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实验性感染兔出血症(RHD)病毒后不同病期(潜伏期、高热期、濒死期和死亡时)病兔的肝脏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肝脏AKP、ACP、和LDH活性在潜伏期至高热期增强,以后各期均减弱;ATPase和SDH在病程各期均明显减弱。从而推论,肝细胞的坏死与ACP活性增强、溶酶体活跃有关;黄疸的发生与ATPase活性减弱及肝细胞线粒体受损有关;病兔的肝脏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  相似文献   

2.
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感染兔出症不同病期病兔的肝脏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和乳酸酸脱氢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肝脏AKP、ACP和LDH活性在潜伏期至高热期增强,以后各期均减弱;ATPase和SDH在病程各期均明显减弱,从而推论,肝细胞的坏死与ACP活性增强、溶酶体活跃有关,黄疸的发生与ATPase活性减弱及肝细胞线粒体受损有关,病兔的肝脏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  相似文献   

3.
阿苯达唑和奥芬达唑对猪体内囊尾蚴作用酶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半定量观察阿苯达唑和奥芬达唑对猪体内囊尾蚴发育过程中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谷氨酸脱氢酶(GDH)、三磷酸腺苷酶(ATPase)、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6-磷酸葡萄糖酶(G6Pase)、黄嘌呤氧化酶(XOD)、脂酶(FE)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用药组与不用药对照组猪体内囊尾蚴周围肌组织冰冻切片测各种酶的活性。结果 表明阿苯达唑和奥芬达唑作用后,各种酶活性均出现显著性升高,随后逐渐降低。结论 揭示药物作用后,由于虫体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物质分解代谢和物质转运代谢代偿性增强,随后由于代谢体系被破坏而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西藏牦牛血液酶活性与产奶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测定了 2 8头西藏牦牛血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碱性磷酸酶 (AKP)、酸性磷酸酶 (ACP)、过氧化氢酶(CAT)、淀粉酶 (Amy)、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等 6种酶活性 ,并与产奶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 ,西藏牦牛产奶量与LDH、AKP、CAT、Amy和SOD活性均呈正相关 ;与ACP活性呈负相关 ;其中 ,西藏牦牛产奶量与LDH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R2 =0 .2 94 )。  相似文献   

5.
季节和胎次对白牦牛乳中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季节和胎次的天祝白牦牛乳中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5月份,碱性磷酸酶(AK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低于1月份和8月份,酸性磷酸酶(ACP)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在1月份、5月份和8月份之间不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AKP在第一胎活性最大,第二、三、四和五胎均显著低于第一胎,但此几胎间差异不显著(P>0.05);前三胎LDH活力较强,显著高于第四、五胎(P<0.05);ACP和XOD不因胎次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季节所导致的牧草营养状况与AKP和LDH活性成正相关,但不影响ACP和XOD的活性;AKP第一胎活力最大,之后较平稳,LDH的活性前三胎较强,之后显著下降,胎次的变化不影响体内ACP和XOD的活性,可能是由于ACP和XOD在体内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将72只14日龄“星布罗”肉用仔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强度为151x的1L:3D的间歇性白炽灯光照,对照组为自然光照,两组的饲喂条件相同.结果表明,实验组体重略高于对照组,而肉料比略低.肝、胰的ATPase、ACP、LDH和胰脏的SDH的活性都有增强.提示光照后,肝、胰细胞的能量代谢、物质消化、无氧酵解和胰细胞的有氧代谢均有增强.而肝、胰细胞的AKP、5-Nase和肝的SDH活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经济动物学报》2021,25(3):167-172
为研究低氧胁迫对鲫生理状态的影响,选取90尾鲫进行低氧胁迫试验。结果显示,低氧胁迫12 h后,鲫血液中血红蛋白(HB)浓度、血糖(GLU)浓度、Na-K-ATP酶(NKA)、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中ALP和ACP,鳃中ALP和ACP,心脏中LDH、ALP和ACP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中LDH、鳃中LDH、脑中LDH、ALP和ACP酶活力升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恢复正常溶氧12 h后,血液中HB浓度、GLU浓度、NKA、LDH、ALP和ACP酶活力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中ALP和ACP、鳃中ALP和ACP及心脏中LD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低氧胁迫能使鲫血红蛋白和血糖浓度升高,并影响血液、肝脏、鳃、心脏和脑中能量代谢与转化的相关酶活力。这些指标对研究鲫的低氧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青海天峻、甘肃甘南、天祝牦牛乳中水解酶活性,试验选取三个牧区共150头牦牛进行乳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淀粉酶(AMS)活性检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高原牦牛乳ACP、AKP活性显著高于天祝白牦牛乳和甘南牦牛乳(P0.05),三个品种牦牛乳的AMS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品种、不同牧区的天祝白牦牛乳水解酶活性变化无规律;随着胎次的增加,ACP、AKP、AMS活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说明ACP、AKP活性与地区海拔有关,海拔越高,牦牛乳ACP活性越高,但AKP活性越低;AMS活性与地区海拔、品种变化关系不显著(P0.05);胎次对牦牛乳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内毒素致兔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改变及阳离子A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观察内毒素(ET)致兔红细胞膜(ECM)ATP酶(ATPase)活性变化及阳离子A(CA)的保护作用.采用定磷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Ⅰ组)、内毒素组(Ⅱ组)和阳离子A拮抗组(Ⅲ组)兔ECM的3种ATPase活性.结果除Na+-K+-ATPase、Mg2+-ATPase活性在0.5 h时与Ⅰ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外,Ⅱ组3种ATPase活性在3.0 h内均显著增高(P<0.01,P<0.05),而5,7 h全部下降(P<0.01);与Ⅲ组比较中,Ⅲ组除1 h时Mg2+-ATPase的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外,3种ATPase的活性均显著增强(P<0.05,P<0.01).结果表明ET可使ECM上3种ATPase活性先增高后降低,而CA对膜ATPase活性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骨鸡血液生化遗传标记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大骨鸡为试验材料,采用光度比色、电泳等方法测定了目前公认的几种血液生化遗传标记,如谷丙转氨酶(GPT)、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全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LDH)等,结果表明大骨鸡LDH没有多态性,AKP具有多态性,血清蛋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在性别间GPT、AKP具有明显差异,全血G—6—PD活性很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串叶松香和聚合草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生化指标以及球虫病的影响。本实验将15日龄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即拌料饲喂串叶松香组、聚合草组、串叶松香 聚合草组、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组均经口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2.0×104个/只。分别于感染后第4d、7d采血,测定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在第7d末扑杀试验鸡,摘取肝脏、脾脏,用试剂盒测定肝脏、脾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SO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同时给予串叶松香和聚合草引起感染鸡血清SOD活性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试剂盒的测定结果表明,串叶松香和聚合草对肝脏和脾脏AKP、LDH活性和T-AOC均有一定影响,但对球虫病没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ughusbaudi)幼鱼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健康、大小均匀、已驯化完全、体重(22.42±0.56) g的拉萨裸裂尻鱼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试验鱼分别投喂蛋白质水平为20%、25%、30%、35%、40%、45%的等脂等能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 30%、35%蛋白质水平组的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萨裸裂尻鱼幼鱼的血清和肝脏的免疫和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肝脏ACP、AKP、SOD、CAT活性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肝脏丙二醛(MDA)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其中,血清或肝脏免疫酶LZM、ACP、AKP活性和抗氧化酶CAT、SOD活性及血清IgM含量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0%或35%时最高,肝脏MDA含量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5%之后趋于稳定。综合考虑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经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22.42±0.56) g拉萨裸裂尻鱼幼鱼人工配合饲料的适宜蛋白质水平为30.43%~33.88%。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将大鼠肝细胞系分成3组,分别进行32℃冷刺激0 h、4 h、8 h,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和丙酮酸(PA)含量。结果表明:32℃冷刺激时,0小时、4小时和8小时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没有统计学差异,8 h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0 h组和4 h组(P0.05),4 h组和8 h组丙酮酸含量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0 h组(P0.05)。说明对大鼠肝细胞进行亚低温刺激会导致大鼠肝细胞的糖酵解反应加快,而糖有氧氧化被抑制。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高山鼠兔消化系统的生理生化特征,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对高山鼠兔消化系统中(食道、胃、小肠、大肠、盲肠、肝脏、胰脏)酯酶(EST)同工酶、淀粉酶(AMY)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高山鼠兔7种组织中共分离EST1~EST32、电泳迁移率为0.733~0.073的32条谱带,活性顺序为肝脏胰脏食道小肠盲肠大肠胃;共分离AMY1~AMY19、电泳迁移率为0.576~0.022的19条谱带,活性顺序为大肠胰脏小肠盲肠食道胃肝脏;共分离出LDH1~LDH_(3X)、LDH_3~LDH_5,电泳迁移率为0.361~0.116的6条谱带,活性顺序为肝脏﹥胰脏﹥食道﹥小肠﹥胃﹥盲肠﹥大肠。7种组织中EST同工酶、AMY同工酶、LDH同工酶的表达强度、谱带分布有所不同,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对引入青海乐都17只小尾寒羊和24只本地杂种绵羊血清中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两组羊AMY为(140.63±17.24)和(124.26±14.62)U/L,LDH为(703.7±84.6)和(821.9±136.8)U/L,AKP为(312.0±20.2)和(348.8±23.7)U/L。2组羊的3项血清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1 熊胆汁、胆粉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测定均用金氏法;硷性磷酸酶(AKP)测定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胆硷酯酶(AchE)测定用乙酰胆碱比色法,α-淀粉酶(α-Amyl)测定用比色法。其结果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注射不同剂量的小肽对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抗病力的影响。各试验组(0.2 mg组、0.4 mg组、0.6 mg组)分别注射浓度为0.4、0.8、1.2 mg/mL的小肽溶液500μL/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过滤海水。在注射后第2、4和7天,检测刺参体内ACP、AKP和SOD活性。结果表明,试验组刺参体腔液中ACP(0.4 mg组)、AKP(0.4 mg组)活性及SOD(0.6 mg组)活性分别在第4、4、7天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2.6、2.3、1.9倍。攻毒试验结果证实,各试验组均产生了一定的免疫保护率,0.4 mg组最大,达33.3%。结果提示,小肽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且注射量为0.4 m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马齿苋多糖(POL-P)体内外的抗氧化作用,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方法获得POL-P,在宫颈癌U14实体瘤小鼠左前肢腋窝皮下接种0.2 m L不同浓度的POL-P,建立宫颈癌小鼠模型,给药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测定POL-P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体内POL-P的抗氧化作用表现为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SOD、GSH-Px、CAT、AKP活性(P0.05),降低LDH活性和MDA含量;POL-P具有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作用,且为剂量依赖形式。说明POL-P的抗肿瘤作用与抗氧化活性有关,其抗氧化性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清除自由基,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市郊区某兔场发生的兔球虫病进行实验室诊断,剖检主要发现病死兔肝脏上有米粒到粟粒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结节,肠粘膜坏死脱落;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肝脏胆管上皮大量增生,肝细胞萎缩,组织中可见大量球虫卵囊;肝脏结节压片及肠粘膜抹片检查均见球虫卵囊。诊断结果表明:该兔场发生的病例为以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为主的混合型兔球虫病。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氟对兔生长性能、血液学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4只40日龄新西兰兔,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加氟组,饲养60d后,检测兔生长性能、血液学及血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加氟组兔血液中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活性显著升高(P<0.01),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加氟组兔血浆中肌酐(Cr)含量显著升高(P<0.05)、尿酸(U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加氟组兔血浆中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升高,但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饮水中氟的剂量高达200mg/L时,短期内对兔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降低了兔的免疫防御能力,并导致兔的肝脏、肾脏的功能以及血脂成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