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对生态环境修复以及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林间作是现代农林复合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林草复合系统属于农林复合系统的一大类。该文在明确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在阻控坡地水土流失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提出应把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做为一个多层次的整体,综合考量其各层次的耦合机制及防蚀效应。  相似文献   

2.
农用林业(也称混农林业、立体林业、农林复合体、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等等)就是为了一定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目的,在同一单位土地面积上把经营林业(包括乔木、灌木、用材林或经济林)和农、牧业,按照一定的组合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耕作制度或人工生态系统。我国和世界的大量实例说明农用林业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益及改善环境。它将成为今后我国和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林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农用林业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3.
鸟与人类     
鸟,对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它在整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和忽视的。它们捕重客由,被人们警力“农卫士”、“林本医生”。还以它们那清脆委婉的啼鸣,向人阅报晓春的信息。许当导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被称为宝祥、美好、幸福和爱情的象征。历代画家还以极S6为题,创作了不少的壁画、年画,祝福人们最着延庆,成为不朽的佳作,丰富了民族文化宝库。受旱护导是人之美德,也是我国人民代代相传的代自传统。我国的鸟类费原是丰富的。后调查,我国鸟类之多,在世界名列前茅。而大兴安临林区,则是鸟类的乐园。鸟类,是农林事原…  相似文献   

4.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食虫鸟类区系组成及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各种食虫鸟类的取食空间及取食部位,主食昆虫占食物总量的百分比,为今后利用鸟类防治森林病虫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牙克石市乌尔旗汉鸟类环志站,通过捕捉、登记、上环、然后放飞的方法,为鸟类造册“上户口”,不仅为研究鸟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鸟类繁殖生息、迁徙路线、种群数量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唤醒了林区人民的爱鸟护鸟意识。  相似文献   

6.
混农林业是生态农业的一种模式。为了解混农林业改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鸟类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至2017年在四川理县甘家堡混农林业示范区内设置了9个样点,考察了鸟类多样性和鸟类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混农林地改造后样地内鸟类物种丰富度和鸟类丰度较改造前均有显著上升,森林和灌丛鸟类组份也较改造前有所上升。说明混农林业能够有效提高鸟类多样性,对区域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改善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亚春 《中国林业》2011,(23):32-32
塞罕坝是河北省最重要的林区之一,植被状况良好。由于林区海拔高,气候条件差,冬季寒冷,积雪厚且时间长,因此研究林区越冬鸟类的资料很少。为给林区鸟类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深入研究林区越冬鸟类提供线索,近几年来.笔者对林区鸟类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孔令省,宋良红(河南省林科所,郑州450002)(郑州市人民公园)刘彦斌,胡京枝,王献(郑州市管城区农委)(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将...  相似文献   

9.
生物入侵对林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生物入侵又被认为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灭绝的第二大因素,因此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林业生产及林业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入侵种侵入我国林区,对林业生物多样性带来极大的破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防止外来种入侵林区,已经是森林保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入侵种进入林业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黄河在断水34年后对刁口河实行全线过水,借此机遇,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本文以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其演替机制为生态学原理,以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重点是鸟类)保护成效为监测指标,抽取2009、2010和2011年3个时间段夏末、秋季鸟类迁徙期两个同步时间点的对比数据,评估生态补水效果。研究结果认为生态补水后生态退化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向良性维持方向发展;生态类型和景观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到初步恢复;水禽保护成效显著,种群数量及种类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城市林业是现代林业的一个新的分支,本文试图从城市生态系统学的角度研究城市林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对我国城市林业的体系构建提出建议,为建设我国特有的城市林业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音河模式区的林农牧生态系统能量流分析,从能量流角度来分析农林牧结构,指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3.
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0年以来, 我国一些林业学者在总结长期生产和科研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以林为主, 抑螺防病"的林业血防生态工程科学设想, 即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 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 采取以林为主, 生态学、环境学、农学、系统工程学以及流行病学等众多学科结合, 林、农、副、渔等多种经营, 创立融抑螺防病、经济、生态三效一体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抑螺防病林。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 提出了多物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低丘滩地的治理与开发模式以及不同类型的抑螺防病综合治理模式, 形成了以生物为主与工程措施相互结合的一整套较为系统的抑螺防病林体系。目前在长江流域湖区5省建立抑螺防病林试验点19个, 试验区面积6万多hm2, 抑螺防病效果十分明显。同时, 林业血防生态工程还兼具湿地保护、促进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有效降低滩地钉螺密度和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生态学领域中新兴的交叉学科——分子生态学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评述。1984年,作者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分子生态学的理论和概念,该理论主要是以物理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为基础,并包括了生态系统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检索与分析结果,就近20年来国内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作了整理和综述,结果表明,自1994年以来,我国森林生态学研究呈持续增长态势。研究热点集中在碳循环、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定位研究与大样地建设、生态效益以及3S技术这5个方面。热点问题相互渗透,彼此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森林生态学研究具有多学科、多层次交叉渗透和注重问题的向导性分析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生态建设规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设计理论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主结合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要求,追求符合演替理论;并在考虑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发挥林业、农业、水利、城建等方面的协同作用,项目的动态分析和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努力。以期更加符合生态恢复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7.
永丰县林业生态建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建设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正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了全社会的造林积极性,激活了林业生产力。然而,2008年初的特大冰雪冻害给永丰县林区致命打击,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林业生态建设面临多种新问题。在分析永丰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1—2020年湿地景观研究英文文献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动态发展。结果表明,目前与湿地景观研究交叉的学科包括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借用多学科的交叉理论来研究湿地景观问题已成为主要趋势;湿地景观研究热点包括景观构成、生态系统服务、遥感、气候变化、植物修复、水禽、湿地分类和大沼泽地八类。  相似文献   

19.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亚洲大陆腹地,远离海洋,自然条件恶劣。近年来,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绩,但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恶化的速度。本文从阿拉善盟水资源特殊性、林业的关键作用、草地生态、绿洲农业和荒漠生态环境监测五个方面提出了阿拉善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0.
植物自毒作用及针叶林自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强  阮晓  李兆慧  潘存德 《林业科学》2007,43(6):134-142
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一种化学作用,是植物经过长期适应环境和进化选择而获得的一种避免种内竞争的机制.针叶树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在对其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现:天然针叶林经常会出现生产力下降和天然更新障碍等问题.除轮伐期、采伐利用方式不当等原因外,针叶树凋落物和根分泌物长期向环境中释放大量次生代谢物质,而自然生态系统的排毒解毒机制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导致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过量积累,进而产生了自毒作用,这也是许多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就自毒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检测方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针叶林自毒作用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认为对自毒作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为解决困扰我们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尤其是在实现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