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莫旗地区1981~2010年雾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莫旗地区雾日的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12d/10年,年平均雾日为0.6d;雾的月际变化也比较明显,夏季最多,春季最少;分析雾的日变化,开始时间出现最多在4:00,结束时间最多出现在6:00。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辽宁省营口市的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资料,对雾—霾天气的年、月、日分布特征和各等级雾—霾所占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营口市近年来雾—霾天气的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雾—霾天气以轻雾和轻微霾为主,雾占9.1%,年平均雾日为7 d,重度霾和中度霾很少,平均每年约为0.25、0.58 d。雾主要出现在9月至次年4月,轻雾和霾主要出现在7月至次年1月,轻雾和霾在1月和8月出现双高峰值,轻雾在8月最多,霾在1月最多,春冬季霾明显比轻雾多。雾在8:00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是2:00,14:00最少;霾在8:00出现的次数最多,14:00次之,2:00最少。  相似文献   

3.
基于1960—2021年黑龙江省雾天气月统计资料,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插值工具,统计分析黑龙江省雾日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1960—2021年黑龙江省平均雾日为15.6 d/年。(2)雾年代际变化特征呈现为20世纪60~70年代增加,7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逐年代减少,21世纪10年代又有增加趋势,2020年以后上升幅度明显。近62年来,雾日增长率最大的地方为牡丹江绥芬河,达8.1 d/10年。(3)从空间分布角度来看,黑龙江省雾天气基本呈现西南、东北少,西北、东南多的特征。(4)黑龙江省雾天气出现频率为春季和冬季低,夏季和秋季高,其中以6—9月最多,3—4月最少。(5)雾和相对湿度的增减趋势是一致的,当相对湿度增加1%时,雾日数增加1~4 d。  相似文献   

4.
为了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利用柳州气象站1951-2016年降水、大风、冰雹、雷暴、大雾等资料,对柳州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日数年代变化较明显,20世纪60年代、90年代,21世纪00年代为相对多发期,20世纪70-80年代相对较少,柳州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5.4 d,多集中出现在4~8月,以6月最多;柳州市年平均雷暴日数61.2 d,3~9月雷暴日数较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7 d,最多月份为7月,月平均大风日数为0.5 d;年平均冰雹日数为0.1 d,主要出现在每年的3-4月份;年平均雾日数为5.3 d,主要出现在1-4月份;从年变化趋势看,柳州市年平均雷暴、大风、冰雹,雾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0年以后,雾日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莫旗地区1981—2010年雾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莫旗地区雾日的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12 d/10年,年平均雾日为0.6 d;雾的月际变化也比较明显,夏季最多,春季最少;分析雾的日变化,开始时间出现最多在4:00,结束时间最多出现在6:00。  相似文献   

6.
西安雾日和霾日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0~2012年西安区域7个气象站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安地区雾日、轻雾日及霾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2年西安区域雾日分布呈近山区多、平原区少的特点;轻雾日的分布呈城区多发、郊区少发的特征;霾日在城区为高发区,近郊次之,远郊最少。西安地区年平均雾日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轻雾日数以9.0 d/10a的速率呈波动性显著增加趋势,霾日以-7.7 d/10a的速率呈波动性显著减少趋势。西安地区雾日数在年内呈单谷型分布,全年最低值出现在夏季6月(0.2 d),冬季12月出现最高值(3.8 d);轻雾日数在年内呈"V"型分布,全年轻雾日数最低值出现在6月(7.6 d),冬季12月份出现最多(17.4 d);霾日数在年内呈"U"型分布,春末(5月)~初秋(9月)霾日出现频率在年内变化曲线上表现为一个宽广的"U"型底部,在冬季1月份上升至最高值(6.1 d)。  相似文献   

7.
黄滢  江源源  郭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43-15345
统计分析1963 ~ 2009年广西省沿海气象台站雾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气候特征、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3个方面分析广西沿海雾的气候特征和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广西沿海雾出现最频繁时间段为08:00 ~09:00;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其中以3月为最多,夏秋季很少;雾日数年际变化幅度大.广西沿海出现雾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有地面高压后部和弱冷空气影响2种.统计广西沿海雾和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广西处于水汽通量的大值区,水汽十分充沛;广西沿海雾形成要有适当的风速、风向;出现雾时地面气温在11 ~25℃;逆温层是出现大雾的有利条件,但并不是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鲁西北灰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玉霞  代玉田  胡雪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53-9054,9103
[目的]分析鲁西北灰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德州市11个县市1970~2009年灰霾和日照时数资料,对鲁西北灰霾天气的日、月、季、年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灰霾对日照时数的影响。[结果]一日中09:00~14:00出现灰霾频率最多,不同季节日变化不一致;一年中12月出现灰霾日数最多(200 d),其次为1月(161 d),8月最少(20 d)。从季节上来看,秋、冬季灰霾出现多,分别占全年的23%、40%;春、夏季出现少,分别占18%、20%。年际变化上,1970~1979年鲁西北灰霾出现日数最少(110 d),趋势倾向率为2.27 d/a;2000~2009年最多(724 d),倾向率为16.35 d/a。灰霾日数的区域分布,德城区最多,其次为夏津,最少为禹城。灰霾日数的年际变化多与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关,月、季变化多受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控制。[结论]该研究为灰霾的预防及其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1~2000年塔额盆地塔城、额敏、裕民、托里4个气象站雾的观测资料,分析盆地雾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年平均雾日数7-17d,多出现在10月~翌年4月。塔城雾的高发期在7:00~11:30,持续时间集中在2h以内。除塔城外,盆地其余3站年雾日数40年内减少。额敏雾日数年际变化具有15年的震荡周期,其余3站具有6~9年的震荡周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铁岭地区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2004—2013年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铁岭地区视程障碍现象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这10年间,铁岭地区雾日最多的是西丰县,年平均雾日数为19 d;轻雾日最多的是铁岭县,年平均轻雾日数为103.5 d;烟幕日最多的是昌图县,年平均轻雾日数为64.2 d;铁岭地区近10年来雾和轻雾日数呈波动状态,而烟幕日数各地均呈现减幅为40%以上的减少趋势。雾日数和烟幕日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雾主要出现在7月至翌年1月的秋冬季节,烟幕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3月的秋冬季节,轻雾日数夏季相较于其他季节偏多。  相似文献   

11.
李祖敏  陈绍河  林雪香  曾海萍  杨品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80-16681,16821
利用贵港气象站196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贵港大雾天气的气候学特征,并讨论了08:00出现的大雾与相关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港站大雾多出现在夜间,09:00左右为大雾消散的高峰期;近50年来年平均大雾日数为2.2 d,一年中大雾主要出现在春季的3和4月;从年代趋势分析,贵港大雾日数在20世纪60~90年代差异较小,但在21世纪后开始快速增长,年代际间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当08:00气温为14~19℃、相对湿度>96%、风速0~2 m/s时,出现大雾的频率最高,当天或前一天出现0~0.5mm的降水时更有利于大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汪学军  祝卫华  王新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55-8657,8755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和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资料,对九华山大雾天气气候概况及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华山大雾春季和冬季是多发季节,大雾分布地域性强,时空差异大;大雾日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大雾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易生成大雾的时间段在04:00~06:00,占总数的36%,00:00~04:00次之,占总数的28%;大雾的消散时段一般在日出后至正午前,其中08:00~10:00占总数的64%。当气温为0~5℃、相对湿度90%、风速为0~3 m/s时,出现大雾的频率最高。有4种易出现大雾的地面和高空形势场。  相似文献   

13.
对2004—2013年抚顺市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抚顺市雾、霾天气均呈波动变化趋势。近10年,全年平均雾天气日数为152 d,其中以轻雾日数为主,占雾日的95%;大雾年总日数只占雾日的3%;2008年开始,抚顺市浓雾和强浓雾日数逐渐增多,特别是在2013年浓雾出现4次,强浓雾出现7次。轻雾天气夏季最多,秋冬次之,春季最少;而对于大雾、浓雾、强浓雾天气秋季最多,夏天次之。霾天气年平均出现日数为75 d,且以轻微霾天气为主,其占总霾天气日数的96%。但2012年开始轻度霾和中度霾的日数逐渐增加,2013年出现轻度霾和中度霾的日数分别为12、2 d。同时,冬季不仅轻微霾日数最多,且轻度霾、中度霾天气日数也最多,说明冬季是抚顺市霾天气的高影响季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庆北碚地区1953~2010年雾的变化特征及预报因子。[方法]利用1953~2010年北碚地区雾的观测资料,对雾日数的年代际、年际、季节和月变化特征以及雾的生消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分析了雾的气象条件及预报因子。[结果]北碚地区雾日分布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80年代雾日数最多,60年代最低),其持续时间呈缓慢增加趋势;年际特征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并呈现9年周期振荡特征;多雾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冬,其中,雾的形成多在夜间(20:00~08:00),消散多在白天(08:00~13:00)。影响北碚区大雾的气象条件有水汽与层结、风场、温度、相对湿度等。[结论]该研究为北碚地区雾的科学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滨州市大雾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东省滨州市1971~2000年大雾资料,分析山东省滨州市大雾的空间分布以及年际变化、日变化特征和大雾的持续时间变化特征,分析近10年11月~次年2月的地面风场、相对湿度以及连续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雾的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增多趋势;11月~次年2月为大雾多发期,多发期大雾覆盖范围大,持续大雾天气比较容易出现;6月大雾次数最少,出现于凌晨到上午9时,其持续时间也最短。在11、12、1月中,以6时~9时出现大雾的次数最多,5~6时是大雾形成的高峰期。1、2月份以局地性大雾为主,连续出现的几率较小;而11、12月出现持续性大雾天气的几率较大,最长连续出现日数达9d。绝大多数雾日08时的风速在3m/s或以下,雾日前1天20时相对湿度大多≥70%。  相似文献   

16.
宋明明  李秀娟  尹雪梅  李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10-6811,6821
选取攀枝花国家基本站2005~2012年5月份中云量小于2个量且风速较小的天气中的气温、太阳辐射和地面温度资料,对比分析辐射、地面温度和空气温度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对比1 h和3 h变温过程,探讨攀枝花气温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攀枝花地区气温日变化具有独特的规律,最高温度出现时间相对偏晚;在干季晴好天气,一天中高温时段持续时间长,日落前降温不明显。这是由于该地区高海拔、低纬度的特殊下垫面性质,使得在晴朗天气里日出之后太阳辐射迅速增强,并在达到最高值后依然持续较长时间(11:00~14:00);地面受到太阳辐射而升温,地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落后于太阳辐射最高值的出现时间,出现时间相对较晚(14:00)。根据地气系统的热平衡理论,空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空气温度最高值的出现时间也落后于地面的(16:00~17:00)。  相似文献   

17.
王升国  李凤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93-494,496
用统计学原理对泰安市所辖的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9年的大雾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时间分布特征:全市大雾主要出现在每年1、11和12月,平均雾日分别为2.2、2.9和3.0d;空间分布特征:新泰大雾极差和标准差均最大,分别为57和15d;肥城最小,分别为23和5d。全市年最多雾日142d,最少26d,分别出现在1982年和1995年。一元线性回归法得出全市大雾日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率为8.7d/10a。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临沂市10月份雾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0~2009年临沂市10月份资料,对该地区10月份雾发生演变的气候学、天气学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是雾多发区,雾在前一天20:00至当日08:00之间发生,65.8%的雾在09:00之前消散;雾日08:00风速97.4%小于2 m/s,静风最有可能出雾,其次是偏东风,再者是偏南风;雾日前一天20:00以东南东风频率最高,其次是东南风和静风;临沂雾的天气形势主要有5种,分别为锋前均压场型、弱高压或脊型、鞍形场型、高压入海型和倒槽(低压)前部型。  相似文献   

19.
巴珠  贡觉群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61-14162
[目的]研究泽当城市草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对泽当国家气象观测站2011年12月~2012年11月草面温度和地表温度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泽当城市草面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各种典型天气条件下,苹面温度和地面温度差值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只是二者交替出现的时间略有差异,晴天出现交替出现时间最早;二者变化最为剧烈的时候出现在午前和午后;日出和日落前后是草面温度和地面温度一日中的交替时次;冬春白天草面温度要高于地面温度、夏天除早晨8:00 ~9:00二者基本接近外,地表温度始终高于草面温度,草面温度高于地表温度出现在秋季上午9:00之前,10:00之后地表温度明显高于草面温度.[结论]该方法为探讨泽当城市草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