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物肥料在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1.1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出现了土壤结构破坏,有机质含量下降,有的江河湖泊已富营养化、农产品质量下降等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典型区域水稻土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宜兴市为调查对象,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市水稻土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供试地区水稻土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28.73g/kg,高于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时的21.00g/kg,施肥管理和秸秆还田是维持和提高有机质含量的重要措施;地统计分析(普通克里格)表明,有机质含量的半方差模型为指数模型,变程132.35 m,C_0/(C_0+C_1)值为64.10%,表现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既受到气候、母质、地形以及土壤类型等自然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施肥、耕作措施、种植制度等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克里克插值预测图显示,西部圩田区和东北部平原区的有机质含量比较高,而南部丘陵区的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克里克插值预测图能有效识别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特性,对实施土壤养分的分区管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治理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体的富营养化打破了水环境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者会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加剧水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主要由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过多引起,其中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控制水体中的磷含量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一环.有一类聚磷菌在厌氧/好氧交替培养下能将大量的磷吸入,并以多聚磷酸盐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利用这些细菌控制水体磷含量,不仅成本低、效率高,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解决方法,对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缓解水资源匮乏以及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危害;比较了几种常用除磷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生物除磷的发展历程,目前分离筛选的聚磷菌种类、特性及其聚磷机理以及聚磷菌在除磷工艺中的应用;探讨了聚磷菌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解决磷超标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20年来绍兴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对20年来绍兴土壤养分、种植结构、施肥变化等情况调查可见,粮食作物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较大,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pH值变化不大;经济作物土壤磷、钾富营养化现象较突出,出现酸化、盐渍化、缺素等现象.并从效益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的角度出发,提出开展地力质量评价将成为今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农村长期以来"重用地、轻养地;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普遍存在。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造成了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有机质减少,不仅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带来了富营养化等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和隐患。增加土壤有机质,恢复和提高土壤质量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雷力海補海藻有机颗粒肥是以天  相似文献   

6.
疏浚及水生植被重建对太湖西五里湖沉积物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采样及分析测定,研究了太湖两五里湖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两年后,环保疏浚区、疏浚并水生植被重建区、退渔还湖区及对照区沉积物有机质及总氮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疏浚及植被重建均对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的分布影响很大,尤其是疏浚基础上进行的水生植被重建."干湖清淤"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减少了湖泊表层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也减少了总氮的含量.疏浚并植被重建示范区的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年均值最高,垂直分布上看,水生植被重建区,夏秋季节水生植物的旺盛生长降低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而冬春季节,由于水生植物的枯萎、腐烂导敛爪范区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区域,大型水生植被的种植对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作用显著,这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在对富营养化湖泊进行生态修复措施后,对于种植了大型水生植被的区域,为减少水生植物携带的营养盐的沉积与再释放,应在这种释放作用发生之前对水生植物进行收刈.  相似文献   

7.
湖泊、河道等封闭、半封闭的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城市典型的环境问题之一.长期富营养化水体下形成的底泥极易发生氮磷元素的再次释放而造成二次污染.在有效截断、控制外源污染的同时,应关注内源污染物质的二次释放问题.分析富营养化底泥中氮元素在底泥—上覆水—植物中氮的交换和底泥内源氮元素释放规律,有利于为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污水治...  相似文献   

8.
pH值偏高是云南高原湖泊存在的特征性问题.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表明,随着水体pH值的升高,沉积物的释磷量明显增加,增幅甚至可达几百倍.过量的氮、磷从地表水中汇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但是磷从底泥中释放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使得用控制沉积物与湖水界面物-化要素限制磷释放的研究更显重要.为了给高原湖泊治理提供依据,从滇池湖区地质背景、浮游藻类、溶解氧、大地热流、水质富营养化等方面研究pH值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概括和总结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形成和评价,归纳了富营养化对水质和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最后阐述了富营养化问题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0.
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释放特点及水生植物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泊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之一.综述了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讨论了水生植物对湖泊内源磷释放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1.
防城港市红沙养殖区营养盐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珍金  覃盈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05-3108,3139
根据2007年6~9月和2008年6~10月6个航次的监测资料,分析了红沙养殖区海域水质变化特征,并对PO4-P、SiO3-Si、DIN、pH值、盐度、DO、COD和叶绿素a等进行了分析,对该海域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及有机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营养盐随月份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从营养结构看,与Redfield值比较,符合P限制条件;根据富营养化评价,红沙养殖区海域营养指数秋季较低,而夏季较高,属富营养化状态;有机污染评价的结果显示,红沙养殖区海域属于水质开始受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万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01-6803
根据烟台四十里湾海水增养殖区8个监测点的水质调查结果,分析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性无机氮(DIN)、总氮(TN)、活性磷酸盐(PO4-P)和总磷(TP)浓度的季节变化,估算了贝类养殖的排泄物对海水污染的贡献率;采用营养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夏季各化学指标的浓度明显高于春季,COD、DIN和PO4-P浓度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升高;TN和TP浓度超过海水水质二类标准值,TN值最高超标140%;整个海湾夏季富营养程度比较严重,平均E值为3.58,有机污染指数平均值为3.40,有机污染程度达到4级,属中度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于是该文综述了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方面发挥的重要生态功能。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次级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分析了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几个重要方面,即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藻类的爆发等。针对这些现状,预测金鱼藻和黑藻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抑制藻类生长,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不仅对三峡库区水环境贡献很大,而且在水体中可以发挥了强大的环境生态功能,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太湖水质现状与主要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营口段海域为案例,应用突变理论,根据1998—2007年的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二道沟、望海寨、仙人岛、鲅鱼圈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环境灾害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重金属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风险。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以前,营口海域均有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灾害的风险,局部海域有发生难降解有机物灾害的风险,发生重金属灾害的可能性极小;2005年以后,营口近岸海域发生各类环境灾害的风险都有所降低,但是与其他类型灾害相比,水体富营养化灾害仍然是营口海域环境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7.
主成分分析法在白洋淀污染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橙  王月锋  杨晶  田在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16-12618
以白洋淀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统计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白洋淀8个监测断面的pH、总氮、总磷、溶解氧等10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导致白洋淀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其次为有机物污染.该研究为白洋淀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氮、磷的过量输入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而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阐述了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发展有机农业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太湖水污染问题,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岳阳南湖水环境现状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促进岳阳市南湖的开发建设与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南湖水环境监测资料为依据,利用有关数学模式南湖污染源与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影响南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为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分别为总磷,总氮,CODcr,BOD5,湖南水质呈现富营养化与有机物污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已达不到特殊保护水域功能要求,据此提出南湖水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三沙湾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水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12年8月-2013年7月为期一年、每月一次的对三沙湾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基本理化指标以及营养盐的特征与变化趋势,并应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营养状态指数(E)和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评价了该海水养殖海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盐田港海域悬浮物含量符合Ⅲ类海水水质标准,pH符合Ⅲ至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无机磷(DIP)符合Ⅳ类至劣Ⅳ类的海水水质标准,年平均值分别为0.644和0.061 mg/L,范围分别在0.256~1.147和0.027~0.103 mg/L之间。NO3-N占DIN的比例平均为82.86%。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的DIN和DIP的浓度已处于较高的水平。有机污染评价指数和海水营养状态指数的评价显示,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已经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同时有机污染相当严重。分析表明盐田港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是导致该养殖海域富营养化与有机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