坪、中心市场等相比,更适于人类活动;怀化市道路绿地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道路绿地断面形式不合理、道路景观地方特色不足、植物群落结构不稳定、绿带生态效益不显著。并提出了从城市总体规划、道路规划、植物规划几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道路绿地绿化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不仅体现了城市的风格特色,更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相关原则和方法进行融合,以鹰潭市梅园大道景观提质改造为例,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营建的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强调了道路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促进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与人文的联系和关怀。  相似文献   

14.
以永安市为例,对行道树现状及配置进行实地调查,在综合考虑城市道路功能和景观等因素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提出努力构筑"一路一品(种),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绿荫护夏"道路景观效果,并突出地方绿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佛山一环东线绿化景观改造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佛山一环在道路的绿化改造过程中,不仅提升中央分隔带、主辅分隔带及背景林的景观绿化效果,还重视立交节点、匝道等绿化细节,突出绿化亮点,注重生态重建和人文关怀,堪称城市快速干线绿化典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蚌埠市为例,从7个方面提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粗浅看法,阐述城市绿化在城市生态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近三年来在治沙造林、人居环境、乡村绿化、绿色产业、生态文化5个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结合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新要求,提出了榆林市未来森林城市建设的6项对策建议。明确了在建设方向上要持续推进、多级创建、开展城市群建设,在建设措施上要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在建设管理上,要提升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城市绿地土壤是确保园林绿化质量的基础和前提,阐述了乌鲁木齐绿化土壤的现状,指出了绿地土壤pH值高、有机质含量低、替代的绿化用土土质不理想,是制约其绿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我国盐碱地改良的整治技术和乌市的综合环境情况,提出了乌鲁木齐城市园林绿化土壤改良和科学管理的对策,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对园林绿化的要求,提高乌鲁木齐城市绿化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森林城市群建设是以森林为纽带和核心,统筹规划具有相似地理气候特征的城市,以系统的思想构建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森林城市群建设是当前解决区域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迫切需要新思路。文中基于欧洲城市群建设和绿色空间规划经验,如荷兰兰斯塔德的绿心、丹麦哥本哈根的绿楔等,归纳总结欧洲森林城市群绿色协同发展经验,比较分析中欧森林城市群规划管理,在提高城市森林连通性和城市群边缘地带森林斑块完整性、优化森林空间格局以及建立弹性森林生态管理机制等方面可为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