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夏花鱼种培育池塘面积一般2~6亩,以2~3亩最适宜,因为水体小,水温上升快,投饵均匀、拉网管理方便。笔者为了培育鳜鱼活饵料,在没有小池的情况下,利用浮游动物作为开口饵料,进行较大面积鱼池夏花培育尝试,结果鱼苗成活率高,鱼苗生长快,出塘整齐。现将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原三口不规则的养鳖池,平整成三个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鱼池,一号池12亩,二号池10亩,三号池8亩,池底淤泥10厘米左右,粘性土,保水性能较好,以洪泽湖为水源,排注水不算方便。二、池塘准备冬季晒塘。晒塘能够改善轮虫、枝角类冬卵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海水越冬池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对四口海水越冬池的主要理化因子及浮游生物状况进行了监测。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7种(属),其中常见或形成优势种群者主要有蛋白核小球藻、椭圆小球藻、布氏棕鞭藻、小环藻、前沟藻、海洋原甲藻、多甲藻、裸甲藻、光甲藻以及绿裸藻10种(属)。浮游植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49.96mg/L,绿藻门所占比例最多,达97.87%,其分布状况是中、下层明显大于表层。原生动物和轮虫种类较少,前者主要为侠盗虫,平均数量为2737.3个/L,后者主要是喜冷疣毛轮虫和喜盐疣毛轮虫,平均数量为583个/L,分布特点均表层明显多于中、下层。桡足类种类主要有指状许水蚤、细巧华哲水蚤和近亲真宽水蚤等,数量上呈典型的下多上少的梯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生物种、量及其分布状况是影响海水越冬池溶氧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答:室外越冬和室内越冬,对越冬池的要求不同,室外越冬常常选择那些既大又深的湖泊或池塘作越冬池,而室内越冬则采用小而浅的水泥池来越冬。  相似文献   

4.
翘嘴红鲌的夏花鱼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翘嘴红的人工养殖,从1998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将翘嘴红鱼种培育成亲鱼的试验;2000年起进行该鱼的人工繁殖、夏花鱼种培育及冬片鱼种的人工饲料驯化培育等试验,均取得成功。并积累了一些数据和资料,现就有关该鱼的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鱼苗来源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的鱼苗,系将翘嘴红的野生鱼种在池塘培育3年,成为可催产的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受精、孵化而获得的鱼苗。2.培育池塘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的池塘有两种:一是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为3~3.7亩,水深1.2~1.5米;另一…  相似文献   

5.
在尼龙大棚保温越冬池及自然越冬池分别进行了青蟹秋苗高密度越冬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尼龙大棚保温越冬还是自然越冬,每亩越冬池出池的蟹种量均能满足3-5亩养成池所需要的苗种;尼龙大棚保温越冬蟹种成活率比自然越冬高,出池规格也大;青蟹秋苗密度越冬有利于养殖池塘搁塘清淤。  相似文献   

6.
用来培养轮虫的池塘大小、深浅不限,只要池底淤泥中有足够数量的冬卵就行。对池底轮虫冬卵量,通常可以根据经验估测,比如,累经养鱼而保水性能也比较好的池底,一般都有较多的冬卵,特别是连年饲养鲤鱼的池塘,选作轮虫培育池,大多效果不错;而新挖池塘,特别是渗漏严重的沙底新池或长期饲养鳙鱼的池子,轮虫冬卵比较少,最好不要用来培育轮虫。在有条件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光合细菌在越冬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民富富类培育中心进行了越冬池冰下施光合细菌对鱼类越冬影响的试验。经过水质定期分析与越冬成活率的比较,得出越冬池施光合细菌能使越冬池冰下水体中溶解氧和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波动较小,净化越冬池水质,使越冬水体各理化因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从而保证鱼类安全过冬。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越冬鱼种成活率,培育优质春片,必须做好下列几项技术措施(北方高寒地区只供参考):1、越冬池的选择越冬池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种成活率。应选择水体较深、水质较好、池底淤泥少、保水保肥力强、不渗漏、向阳背风、管理方便的池塘,面积3-4亩,水深2.5-3米,靠近水源的池塘为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松浦试验场(哈尔滨地区1996-1997年越冬期冰下浮游生物、溶解氧、pH值的相互关系及对越冬鱼类的影响。4个试验地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26.83mg/L,优势种类为小环藻、甲藻、隐藻、直链藻等;最稳定的优势种是小环藻,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3.29mg/L。轮虫类是影响浮游动物变化的主要因子。探讨了鱼类越冬成活率与浮游生物、溶解氧、pH值之间的关系。找出了影响鱼类越冬成活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鱼类越冬是北方地区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越冬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给生产带来损失,因此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池塘养鱼的关键。 一、加强秋季饲养,保证鱼体健壮 鱼在冬季主要靠体内积累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所以进入秋季饲养期后,首先要增加鱼饲料中的脂肪量,也就是尽一切可能让鱼长得又肥又壮,从而提高鱼的越冬成活率。实践证明,鱼的肥满度系数在2.23时,越冬成活率为41.1%;肥满度系数达到2.52时,越冬成活率为94.8%。肥满度系数提高了0.29%,而成活率却上升了53.7%,可…  相似文献   

11.
鱼苗放养前轮虫的培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虫是鱼苗的开口饵料。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发塘池培育轮虫的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朱克遵 《齐鲁渔业》1997,14(2):32-34
1995年11月至1996年5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池塘鲈种自然越冬生产性试验,本文仅报告一口0.13hm^2微咸水池塘冬技术及效果,投入鲈种3000尾,越冬后出池2140尾越冬成活率71.33%,平均全长和体重分别增加2.9cm和29.7%,对池塘自然越冬与塑料大棚保温越冬进行了经济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13.
1.鱼种越冬池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的池塘作为鱼种越冬池;越冬池一般为3~5亩,利于池水增强保温性能;土质池塘要保水保肥性能好,塘底最好是黏土质,严重漏水的池塘不可作为越冬池使用。用自然水坑作越冬池,池底要平坦,水草及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超出30厘米厚;应保证一定的水温,水深应在2~4米,有补充水源为最好。对热带暖水性鱼种必须在池上建造塑料大棚保温。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鱼类安全越冬,避免因越冬池缺氧而大量死亡,设计了越冬池溶解氧含量无线监测和增氧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鱼类越冬生产的安全性,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热水在室外池塘对非鲫鱼种进行越冬保种试验,池塘面积1000m^2,出池鱼种11856.8kg,每m^2出鱼11.86kg,成活率98.22%,净增重率130.5%,总净收入107880元,每m^2净收入107.88元,投入产出比1:2.86.  相似文献   

16.
李泽相 《内陆水产》2001,26(11):14-14
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面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长,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节好池塘水质,使水体有充足的溶氧,以达到提高鱼种的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的水体条件,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相同条件下,鱼种规格相同时,肥满度大即鱼种体肥膘壮,越冬成活率也高。2为越冬鱼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2.1鱼塘条件选择用作鱼种越冬的池塘,应具备水源充…  相似文献   

17.
河蟹土池生态育苗的生产技术经过几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现在,各生产单位把稳产、低投入、高产出作为生产目标。在河蟹生态育苗过程中,河蟹潘状幼体的变态率和成活率是生态育苗的关键,池塘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河蟹溞状幼体变态率、成活率有很大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饵料:培养的海水单胞藻;含轮虫冬卵的轮虫池45亩(水温上升后,用于培育轮虫)。 亲蟹:3500只,规格50—80g/只。 育苗池:5 0亩。 鸡粪:2 2 0m3(需经发酵)。 2.方法 (1)准备工作 春季把池塘水排干后,用推土机清整池塘;用…  相似文献   

18.
陈才 《内陆水产》2000,25(5):18-18
鱼苗培育是指把鱼苗培育成夏花的过程。它既是渔业生产中的第一个环节 ,又是最重要、最难掌握的环节。因为刚孵出的鱼苗体小嫩弱 ,游动能力不强 ,活动范围不大 ,摄食能力不强 ,抗逆能力差 ,对敌害生物、致病菌的抵抗能力弱。所以把鱼苗用专池进行培育 ,精心细致地管理 ,才能提高成活率 ,才能培育出优质健壮的夏花鱼种来。下面笔者介绍几点培育鱼苗的技术措施。1鱼苗池的选择及清塘消毒鱼苗池又叫发花池 ,生产中应选择那些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大小适中、水深适度、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易于培肥、背风向阳的鱼池作鱼苗池。选好鱼苗后 ,在放…  相似文献   

19.
褶皱臂尾轮虫的敞池增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池塘的底泥中蕴藏着丰富的轮虫休眠卵,搅动底泥使其上浮可促进萌发、繁衍形成轮虫种群数量高峰期。高峰期的生物量和持续的时间与水温、食物、pH等诸多因子有关,其中饵料浮游植物的种、量是重要影响因子。在大型浮游植物长期占优势的水体,轮虫种群数量增长极慢。作者还根据轮虫的现存量估算了轮虫池的供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杰贞 《齐鲁渔业》2014,(12):32-33
经过多年的探索,河蟹良种培育体系已逐渐完善,但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越冬期长,多年来池塘河蟹蟹种冬季安全管理问题仍是困扰广大北方养殖户的难题,因此,做好池塘河蟹蟹种越冬期间管理,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对于河蟹养殖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分别从蟹种越冬池的选择、蟹池水质调控、蟹种冬季喂养、蟹种疾病预防等几方面介绍蟹种冬季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河蟹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主要取决于环境水温,在较低气温下蟹种容易冻伤甚至死亡,因此蟹种越冬池的选择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