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03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103是漳恢 103 与龙特甫A不育系配制的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较好的杂交稻新组合.其中,漳恢103是漳州市农科所1996年早季用多系1号作母本、榕813姐妹系作父本杂交,经6代选育出各方面性状表现较好的株系,于1999年晚季开始进行大量测交,并定名为漳恢103.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T优5537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该院选育的T55A,与从四川农业大学引进的恢复系蜀恢537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2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于2001年早季开始引进试种示范,连续两年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等特点。 一、特征特性 1.产量表现:T优5537于2001年早季,在我县山城、龙山等乡镇多点试种示范,平均单产8.24吨/公顷,比对照种  相似文献   

3.
京福Ⅰ优527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的新不育系京福1A,与从四川农业大学引进的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的晚稻中熟优质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自2005年早季引进种植,表现植株形态好,抗性强,产量高,米质优,增产、增收显著,是适合我县种植的早晚兼用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4.
特优923系省农科院稻麦所用龙特甫A与福优923配组育成的晚汕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尤溪县农业局2004年引进作早中稻高产栽培示范,表现适应性好、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适宜在单季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增刊启事     
谷优527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谷丰A与蜀527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尤溪县农业局2004年引进在管前镇村尾村作早中稻示范,平均亩产812公斤,表现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适宜在单季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Ⅱ优1273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育成的高产、中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的三系超级稻新品种,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5年在尤溪县作再生稻种植,连续3年百亩示范片头季稻产量每667 m2超过800 kg,2005年以最高产量587·6 kg创再生季高产纪录[1]。2006年沙县承担福建省农业厅超级稻核心示范片项目,在夏茂松林、俞邦两个行政村安排作连作晚稻示范种植66·7 hm2,10月26日经省市县有关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平均每667 m2产量达713 kg。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如下。1品种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7.
佳辐占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迟熟早籼常规水稻品种,2003年通过福建省水稻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福建省2006年农业五新技术推荐的优质常规水稻品种,也是福建省种子储备的指定品种之一。福鼎市种子管理站为了提高储备种子的质量,连续3年在福鼎市店下镇进行倒种,平均单产与早季相当。现将佳辐占的特征特性以及倒种高产栽培技术简述如下。1作双晚倒种特征特性1·1主要农艺性状佳辐占在福鼎市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 d,与威优77相当。作双晚倒种全生育期118~120 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茎秆粗壮、…  相似文献   

8.
优质两系稻新组合"金两优28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两优289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用自育核不育系金山S-2与早恢89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和2006年在龙岩市、莆田市、福州市及三明市等地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一般产量7·  相似文献   

9.
Ⅱ优1273系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被福建省种植业管理局确定为超级稻的主推品种。2004年我县开始引进试验、示范。2005—2006年作再生稻、早中稻、单季晚稻种植,表现植株形态好。抗性强,丰产性好,增产、增收显著,每亩产量600-700公斤,高的超过750公斤。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水稻福两优2163系福建省农科院采用广亲和不育系SE21和明恢63配组而成.2000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在我县早、晚季示范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株型紧散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抗倒伏强、米质优,深受广大种植农户欢迎.为充分发挥该组合的生产水平,2000年晚季对福两优2163不同施氮量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1.
两优68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0品种名称:两优688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SE21S×南恢688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5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9天。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Ⅱ优13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13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Ⅱ-32A×泉恢131组配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2004年引进试种,表现突出,高产稳产;2005年示范推广312 hm2,经县科技局和农业局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实地验收,平均每667 m2产量612.5 kg.该品种大田表现为高产、增产潜力大、抗病性较强、适宜我县海拔1 000 m以下地区做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博Ⅱ优15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不育系博ⅡA为母本,用自选优质高产强优恢复系HR1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和广西的中南部、福建省南部及海南省作双季晚稻种植。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逆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到2005年晚季累计推广面积达40.4万hm2,已成为华南稻区晚季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春季在海南用明恢86作母本与蜀恢527杂交,2003年晚季在福州用该杂交组合F1作母本,与多系1号杂交,后代在上杭茶地自然稻瘟病区筛选,对所获得的优良单株连续多年在沙县和海南反复加代定向培育,选育出恢复系福恢656。利用恢复系福恢656与三系不育系泰丰A配组,选育出三系晚籼杂交水稻新品种泰丰优656。该品种具有米质优,熟期转色好,丰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业》2005,(2):14-15
D奇宝优527系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共同选育的晚汕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品种来源于D奇宝优A×蜀恢527)。属基本营养型,早中晚稻兼用。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尤溪县2003年引进作单季稻和烟后稻示范,2004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进行了百亩再生稻高产  相似文献   

16.
用60Co-γ射线350Gy辐照明恢63干种子,从M3代选得抽穗期提早,农艺性状一致、稳定的突变系,定名早恢90.以早恢90为父本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农A配组成的农优90,在1999、2000年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中产量居首位,比对照威优64和威优77分别增产9.8%和8.0%,差异极显著;抗病性、米质均优于威优64、威优77;2002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泸优1256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3品种名称:泸优1256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泸香90A×南恢1256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5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0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  相似文献   

18.
宜优99是四川省眉山市裕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种研究院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R99-E37配组而成的三系优质籼型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由福建省福安市种子管理站引进作晚稻种植,通过2004~2006年试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比对照增产显著.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列为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531"工程主推品种之一,晚季在武平县示范推广11 hm2,表现全生育期约130 d、株型适中、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株高121.5cm、穗长27.5 cm,经现场验收加权平均产量达626.7 kg/667 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10.11%,达极显著水平.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育成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轻简化栽培的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以优质籼稻两系不育系盐169S为母本、五山丝苗为父本,通过杂交配组育成两系杂交籼稻新品种盐两优丝苗1号。该品种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矮秆多穗,全生育期128.8 d、株高114.7 cm、有效穗数273.8万/hm2、每穗总粒数187.4粒、结实率85.9%、千粒质量23.5 g。201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联合体试验,2年区试平均产量9.77 t/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64%;稻米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3级优质米标准;2年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3.8、4.7。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0247),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福薯7-6系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以白胜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000~2001年在莆田、晋江、同安等三个点平畦栽培,100天生长期内,嫩叶(含茎尖)产量2500kg/亩左右,适宜福建省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地种植.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