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材料与方法1 .1 中药配方 黄芪 ,党参 ,生姜 ,茴香 ,龙胆 ,鸡内金 ,白术 ,当归 ,熟地 ,五味子 ,甘草 ,陈皮 ,半夏 ,白芍1 4味中药配制而成 ,煎熬成药液供备用。1 .2 半固体营养物的制备  2 0 g羧甲基纤维钠溶于 2 5 0 ml蒸馏水 ,然后分别加入奶粉 1 6g,糖 8g,淀粉 8g,边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guinolone)是指人工合成的有6-氟-4喹诺酮环基苯结构的新型杀菌性抗菌药。目前,国内外兽医临床常用的这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乙基环丙沙星及沙拉沙星等,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作用迅速和体内分布广泛等特点,它们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3.
在母貉饲料中添加150mg/kg二氢吡啶,母貉产仔比对照组高28%以上,15日龄重比对照组高25%以上。可见,二氢吡啶对貉产仔和泌乳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白毒注射液对鸡新城疫的临床疗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体外抗病毒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对白毒注射液进行了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白毒注射液以10^-1浓度对抗鸡新城疫病毒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高剂量的白毒注射(1mL/kg)对鸡新城疫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其治愈率为72.8%,高于低剂量组(0.5mL/kg)(P<0.05),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5.
对鸭场暴发罕见的粪链球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996年7~8月,四川某鸭场饲养的4OOO多只3~4周龄的肉鸭暴发传染病,发病率80%以上,死亡率很高。病鸭趾、跗关节明显肿大着地,死前仰卧头部弯曲,最后败血而死。用青-链霉素混合注射或10%磺胺二甲嘧啶钠注射疗效显著,治愈率95%以上。病原鉴定:根据触片镜检、分离培养、生长试验、生化试验、水解试验和动物感染试验,确诊该鸭群感染的是罕见的粪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6.
将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标准菌株C83907接种在含庆大霉素药物4种浓度的普通琼脂平板上进行细菌传代,同时设对照板传代,对各代次细菌分别进行纸片琼脂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MIC)的药敏性测定。用3种不同代次的细菌感染3组小白鼠,发病后对其治疗。结果显示,各代次细菌经琼脂扩散法的抑菌圈直径由大变小,最小抑菌浓度由小变大,致病后的小白鼠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从而表明,细菌长期处于药物的环境中,会逐渐产生对该药物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盐酸林可霉素对仔猪链球菌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酸林可霉素的体外抑菌试验及对仔猪链球菌病的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林可霉素体外对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具有强的抑菌作用,其抑菌直径为28.8±1.17mm和26.7±1.25mm,明显优于青霉素的抑菌直径(P<0.01);盐酸林可霉素对仔猪链球病的治疗有效率为93%,明显优于青霉素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8.
不同试验因子对药敏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Nccls颁布的标准方法 ,对二株细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基础上 ,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培养基、接种量、接种方法、培养温度、判定标准等后对药敏试验的结果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现用的接种方法、培养基其结果与标准法相比有较大的误差 (P <0 .0 1) ,接种量、培养温度及时间产生的误差次之 (P <0 .0 5 )。  相似文献   

9.
去年8-10月份,我们收诊多例大肠杆菌病鸡,发病日龄多在7-20日龄,病鸡普遍表现精神不振,食量减少,羽毛蓬乱无光泽,鸡体消瘦,腹泻,排黄绿色稀粪。我们选取较为典型病料,选用10种常用抗菌药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结合临床用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喹烯酮对小白鼠的致癌试验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相似文献   

11.
蜂蜜对产蛋鸡的饲养试验陈德华(江苏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226404)据分析,蜂蜜中含有170多种物质,其中主要有糖(葡萄糖和果糖占65~80%),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酶及其它多种活性因子,作为人类的天然营养保健品,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但蜂蜜在畜...  相似文献   

12.
一、试验材料 试验动物5-7日龄的肉雏鸭(购于四川省华阳农贸市场;饲喂肉雏鸭专用料)。2006年2月28日购回时为5日龄肉雏鸭,试验时间为2006年2月28日-2006年3月2日。  相似文献   

13.
除草剂对桑树的药害及其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力化培桑养蚕成为当今减轻劳作 ,提高蚕业效益的主要手段。传统的培桑除草劳作辛苦 ,效率不高 ,化学除草成本低、省工省力、效果好 ,因而在桑园除草上使用已相当普遍。但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施药时期难掌握 ,施药时时有药剂喷到桑树上造成药害以及新的化学除草剂不知能否在桑园中安全使用等实际问题 ,据此 ,笔者选择目前使用较广的几种除草剂 ,就它们对桑树的药害及家蚕的毒性进行试验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品种和药剂  供试桑品种为沙 2× 10 9,蚕品种为菁松×皓月。试验除草剂有农旺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有…  相似文献   

14.
35%的稻康宁是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属有机磷类.1999年我县在早、晚稻大面积推广应用稻康宁防治水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群众深为满意.但稻康宁对蚕桑生产的影响如何?为此,我县蚕桑站、县植保站、通元农科站、石泉农科站在2000年联合对桑树病虫的防效及其对家蚕安全性做了一个较系统的测试.经过夏蚕期、中秋蚕期和晚秋蚕期的四次试验,取得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和结论.现汇总如下: 1 对桑园害虫的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15.
酵母培养物对犊牛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采用配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饲喂颗粒精料试验日粮,不饲喂羊草,日哺喂鲜乳61。试验组犊牛日粮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添加20g酵母培养物。2个处理组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1.2试验材料1.2.1试验添加剂酵母培养物(由美国达农威深圳(中国)公司提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对中草药敏感性试验及其方法研究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44  
用平板法、管碟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芽胞杆菌对23种单味中药、复方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敏感性、管碟法结合试管法,具浓度高、准确性好和平板法显示稳定的优点,比较适合中药MIC的测定。结果表明黄芩、秦皮、黄连、大黄、连翘、金银花、夏枯草、石榴皮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功用的药物抑菌效果比较明显;以三黄汤为基础方的清热解毒类复方中草药抑菌作用明显,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25-500mg/ml,复方中草药比单味MIC高。同时还观察了中草药对有益菌的影响,选用了乳杆菌SM0101、芽胞杆菌007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的菌株药敏性有明显差异,这是中草药特异性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本试验通过10种蚕药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抑制效果试验表明:3-5龄起蚕进行较高浓度连续接种添食核型多角体病毒后,连续添食供试药物,不同药物间虫蛹生命率各有差异,其中蚕病杀星1号其虫蛹生命率高达73.26%,而蚕病杀星3号及新药C虫蛹生命率为0,经与对照区方差分析比较得出:蚕病杀星1号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抑制效果极显;新药A、红霉素+蚕病灵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抑制效果显;而其它药物效果不显。  相似文献   

19.
扑虱灵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扑虱灵是一种抑制同翅目昆虫几丁质形成的生长调节剂,是防治飞虱的特效药,将在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由于长江以南存在一定数量的桑稻混栽区,过去使用农药主要考虑治虫效果,忽视考虑对蚕茧生产的影响,往往因稻区用药不当,造成农药污染桑叶而导致蚕儿中毒事故.为了查明扑虱灵对家蚕的毒性,笔者于1987-1988年,在句容县、武进县做了家蚕添毒试验,试验二龄起蚕和五龄起蚕添食带有不同浓度的扑虱灵药液的桑叶,调查蚕的生长发育情况,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吡喹酮脂质体对实验动物感染血吸虫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逆相蒸发法(REV)制备吡喹酮脂质体,包封率为59%~62%。小白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865mg/kg。取小白鼠150只,感染血吸虫尾蚴(40士2)条/只;家免80只,接种尾蚴(200士20)条/只。一月后,由静注给药,经32d后剖杀动物,门静脉冲洗虫子计数。结果用吡喹酮脂质体5mg/kg组小白鼠总减雌率为91.27%,减虫率为85.00%;家兔的总减雌率为97.45%,减虫率为84.92%。用10mg/kg组小白鼠的总减雌率为99.40%,减虫率为93.30%;家兔的总减雌率为99.17%,减虫率为97.65%。对照组(PZQ50mg/kg)小白鼠的总减雌率为85.91%,减虫率为82.83%;家兔的总减雌率为93.37%,减虫率为87.30%。经统计检验,小白鼠用5mg/kg组与对照组比较,减雌率和减虫率差异不显著(P>0.05);10mg/kg组与对照组比较,减雌率和减虫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