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樟子松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耐贫瘠等优良生物学特性,是我国北方珍贵的、优良的造林树种。文章从樟子松的采种时间、采种母树的选择、球果脱粒,育苗地选择、育苗过程及管理,樟子松容器苗的培育、出圃以及樟子松大苗、容器苗造林等几个方面介绍、总结了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是一项实用高效的林业造林生产技术,对半干旱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及容器苗造林技术,旨在提高樟子松育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容器苗在山西中部地区生态造林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从樟子松育苗的容器准备、圃地准备、基质准备、容器装填与摆放、播种苗培育、移植苗培育、苗木出圃和运输等方面总结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又名海拉尔松、黑松。近年来,随着容器制作技术的提高及其容器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容器苗造林已成为干旱山区、沙化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容器苗栽植后没有缓苗期,生长快,扎根好,抗旱、抗寒能力强,造林成活率高。现将自己多年来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容器苗人工造林是一种适合鄂尔多斯地区的造林生产技术,对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利用大棚对樟子松进行容器育苗,出圃后再进行人工造林,旨在提高樟子松人工造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樟子松是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也是良好的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过去樟子松造林一般用裸根苗,但其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低,且造林季节受限制,而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可以在干旱山地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现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塑料大棚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樟子松容器育苗,改善了生态环境,缩短了育苗时间,苗木质量好产量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高于裸根苗。大棚樟子松容器育苗是加快培育壮苗,提高荒山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包括苗床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浇水、防虫鸟、装容器袋以及防病虫害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容器苗带土移植能够很大的提高造林成活率。培育出优良品质的樟子松苗,能够对林业的发展、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及优化环境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是耐瘠薄土壤的树种,具有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等特性,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广泛栽培。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引入内蒙古通辽市,目前已经成为本地区用材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的主要造林树种。由于降水量减少和气候干旱的加剧,樟子松裸根苗造林已难保成活,因此,容器苗造林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的主要方式樟子松容器苗培育投入大、工序多、技术性很强,要大规模稳定生产樟子松容器苗,必须要熟练把握种子的质量、育苗地选择、营养土配置、播种、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这样才能培育出健康林分所要求的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容器育苗技术的普及推广,容器苗的需求量和育苗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在造林过程中,也经常发生因对苗木保护、栽植方法等技术环节把握不当,而导致的造林成效不高甚至完全失败的现象。2005年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积极进行樟子松造林试验及大面积推广工作,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5%以上,保存率为90%左右,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一、容器苗造林的关键环节1、炼苗与墩苗苗木是造林的基本材料,容器苗造林同样要求优质壮苗,不同规格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1.
2002年至2008年,和林格尔县在全县7个乡镇的广大黄土丘陵和平原沙地推广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容器苗造林和樟子松大苗造林技术。几年中累计培育樟子松容器苗4000多万株,樟子松人工造林12.85万亩,其中樟子松容器苗造林12万亩,樟子松大苗造林0.85万亩,占到了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5%。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是北方干旱地区造林先锋树种,适应范围广,在荒山荒地造林中得到普遍应用。樟子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高,要想保证其造林的成活率,提高其生长量和林分质量,必须选择合适的育苗技术,进行科学培育与种植。文章介绍了樟子松播种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阐述了苗期管理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是先育苗,再移植到容器定植培育一段时间后再用于造林.介绍了左云县樟子松容器苗培育和造林技术,旨在为山西省北部地区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提供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是北方针叶树种中较耐严寒且速生的树种 ,对土壤要求不严 ,根系发达 ,固土能力强 ,因此 ,非常适宜在张家口沿坝山地营造用材防护林。但是 ,由于北方春秋季节气候干旱 ,往往造林成活率很低 ,再加上樟子松种源不足 ,给造林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经过近几年的育苗造林试验 ,采取营养袋容器育苗雨季造林技术 ,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同时 ,也节约了种源 ,为河北省北方地区的樟子松育苗造林工作提供了一项简单实用的技术。1  2a生樟子松苗移植与造林1.1 苗床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管理方便且距造林地较近的地块作苗床…  相似文献   

15.
王思慧 《山西林业》2023,(S2):50-51
樟子松是同朔地区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为荒漠化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基于实践经验,总结了樟子松容器苗培育及容器苗造林技术,为樟子松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是坝上沙地造林首选的乔木造林树种。在工程造林树种选择上,樟子松容器苗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樟子松苗木的生长规律,结合温室内的优越条件,温室育苗基本上是2年3茬,播种的季节分别是3月初的春季和夏季,在不同的播种时间播种的苗木,由于各时期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也有所区别,具体的育苗技术及管理措施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容器苗营养土的配制、苗木的选择、整地方法、造林时间等方面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苗的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塑膜容器育苗及容器苗造林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容器育苗,造林中产生的技术问题,以油松,侧柏为主要树种,从制定塑膜容器苗的苗木标准,进一步提高育苗技术水平,注意容器苗造林的适地适树、适时进行穴内间株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营养袋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忠学 《中国林业》2012,(12):37-37
容器育苗作为大田育苗造林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而原有的容器育苗技术致使种子萌发率较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采用新的技术进行育苗造林已成为该行业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不同的试剂方法,对樟子松容器育苗进行了研究,为造林育苗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日照较长,与造林地较近、有良好排水灌溉的平坦地作苗圃。选一年贮藏樟子松种子、高锰酸钾、ABT3号生根粉。将樟子松种子用45℃的温水浸泡至自然冷却,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甘肃宕昌县土壤瘠薄、干旱、高寒等立地条件差的沙土山区造林绿化,多年来进行了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樟子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实践,发现容器育苗具有提高苗木发芽率和保存率、节约种子、造林成活率高、起苗运输方便等优点。为此,对其容器育苗技术、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能够为本地区培育优质壮苗,可提高每亩产苗量25%以上;提高造林成活率15%~20%。对确保造林提质增效、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官鹅沟5A级景区绿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