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根腐镰刀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91-1994年对山东省11县市的小麦根腐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鉴定出6种镰刀菌,有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Smith Sacc)、禾谷镰刀苏(F graminearum Schw)、尖孢镰刀苏(F oxysporum Schl)、串珠镰刀苏(F moniliforme Sheld)茄病镰刀苏(F solani(Mart) Sacc)及木贼镰刀菌(F eq  相似文献   

2.
茶皂素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初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定了茶皂素对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白绢菌Sclerotiumrolfsi、芒果炭疽病菌Co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柱帚霉菌Cylindrocladiumsp.、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sp.、瓜枯萎病菌Fusarium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等7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茶皂素在100mg/L和200mg/L浓度下对瓜枯萎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3d抑制率分别达到89.71%和95.88%。对白绢菌和稻纹枯病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白石  刘绪斌 《植物检疫》1998,12(3):139-140,144
从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25个棉花及短绒样品中,用棉花纤维涂布平板的方法,得到150余个培养物,鉴定出以下病原:Rhizoctoniasolani、Alternariaalternata、A.macrospora、Trichotheciumroseum、Rhizopusstolonifer,Fusariumoxysporum、Verticilliumdahliae  相似文献   

4.
溴氰菊酯和久效磷单、混及轮用对棉蚜抗药性影响李研学,王卫平,华玉莲(朝阳市植保站122000)(辽宁省植保站110161)(朝阳县植保站122000)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解棉蚜的抗药性,辽宁省植保站...  相似文献   

5.
吡虫净防治棉蚜药效试验陈发炜(山东省沂水县农业局276400)张元芳,张庆艳,王培桐(沂水县王庄乡农技站)棉蚜(Aphisgossypii)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为了明确吡虫净对棉蚜的防效和施药技术,我们于1995年在山东省植保总站的指导下,进行了5...  相似文献   

6.
棉蚜对不同类型药剂抗性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灭多威(methomyl)、硫丹(endosulfan)、甲胺磷(methamidophos)、氯氰菊酯(cypermethrin)为供试药剂,分别对敏感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进行抗性选育,结果表明:氯氰菊酯选育的品系,抗性形成速度快、程度高;灭多威选育的品系,早期抗性发展缓慢,16代后出现突增;甲胺磷选育的品系,抗性形成速度及程度均较平稳;硫丹选育的品系,抗性形成速度较慢,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菜豆萎蔫病菌的血清检测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友福  高泉准 《植物检疫》1997,11(4):193-198
本研究对我国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萎蔫病菌(Curtobacteriumflacumfa-cienspv.flacumfaciens,Cf)进行血清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试验中制备了抗Cf的血清,应用抗0020,0237,0238菌株的抗血清及其FITC标记的抗体进行间接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试验(IF/IF)。通过对19个Cf菌株和其它6个属14个种的植物病原细菌20个菌株的测定,结果发现约50%的Cf菌株为强阳性反应,且与Cf种下致病变种也有强阳性交叉反应。由于单个血清检测易产生假阴性反应,故将三种血清1∶1∶1混合后进行IF试验,结果表明与所有的Cf菌株反应,且与Rfa和Cmt有弱阳性反应。对含104~107cfu/ml细菌及30g种子含1粒人工接种种子的种子抽提液均能检测到典型的阳性细胞,血清检测的灵敏度为4.5×104cfu/ml,可用于种子的检测。本研究还进行了初步的免疫荧光菌落染色(IFC)试验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黄萎病[Fusariumoxysporumf.vasinfectum(Atk.)Snyder&Hansen,Verticiliumalbo-atrumReinke&Berthold]从1935年起,随引进斯字棉而进入我国各个主要棉区,成为棉花上...  相似文献   

9.
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对棉花抗枯萎病的诱导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棉花感病品种种入含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的育苗土中,移栽后能明显提高对棉枯萎病的抗性,效果达70%。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为非杀菌化合物。试验表明,该化合物对FOV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反而还能刺激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FOV对处理过的棉苗侵染率低,且只能侵染到子叶节以下。处理过的棉苗蛋白图谱与对照相比有3条带明显增强。这些都说明,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处理诱导了棉苗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临夏地区春蚕豆根腐病发生与为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甘肃临夏地区的340块春蚕豆田根腐病的调查,明确了该区蚕豆根腐病死亡率为1%~90%,平均为15.33%;死亡率小于10%的地块占调查地块总数59.7%,大于30%地块占17.35%,随着海拔梯度的增高,蚕豆死亡率逐渐下降。病原真菌主要有腐皮镰刀菌(Fusariumsolani)、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粘帚霉(Gliocladiumroseum)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相似文献   

11.
枣缩果病病原子实体的诱导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92~1996年作者对枣缩果病病原研究认为该病由Coniothyriumsp.(.sp)、Alternariaalter-nataf.sp.tenuis和一种半知菌亚门有隔有色丝状菌等多病原引起。经室内外对上述病原菌的子实体诱导,以及越冬后自然病果上子实体的发现,病原菌C.sp.经再鉴定为C.olivaceumBon,另一病原菌半知菌亚门有隔有色丝状菌订名为群生小穴壳菌DothiorelagregariaSacc。至此明确引起枣缩果病的病原为C.olivaceum、Alternariaalternataf.sp.tenuis、Dothiorelagregaria和一种细菌(待鉴定)  相似文献   

12.
辣椒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capsicin.sp.)和南方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australisn.sp.)采集于香港大龙农场的辣椒(Capsicumfrutescens)根际土壤。前者以排泄孔、中食道球和阴门的位置靠后以及阴道斜向前伸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阿富汗尼卡斯丝尾垫刃线虫(F.afghanicus(Khan&Khan,1978)Raski&Geraert,1987)。后者以微缢缩的头部以及排泄孔和阴门的位置靠后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毛发形尾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criniformicaudatus(Kazachenko,1975)Siddiqi,1986)。  相似文献   

13.
一熟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997年在田间研究了转Bt基因棉品系R93-4在一熟种植方式下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及其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棉造桥虫(Anomis flava)有良好的抗性,发生高期百株幼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中12,但转基因棉田仍需防治第3和第4代棉铃虫。和常规棉相比,转基因棉自然控制田和综合防治田的棉苗蚜(Aphis gossypii)分别增  相似文献   

14.
害虫的生物防治在美国佐治亚州和佛罗里达州的研究人员正在集中研究两种黄蜂──Cotesiamarginiventris和MicroplitiscroceipesM.croceipes攻击玉米穗夜蛾。玉米穗夜蛾是全世界最具有毁灭性的害虫之一,每年造成棉花...  相似文献   

15.
木霉米糠菌剂沾根防治辣椒枯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是贵州省辣椒上的重要病害,利用木霉(Trichodermaspp.)拮抗菌灌根防治辣椒枯萎病虽有一定效果,但用菌量较多,防治费用较高,推广有困难。我们用菌糠沾根法进行了盆栽和田间防治辣椒枯萎病的试验,取...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水剂LS-1对十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关于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已很深入,但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尚处初级阶段。本课题从上百种植物中筛选出一些具有抑菌效果的植物,然后根据中药配伍原理进行合理配比,研制成植物源杀菌剂LS 1。本文报道LS 1对10种病原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 禾生腐霉菌(Pythiumgraminicol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和小麦纹枯病菌(R.solani)AG 4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提供;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  相似文献   

17.
西瓜枯萎病的病理学研究简况与防治途径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吉加兵 《植物保护》1995,21(2):34-36
西瓜枯萎病的病理学研究简况与防治途径展望吉加兵(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西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凋病,是由尖镰孢西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E.F.Sm.)Snyd.&Hans.)侵染引致的维...  相似文献   

18.
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木上截获的几种三锥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木上截获的几种三锥象陈寿铃,李德福,曾政光(福州动植物检疫局350013)1993年,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木上截获大量甲虫,在整理制作标本过程中,发现有几种三锥象,现经鉴定为CeocephalusreliculatusF,.C。carus...  相似文献   

19.
菜豆种质资源对枯萎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素 《植物保护》1994,20(6):28-29
菜豆种质资源对枯萎病抗性鉴定王素(北京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00081)菜豆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f.sp.phaseoli是菜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适宜的发病年份和地区,给菜豆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尽快找到抗源和简便的鉴定方...  相似文献   

20.
用化学诱导因子和灭活的生物诱导因子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诱导了新疆甜瓜产生对疫霉病的整体抗性。199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化学诱导因子诱导处理,最高诱抗效果可达79.40%,平均诱抗效果在40%以上;生物诱导因子诱导处理,最高诱抗效果为68.2%,平均诱抗效果为30%以上。1997年的试验基本上验证了1996年的结果,化学诱导因子最高诱抗效果可达60%,平均诱抗效果为35.86%,经t测验分析,诱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