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对某8缸柴油机冷却水套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运用ICEM CFD软件对整机冷却水套进行了网格划分,获得较高质量的有限元模型,导入FLUENT计算水套的流场。通过对水套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析,得出各缸冷却特性分布的规律,判断出第8缸冷却性能相对较差。尝试通过改变进水总管末端的长度,探究其对各缸冷却液流动的影响,尤其是对第8缸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延长进水总管末端的长度,可以有效平衡各缸冷却水流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CFD计算软件对天然气发动机气缸盖及其冷却水套进行了三维流固耦合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得到了缸盖温度场和水套流场的信息并进行了分析评价;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根据计算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变上水孔面积的改进措施,通过加大第5缸附近的水流量,减小第1、2缸附近的水流量,改善了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CFD分析软件STAR CCM+对某6缸柴油机冷却水套的冷却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对CFD计算获得的水套流场的速度场、压力场、换热系数及水流量分布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前期机型冷却水套成功开发经验,对该机型水套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冷却水套中的水流冷却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卧式柴油机结构特点,设计了强制冷却闭式循环系统水套结构,在不同工况下对水套入口流量及关键点的温度和压力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冷却水套的流场、压力场和换热系数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原水套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原水套平均流速为1.00 m/s,平均换热系数为7 767 W/( m2· K),压力损失为0.027 MPa,基本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但各缸冷却水流速和传热系数不均匀,在公共水腔中部、二缸缸体水套上部出现大的漩涡,二缸鼻梁区、两个排气道下方局部区域存在流动死区.结构优化后,水套平均流速达到1.35 m/s,平均换热系数达到9 826 W/(m2·K),较原方案分别提高了35%和26.5%.在热负荷最大的缸盖鼻梁区,冷却水平均流速达到1.33 m/s,提高了41.5%,换热系数都在5000 W/( m2· K)以上,没有出现原方案中的局部流动死区和大的漩涡.  相似文献   

5.
短冷却水套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冷却水套在车用发动机上应用广泛,能够有效地将冷却水集中在热负荷高的机体中上部,冷却缸孔,减小缸孔的不合理变形。利用成熟的CFD模拟技术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短水套在非道路发动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冷却能力,找出影响发动机冷却水套性能的主要因素,提高发动机性能指标,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运用CFD模拟计算软件FIRE对江铃G501汽油机水套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对水套流场流速、压降等进行量化,对流场流线、局部漩涡流动、流动细节等进行可视化。根据分析结果,对缸体缸盖冷却水套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出流动性好且压降低的水套,确保满足发动机的冷却要求。对于CFD分析结果,通过流场试验,验证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应用ABAQUS软件进行温度场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套缸盖温度场符合要求。【结论】温度场分析结果作为判断水套设计是否合理的依据,通过一套综合分析流程,完成了水套的设计优化,为该款发动机冷却水套的结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使用FEA和CFD软件对一个16缸的中速柴油机的冷却水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先对整个冷却水套模型进行适当的网格划分,并经过一定时间的计算,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在这一步中,选出冷却水的流量最小的那一个气缸,对此气缸进行更好质量的网格划分,然后加载进出口边界条件,进行更细致的流场分析。  相似文献   

8.
气缸盖的主要功用是密封气缸上部,与活塞顶部和气缸壁形成燃烧室,并承受气缸内气体压力。气缸盖内部有冷却水套,其端面上的冷却水孔与气缸体的冷却水孔相通,以便利用循环水来冷却燃烧室等高温部分。缸盖与缸体平面的密切贴合是靠衬垫的作用和缸盖螺栓螺母的正确旋紧。  相似文献   

9.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消防泵柴油机WD129TB16功率不足,冷却水温度过高,活塞线膨胀系数过高,转速下降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改用大流量冷却水箱,改装大流量冷却水箱风扇,提高冷却效果;同时通过改用上柴227KW缸套、活塞、活塞环等,改变气缸压缩力不足串气功率下降等措施;以达到柴油机使用过程稳定,水箱无喷水,喷气现象,排气总管、消声器、排气支管无发红、无黑烟排出、无火星现象,从而提升柴油机功率不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水管是柴油机冷却水套设计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装置,目的是为了将冷却水比较平均的分配给每缸的冷却水套。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的优劣。本文中对分水管的几种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水管设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利用AVL F ire软件对SNH4102Z柴油发动机的缸体水套进行了冷却水的流动分布、压力损失及换热性能的CFD分析,然后在原机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结果表明:原机缸体水套存在背水侧冷却强度不足、冷却均匀性差的缺点,不能满足缸套冷却要求。而提出的改进方案明显提高了缸体水套背水侧的冷却强度,改善了缸体冷却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Pro/E软件对某柴油机气缸盖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热负荷分析,其中水腔的热边界条件用CFD软件Fluent进行求解,将CFD计算出的对流边界条件影射到缸盖水腔表面,最后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计算出缸盖的温度场,并进行热-机耦合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气门周围的应力较大,应作为设计重点考虑的部位。  相似文献   

13.
考虑冷却流场的缸套失圆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NSYS为平台,在整体冷却水系统数值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应用流固共轭耦合传热的数值方法,计算了冷却水流动对缸体与冷却水耦合模型的温度和气缸体热变形分布的影响,给出了整体冷却水系统的流场、压力场.对冷却水流动影响下的耦合模型的温度场、缸体的热变形及缸套的失圆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缸盖水腔流动与沸腾传热的流固耦合数值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CFD软件STAR-CD和FEA软件ABAQUS对226B型柴油机缸盖冷却水腔内的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为反映沸腾传热的影响,基于FORTRAN语言开发了单相流沸腾传热模型,将其嵌入到STAR-CD中.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加入沸腾传热模型可以大幅度提高模拟计算的精度,最大误差由18%下降至7%,为柴油机冷却水腔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气缸套受活塞敲击而产生的壁面振动对气缸套振动壁面附近冷却水流场的空蚀影响情况,通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基于AVL-Fire流体计算软件提供的欧拉多相流空化模型,结合动网格技术建立近振动壁面处流场区域的多相流流场空化模型,将气缸套出现空蚀的振动壁面处的振动特性及其附近冷却水的流场特性进行耦合分析,得到了壁面衰减振动条件下流场的空化特性.对比在壁面振动条件下的流场空化云图,结果表明:气缸套壁面振动是气缸套空蚀的主要因素,受振动壁面影响而产生的空化气泡将在狭隙后圆弧壁面处聚集并溃灭,造成此处的空蚀较为严重,这与气缸套穴蚀部位的试验统计结果一致.通过对比同样壁面振动条件下入口流速不同时流场的空化云图,发现流场处于较大流速状态下,更容易产生空化区域.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增压直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水泵效率过低的问题,应用一维及三维CFD方法进行优化分析.首先根据发动机最大热负荷下冷却系统带走的热量,确定水泵的流量需求;其次采用一维CFD软件Flowmaster对该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分析,确定水泵的扬程需求;然后根据流量及扬程需求,对水泵进行详细设计,其中叶轮设计方式为闭式离心叶轮,且叶片前缘向压力面倾斜,蜗壳设计方式为梯形截面的扩张通道;最后采用三维CFD软件Fluent对设计的叶轮及蜗壳进行计算,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CFD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误差小于5%;优化后水泵在设计工况下满足设计需求,总效率较原水泵提高了26%;抗气蚀性能增强,必须汽蚀余量NPSHR降低0.4m.流场分析表明,新水泵较原水泵压力分布更均匀;新水泵消除了原蜗壳内的低速旋涡,使能量损失减少,能量转换效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水管通水冷却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最常采取的施工温控措施之一,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成本高。针对船闸结构混凝土温控特点,依据有关规范和借鉴地下水工衬砌混凝土通水冷却智能控制经验,确定了结构混凝土通水冷却智能控制3个参数(通水时间、冷却水温和温降速率),提出了内部温度曲线控制目标和智能控制技术方法,并配套研制了智能化控制设备,在清远二线船闸上闸首底板实践应用。试验结果证明闸首底板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温降速率全部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全面验证了“温升阶段全时通水降低最高温度、温降阶段间歇性通水控制流量和温降速率”以及终止通水冷却时间控制等技术方法的科学性、适用性,且该智能控制设备操作简便、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8.
离心泵输送粘油的水力性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FD程序FLUENT计算了离心泵输送水和粘油时的内部流动和水力性能,重点考察了液体粘度对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叶片与蜗壳隔舌之间的相对位置对泵水力性能影响很小;叶轮水力效率和水力损失系数分别随着液体粘度的增大而降低和增大,但在个别粘度和流量下,水力性能比输送水时要好;叶轮理论扬程在小流量工况下出现驼峰.计算的泵扬程与实验值接近,存在“扬程突升”现象.该现象是由粗糙的叶轮和蜗壳过流表面,以及液体粘度增高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