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是决定小麦食品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快速而全面地鉴定小麦品种或杂交后代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本研究以宁春4号、扬麦19号和宁春4号×扬麦19号F2分离群体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粒法进行综合鉴定。即先从小麦胚端1/3~1/2处切除种子胚乳提取DNA,用分子标记快速筛选出含5+10亚基的籽粒,再从这些籽粒提取的DNA残留物中提取蛋白质,采用SDS-PAGE电泳法从总体上确定其HMW-GS的组合,从中筛选出含1,17+18,5+10亚基的籽粒。结果表明,在96粒F2分离群体种子中,有31粒种子被PCR鉴定为5+10纯合亚基,再经SDS-PAGE电泳鉴定,确定有14粒含1,17+18,5+10优质亚基,其中4粒种子的亚基组合为1,17+18,5+10。与之前的研究相比,半粒法能充分利用实验样品,快速筛选到含有优质亚基组合的籽粒,有助于优质小麦育种。  相似文献   

2.
雷玲  高翔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56-59,87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Glu-1位点上有很强的多态性,在组成上有高度的异质性,变异非常丰富,对品种品质有很明显的作用。因此,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一直受到育种家们的广泛关注。在此,综述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F1、F2等世代中的基因表达特性和亚基遗传规律,以及不完全表达和遗传畸变。同时还综述了各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位点,位点内各亚基及亚基组成对品质的效应。并讨论了利用优质亚基、亚基组合对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徐如宏  任明见  张庆勤 《种子》2005,24(6):7-10
本文利用SDS-PAGE电泳方法鉴定了2001~2003年参加省区试的18份小麦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并根据Glu-Dly位点的基因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通过PCR技术对这些小麦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可以准确鉴别亚基组成为2 12和5 10的不同小麦品系.同时,用不同亚基组成亲本的杂交后代进行扩增,可以从F2后代群体中选择含有5 10亚基的单株,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胡尚连  李文雄 《作物学报》1998,24(2):204-212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对在形态学特征和穗部产量构成因子已稳定的小麦胚培无性系IE5代醇溶蛋白,谷蛋白亚基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胚乳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电泳谱带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三种变异类型;(1)增加新谱带;(2)亲本原有特异性谱带缺失;3)亲本原有特异性变带强度改变,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蛋白亚基发生变化,籽粒蛋白质含量出现范围较广(9.75%  相似文献   

5.
谷蛋白亚基组成对小麦加工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以豫麦34、藁城8901和中优9507为优质亲本,以轮选987、石4185和周麦16为农艺回交亲本,采用5+10亚基和1B/1R易位分子标记结合田间农艺性状选择,育成4个BC2F4群体共125个高代品系。2008—2009年度,将这些高代品系分别种植于北京和河南安阳,分析了5+10亚基和1B/1R易位对蛋白质含量、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等品质参数的影响。4个群体中蛋白质含量与和面时间、峰值曲线面积等参数变幅较大,后代品系间品质差异明显,5+10亚基可显著增加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1B/1R易位对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的作用则受遗传背景的影响。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等主要品质参数还受亚基表达量的影响,和面时间和峰值曲线面积与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显著正相关(r = 0.38~0.74,P < 0.05),导入5+10亚基可显著增加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Glu-B3位点等位基因的变化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的影响则因组合而异。通过有限回交,育种早代在室内采用5+10优质亚基和1B/1R易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田间农艺性状选择,可以加速培育优质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玉  谷淑波  于振文  许振柱 《作物学报》2011,37(11):2030-2038
以小麦品种藁城8901、9411、济南17、烟农19、泰山23和鲁麦21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贮藏蛋白各组分含量积累动态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依据国家标准GB/T17892-1999,将6个品种分为一等强筋(I)、二等强筋(II)和中筋(III) 3组。I组和II组比较,籽粒贮藏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I组籽粒谷蛋白含量高于II组,醇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的比值(醇/谷比值)低于II组。花后20~36 d,籽粒醇溶蛋白含量为II组>I组>III组;花后20 d,谷蛋白含量为I组显著高于II组和III组,醇/谷比值为II组显著高于I组和III组;花后28 d和36 d,谷蛋白含量为I组>II组>III组,醇/谷比值为II组> III组>I组,表明灌浆中后期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积累速率的不一致性,导致不同品种醇/谷比值的差异。花后12 d,I组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显著高于II组和III组;花后20 d至成熟期,为I组>II组>III组。不同组间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积累动态的差异与谷蛋白一致。花后12 d和20 d,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籽粒谷蛋白含量、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的比值(HMW/LMW)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花后20 d,其活性与醇/谷比值呈显著负相关;花后20 d和28 d,内肽酶活性与谷蛋白含量、HMW/LMW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醇溶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籽粒灌浆前中期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高,中后期内肽酶活性高,则籽粒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及HMW/LMW高,醇/谷比值低,利于形成一等强筋小麦的蛋白质品质。  相似文献   

7.
小麦蛋白质含量和优质亚基遗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和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结果表明,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作用主要是以加性效应为主,也存在非加性效应,F1的蛋白质含量与双亲的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高度相关,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F2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分离呈正态分布。在优质育种亲本选配上,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更重要一些。普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受遗传控制,不受环境影响,具有品种特性;其在F1中呈共显性和倾母遗传现象,在F2中遗传行为遵从孟德尔的基因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小麦品质改良中既要重视蛋白质的含量,更应重视蛋白质的质量,即数量和质量改良途径并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小麦收获前测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最佳时间,实现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综合育种目标性状的同时选择.从小麦开花期始,对21个小麦品种(以中国春为对照)每5天用SDS.PAGE法测定其HMW-GS以寻找最佳测定时间,并对21个杂交组合后代进行连年选择.结果表明,乳熟中期HMW-GS谱带始达清晰,是当代测定当代选择的最佳测定时期.通过连年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选择,部分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得到显著的提高,选择效果良好.选育出高产优质小麦新苗头品系宝麦35,证明当代测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同时结合综合育种目标性状进行选择,对于选育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荞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研究了荞麦的2个栽培种苦荞与甜荞的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甜荞籽粒总蛋白及蛋白质各组分的谱带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而苦荞籽粒总蛋白及蛋白质各组分谱带的多态性有限;荞麦清蛋白主要由低分子量的亚基构成;甜荞球蛋白组分包含由中等到低分子量范围的5~12种亚基,苦荞球蛋白主要由8种亚基组成;甜荞谷蛋白主要由分子量在43~66.2 kDa之间的3~5种亚基组成,苦荞谷蛋白主要由分子量在31~43 kDa间的2种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10.
高文川  马猛  王爱娜  赵惠贤 《作物学报》2010,3(10):1769-1776
选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不同的3个强筋和4个弱筋小麦品种,研究了其籽粒发育过程中麦谷蛋白亚基、谷蛋白聚合体的形成和累积动态。结果表明,强筋小麦籽粒HMW-GS和B区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从花后9~12d开始表达;而弱筋小麦从花后12~15d开始表达,即强筋小麦麦谷蛋白亚基开始形成时间早于弱筋小麦。各品种的HMW-GS一旦形成,其累积速度较快,花后27d基本达到稳定值,之后维持稳定量;而LMW-GS形成后,累积较慢,直到花后30d左右达到稳定量。3个强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期谷蛋白总聚合体百分含量(TGP%)和谷蛋白大聚合体百分含量(GMP%)累积动态趋势基本一致,即在花后12~30d一直持续增加,花后30d至成熟达到最大值并保持稳定水平。4个弱筋小麦TGP%和GMP%累积动态均表现为在花后12~24d(灌浆早中期)形成和持续累积,花后24d至成熟逐渐降低。麦谷蛋白亚基表达模式以及谷蛋白聚合体累积动态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小麦强筋或弱筋品质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小麦烘烤品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SDS-PAGE方法测定了全国9个小麦主产省、市163个小麦品种和11个引进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含量、沉降值和面粉GMP含量。结果表明,不同HMW-GS及其组合形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显著不同,某些HMW-GS对我国小麦烘烤品质的影响不同于其他国家,如4+12亚基影响较大,而7+8亚基影响偏小。但单个亚基品质评分  相似文献   

12.
小麦谷蛋白聚合体的MS-SDS-PAGE及其与面包烘烤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选用品质(微量SDS沉淀值、稳定时间)优劣不同的10个"9311168///81831-1/pernell//京411"的F6品系, 探索多层浓缩胶SDS-PAGE(MS-SDS-PAGE)的实验方法, 初步探讨可溶性谷蛋白的分子量分布状况和不溶性谷蛋白(GMP)与面包烘烤品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 通过SDS-磷酸缓冲液可将谷蛋白聚合体分成两部分: 分子量较小的SDS-可溶性谷蛋白  相似文献   

13.
张勇  何中虎  吴振录  张爱民 《作物学报》2007,33(7):1182-1186
灌溉、播期和垄作等栽培方式对小麦产量和蛋白品质性状具有重要影响。将21个中国和CIMMYT硬质春麦品种于2000—2001和2001—2002年度分别种植在CIMMYT的Obregon试验站4种处理环境中。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均受品种和处理环境的显著影响,产量和沉降值同时还受品种和处理环境互作效应的显著作用,在进行产量和品质改良时应考虑品种与处理环境间的互作。充分灌溉和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产量,减少灌溉迟播垄作则有利于提高蛋白含量和沉降值。Rayon F 89产量、蛋白含量和沉降值均较高;龙麦26产量、蛋白含量和沉降值显著高于其他光敏感品种。充分灌溉适期播种垄作利于提高Rayon F 89等的产量和Weaver等的沉降值,充分灌溉适期播种平播利于提高Seri M 82等的产量和Attila等的沉降值,充分灌溉迟播垄作利于提高龙麦26等的产量和Super Seri#1等的沉降值,减少灌溉适期播种垄作则利于提高Rayong F 89等的产量和Weaver等的沉降值。  相似文献   

14.
赵和  卢少源 《作物学报》1994,20(1):67-75
本研究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国内外757份供试材料的高分子量(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共发现65种HMW亚基组成,其中53种为常见型,12种为罕见型。国外品种的亚基组合数多于国内品种,国内育成品种又多于国内地方品种。作者还发现了部分罕见亚基,即由Glu-D1编码的亚基2.2+12,2+10,2,12以及前人未曾发现的3个亚基。研究  相似文献   

15.
Accumulation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 (HMW‐GS) and glutenin macropolymer (GMP) in wheat grains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grain quality. Two wheat cultivars, Yangmai 158 (shading tolerant) and Yangmai 11 (shading intolerant) which contains the same subunit pairs of 7 + 8 and 2 + 12,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shading on HMW‐GS accumulation and GMP concentration in the grain. Three shading levels were implemented from jointing to maturity, i.e. S1, S2 and S3, in which the plants received 8 %, 15 % and 23 % less radiation of the control (S0), respectively.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HMW‐GS was pre‐dated by shading. The rapid HMW‐GS accumulation duration was shortened, and the accumulation rate during late grain filling period was lowered in the two relatively severe shaded treatments (S2 & S3). Thus, the total HMW‐GS accumulation in single grain at maturity was lower in S2 and S3 than in the control (S0). However, concentrations of HMW‐GS and GMP at maturity increased because of the reduced single grain weight in S2 and S3, as compared to S0. In contrast, the low density shading (S1) prolonged the rapid accumulation duration of HMW‐GS, hence increased the accumul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HMW‐GS in the grains. Consequently, S1 reduced falling number and SDS‐sedimentation volume, while shortened dough development time (DDT) and dough stability time (DST). In contrast, S2 and S3 increased falling number, wet‐gluten concentration and SDS‐sedimentation volume, and lengthened the DDT and DST. In addition, the fluctuations in accumulations of HMW‐GS and GMP and most quality traits because of shading in Yangmai 158 were less than Yangmai 11.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HMW‐GS accumulation, GMP concentration and quality of grain and dough were further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基因型、地点及其互作对内蒙古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来自我国春播麦区高、中、低3种筋力类型的9个品种, 于2003和2004年分别种植在内蒙古6个代表性地点, 研究了不同品种在年份和地点间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和面仪参数和淀粉糊化特性等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所测品质性状受基因型和地点效应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除籽粒蛋白质含量外, 其他品质性状受基因型和地点互作效应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强筋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沉降值、和面时间、耐揉性和峰值黏度均较高, 出粉率和稀澥值中等。中筋类品种出粉率、和面时间和耐揉性较高, 灰分含量、峰值黏度和稀澥值较低。弱筋类品种的灰分含量、峰值黏度和稀澥值较高, 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出粉率、沉降值、和面时间、耐揉性低。所有品种品质性状在地点间存在较大差异, 乌海市灰分含量、和面时间和耐揉性高, 籽粒硬度、沉降值、峰值黏度和稀澥值较低。杭锦后旗出粉率高, 蛋白含量和沉降值较低, 其他性状表现中等。呼和浩特市籽粒硬度、蛋白含量、面粉灰分、沉降值、和面时间和耐揉性高, 出粉率、峰值黏度和稀澥值低。赤峰市多数性状表现中等。通辽市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峰值黏度、稀澥值和耐揉性较高, 其他性状表现中等。额尔古纳市蛋白含量和沉降值较高, 和面时间和耐揉性低。初步认为强筋和中筋类品种较适于种植在呼和浩特市与乌海市, 不适于种植在额尔古纳市; 2个弱筋类品种在6个地点均不太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17.
对小麦不同HMW麦谷蛋白亚基质量评分系统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不同是造成各品种间烘烤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研究者分别依据亚基间沉淀值(Payne等,1987)、评价值(傅宾孝等.1989)、抗延伸力(赵友梅等,1990)以及包括沉淀值在内的多个性状(赵和等,1994)的差异。先后建立了各自的评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前3种亚基评分系统对亚基的质量评分具有一定的共性,个别亚基的评分则存在差异;赵和等(1994)的评分系统则侧重考虑1D控制的亚基对烘烤品质的决定性作用,1A和1B控制的亚基作用甚小,因而与其余3种评分方法存在较大分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就评价中国小麦品种的品质而言,国内制订的评分系统优于国外的。除容重、灰分等性状外,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大多数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1BL/1RS易位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分析了138份国内小麦品种和14份国外优质品种的1BL/1RS易位状况和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并将其中的78个品种连续两年在两地种植,研究了1BL/1RS易位对小麦籽粒品质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BL/1RS易位品种的优质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出现频率显著低于非1BL/1RS易位品种;1BL/1RS 易位主要影响面团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9.
小麦粉面包烘烤品质指标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于1986年在郑州进行.试验选用50个小麦品种(系),对测定的13项面包烘烤品质指标分组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面粉粉质、拉伸品质和蛋白质数量等指标组间普遍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典型相关;能较好地反映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得分的粉质仪指标是断裂时间和稳定时间,拉伸仪指标是延伸性.拉伸仪指标与蛋白质数量等指标间关联程度的大小,因拉伸时间的长短而异.粉质仪与拉伸仪指标组间的典型相关主要由断裂时间、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延伸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