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单药、罗格列酮或联合应用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20 mmol/L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100 μmol/L罗格列酮(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联合用药组)处理MCF-7细胞48h,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周期、凋亡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的MCF-7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二甲双胍组、罗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阻滞MCF-7细胞于G0/G1期比例增加,S、G2/M期比例减少,二甲双胍组、罗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5.3±1.09)%、(12.4±1.73)%、(17.2±1.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用二甲双胍或联合罗格列酮均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其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口服及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及月经周期改善率。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水平,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对比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后2组BMI、腰臀比、FPG、2h-PG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NS水平及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SH、T及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月经周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及月经周期,提高FSH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佛山市三水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调查方法,收集统计2010-2012年该站抗生素的用药情况,并对使用前10位抗生素的金额进行排序,分析用药频度、用药剂量、日均费用、序号比等。结果该站抗生素类药物销售总额逐年下降。连续3a消耗金额排列第一的是氟康唑片,用药频度排前3位的是甲硝唑针、奥硝唑片和阿奇霉素分散片。2010、2011年序号比最大的是甲硝唑针,2012年的是奥硝唑片;连续3a序号比最小的是氟康唑片。结论该站抗生素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4.
韩凤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24-11825
[目的]建立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中桂皮醛的含量测定方法,用于建立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50mm×4mm,5μl);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60:40);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nm。[结果]桂皮醛线性范围为0.03388~0.16940μg(r=0.9996);平均回收率99.00%,RSD为1.1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或沙格列汀单用及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探讨其降糖降脂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A组(二甲双胍单独用药组)33例,B组(沙格列汀单独用药组)36例,C组(二甲双胍与沙格列汀联合用药组)35例,连续治疗24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间的各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后,各组FPG、HbA1c、T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A组与B组的4项指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与A、B组之间除了LDL-C外,其它3项指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降脂效果相当,两者联用有更显著疗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常见几种影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因素,为使用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以初诊的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效果进行评估。选择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进行分组考查,比较各组中二甲双胍初治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经二甲双胍初治3个月后,BMI、FBG、2hPG、FINS、HbA1C和TC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和HOMA-IR等因素对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 FINS和HOMA-IR可能是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和焦虑药物的使用状态及趋势。方法对我院抗抑郁和焦虑药物的购销、发放、盘点以及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抗抑郁、焦虑药物销售金额逐年上升,2005、2006、2007 3年间的销售额分别为19.3%、30.8%、49.9%;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富马酸喹硫平等2种进口药物的销售居前一、二位。用药频度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口)、阿普唑仑(国产)盐酸硫必利(国产)3种为高。结论我院抗抑郁和焦虑药物销售金额逐年上升,日均费用以进口药为高,用药频度以国产药物为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与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确诊为胰岛素抵抗 (IR)的PCOS患者 63例分两组 :(1 )二甲双胍治疗 (简称 A组 ) n=31例 ;(2 )腹腔镜手术治疗 (简称 B组 ) n=32例 ;两组均检测二甲双胍治疗前后的血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睾酮 (T)、空腹血胰岛素 (Ins) ,并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二甲双胍治疗后血 LH、T、In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 .0 5) ;月经周期改善和排卵率两组比较 ,差异统计学无显著性意义 ;妊娠率 B组明显高于 A组 ,而 IR改善 A组明显高 B组。结论 :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 PCOS的临床症状 ,但对妊娠率的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法对磺脲类药物(SUs)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单一SUs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3组.A组在原SUs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B组停用SUs,改二甲双胍加睡前用1次中效胰岛素(NPH);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拜唐苹。总疗程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hBG)、血浆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的FBG和2h BG均较改变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B、C的FBG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组间的2hBG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3组患者的HbAlc、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BMI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3组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联合用药可改善SUs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我院肿瘤防治中心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肿瘤防治中心2012年度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金额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肿瘤防治中心癌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共8种,其中片剂5种,注射剂2种,贴剂1种;口服给药占80%以上,治疗有效率均≥75%,且与第一、第二阶梯药品联合用药的比例较高;下半年麻醉药品消耗金额比上半年明显增加(P〈0.01);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用药频度(DDDs)排第1位,日均费用(DDC)排第3位,使用频率最高;盐酸哌替啶注射液DDDs排第8位,DDC排第7位,使用频率最低。结论我院肿瘤防治中心麻醉药品以口服给药为主要途径,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用药结构渐趋合理,符合疼痛规范化治疗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医保类中成药的使用状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医保类中成药的用药种类、用量和消耗金额进行统计.分别从剂型分类、药理分类两方面的消耗金额、DDDs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我院在用医保甲、乙类中成药品种比例与《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相符,胶囊剂的使用频率最大、注射剂消耗金额最大。结论:我院医保类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中成药的使用普遍由传统剂型向新剂型转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愈率,缩短止泻和住院时间。方法:316例2岁以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10例,采用甲氰咪胍(15~20mg/(kg·d)),分3次口服或静脉点滴)加思密达(1/3~1/2包,每日3次口服)治疗;B组:102例,单独予甲氰咪胍治疗;C组:104例,单独予思密达治疗。结果:A组的止泻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8±1.24)d和(2.16±1.18)d,与B、C组两组比较明显缩短(P<0.001);且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C组(P<0.01),其显效率(58.2%)及总有效率(96.4%)均高于B、C两组(P<0.001)。结论:甲氰咪胍加思密达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佳且安全,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查我院儿科门诊2003年1~10月份处方共6150张,对所用抗菌药物品种、出现频率、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93%;使用一种抗菌素治疗的占24.13%,二种联用的占47.22%,三种联用占7.58%;与糖皮质激素联用的占16.23%;超过100元处方占30.92%。结论:儿科门诊大多教医生是对症下药,但有个别医生有滥用抗生素行为.有待改善不良现象,更好地提高我院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对症、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53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 c=4.051,P<0.05)。两组血糖均比治疗前下降,且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以中药益气养阴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冯丹  杨泉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212-212
1病例 患者,男,46岁,患2型糖尿病6年,一直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0.5g,3次/d。因口渴、多饮、多尿、咳嗽、咳黄色浓痰3d,门诊测血糖为11.2mmol/L,于2009年6月24日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7℃,脉搏76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0/75mmHg,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0.5g(商品名:亦欧青,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8070181CA)加入90g/L氯化钠500ml中静滴(滴速为30滴/m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PCOS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肠道菌群以及LPS/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来曲唑1 mg/(kg·d)]、达英-35组[0.18 mg/(kg·d)]、二甲双胍组[0.135 g/(kg·d)]、黄连素组[0.216 g/(kg·d)]以及黄连素+二甲双胍+达英-35(3种药物合用)组,每组10只,灌胃28 d,检测大鼠体质量,用ELISA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指数(HOMA-IR)、脂多糖(LPS)、白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NF-γ)变化,用16s rDNA扩增子焦磷酸测序肠道菌群变化。【结果】黄连素和二甲双胍明显减低PCOS模型大鼠体质量,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水平,HOMA-IR、LPS和炎性因子水平表达,增加肠道菌群数量和多样性,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乳酸菌属(Lact...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330g/L二甲戊灵乳油对甘蓝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适宜剂量,为药剂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30g/L二甲戊灵乳油在甘蓝移栽前、杂草萌发前用药,对甘蓝安全,能很好地防除甘蓝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每667m2适宜用量为100~150mL,是一种较好的甘蓝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异丙酚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0--2001年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分为双异丙酚组90例、对照组110例(不采用任何干扰措施),对两组,脑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双异丙酚组术中镇痛有效率为100%,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症。麻醉诱导2min及手术结束时孕妇收缩压、心率及呼吸比用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及术后至离院时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双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2,6-二氯苯甲腈法合成2,6-二氟苯胺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2,6二氯苯甲腈法合成2,6二氟苯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工艺参数对氟代反应、水解反应和霍夫曼重排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氟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DCBN/KF为1.0:2,8,反应前期温度170~180℃,时间2h;反应后期温度230~240℃,时间4h,该条件下,反应产率为88%~90%。水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8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该条件下,水解产率为98.4%。霍夫曼重排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70℃,反应时间2h,溴用量16.5~17.0g。[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2,6-二氯苯甲腈法合成2,6-二氟苯胺的产率达68.5%,且易于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并探讨其耐药性,以选择相应合理的抗生素。方法:对我院2001~2002年392例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进行分析。结果:(1)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4.6%,其中克雷伯氏菌占32.3%,假单胞菌占14.8%,不动杆菌占7.3%,肠杆菌6.8%,大肠埃希氏菌占7.3%;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8.5%,其中葡萄球菌占8.1%;链球菌占10.6%;真菌占5.O%;(2)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首选药物为卡那霉素、头孢噻甲肟、亚胺硫霉素。慎用诺氟沙星、氯哌嗪青毒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菌;治疗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必须先找出病原菌及作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以选择相应合理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