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旱冬瓜苗木,以找出可以加快苗木生长速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NAA、GA3)及其浓度(0mg/L、50mg/L、100mg/L、200mg/L、400mg/L)对旱冬瓜幼苗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旱冬瓜苗木各项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GA3、PP333对旱冬瓜苗木的叶绿素含量在浓度为200mg/L时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找出可以加快刨花润楠苗木生长速度的生长调节剂,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PP_(333)、NAA、GA_3)及其不同浓度(0、60、120、240、480mg L~(-1))对刨花润楠幼苗进行叶面喷施试验,测定各处理后的苗高生长量,结果表明:PP_(333)阻碍苗木正常高生长,其余各种浓度的GA_3、NAA都有促进刨花润楠的苗木生长,以浓度240 mg L~(-1)GA_3或浓度480mg L~(-1) GA_3促进刨花润楠苗高生长作用最显著,浓度240mg L~(-1) NAA次之。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促进苗木生长的生长调节剂,通过采用不同规格容器杯、不同基质和不同生长调节剂(PP333、NAA、GA3)处理,开展了油料香樟苗木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和不同容器杯育苗,对香樟苗木高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以赤霉素240 mg·L~(-1)水溶液处理、无纺布容器杯5 cm×9 cm、60%黄心土+30%泥炭土+10%堆沤后的谷壳组成的基质,为香樟苗木培育最佳组合处理,可以达到壮苗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两种生长调节剂对榉树(Zelkova serrata)(胸径约5 cm)容器苗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两种生长调节剂使榉树容器苗生理指标(叶绿素(a+b)、叶绿素a/b、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升高,地径增粗,提高了其叶片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大了根系活力,同时,减少了MDA的含量。综合分析得到多效唑的最适施用浓度为800 mg/L,矮壮素的最适施用浓度为2 500 mg/L。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生长调节剂对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幼苗生长及营养物质的影响,以红海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选择6-BA、NAA、GA3和IAA 4种生长调节剂,各设置3个浓度,测定不同处理下红海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形态、生物量、根系指标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生长调节剂处理总体上提高了红海榄幼苗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及根系指标;除NAA 100和150 mg/L处理降低叶长外,其他生长调节剂处理总体上可提高叶片形态指标;各处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种植时间波动变化,各生长调节剂处理总体上可提高两种营养物质的含量。4种生长调节剂分别以6-BA 400 mg/L、NAA 50 mg/L、GA3100 mg/L和IAA 150 mg/L效果较佳;其中,GA3100 mg/L处理效果最好。适宜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红海榄幼苗生长及营养物质含量均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3年生大白杜鹃实生苗为试材,探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多效唑)、CCC(矮壮素)对大白杜鹃幼苗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CCC处理下大白杜鹃茎段内IAA、GA3和ZR含量均低于对照,ABA含量均高于对照;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与GA3、ZR含量呈负相关性,与ABA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生长调节剂对马占相思苗木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浓度(20mg/L、50mg/L、80mg/L)的生根粉(ABT),赤霉素(GA),萘乙酸(NAA)对马占相思苗木的高、地径、生物量和生理方面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马占相思的高、地径、生物量、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苗木的叶面积、叶绿素、含糖量远远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银杏叶片分别喷施不同的外源激素,探索促进银杏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方法,并确定不同外源激素适宜的施用浓度和施用时间。【方法】以10年生实生银杏为试验材料,选用赤霉素(GA)、α-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和多效唑(PP333)4种激素,每种激素设置3个浓度梯度,以乙醇溶液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营养生长旺盛期(2019年5月9日)进行叶片喷施处理。每种处理9株,每隔5 d采集样叶,共采集4次。测定样叶的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结果】不同处理间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6-BA、GA、NAA和PP333对提高银杏叶槲皮素含量较适宜的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80和100 mg/L,对提高银杏叶山奈酚含量较适宜的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50、50、80和50 mg/L,对提高银杏叶异鼠李素含量较适宜的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20、80、50和100 mg/L溶液,对提高银杏叶总黄酮含量较适宜的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20和100 mg/L溶液。喷施激素6-BA、GA、NAA和PP333后,总黄酮浓度最高时期分别为喷施后15、20、15和20 d时,与对照相比,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增加了26.2%、29.8%、48.5%和20.9%。【结论】在本试验中环境下,6-BA、GA、NAA和PP333提高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最适宜质量浓度分别是20、50、20和100 mg/L。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控冠效果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为探究无花果设施栽培控冠技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傲芬’无花果为材料,分别喷施多效唑500、1 000、1 500 mg/L、缩节胺500、1 000、1 500 mg/L、矮壮素500、1 000、1 500 mg/L的水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花果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花果生长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多效唑1 500 mg/L、矮壮素500 mg/L及缩节胺1 500 mg/L显著抑制了株高、节间长、茎粗、叶长、叶宽、柄长和柄宽,且多效唑的控冠效果最佳,多效唑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多效唑1 000 mg/L的叶绿素含量最高(61.16),缩节胺和矮壮素各浓度处理后的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在果实品质方面,多效唑明显缩短了果柄长度,减小了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1 000 mg/L处理下的果实硬度、单果质量最大,且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矮壮素1 500 mg/L的单果质量和果柄长都减小,使果实纵径、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角枫盆景干基和主枝基部的增粗作用,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多效唑(PP333)、赤霉素(GA3)通过主干基部上的打孔口用吊瓶输液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GA3 50 mg/L对第1主枝和主干基部增粗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心杉组培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心杉优良单株组培苗为材料,采用L4(23)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其配比对红心杉组培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心杉组培苗的高生长及茎段的增殖生长均有促进作用,IBA 0.3mg/L、6-BA 0.8mg/L是有利于红心杉增殖培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当KT 1mg/L时有利于其苗高生长,KT 2mg/L时有利于其茎段增殖培养;IBA 0.2mg/L、6-BA 0.8mg/L、KT 1mg/L组合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内源IAA、GA、ZT、ABA含量、IAA/ZR比值均达到最大;IBA对苗高生长、叶绿素总含量及内源ZR含量的影响较大,6-BA对茎段增殖培养及内源ABA含量的影响较大,KT对内源IAA、GA含量影响较大。苗高与ABA/GA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茎段增殖系数与IAA/ZR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均不显著;叶绿素总含量与ABA/ZR间呈极显著负相关。ABA/GA比值的减少有利于苗高生长,而IAA/ZR比值的减少则有利于腋芽的诱导,ABA/ZR比值的减少能促进叶绿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砀山酥梨苗木萌芽成枝的影响,以蒲城酥梨试验站1年生砀山酥梨苗木为试材,采用喷施方法进行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6-BA、GA3、普洛马林以及KT-30)及不同浓度对其萌芽率、成枝力、平均枝长以及基部成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6-BA及普洛马林均能促进酥梨苗木萌芽成枝,其中以300 mg/L 6-BA和1000 mg/L普洛马林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赤霉素)、KT(激动素)、PP333(多效唑)对蒟蒻薯Tacca chantrieri花序的发育及开花的影响。150mg/L及100mg/L的GA3、100mg/L及50mg/L的KT和150mg/L的GA3和KT混合溶液,与对照比较使花期分别提前5d、9d、15d、4d与2d,花茎明显增长。500mg/LPP333处理,花期提前4d。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300mg/L、500mg/L和600mg/L)使花序畸形。  相似文献   

14.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细叶云南松幼苗抗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GA3)对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幼苗抗逆性生理的影响,通过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选出有效促进细叶云南松幼苗生理特性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结果表明:随NAA、IBA、GA3浓度的增加细叶云南松针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且显著大于对照。而丙二醛(MDA)含量出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脯氨酸(Pro)含量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NAA-30 mg/L对MDA含量抑制能力最强,而对脯氨酸含量促进效果最好,与对照呈现极显著差异。综合分析显示,浓度为30 mg/L的NAA对增强细叶云南松综合抗逆生理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水杨酸(SA)结合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NAA以促进彩色马蹄莲无菌侧芽分化和生长。将用不同浓度的PP333、CCC、SA处理后的彩色马蹄莲无菌苗转入MS+6-BA 2.0mg/L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结果表明:PP333对抑制植株生长、促进块茎膨大及芽分化具有明显效果,并以8.0mg/L为最佳浓度。用含不同浓度NAA、6-BA的MS培养基培养经PP3338.0mg/L处理过的彩色马蹄莲无菌苗,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3.0mg/L。  相似文献   

16.
以巨尾桉幼苗为材料,用GGR、IBA和PP333等3种生长调节剂各4种浓度对其处理,采用丙酮乙醇混合液法,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663nm和645nm)下测定光密度,以研究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巨尾桉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各处理叶绿素含量都高于对照CK,其中,以IBA20×10-6、IBA40×10-6、IBA80×10-6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叶绿素含量分别为3.02、2.813和2.772mg!g-1。IBA对促进巨尾桉幼苗光合作用比其他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不同溶液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爪哇葛藤、无刺含羞草及羽叶决明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对促进种子发芽率有一定作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绿肥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尽相同,以GA3促萌发效果最好,以无刺含羞草受影响效果最显著;低生长调节剂浓度水平(15或25 mg/L)和浸种24 h或48 h是较佳的处理组合,而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促进发芽率无影响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生根粉双吉尔(GGR)和生根粉(ABT_1)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GGR、GA_3和NAA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均较高。GGR浓度200mg/L时发芽率(100%)最高,浓度为100mg/L时发芽势(86.6%)最高;GA_3浓度200mg/L时发芽率(100%)和发芽势(80%)最高;NAA显著促进了种子发芽率,但其发芽势较低;而ABT_1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作用不明显。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省贺州市东潭林业科学研究所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根组培苗为材料,进行微扦插生根试验,初步建立杉木组培苗微扦插生根技术方法.结果表明:(1)以50 mg/L IBA+25 mg/L NAA做生根剂、黄心土做基质,生根周期缩短,生根率达72%,为基质与生长调节剂的较优组合;(2)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浸泡15 min的吸收效果最好,生根率达75%;(3)移栽后追施10 mg/L NAA的苗木生根质量较优,生根率达88%.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雌株叶片碳氮营养的影响,旨在明晰其生殖生长调控机制,为研发促花促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13年生南方红豆杉雌株为研究对象,2018年7月下旬开始每隔半个月连续3次叶面喷施系列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复硝酚钠(CSN),于8—9月定期测定叶片内的碳氮营养物质含量变化,揭示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生殖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和碳氮比值,使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减缓了叶片中可溶性糖随时间变化的幅度,总体表现为先升后降;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较小,总体趋势较平稳。叶面分别喷施1 500 mg·L~(-1) PP333(P3)、450 mg·L~(-1) CCC(C3)和2 000 mg·L~(-1) CSN(S1)均显著增加了8月下旬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升了56.42%、14.01%和23.75%;且促进了8—9月的淀粉含量和碳氮比值,其中P3处理的淀粉含量在8月上旬、9月上旬和下旬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6.86%、48.71%和25.18%,C/N相应地增加了57.03%、48.42%和30.19%;C3处理的淀粉含量在8月上旬和9月上旬增加了13.65%和26.26%,C/N则在9月上旬增加19.37%;S1处理的淀粉含量在4次采样中增加了28.75%~59.57%,C/N提升了36.22%~60.03%,且均达显著水平(P 0.05)。【结论】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处理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南方红豆杉叶片中碳氮的含量和比值,喷施1 500 mg·L~(-1) PP333、450 mg·L~(-1) CCC和2 000 mg·L~(-1) CSN增加了8月下旬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以及8月、9月整个时期的淀粉含量和碳氮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