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常年种植面积在400万~500万hm2,大豆重迎茬现象十分严重.如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重迎茬面积达80%以上。重迎茬大豆减产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是妨碍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推广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技术对大豆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受市场经济和需求双重拉力,农民不得不在有限的耕地上连续种植大豆,致使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研究调查表明大豆迎茬种植减产10%,重茬种植减产20%,同时大豆的商品品质明显下降。为了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国家科技部将之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攻...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面积占大豆生产总面积的1/3以上,因重迎茬造成的减产幅度一般在20%以上,严重地区减产幅度更大。随着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重迎茬面积将逐年扩大。 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针对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研制出既可满足大  相似文献   

4.
重迎茬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刘忠堂  于龙生 《大豆科学》2000,19(3):229-237
本研究采取在五个生态区设置9圃固定轮作区与相应生态区生产地块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豆迎茬,重茬一年、二年、三年对大豆生育,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构成产量因子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三年研究结果表明,重、迎茬大豆均较正茬大豆减产,减产幅度随重,迎茬年限增加而加剧,以迎茬减产最少的6.1%,重茬一、二、三年分别减产9.9%,13.8%和19%。不同生态区减产程度不同,重迎茬对大豆生育,干物质积累及构成  相似文献   

5.
大豆重迎茬种植是造成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承担国家“大豆重迎茬减产控制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课题,通过对种子包衣处理、土壤耕暄和局部轮作、优化平衡施肥及加强虫病害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有效地控制了大豆重迎茬种植导致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重迎茬对大豆产量影响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1 大豆重迎茬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通过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 ,东部低湿区 ,西部风沙干旱区 ,西南部盐碱土区和中南部黑土区五个生态区 8个试验点 ,设 9个固定轮作区和相应生态区的 8个县生产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迎茬和不同重茬年限对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 ,重迎茬大豆均较正茬减产 ,重茬减产 6 1% ,重茬一年、二年、三年分别减产 9 9%、13 8%、19%。不同生态区减产幅度不同 ,以北部高寒区和东部低湿区减产幅度小 ,西南部盐碱土区减产幅度大。重迎茬对大豆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商品品质下降 ,百粒重降低 ,病虫粒率增加。短期重迎茬对…  相似文献   

7.
大豆重迎茬联合攻关有重大进展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何志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刘忠堂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韩晓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胡立成为弄清重迎茬对大豆产量和品质以及大豆生产的影响,揭开大豆重迎茬减产的真正原因,寻找重迎茬...  相似文献   

8.
大豆重迎茬障碍研究已开展多年,但同一土壤类型不同地势对大豆重迎茬障碍的影响程度尚不十分清楚,为了探讨这一问题,选择丘陵区(岗地)、平原区(平地)和低湿区(洼地)进行大豆正茬、迎茬和重茬试验,在大豆生育期调查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显示:低湿区和平原区3种茬口大豆出苗率、株高、根瘤鲜重、植株干重和面积指数均明显高于丘陵区,低湿区大豆生育后期植株干重和面积指数稍高于平原区,3种地势大豆各项生育指标均表现为正茬〉迎茬〉重茬。总体上低湿区产量最高,其次是平原区,丘陵区产量最低,并且低湿区重迎茬减产幅度较小,丘陵区减产幅度最大。所以,干旱年份丘陵区大豆重迎茬障碍大于平原区大于低湿区。  相似文献   

9.
地处黑龙江省西部的安达市,是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重病区,也是大豆重迎茬播种禁区。不仅重迎茬减产严重,相隔3-4年减产幅度也很大。大豆重迎茬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孢囊线虫危害,其次是根蛆和根腐病危害,再次是某些元素缺乏。解决的措施:一是选用抗线大豆良种,二是感线大豆品种要执行相隔五年以上轮作,三是采用大豆种衣剂拌种,四是叶喷内吸杀菌剂。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豆价格高。是国内国际市场的抢手货。为此,广大农民猛增大豆面积。使大豆重迎茬面积增加,产量降低。为了稳步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总产,满足市场需要,谈谈解决大豆重迎茬的战略思想问题。一、以长期效益为主长短效益相结合重视大豆迎茬种植减产,主要表现在: 1.土壤营养元素的亏缺。随着连作的增加,土壤中水解氮、速效钾含量降低,微量元素有效锌、硼含量成倍减少,造成大豆减产。 2.土壤生物活性变差。大豆重迎茬,使土壤微生物区系由高肥的“细菌型”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造成土壤活性变差。 3.孢囊线虫危害加重。重迎茬使病虫危害加重,特别是以孢囊线虫为主的病虫危害,是造成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大豆重迎茬问题的研究及保产剂系列产品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重迎茬问题的研究及保产剂系列产品应用效果于广武,潘崇义,郝连祥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我所在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科委及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的大力主持下,分别于1986、1987和1991年立3个专题,即《三江平原大豆重迎茬减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接第五期)2.3重迎茬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2.3.1障碍因子对重迎茬大豆的影响在盆栽条件下,利用累加法研究各障碍因子对大豆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是根际土壤病虫害(胞囊线虫)对大豆根茎的生长以及根瘤的形成及其活性影响最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连续8年在黑龙江省6个生态区9个固定轮作场圃综合试验,试验区专项研究,框区、盆栽试验,实验室分析,以及大量的大面积生产调查,发现大豆重迎茬种植根系分泌物增加,且对大豆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区系有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土壤微量元素的活化;根茬腐解物对大豆的生长和根系活力都有不利的影响,并使大豆的产量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和根茬腐解物对重迎茬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也是造成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连续8年在黑龙江省6个生态区9个9区固定轮作场圃综合试验,试验区专项研究,框区,盆栽试验,实验室分析,以及大量的大面积生产调查,发现大豆重迎茬种植,根部病虫危害加剧,在影响重迎茬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诸多因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重迎茬大豆的产量不比正茬低。在减缓重迎茬损失的各种调控措施中,以杀灭土壤中病,虫为主要目标的土壤处理剂和种衣剂效果最好。这一切都说明根际土壤病虫害加剧是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及农艺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及农艺对策何志鸿刘忠堂胡立成陈仁忠李国忠王国春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严重,影响单产的提高和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从1994年起,先后由黑龙江省科委和国家科委立项,组织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合江所、绥化所、...  相似文献   

16.
大豆重迎茬减产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重迎茬种植是我省大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重迎茬大豆单产低、品质差、病虫害严重。早已为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所证实。坚持合理轮作,避免重迎茬种植是保持土壤肥力和增产稳产的基础。历来作物栽培学中都提到大豆是忌连作的作物。然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豆价格的上涨,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由单纯的追求高产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农业转向,必将极大的推动我省大豆生产的发展。大豆面积的上升,重迎茬比例的增大,已成为限制我省的大豆单产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因此,弄清重迎茬大豆减产机制,探求可能的缓解措施是我省大豆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石翠梅  魏学全 《杂粮作物》2010,30(3):232-232
1重迎茬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1重迎茬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大豆重茬、迎茬危害程度与重茬年限、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水分状况等有直接关系。重茬年限越长,危害越重。从土壤类型上看,土质肥沃、微酸性土壤,减产幅度小于土质瘠薄、偏碱性土壤;从土壤有机质看,同一重茬年限,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减产幅度小,反之则大;从地势上看,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大豆重迎茬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国家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大豆产业振兴计划的实施,大豆重迎茬种植现象在部分地区有抬头的倾向。大豆重迎茬种植是制约大豆产量的主要瓶颈问题,为了解决大豆种植行业面临的重迎茬问题,开展大豆重迎茬障碍机制及对策研究对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综述重迎茬种植在大豆、土壤环境和土壤与作物相互作用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重迎茬大豆化感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着重阐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在重迎茬条件下的演变规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以展望,以期为充分认识和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连续8年在黑龙江省6个生态区9个固定轮作场圃综合试验,试验区专项研究,框区、盆栽试验,实验室分析,以及大量的大面积生产调查,发现大豆重迎茬种植,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区系构成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细菌数量减少,真菌、放线菌增加,在真菌中病原真菌增加。由于根际微生物的这种变化,重迎茬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是造成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重迎茬种植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减产6.1%-19.0%,大豆根腐病与孢囊线虫病危害加重发展蔓延、杂草数量较正茬豆田增加了69.15%,难治的阔叶杂草大量繁衍约占全田杂草68.37%。试验证明采取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石灰改土,大豆增产13.8%、11.8%、7.6%,是控制重迎茬危害可行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