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上海野生动物园百鸟园饲养的病死噪鹛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有运动力的短杆菌。其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发酵甘露醇、七叶苷、阿拉伯糖和蔗糖;不发酵肌醇;鸟氨酸脱羧酶阳性,对新生霉素不敏感,VP试验阳性。用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测试剂盒试验呈阳性结果。毒力试验显示,分离株对小鼠的LD50为5×103CFU,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经鉴定该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  相似文献   

2.
分离和鉴定了一株嗜水气单胞杆菌纯养物。该菌呈短棒状,无芽胞,极生单鞭毛,有运动力,革兰氏染色阴性。该菌可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丙三醇等。在营养琼脂上生长迅速、良好,该菌对红霉素、氯霉素、7%氯化钠溶液等敏感,对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有耐药性。根据这些特征,本菌不同于嗜水气单胞菌,不产气亚种和嗜水气单胞菌解朊亚种,被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  相似文献   

3.
辽宁地区养殖淡水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RS选择性培养基和针对16S rDNA与气溶素基因的双重PCR检测技术,对采集于辽宁省不同地区、不同鱼类、不同症状病鱼感染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毒力验证试验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51株临床样本中有26株分离菌扩增得到685 bp大小的目的片段,证明为嗜水气单胞菌,占分离细菌总数的50.98%,占绝对的优势,其中以出血症状为主的病鱼分离的菌占23.99%,以肠炎为主症状的病鱼分离菌占17.99%,以烂鳃症状为主病鱼分离菌占9%。26株嗜水气单胞菌中有17株同时扩增出252 bp大小的气溶素基因(aerA),表明这17株分离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均有毒力且毒力大小差异明显。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不同分离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对先锋V耐药率高达90%,对新生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耐药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56.2%,42.7%,37.5%,31.1%,而对氟哌酸、链霉素、庆大霉素则较敏感。该结果对建立片区病原库,揭示辽宁地区淡水养殖鱼类感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地理分布、毒力大小、耐药性差异,进而弄清嗜水气单胞菌的表型、基因型差异具有重要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齐口裂腹鱼溃疡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患溃疡病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溃疡灶中分离到一高致病性菌株D060501,动物回归实验证实该菌能引起健康齐口裂腹鱼出现明显的体表溃疡症,且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通过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学、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该菌菌株在TSA平板上生长呈边缘光滑、有光泽的圆形白色菌落,具有溶血性。染色发现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具运动性;能发酵葡萄糖;脂酶、氧化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反应阳性;能利用葡萄糖产气,阿拉伯糖产酸;麦芽糖、硫化氢、氰化钾和V-P反应阳性;DNA酶和尿素反应阴性。对该菌的16S rDNA进行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得到1条长度为1 514 bp的核苷酸序列。将获得的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分析并下载同源性较高的细菌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D060501分离株与其他嗜水气单胞菌形成一个簇群,菌株D060501与嗜水气单胞菌(Genbank登录号AF468055)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为99.1%,由D060501菌株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可见,该菌与其他7株菌在进化上距离小于1.0,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可将其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对该菌的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氯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强力霉素和羧苄青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5.
一株无致病力的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南京某无病鱼塘水体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有运动力的短杆菌,定名为W-1株。其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发酵甘露醇、水杨素和阿拉伯糖,不发酵肌醇。从该菌株培养物的上清中提取的外毒素,具有细胞毒性与溶血性;用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的单抗进行检测,乳胶凝集试验及Dot-ELISA均呈阳性结果。电镜观察未发现该菌株有晶格样排列的S层和菌毛,与J-1株S蛋白抗血清及R菌毛抗血清作免疫转印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嗜水气单胞菌不同血清型对卵黄抗体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从嗜水气单胞菌中提取其主要致病因子Aer毒素和胞外蛋白酶(ECPase),验证其生物学活性,分别免疫蛋鸡。用辛酸-硫酸铵法粗提卵黄抗体,用间接ELISA法测其效价、鉴定抗体与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主要致病因子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抗Aer毒素和抗ECPase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分别可达1∶213和1∶212,与其他来源嗜水气单胞菌交叉反应性强。  相似文献   

7.
1996年4月份南京某水产养殖场发生了鳖的暴发性流行病。从死亡鳖实质脏器分离到1种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运动力,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V—P试验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发酵甘露醇、七叶苷和阿拉伯糖;不发酵乳糖、肌醇。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对氯霉素、四环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8.
鲢鱼嗜水气单胞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基因库中嗜水气单胞菌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对从病死鲢鱼体内分离到的1株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扩增,并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测试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引物能扩增出680bp的嗜水气单胞菌特异基因片段,与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温和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HT5",7"]鱼[KG-*3]回[HT5"]爱德华氏菌及海豚链球菌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量为10pg嗜水气单胞菌基因总DNA.表明该实验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用于鲢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快速诊断,对有效治疗和控制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快速找到高免药物,阻止野生花骨鱼的不断死亡。[方法]用常规生化法和分子生物鉴定法将病死花骨鱼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用琼脂扩散法做药敏实验和体外抑菌实验,用平板法做毒素检测,用腹腔注射法做动物实验。[结果]得到12株分离菌,分离菌一致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等,不能分解乳糖;能还原硝酸盐;硫化氢、靛基质等阴性;分离菌在685 bp处均有一清晰条带;分离菌皆产生了溶血素;部分菌株产生了蛋白酶;分离菌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等耐药;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敏感;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分离菌均有抑制作用;实验动物12 h内皆死亡。[结论]12株分离菌分别为气单胞菌属的维氏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花骨鱼死亡由维氏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所致;治疗首选药物为环丙沙星;生态防治药物可用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0.
三北地区鱼源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三北地区鲤、鲫、草鱼、大西洋鲑等鱼体内分离到的气单胞菌共16株,结合革兰氏染色、氧化酶反应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后,采用K-B药敏纸片法测定16株菌对10类25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6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阳性细菌;Blast比对分析发现实验菌株的16S rRNA序列分别与Gen Bank数据库中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不同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相似性达95%以上;系统发育树显示16株菌分别与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不同菌株聚为一支,而与肠杆菌、志贺菌和弧菌分支较远,从而判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16株分离菌中有3株维氏气单胞菌、4株嗜水气单胞菌、3株温和气单胞菌和6株杀鲑气单胞菌;药敏试验中16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阿莫西林、三甲氧苄氨啶、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利福平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95%以上,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普遍较敏感,不同菌株之间的耐药谱存在很大差异。为气单胞菌的鉴定及三北地区淡水鱼细菌病的药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