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张燕萍  朱慧芳  卢祥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80-16881
[目的]检测草履虫对农药的耐受性,为安全使用农药甲维盐、多菌灵和扑草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单一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甲维盐、多菌灵和扑草净3种农药对草履虫的急性毒性。[结果]甲维盐的1h半致死浓度(LC50)为430.177mg/L、95%置信区间为414.789~440.723mg/L;多菌灵的1hLC50为135.391mg/L,95%置信区间为102.475~177.581mg/L;扑草净的1hLC50为117.739mg/L,95%置信区间为73.492~175.622mg/L。[结论]3种农药对草履虫毒性大小依次为扑草净〉多菌灵〉甲维盐。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主要以桃蚜为研究对象,通过喷雾法和浸渍法,进行河朔芫花氯仿提取物和地肤甲醇提取物对桃蚜杀虫作用的初步研究。获得结果为河朔芫花氯仿提取物使用喷雾法时24 h的致死中浓度为375.65 mg/L,使用浸渍法时24 h的致死中浓度为218.04 mg/L;地肤甲醇提取物用喷雾法时24 h致死中浓度为382.21 mg/L,浸渍法时24 h致死中浓度为303.21 mg/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以期为农药的水环境监测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单一毒性影响。【结果】中华蟾蜍蝌蚪在稻瘟灵中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27.885、25.181、23.366和22.551mg/L,安全浓度(SC)为6.283mg/L;在乐果中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52.321、38.998、29.319和24.115mg/L,安全浓度(SC)为6.500mg/L。【结论】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属于低毒性农药,本研究结果将为合理使用这两种农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急性毒性测定试验来研究克螨特农药对金鱼的毒性,以期得出克螨特防治金鱼病虫害的安全浓度。结果表明,克螨特对金鱼在用药96h后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716mg/L,置信区间为1.565~1.882mg/L,其安全用药浓度(SC)为0.172mg/L。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防治植物寄生性线虫的合成农药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开发天然生物型农药迫在眉睫。基于线虫动物门所有物种都表现出相似性,且寄生性线虫与模式动物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之间的差异小于不同种类寄生性线虫之间的差异,以模式生物秀丽线虫为研究对象,探究植物天然产物百里香酚对生长发育期(L4时期)和生殖时期(有卵时期)秀丽线虫的寿命、运动能力、成活子代数目表型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处理L4时期的秀丽线虫4 h,其半数致死浓度为50 mg/L,最低致死浓度为125 mg/L。百里香酚处理有卵时期的秀丽线虫4 h,其半数致死浓度为50 mg/L,最低致死浓度为100 mg/L。同时,百里香酚能显著性降低上述两个时期秀丽线虫的运动能力以及有卵时期秀丽线虫的成活子代数目。综合以上结果,选取125 mg/L的百里香酚处理线虫4 h,其杀虫效果最佳,能达到低成本、高效、环保的防治植物寄生性线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乐果对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0.5±0.5)℃条件下,乐果对昭觉林蛙蝌蚪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6.97mg/L,67.85mg/L,56.61mg/L,52,80mg/L,并呈现出线性关系,安全浓度 (SC) 为5.28mg/L。由此得出,乐果对昭觉林蛙蝌蚪属于低毒性农药,当乐果残留量超过安全浓度时,将会影响昭觉林蛙蝌蚪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毒死蜱农药对草履虫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草履虫的急慢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溶液的不同浓度对草履虫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大,毒死蜱对草履虫的1h急性毒性作用LC50为0.0435 9mg/L,最大无致死浓度为0.002 5mg/L,最小全致死浓度为1.29mg/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草履虫种群增长率和毒死蜱溶液浓度呈线性相关。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毒死蜱浓度在0.005~1.29mg/L范围内,浓度对数越小(即毒死蜱浓度越小)种群增长率越大,说明毒死蜱溶液在一定低浓度范围内可能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效应。  相似文献   

8.
董俊芳  宋青春  陈秀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00-21801
[目的]探讨农药三唑磷对刺参的毒性效应。[方法]选用12 cm左右的刺参,采用静水停食法,在水温(20.0±1.3)℃条件下,开展三唑磷对刺参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三唑磷对刺参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其对刺参的48 h的半致死浓度为45.999mg/L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为36.879 mg/L,安全浓度(SC)为3.688 mg/L。[结论]所构建的刺参累计死亡概率与质量浓度和试验时间之间数学模型可作为侦查和分析农药排放时间和致刺参成参大量死亡时间的重要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9.
党娟 《农技服务》2022,(6):67-72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提升农药残留检验检测技术水平,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六盘水6种蔬菜中20种农药在0.08 mg/L、0.4 mg/L浓度下的响应强度,观测基质效应大小,探明基质效应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蔬菜中氧乐果、乙酰甲胺磷的基质效应表现较为突出,基质明显增强农药分析物的响应,氧乐果在低浓度0.08 mg/L时,基质效应为1.894~2.312,而在高浓度0.4 mg/L时,基质效应为1.523~2.02;乙酰甲胺磷在低浓度0.08 mg/L时,基质效应为1.815~2.154,而在高浓度0.4 mg/L时,基质效应为1.453~2.035;百菌清浓度为0.08 mg/L时,在萝卜、白菜、黄瓜基质中出现基质效应减弱,分别为0.826、0.785、0.821,基质对农药分析物的响应产生抑制作用。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果蔬的农药残留检测时,要注意基质效应的影响,特别是低浓度农药产生的基质效应较高浓度农药的基质效应更为明显。建议采用空白基质加标准溶液校正,以保证检测结果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静态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硫酸铜对泥鳅水花和夏花苗种的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702,0.587,0.509 mg/L和1.810,1.412,1.270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5,0.13 mg/L;硫酸亚铁对泥鳅水花和夏花苗种的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472,9.819,8.297 mg/L和24.876,19.024,16.833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83,1.68 mg/L;戊二醛对泥鳅水花和夏花苗种的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3.286,13.264,12.319 mg/L和45.101,42.701,40.547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23,4.05 mg/L;氧化钙对泥鳅水花和夏花苗种的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2.609,102.299,98.815 mg/L和119.345,117.288,114.305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9.88,11.43 mg/L。在泥鳅苗种阶段,药物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硫酸铜、硫酸亚铁、戊二醛、氧化钙。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草甘膦铵盐、草甘膦、乐果、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并进行安全评价,根据试验期间死亡鱼数及死亡时间,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各时间点的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草甘膦铵盐、草甘膦、乐果、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LC_(50)分别为5.755 mg/L、210.7 mg/L、39.598 mg/L、0.009 mg/L、0.0122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223 mg/L、62.66 mg/L、10.182 mg/L、0.0018 mg/L、0.0031 mg/L。五种农药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甲氰菊酯阿维菌素草甘膦铵盐乐果草甘膦。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半流水实验法,对中华绒螯蟹各期溞状幼体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确定甲醛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甲醛对中华绒螯蟹各期溞状幼体毒性作用明显,甲醛浓度越大,幼体死亡率越高。其中Z1的24和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029和29.300 mg/L,安全浓度为2.79 mg/L。Z2的24和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6.323和50.892 mg/L,安全浓度为6.79 mg/L。Z3的24和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8.947和67.693 mg/L,安全浓度为7.84 mg/L。Z4的24和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1.414和75.480 mg/L,安全浓度为8.75 mg/L。Z5的24和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8.546和89.312 mg/L,安全浓度为12.934 mg/L。  相似文献   

13.
胡瓜新小绥螨是多种害虫(螨)的有效天敌.为了确定室内自主选育出的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对其他农药的抗性,用玻片浸渍法对已选育出的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进行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对吡虫啉和毒死蜱都有交互抗性,吡虫啉对胡瓜新小绥螨敏感品系的致死中浓度为132.515 1 mg/L,对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的致死中浓度为2 497.816 7 mg/L,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对吡虫啉的抗性提高了17.85倍;毒死蜱对胡瓜新小绥螨敏感品系的致死中浓度为7.411 6 mg/L,而对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品系的致死中浓度为205.639 2 mg/L,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对毒死蜱的抗性提高了26.75倍.该抗性品系在田间应用可降低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确定了体重(43.5±2.13)g的锯缘青蟹24 h、48 h氨氮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79.99 mg/L、129.99 mg/L和20.34 mg/L。体重(20.8±1.55)g的锯缘青蟹24 h、48 h氨氮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75.55 mg/L、131.35 mg/L和20.06 mg/L。锯缘青蟹耗氧率随温度的而增大,在30℃左右达到最大值。体重为(31.6±2.23)g的青蟹,窒息点在15℃时最低为0.17 mg/L,25℃时最高为0.34 mg/L。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钙、镁对中国林蛙蝌蚪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急性中毒试验法,研究水环境钙、镁对中国林蛙蝌蚪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对蝌蚪的急性毒性表现为双向剂量效应,Ca2 质量浓度对蝌蚪24h半致死值为2.6mg/L及139.6mg/L,其95%置信限分别为1.9~3.6mg/L和123.6~156.9mg/L;48h半致死值为4.0mg/L及121.4mg/L,95%置信限分别为3.5~4.7mg/L和102.4~140.8mg/L;生存的安全值为27.5mg/L。镁对蝌蚪的急性毒性表现为单向剂量效应,Mg2 质量浓度对蝌蚪24h、48h半致死值分别为331.4mg/L及209.6mg/L,95%置信限分别为199.6~481.0mg/L和173.5~246.2mg/L;生存的安全值25.2mg/L。钙、镁混合物对蝌蚪的联合毒性表现为单向剂量效应,Ca2 Mg2 总质量浓度对蝌蚪24h、48h半致死值分别为330.9mg/L及267.9mg/L,95%置信限分别为286.8~355.0mg/L和252.4~282.9mg/L;生存的安全值52.7mg/L。Ca2 、Mg2 对蝌蚪的急性毒性作用表现为拮抗效应。蝌蚪养殖水环境Ca2 、Mg2 质量浓度及Ca2 Mg2 总质量浓度应分别控制在20~50mg/L、20~80mg/L和50~150mg/L。  相似文献   

16.
为对细鳞裂腹鱼幼鱼不同水体的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金沙江水体(水温16.5℃,pH8.20)设置NH4Cl浓度50.12mg/L、56.23mg/L、63.10mg/L、70.79mg/L、79.43mg/L、89.13mg/L、100.00mg/L 7个等对数间距梯度浓度;自来水体(水温14.3℃,pH 8.05)设置NH4Cl浓度112.20mg/L、125.89mg/L、141.25mg/L、158.49mg/L、177.83mg/L、199.53mg/L 6个等对数间距梯度浓度对细鳞裂腹鱼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金沙江水体中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为81.92mg/L,安全浓度为8.19mg/L;非离子氨的半致死浓度为2.20mg/L,安全浓度为0.22mg/L。自来水体中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为119.15 mg/L,安全浓度为11.91 mg/L;非离子氨半致死浓度为1.89mg/L,安全浓度为0.189mg/L。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毒性效应与浓度呈正相关,与作用时间无相关性,细鳞裂腹鱼幼鱼对氨氮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以5~7日龄的中华鳖稚鳖为试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7.4±1.3)℃条件下,开展了乐果、三唑磷、氟虫腈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中华鳖稚鳖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乐果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致毒高峰期略滞后于三唑磷和氟虫腈;3种农药毒性强度大小依次为三唑磷、氟虫腈、乐果,其对中华鳖稚鳖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28μg/L、0.28 mg/L和124.4 mg/L;所构建的中华鳖稚鳖累计死亡概率与质量浓度和实验时间间数学模型和半致死时间—质量浓度回归方程可作为侦查和分析农药排放时间和致中华鳖稚鳖大量死亡时间的重要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胺硫磷和三唑磷对草鱼受精卵和初孵仔鱼进行毒性试验,探讨有机磷农药对鱼类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浓度高于5 ng/L时,2种农药对草鱼胚胎均具有明显的致死、致畸等不良影响;低于这个浓度部分胚胎可以正常发育;水胺硫磷和三唑磷对草鱼初孵仔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34和0.68 ng/L.这说明有机磷农药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并且对于有机磷农药的毒性,草鱼初孵仔鱼阶段比受精卵胚胎发育阶段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9.
用双效速溶敌百虫为试验药物 ,对泥鳅、鲤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泥鳅半致死浓度为 3 .4mg/L ,安全浓度为 0 .3 4mg/L ;鲤鱼半致死浓度为 1.5mg/L ,安全浓度为 0 .15mg/L。试验验证了敌百虫对泥鳅、鲤鱼的毒副作用较强 ,敌百虫对泥鳅的最低致死浓度为 2mg/L ,对鲤鱼的最低致死浓度为 1mg/L ,说明泥鳅比鲤鱼的抗药性强。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躁不安、上下窜动、呼吸减弱、鱼体弯曲、翻肚且倒挂于水中的神经中毒现象 ;检查可见 ,鳃丝淤血、鳍部充血、眼球突出、嘴大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氮和磷营养盐对广东鲂仔鱼的毒性.[方法]采用磷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和硝酸盐对广东鲂仔鱼进行毒性试验,分析氮和磷营养盐对广东鲂仔鱼生长的影响.[结果]当磷酸盐浓度高于0.4 mg/L、亚硝酸盐浓度高于0.07 mg/L、氨氮浓度高于0.15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广东鲂仔鱼的致死作用逐渐增大.当硝酸盐浓度为0— 22 mg/L时,对广东鲂仔鱼的致死作用不明显,在0— 22 mg/L浓度范围内广东鲂仔鱼的致死率不会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高氮磷营养盐浓度会影响广东鲂仔鱼的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