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宁夏引黄灌区成龄苹果园生草的优点和成龄苹果园自然生草技术,将为类似苹果园的土壤管理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苹果园行间种植的绿肥植物,在果园种植鼠茅草、毛苕子、三叶草、苜蓿,以行间自然生草为对照,研究苹果园不同生草栽培对其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果园生草栽培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土壤含水量,其中,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含水量的改善效果优于鼠茅草和毛苕子;果园生草栽培主要改善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对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改善效果不明显。理想的苹果园生草品种为苜蓿和三叶草。  相似文献   

3.
生草栽培对富士苹果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洛川县和长武县的富士苹果园生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生草栽培明显改善富士苹果园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和N、P、K含量;改善果园小气候,显著降低果园气温和土壤温度的极端数值;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生存与繁衍,降低虫害密度,早期落叶病发病轻;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水分有保水和争水双重影响,但在渭北正常年份保水作用是主要的,在多雨年份,会加重套袋果实黑点病和红点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生草对干旱荒漠区果园小气候环境及苹果叶片的影响,对皮山农场苹果园生草设置清耕与自然生草2个处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个处理下苹果园上、中、下冠层小气候环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自然生草处理下苹果树冠中层日平均气温降低0.2℃,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增加1个百分点,日平均光照强度降低2 132 lx,苹果树冠下层日平均风速降低0.05 m·s-1。自然生草处理地下5、10、15、20、25 cm处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比清耕处理降低0.7、0.6、0.5、0.3、0.2℃。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自然生草处理对苹果园上、中、下冠层小气候环境的调节作用均优于清耕处理,冠层越低调节作用越明显。自然生草处理苹果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厚、叶鲜重、比叶重及叶绿素含量较清耕处理明显增加,日平均叶温降低0.68℃。通径分析发现,清耕处理苹果叶温比自然生草处理更易受果园小气候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干旱荒漠区果园生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蜜源植物组合生草模式可形成较长花期,对果园害虫群落动态造成显著影响。为探明不同生草模式对苹果园主要害虫的影响,本研究在自然生草的基础上,适当种植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孔雀草、万寿菊等显花植物。结果表明:试验苹果园中害虫主要有绣线菊蚜和金纹细蛾,绣线菊蚜为优势种;组合生草区害虫显著少于自然生草区; 2018年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孔雀草+万寿菊+自然生草多蜜源植物的组合生草区害虫总量比2017年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自然生草的组合生草区减少12. 22%。说明增加蜜源植物的组合生草模式对苹果害虫有显著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蜜源植物组合生草模式可形成较长花期,对果园天敌群落动态造成显著影响。为探讨不同生草方式对苹果园主要天敌的影响,本研究在自然生草基础上,适当种植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孔雀草、万寿菊等显花植物。调查结果表明:苹果园主要天敌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中华通草蛉、食蚜蝇、小花蝽等,2018年组合生草区树冠上天敌总量较2017年增加43.96%,生草中天敌总量增加16.89%。说明增加蜜源植物的组合生草模式对繁育天敌、控制害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泰沂山区苹果园自然生草优势草种类及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自然生草在改善苹果园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2014—2015年,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肥城市安驾庄镇边院村矮砧苹果试验园进行自然生草试验。结果表明:春、夏二季(4月至7月中旬)是各种草的主要发生期;不同时期的优势草种存在一定差异;泰沂山区苹果园优势草种有荠、藜、绿穗苋、狗尾草、马唐、牛筋草、马齿苋等。6月中旬以前,草的种类相对较少,产草量较低;进入6月下旬,草的种类增多,产草量较高,全年每666.7m2干草产量约420.4 kg。自然生草的氮素含量为2.17%~4.17%,除绿穗苋外,其余草种的氮素含量与人工生草的相差不大;磷素含量分别为0.65%~1.45%,与人工生草相比,其平均含量相对较高;钾素含量为3.57%~9.33%,除春季草荠菜外,均明显高于所检测人工生草的钾含量。综上结果表明,自然生草能有效改善苹果园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6,(13):82-83
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土壤管理方法和制度,行间生草、株间生草及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成为了中国果园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含水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苹果园生草对对土壤矿质营养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覆盖模式对旱地苹果园土壤环境的影响,以11a生"信浓红"苹果树为试材,对比分析全覆膜、生草覆草、起垄覆膜、"肥水膜"一体化和清耕处理下苹果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草覆草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不同覆盖处理均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尤以"肥水膜"一体化效果最为显著。不同覆盖处理都能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肥水膜"一体化技术能较对照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且处理对土壤酶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表土层,不同土壤酶活性和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常规施肥相比,覆盖处理后能不同程度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且均以生草覆草效果最佳。综合分析,旱地苹果园采用"肥水膜"一体化技术配合行间生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园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
昭通市是南方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至2009年苹果面积已达到1.67万hm^2,产量30万t,产值4.2亿元,苹果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节省生产成本,2006年至2009年我们开展了苹果园生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苹果园生草方法简单易行,能提高苹果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对昭通市苹果生产有较大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增加核桃园早期收益和促进核桃幼苗快速生长,利用核桃因空地种植紫花苜蓿,规模化养殖本土黄腿麻鸡,采用与对照比较的方法,探讨核桃因种草养鸡对核桃树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研究显示:核桃园养鸡能明显提高核桃幼苗的树高、地径、胸径和郁闭度;核桃园种草养鸡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两年可获利润13474.5元/hm2.表明核桃园...  相似文献   

12.
果园生草效应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生草法是一项先进、适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可以促进果树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营养成分,改善生态环境,并能促进果牧型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介绍了果园生草的效应、适宜的草种及其适宜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石灰岩山区果园生草对果树根系生态系统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岩山区果园生草可以提高生长季土壤含水量 ,稳定周年地温 ,提高土壤基础养分含量 ;改善土壤物理性能 ,从而促进果树根系发育。无芒雀麦和鸭茅草是石灰岩山区果园比较适宜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草措施对温室桃园土壤环境和养分的影响,为温室桃栽培优质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以温室桃园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种植三叶草和小黑麦为处理,以清耕为对照,测定温室桃园土壤理化性质、体积质量、孔隙度及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室桃园行间种植三叶草和小黑麦能减缓土壤温度变化幅度,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水溶性总盐含量,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其中种植三叶草的效果好。生草能增加土壤pH,显著降低0~20 cm土壤体积质量,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温室桃园生草可以有效调节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果园种植绿肥对天敌和害虫群落及种群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果园种植绿肥对天敌和害虫群落及种群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种植绿肥的果园天敌种类和数量明显多于清耕园 ,天敌种类至少 2 3种 ,绿肥园树上天敌数量平均每株次有 1 .82头 ,清耕园平均每株次有 1 .1 5头 ,绿肥园比清耕园高 5 8.3%。 1 999、2 0 0 0、2 0 0 1年绿肥园平均每次每平方米地面天敌数量分别是清耕园的 80倍、1 8倍、42倍。绿肥园害虫发生期比清耕园推迟 7d ,且峰值平均降低 39% ,桃小食心虫的卵果率下降 1 .1 4%。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中晚熟荔枝不同种植管理模式对肥耗的影响,调查了我国广东、广西中晚熟荔枝不同种植管理模式下荔枝产量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采用稀植、果园生草覆盖、放2次梢、增施有机肥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肥耗;肥耗与品种有一定的关系,相对桂味品种,鸡嘴品种果园肥耗较高;有机肥施用量与化肥施用量的比值与肥耗成反比,即有机肥施用量占比越高,其肥耗就越低。  相似文献   

17.
桃园林下对白花三叶草、紫云英、大巢菜、多年生黑麦草和蚕豆5种植物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5种植物秋季种子播种出苗后至第二年5月上旬地上部生物量达到高峰,其中白花三叶草、大巢菜和紫云英的地上部生物量可达100 t/hm~2以上;5种植物对杂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白花三叶草、大巢菜和紫云英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明显,春季时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抑制率均达80%以上;桃园种植生草植物后蜜蜂数量普遍增加,其中紫云英种植区蜜蜂数量增幅最高,达1 210.0%。综合其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和半饱和光强等参数分析,蚕豆、白花三叶草和紫云英较适宜于桃园林环境下栽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苹果园不同牧草种类和种植方式对苹果绣线菊蚜及其天敌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五点取样调查方法。[结果]与清耕园相比,生草园绣线菊蚜高峰期的发生量明显减少,其中紫花苜蓿区绣线菊蚜高峰期的发生量最少,不到清耕园绣线菊蚜种群数量的60%,其次为苜蓿-三叶草-黑麦草混合区和黑麦草区,分别为清耕园的67%和81%。果园中优势天敌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中华通草蛉和蚜茧蜂,生草园较清耕园天敌数量明显增多。紫花苜蓿区苹果树上和苜蓿上优势天敌的数量均最大,混合区优势天敌的数量仅次于紫花苜蓿区。果园施药后,生草园和清耕园果树上天敌的死亡率相当,而生草上天敌的死亡率约是果树上天敌死亡率的一半。[结论]生草对天敌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林草间作及肉羊高效养殖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牧草引种、疏林地和果园种草、肉羊养殖等方面,对三峡库区的林草间作及肉羊高效养殖技术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筛选出了适合库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牧草种类及水土保持的牧草种类,提出了林草间作的技术要点,同时应用肉羊高效养殖技术饲养肉山羊,把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地畜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强调了二者的相互依赖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生草对十堰猕猴桃果园的生态效应,以长平塘村和高岭村的猕猴桃果园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人工生草选择白三叶和黑麦草,比较分析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对土壤养分、杂草种类和数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自然生草,人工生草可以有效降低果园内的杂草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碱性土壤的pH值,其中种植黑麦草效果更好;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在改善土壤温度、提高果树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方面无显著差异。在长平塘村和高岭村,相比自然生草和种植黑麦草,种植白三叶可以大幅降低猕猴桃果园内的杂草种类和数量;在高岭村,人工生草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湿度(P<0.05);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相对自然生草和种植白三叶,种植黑麦草提高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效果更为显著。研究表明,相比自然生草和种植白三叶,十堰市猕猴桃果园更适合种植黑麦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