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抗旱育种概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我国棉花抗旱育种现状我国棉花育种自70年代就开始了生态育种,“六五”期间棉花耐旱碱新品种选育已初见成效,中棉所选育的抗旱品种中棉11号在生产上表现良好。在“六五”基础上,国家科委把抗旱抗碱棉花新品种选育列入  相似文献   

2.
彭春瑞 《江西棉花》2004,26(3):37-37
南方棉花苗期雨水多、易产生渍害,影响棉苗生育,而且易发生病害和烂根死苗,中后期伏秋干旱,易导致大量蕾铃脱落和棉株早衰,搞好抗旱防渍对棉花丰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棉花耐旱性生理指标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棉花抗旱性鉴定是抗旱育种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试对棉花耐旱性的一些形态生理指标进行探讨,为育种工作者提供几个抗旱鉴定的简易方法。供试材料为高抗旱品种郸邯428,抗旱性中等的中棉12,不抗旱的皖棉72—3。  相似文献   

4.
中棉所25的选育与试验张裕繁,刘全义,严根土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中棉所25原名中92103,系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抗旱、适合麦棉小垅套种的棉花新品种。它于1980年以中4091为母本,以(SP37×444)为父本配制组合...  相似文献   

5.
地膜棉「带水播种」技术白作金陕西省棉花气象服务台,渭南71400地膜棉“带水播种”是近几年在陕西省发展起来的一项棉花抗旱播种新技术,保证快出苗,达到苗齐、全、匀,杜绝缺苗断垄颇为有利。据调查平均出苗率达98%以上,比普通地膜棉出苗率高,该项技术已被许...  相似文献   

6.
棉属野生种质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克服棉属种间杂交困难的方法与技术,利用野生棉与栽培种间杂交,将野生棉的一些有益遗传性状转育到栽培棉中,经鉴定筛选出一批可供棉花育种利用的具有抗病虫,抗旱和纤维品质优良等性状的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自1918年较有成效地引进国外棉花品种资源至今,直接利用于山东棉花生产的主要有美国金字棉、爱字棉、脱字棉、斯字棉和岱字棉品种。间接利用且成效显著的主要有美国岱字棉、斯字棉、探科特系统种质和乌干达棉系统种质,近50年来,育成山东省审定或大面积推广的棉花品种12个,极大地促进了山东棉花生产和育种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验设6个处理对棉花抗旱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播种时用保水剂对棉花种子进行涂层、在棉苗三叶期用小麦千秆4 500 kg/hm2覆盖棉田、在现蕾后用抗旱剂1号叶面喷施3次以上处理对棉花抗旱栽培效果最佳,能贮水保墒、有效减少水分蒸腾、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作用明显,对干旱地区棉花生产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我县棉花产区位于苏南沿江一带,常年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匀调,在棉花开花结铃期,往往遇到伏秋干旱,这时正值棉花一生中需水的高峰期,对保蕾争铃威胁很大。当地习惯用大水漫灌(或沟灌)抗旱,但一次灌水后蕾铃脱落也很严重。为此,我们从1975年在浒浦五大队、林场棉专队、碧溪农科队和梅李九大队试用喷灌抗旱。几年来总面积达800余亩,在十几块田的对比试验,棉  相似文献   

10.
棉田地膜麦秸覆盖增产防衰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田覆盖地膜虽能增温保墒、促棉早发,但棉花根系分布浅,抗旱抗倒能力差。高温期膜下温度高,棉花根系衰老快,管理不当易早衰。盛蕾期揭膜、培土、施肥、浇水后每亩覆盖麦秸500公斤,能够改善土壤环境,高温季节降低地温,棉花生长后期提高地温。覆盖麦秸可减少土表蒸发,遇旱时保墒,可避免雨水对地面的直接侵蚀,减轻地表巨烈的干湿交替,保护棉花根系,降低土壤容重。麦秸富含钾等养分,经腐烂分解,可不断供棉花吸收利用,并可提高棉田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从而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后期叶面积,防止棉花早衰,增加铃重,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棉麦间种是我乡的主要种植方式。现在通过棉花育苗移栽,缩短了棉麦共存期,但棉花移栽后与麦子共存期还有30天左右。为了获得棉花高产、稳产,给棉花苗期一个好的生长条件,就要对前茬麦子选择,既要单产高又要早熟、矮秆、抗病、抗倒的品种,经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提供的KA-4B(港啤1号)大安较好达到这些条件。1994年秋播我们在全乡十三点53亩棉田中套种,长势及产量都比较理想,初步总结有五个优点。一、用种少、分蘖强、成穗率高KA-4B大麦在我地是第一年种植,要求行种麦亩用种量五公斤左右,多数农户按这个标谁播种,但也有极少户…  相似文献   

12.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推广了科学种棉技术,特别是灌溉抗旱技术,使棉花增产效果较为显著。棉花通过强大的根系,从土壤中不断地吸收水分,同时又通过叶面蒸腾向空间散失大量的水分,因此,棉株的生命活动需要大量水分不停地流动运转,但实际上保留在棉株内的水分和被棉株合成而利用的水分是极少数,通常被同化形成干物质的水分只有0.02—0.03%。棉花从开花到成铃是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棉花需水最敏感的时期,棉株根深叶茂,蕾铃并增,对水分的需要量最大。这个时期正是七、八月伏旱,时间长,温度高,如果水分状况失调,将使磷素进入棉株的数量和叶片内有机态磷化合物的形成减少,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棉株的生育。过于干旱,容易造成蕾铃脱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安乡县既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又是全国商品油基地县,棉地主要以棉油两熟耕作制为主.过去主要是常规油菜配常规棉花。后经历了杂交油菜配常规棉花,进年来。我们又推广杂交油菜--杂交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996年推广面积达10khm2,棉花.油菜每667m2产量均过了100kg,与常规油莱--常规棉花比较,杂交油菜、杂交棉花的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1997年,我县将实现棉地棉油两熟杂交化,即20khm2棉地全部实行杂交棉花配杂交油菜。现将其高产配套栽培经验介绍如下;1选用良种杂交棉花选用湘杂棉1号,种子全部实行包衣,1997年还将推广F…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麦套春棉在黄淮海地区引起的田间小气候变化,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因此,对麦套春棉的地面蒸发,田间湿度、土壤容重与孔隙度、棉苗冠层风速等气候因子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合理地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制定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干旱、半干旱和盐碱地区种植棉花,许多科研单位开展了棉花抗旱耐盐新品种选育。对此,我们将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了苗期抗旱、耐盐性的鉴定。本期发表了陆地棉苗期高抗旱种质25个,抗和耐盐种质29个。抗旱鉴定是棉苗在水泥池中经三次干旱(土壤含水量下降到3%)锻炼后将抗性分为高抗、抗、耐和不耐4种。耐盐鉴定是在水泥池中种植供试品种,出苗一周后浇盐水,使土壤含盐达到0.3%~0.4%,根据盐害情况将其分为高抗、抗、耐和不耐4种。  相似文献   

16.
棉花烂铃多少与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呈显著的正相关。造成棉花烂铃的因素很多,与病原菌的侵害,秋雨过多,结铃期的光、温、水等气象条件;棉铃着生部位及虫蛀危害等有关。防治烂铃除选用抗逆性强的优种外,技术关键是综合防治。1巧用肥水花铃期是棉花碳、氮代谢的旺盛期.大量结铃后,养分消耗多、体内含糖量显著减少.棉株抗逆能力下降。根据土质和棉株生育状况,适时,适量巧施花铃肥,能保证养分供应,促使棉株健壮生长;同时抗旱排涝,以水调肥,增强棉株的抗病虫能力。2精细整枝及时剪空枝,摘老叶,抹赘芽、去边心,减轻田间郁蔽程…  相似文献   

17.
棉地套种大有可为──彭泽县丘陵棉地一年五熟高产栽培试验总结吴爱国(彭泽县农牧局经作站332700)我县丘陵棉地总面积七万余亩,占全县棉花面积三分之一,多年来因灌溉条件差,土壤肥力低等多种因素制约着棉花产量和棉田效益,为了探索丘陵棉区棉花间作套种栽培技...  相似文献   

18.
棉花穴盘基质育苗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棉花轻简化育苗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面积并不大,主要原因是栽后缓苗期长,遇干旱成活率低、成本高。棉花抗旱保水型穴盘育苗技术是基质育苗技术的创新,该技术省工节本,操作简单,育成的棉苗素质高,栽后缓苗期短,成活率高,发棵快,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乐平市棉地套种高产高效经验徐鞠晖(乐平市农业局333300)九四年在全市六个植棉乡(镇)2666.67hm2棉地开展了棉花—大豆、棉花—花生、棉花—蔬菜间作套种;套种面积1286.67hm2,占棉地面积48.25%。其中棉花—大豆433.33hm2、...  相似文献   

20.
移栽地膜棉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与地膜棉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体系。它能显著地改善棉田生态环境,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近两年在长江流域棉区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实践中,业已表明,移栽地膜棉是推动高产、优质、高效棉花生产发展的有效技术措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移栽地膜棉能较好地促进棉花早发,使得棉花的开花结铃期前伸,有效开花结铃时间增加。然而,由于移栽地膜棉前期生长快,消耗的养分相对露地棉要多,若管理技术跟不上,易出现早衰,前期的早发优势往往被后期早衰所影响。为了避免或延缓早衰现象,充分挖掘移栽地膜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