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从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果实中获得新的具有杀虫活性的鬼臼毒素类化合物。采用活性示踪法,从砂地柏中分离并鉴定出6种此类化合物: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苦鬼臼毒素、乙酰苦鬼臼毒素、乙酰表鬼臼毒素和脱氧苦鬼臼毒素。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和浸叶法测定了6种化合物对3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的拒食活性以及对4龄菜青虫Pieris rapae Linnaeus幼虫和3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这6种化合物对3种试虫均有一定的拒食或毒杀活性,其中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的杀虫活性相对较高,乙酰苦鬼臼毒素的杀虫活性相对较低。而且苦鬼臼毒素、乙酰苦鬼臼毒素、乙酰表鬼臼毒素和脱氧苦鬼臼毒素是首次报道的鬼臼毒素类杀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三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甜菜夜蛾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测定了脱氧鬼臼毒素、β-阿朴苦鬼臼、鬼臼毒素3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tibner)3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1)在0.01mg/ml、0.001mg/ml浓度下,脱氧鬼臼毒素、β-阿朴苦鬼臼、鬼臼毒素对甜菜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均有抑制作用,3种鬼臼毒素两种浓度第7d生长发育抑制率分别为35.33%和29.33%,32.7%和9.8%,26.43%和4.6%,且生长发育抑制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3种鬼臼毒素两种浓度对甜菜夜蛾幼虫均有毒杀作用,并随时间延长,死亡率增高,第17d死亡率分别为98.33%,和63.33%,76.67%和56.67,16.67%和26.67%,与对照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地区砂地柏各部位中脱氧鬼臼毒素的含量进行了测试 ,并以菜青虫为试虫测试了各样品的生物活性 ,初步探讨了脱氧鬼臼毒素含量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各测试样品中都含有脱氧鬼臼毒素 0 .2 5~ 1 .40 mg/g。脱氧鬼臼毒素的含量与菜青虫的拒食率、死亡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说明砂地柏组织中还含有其他具杀虫活性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用RP-HPLC法同时测定了沙地柏3种鬼臼类化合物(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和苦鬼臼毒素)的含量。采用YM C C18反相柱,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90 nm,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在62.50~1 000.00μg/mL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3.502 4 252.122 1X)×1-0 6,Y=(3.580 5 621.046 8X)×1-0 6;相关系数为r=0.999 9和0.999 2;回收率分别为100.932%(RSD=1.388%)和98.968%(RSD=1.108%);苦鬼臼毒素在6.25~100.00μg/mL范围内的线性方程为:Y=(4.781 8 6369.768 0X)×1-0 6,相关系数r=0.999 6,回收率为100.110%(RSD=1.344%)。沙地柏叶中的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和苦鬼臼毒素含量分别为3.894、3.345、0.427 m g/g,茎中的含量分别为2.225、1.829、0.241 m g/g;超临界流体萃取沙地柏叶中的3种化合物含量分别为2.327、2.116、0.191 mg/g,茎中的含量分别为1.784、1.446、0.108mg/g。该方法步骤简便,结果准确,分析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及其类似物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的拒食活性.【方法】从窝儿七Rhizoma et Radix Diphylleiae Diphylleia sinensis Li提取分离得到鬼臼毒素和4'-去甲基鬼臼毒素,并分别配制成500、1 000、2 000、3 000和4 000μg·mL-15种质量浓度,喂食黄曲条跳甲,比较不同浓度化合物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黄曲条跳甲的拒食率.【结果和结论】鬼臼毒素对黄曲条跳甲有显著的选择性拒食作用,且有一定持效性;4'-去甲基鬼臼毒素只在高质量浓度(4 000μg·mL-1)下表现出选择性拒食活性,其他质量浓度无明显拒食作用.从两者分子结构推测鬼臼毒素母核上的甲氧基是拒食活性的决定基团.  相似文献   

6.
以鬼臼毒素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构型 ,测定了其对 5龄菜青虫 (Pierisrapae)、3龄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和 3龄粘虫 (Mythimna separat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具反式内酯环的鬼臼衍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具顺式内酯环的衍生物 ,4位取代基对杀虫活性影响较大 ;推测出了较为理想的鬼臼毒素类似物杀虫活性物质的结构通式。  相似文献   

7.
三种植物性杀虫剂对菜青虫的毒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闹羊花素-Ⅲ,印楝素和鱼藤酮对菜青虫的作用方式,采用叶碟法和叶碟饲喂法,室内测定了这3种植物杀虫剂对菜青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0.1%闹羊花素-Ⅲ乳油对菜青虫的拒食活性和毒杀活性均强,而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对菜青虫的拒食活性分别是毒杀活性的185.44倍和13.78倍,盆栽试验结果显示,0.1%闹羊花素-Ⅲ乳油2000-6000倍液对菜青虫有较好的毒杀和保叶效果,药后1~3d菜青虫的死亡率为92.45%~100%,第3天的保叶效果为96.63%-98.18%;0.3%印楝素乳油1000~200HD倍液药后1d对菜青虫的毒杀作用效果较差,菜青虫死亡率仅为20.00%-34.00%,但第3天的保叶效果较好,为91-34%~96.13%;500~15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对菜青虫的毒杀和保叶效果均差.  相似文献   

8.
砂地柏叶中鬼臼毒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物活性跟踪测试指导下 ,从砂地柏叶的乙醇提取物中通过硅胶柱层析 ,分离得到一种对菜青虫有高拒食活性的成分 ,经紫外光谱 (UV)、红外光谱 (IR)、质谱 (MS)、氢核磁共振谱 (1H- NMR)分析 ,鉴定其为鬼臼毒素。其对菜青虫在高质量浓度下呈拒食作用 ,低质量浓度下则具胃毒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可产生鬼臼毒素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从砂地柏(Sabina vulgarisAnt.)不同组织中分离到126株内生真菌。以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和苦鬼臼毒素为标准品,采用HPLC法筛选得到一株可代谢产生重要药用和杀虫活性物质鬼臼毒素类似物的内生真菌SC13。对菌株SC13进行ITS-5.8S rDNA区域扩增,测序及遗传进化关系分析,初步推测该菌株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sp.)真菌。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该菌株发酵液萃取物对三龄初期粘虫的拒食活性,其48h拒食中浓为7.259 mg.mL-1,采用浸毒叶片法测定了三龄初期小菜蛾的毒杀活性,其48h致死中浓为6.136 mg.mL-1。  相似文献   

10.
砂地柏叶中鬼臼毒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牲活性跟踪测试指导下,从砂地柏叶的乙醇提取物中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种对菜青虫有高拒食活性的成分,经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氢核磁共振谱(^1H-NMR)分析,鉴定其为鬼臼毒素。其对菜青虫在高质量浓度下呈拒食作用,低质量浓度下则具胃毒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1.
湘西黑藤的杀虫活性及其杀虫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湘西黑藤的杀虫活性及其有效成分。【方法】通过叶片浸渍法和叶碟法测定了该植物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和拒食活性,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该植物仅根有杀虫活性,根甲醇提取物对桃蚜无翅蚜成虫、3龄菜青虫、白纹伊蚊4龄幼虫、玉米螟3龄幼虫、黄曲条跳甲成虫、棉蚜无翅蚜成虫和甘薯天蛾3龄幼虫都有毒杀效果,其24 h的LC50值分别是30.9 mg•L-1、38.4 mg•L-1、135.4 mg•L-1、161.7 mg•L-1、180.3 mg•L-1、212.9 mg•L-1和244.5 mg•L-1。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和鉴定了5个活性化合物,即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Tephrosin、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和Tephrosin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3龄菜青虫、黄曲条跳甲成虫和棉蚜都表现出毒杀活性,在浓度为100 mg•L-1时,死亡率为62.3%~100%;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对甘薯天蛾3龄幼虫有拒食活性,48 h的AFC50值分别是195.5 mg•L-1和106.6 mg•L-1。【结论】湘西黑藤各部位中仅根为活性部位。该植物根的甲醇提取物对棉蚜等多种害虫有较高的活性。首次从该植物的根中分离5个活性成分,即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Tephrosin、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前3个成分对多种害虫有较高的毒杀活性,后2个成分对甘薯天蛾幼虫有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12.
苦竹提取物杀虫活性测定及有效成分初步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蚜虫为供试昆虫,系统评价苦竹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并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其杀虫活性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果表明,苦竹提取物对蚜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在5.0 g.L-1浓度下,24 h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2.91%和94.20%;经萃取得到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组份,其中石油醚组份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在5.0 g.L-1浓度下24 h和48 h对蚜虫的触杀作用,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9.06%和98.35%;对石油醚组份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8个组份,其中第2组份(F2)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在2.0 g.L-1浓度下F2对蚜虫的24 h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61%和93.24%。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rerea Pers.)、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Berk.)Sacc)、番茄叶霉病菌(Fulria fulva(cooke)Ciferri)为供试菌种,并以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紫花苜蓿(Medicagos sativa)、野燕麦(Avena fatua)、婆婆纳(Veronicapersica)、番茄(Lycopersicon escuientum)等5种作物种子为供试对象,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种子萌发法,初步测试了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的抑菌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鬼臼毒素对油菜菌核、脱氧鬼臼毒素对辣椒疫霉活性最好,其抑制率分别为87.42%和85.7%;除草活性研究表明,鬼臼毒素对反枝苋和野燕麦根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3.39%和86.28%,脱氧鬼臼毒素对婆婆纳、野燕麦和反枝苋根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5.62%,89.46%,84.48%。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的抑菌和除草作用的研究为其作为一种新的植物源抑菌剂和除草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小桐子种子提取物对小菜蛾、家蝇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为溶剂对小桐子种子进行粗取,并采用常规方法对小菜蛾和家蝇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种子的5种溶剂提取物对2种试虫的杀虫活性均较强,其中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最高,48h校正死亡率达93.6%,最低的石油醚为78.9%;乙醇提取物对家蝇的胃毒效果最强,48h校正死亡率达100%,石油醚最低,为58.3%。  相似文献   

15.
鸡Cong菌的液体培养及菌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鸡Cong菌(Terminomyces albuminusos)液体培养过程中4种不同培养基对菌体得率、菌体多糖和菌体氨基氮含量的影响,并进行进行了力学研究。测定了菌体体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和含量,结果表明:以菌体得率为指标,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g.L^-1,黄豆粉g.L^-1,酵母粉15g.L^-1,菌体得率为23.73g.L^-1。以菌体多糖为指标,最适应基为:花生粉20g.L^-1,葡萄糖20g.L^-1,酵母粉15g.L^-1,菌体多糖为14.28%;深层培养72h,菌体多糖含量最高达10.35%,培养至96h,菌体得率、菌体氨基氨含量最高,分别为23.73g.L^-1和1.25%,菌体蛋白质含量为28.28%,氨基酸含量为17.78%。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s ( GST.EC2 .5 1 .1 8) are a large family of homo- dimeric or hetero- dimericenzyme.They can detoxify a large variety of xenobiotic compounds,including drugs,antibiotics,insecticidesand herbicides.The GST family is ubiquitous and a substantial amountof research is available characteringtheir role in many plants species.The tripeptide glutathione( GSH- 1 - glutamyl- 1 - cysteinyl- glycine) is themajor low- molecular- weight thiol constituent o…  相似文献   

17.
嗜线虫致病杆菌代谢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报道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发酵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平板抑制作用以及对离体叶片和盆载植株的防病效果。嗜线虫致病杆菌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5 0~ 12mL·L-1发酵液能完全抑制疫霉菌丝的生长 ;10 0~ 5 0mL·L-1发酵液对离体马铃薯叶片晚疫病的发病和病害发展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其病害控制率分别达 10 0 %和 93.0 8% ;在盆载试验中 ,5 0mL·L-1的发酵液作为保护剂对晚疫病害控制率平均达 75 .9% ,与 2 0mL·L-1的 2 5 %甲霜灵效果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作为治疗剂对病害的控制率达 5 2 .4% ,当低剂量的甲霜灵与发酵液混合时 ,其防病效果相当于二者单独使用的效果 ,说明发酵液与甲霜灵之间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温干旱胁迫下缩节胺(mepiquat chloride,DPC)调控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棉杀虫蛋白含量的生理机制,为高抗虫性Bt棉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2021年以转Bt抗虫基因抗虫棉品种泗抗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法,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干旱胁迫,胁迫开始后立即用20 mg·L-1 DPC和清水(对照)喷施。7 d后测定铃壳杀虫蛋白含量、α-酮戊二酸含量、丙酮酸含量以及谷氨酸合酶活性、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DESeq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通过GO富集和KEGG Pathway数据库注释参与DPC调节杀虫蛋白含量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清水对照相比,DPC可显著提高高温干旱条件下Bt棉铃壳中杀虫蛋白含量,提高幅度达4.7%—11.9%。在碳代谢方面,α-酮戊二酸含量、丙酮酸含量提高46%—57%和25%—29%;在氨基酸代谢方面,谷氨酸合酶活性、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32%—44%、30%—40%、28%和22%—2...  相似文献   

19.
以15年生‘红贵妃’果树为试验材料,采前喷洒不同浓度(0,0.3,0.5,1.0,2.0,3.0 g·L~(-1))的赤霉素(gibberellin,GA_3),测定8成熟(80%)果实色泽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不同浓度GA_3处理的芒果果实其色泽a*值、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苷含量不断上升,叶绿素含量逐步下降;叶绿素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查尔酮异构酶活性逐渐上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皮从深绿色到浅绿色再向红黄色转变。与CK相比,0.3,0.5,1.0 g·L~(-1)GA_3处理可以抑制果皮色泽的转变,而2.0,3.0 g·L~(-1)GA_3处理的抑制效果虽显著,但影响后熟芒果的外观品质和风味。综合保鲜效果和外观品质,以1 g·L~(-1)的GA_3溶液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