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社种植枣树有悠久的历史。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下,发挥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全社枣树由五万株发展到八万株,枣粮间作面积达到一万八千亩,鲜枣的产量达到150万斤。但在前几年,由于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枣树发展的步子慢了,产量下降到40万斤。 随着批修整风运动的深入进行,公社革委认真总结了枣树生产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前几年枣树发展缓慢的原因是思想上的路线偏了,误认为“粮棉不上纲,其他顾不上”,没有把发展枣树当作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重要措施来统筹安排。通过算帐对比,我们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我社地处马颊河沿岸,有41个生产大队,17,000人,总耕地25,000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经济比较落后的公社。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社广大贫下中农认真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光辉指示,以努力奋斗,艰苦创业的革命干劲,掀起了一个持久地植树造林、大搞粮枣间作的群众运动。到目前为止,全公社共栽树102万株,适宜粮枣间作的2万亩耕地,基本上实现了粮枣间作化,共有枣树17万株(幼树14万株,结果树3万株),初步达到每人平均10株枣树的要求。在植树造林大搞粮枣间作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一…  相似文献   

3.
本项工作是山东省果树所枣树研究组的组内工作,本文的撰写郭裕新同志给予了指导,谨致谢忱。 枣粮间作是枣树栽种的主要方式。这种栽植方式,除去能经济利用光能,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以外,也适合枣树喜光的性 ,有利于枣树生长结果。然而,枣粮间作中枣树最合理的行距,却尚少研究,生产中枣树行距不一,未能充分发挥间作的生产效益。因之,研究确定合理的枣行密度,对今后规划枣粮间作,更好的发挥其生产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题试通过对不同枣树行间间作地的日照时间、直射光量的分析比较,探讨我省枣粮间作制中枣树的合理行距。 一、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枣粮间作优化结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县是圆铃枣的集中产地,多以枣粮间作方式栽种,面积达25.3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3.2%。实践经验证明,枣粮间作较其他农作制能更充分利用耕地、日光和高层空间,从而获得较高的农田经济效益,并兼收农田林网的生态效益,但这方面研究资料较少,1985年山东果树研究所郭裕新等人率先研究了枣粮间作制的主要矛盾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模式结构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调查了本县枣粮间作情况,探索适于我县推行的枣粮间作优化模式。 一、枣与间作物主要矛盾 枣粮间作制中,枣与间作物组成利用光、肥、水的共体。在这个共体中,枣树具有寿命长,个体高大,根系…  相似文献   

5.
粮枣间作在我省乐陵、茌聊、邹滕等枣区有悠久的历史,是贫下中农在长期生产斗争中创造的经济利用土地、提高农田生产力的间作方法。 粮枣间作实际上包括粮食、油料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与枣树的间作。由于枣树落叶早、发芽晚,枝稀、叶小、遮光少,加上枣树耐盐碱、防风固沙的长处,粮枣间作有利保护农田作物的生长。只在干旱的年份,作物略有减产,改善肥水条件后,粮枣间作中的矛盾可得到解决。发展粮枣间作有利于排、灌、路、林综合规划,符合旱涝、风沙、盐碱综合治理的要求,也是平原地区战备防空的一项有力措施。 以往因受小农经济的限制,粮事间作…  相似文献   

6.
位于鲁北平原上的山东省乐陵市100万亩枣园,是我国以枣树为主,枣粮间作的田中园风景旅游区。这片浩瀚无际的枣林,有枣树2000万株,品种多达43个,堪称当今世界枣园和名枣之最了。乐陵小枣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省果树研究所、乐陵县林牧局和乐陵县园艺场组成的枣树科研协作组进行的枣粮间作丰产试验,取得可喜的进展,5.02亩试验田,133株金丝小枣,今年获得亩产粮枣2201.1斤的高额产量,(枣为晒成红枣的干品产量),创造了枣粮间作亩产超双千的记录,其中红枣1774.8斤(鲜枣产量为2730.4斤),小麦215.9斤,玉米210.4斤。现该组乘胜总结经验,修订计划,争取在1980年实现枣粮亩产2500斤,粮食亩产800斤的枣粮间作高产指标,提前完成该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枣粮喜丰收 亩产过双千  相似文献   

8.
枣粮间作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与自然斗争的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经济利用土地、日光能,提高单位面积农田产量和经济收益的宝贵经验,数百年前已为很多枣区采用。目前,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枣树集中产区,多以此方式栽种枣树,获取枣粮兼收,以枣促农,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收益。 我所对枣粮间作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仅在1961~1962年,观察比较了几种粮食作物在间作地上的生长表现和产量状况。一、枣粮间作的忌义 总结各地的经验,枣粮间作的意义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1.符合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实行枣粮间作的枣区,行行整…  相似文献   

9.
<正> 山东省无棣县是金丝小枣的主要产地,1985年全县枣粮间作面积达21.6万亩,枣树330万株,其中结果枣树140万株,年产干枣800多万kg。当地金丝小枣生产长期以来处于低产局面,据1959~1985年的产量调查,其单株干枣产量平均为2.95kg,历年株产最低的是1961年,为0.6kg,最高的是1982年,为  相似文献   

10.
我社是秦安长红枣的集中产区,常年产量在百万斤左右。其中黑石管区的黄家峪、黑石、周家庄等六个大队的枣树尤多,一般占全社枣产量的30%以上。黄家峪大队,六年来坚持管理,枣产量一直稳定在10万斤以上。 我社虽然产枣历史长、枣树多,但是由于过去管理水平差,靠天指“年头”,靠地地力薄,治虫还是沿用小农经济时的老法,所以产量一直低而不稳。碰着枣粘虫重的年份,几乎绝产。例如周家庄大队,有一万多棵枣树,1963年只收6000斤;1966年春,全面防治了枣步曲和枣粘虫,收枣17万斤。 去冬今春以来,我社深入进行路线教育,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11.
枣麦间作高产高效枣树栽培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随着枣树生产的发展,枣产区群众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已成为一项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我们结合工程造林和红枣基地建设,于1986年在本县南张村规划试验推广枣麦间作1000亩。实践证明,实行枣麦间作是兼...  相似文献   

12.
金丝小枣是河北省沧州地区著名特产,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是由于多年来管理粗放,近几年又出现了不同程度重发展、轻管理,树势衰弱,产量、质量仍处于低水平。1983年我们承担了河北省科委“枣粮间作地枣树优质丰产综合栽培技术开发”项目,推广应用五项综合配套技术,15万亩试区,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1986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枣的谚语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说明枣树结果早)枣树当年死不算死柳树当年活不算活(枣树定植后当年不发芽不一定就是死了)枣麦间作好下收粮上收枣枣树歇秋不歇夏(说明枣树和小麦适合间作)  相似文献   

14.
金丝小枣枣粮间作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无棣县是我国金丝小枣重点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全县枣粮间作面积为5.3万hm2,有枣树1400万株,其中结果枣树400万株。由于栽培管理粗放,生产上普遍存在着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结果树全县平均株产仅为5kg。为探讨金丝小枣枣粮间...  相似文献   

15.
我区龙门公社是个纯青石山区,既缺土又缺水,自然条件极差。解放前,贫下中农过着“炕无铺盖身无衣,全靠野菜来充饥”的悲惨生活。解放后,特别是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以来,公社党委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花椒为重点的林果生产,全社椒粮间作6000亩,椒树33万株,平均每人30株。1976年收花椒皮22万斤,收入43万元,平均每人40余元。加工椒油5万斤,椒饼70多吨。同时产干鲜果60余万斤、椿芽25万斤支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林果生产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加速了农业…  相似文献   

16.
枣粮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间作是我国枣树栽培的重要模式。在华北平原,特别是东部低平原的渤海湾沿岸,即从山东省的寿光县向西,沿垦利、沾化、无棣、乐陵,经河北沧州市近十个县市,继续向北方向延续到天津南郊和静海,300km的狭长区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红枣产区,也是我国大面积枣粮间作栽培区。枣粮间作是群众在长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公社地处太湖之滨,三面环水,一面连陆,是延伸在太湖中的一个半岛。文化大革命前,粮、果、鱼、桑各为8千亩,现在发展到一个2万亩(粮食),三个9千亩,是个传统的多种经营作物区。全社30个大队,237个生产队。以果为主,兼有粮、鱼、桑的山区大队有15个,114个生产队,近4万亩山地,现有各类果树9542亩,其中桔园1947亩,枇杷、杨梅、杂果7695亩,间种茶叶1330亩,毛竹1465亩,基本成林的用材林8000余亩。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几年来,我们公社党委、革委会以路线为纲,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粮果关系;不断批判资本主义倾  相似文献   

18.
《蔬菜》1983,(1)
我们十八里店公社共有耕地二万亩,其中菜地九干二百亩,粮田一万一千亩,是个以生产蔬菜为主的菜社。近二、三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了市委“服务首都,富裕农民”和“近郊生产以蔬菜为主”的方针,依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蔬菜生产上不断克服保守思想和主观主义瞎指挥。在北京农科院、市植保站、和区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我们不断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支持新生事物,推广先进技术和典型经验,大力开展科学种田,使得我社蔬菜产量连年提高.一九八○年全社蔬菜总产7104.3万斤,平均亩产8659斤,蔬菜总收入392.7万元,  相似文献   

19.
枣粮间作模式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粮间作是我国枣区的主要农作模式 ,是根据枣树与间作物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和共生原理 ,利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 ,合理配置 ,组成前后交错、上下分层的复合型群体结构 ,充分利用土地、肥水和太阳能等自然资源 ,达到增产、增收 ,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提高植被覆盖率 ,调节气温 ,减轻冻害 ,降低风速 ,减少地面蒸发 ,缓解干热风危害等 )的目的。现将枣粮间作的主要模式及技术介绍如下 ,供生产者参考。1 枣粮间作的主要模式枣粮间作模式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的好坏。十几年来 ,对枣粮间作模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实地考察 ,…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承蒙河北农大王永蕙教授、山东果树所郭裕新副研究员指教,谨以致谢 金丝小枣是我县的优势资源,1989年全县枣粮间作面积达48万亩,其中结果树11万亩,年产干枣1000万kg。然而,由于地处渤海之滨,干旱少雨,地下水矿化度达3.26g/l,不能用于灌溉;加之可供引用的水源匮乏,每年仅能在上游用水淡季的早春和晚秋,引黄灌溉1~2次,致使枣树常因土壤干旱而生长衰弱,产量低而不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枣树冠下覆盖地膜试验,以明确其技术效果和经济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987~1989年在我县柳堡乡刘柳村枣棉间作地进行,试材为15年生金丝小枣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