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料施肥试验地的平均树冠面积和油茶产量均为羊粪施肥>鸡粪施肥>有机无机肥施肥>复合肥施肥,油茶产量2018年度比2017年度有明显增加,树叶、果实病害感病植株数量均为复合肥施肥>有机无机肥施肥>鸡粪施肥>羊粪施肥,而且2018年度比2017年度均有下降。而4种肥料施肥的树高相差不明显。经方差分析,4种不同肥料施肥的油茶产量差异在小年呈显著差异水平,在大年呈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2.
油茶盛果期叶片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86、 1987年,我们运用叶片分析技术,对盛果期的油茶进行了叶片分析,旨在确诊油茶盛果期营养盈亏、正常或失调,以便制订各种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为油茶施肥合理化、标准化,实现油茶持续高产、稳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和推广油茶发展的"绿色"集约经营模式,促进油茶增产增收,以6年生"长林"系列油茶为研究对象,分别设配方肥、复合肥、有机肥3种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长林"系列油茶春梢生长、果实产量和果形指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肥料在短期内对油茶春梢粗度、长度及油茶果实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油茶当年生叶片的SPAD值有影响,3种施肥处理的SPAD值明显大于对照,其中以配方肥的效果为最好,3种施肥处理的油茶果形指数均值均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油茶优良无性系长林40号为试材,通过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配方对油茶新造林进行正交施肥,分析了不同处理对油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施肥配比在促进油茶生长的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油茶的产量。研究中最佳配方施肥方案为造林第1年每株施加0.5kg磷肥+0.4kg复合肥+0.3kg;钾肥(基肥);第2-4年分别每株施复合肥0.1kg(追肥)、鸡粪0.5kg(追肥)、复合肥0.3kg(追肥)。  相似文献   

5.
施肥是促进油茶生长的一种重要措施。该试验通过N、P、K 3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配方对3a油茶幼林和10 a油茶成龄进行正交施肥,共9种处理和1个对照,并采用多重比较法,对比了不同处理对幼龄油茶生理生长情况和成龄油茶结果量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方施肥对油茶的生理生长和果实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6、7、8、9四种处理对幼龄油茶的生长影响最大;7、8、9三种处理对成龄油茶的结实产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产量,促进油茶增产增收,以盛产后期(35年生)油茶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复合肥、有机肥、复合肥+有机肥、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4种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肥料对产果量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与对照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以复合肥+有机肥的效果为最好。由此可见,盛产后期的油茶林经过施肥措施的经营,鲜果产量就能显著提高,但在油茶培育过程的养分管理中,应该提倡有机肥和复合肥搭配施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连续3年在广西柳州市对5年生油茶人工林进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处理Ⅱ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即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直接施入油茶林地最有利于营养生长,而处理CK(不施肥)各项生长指标的增长量最低。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各指标的影响差异较大,经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得出土壤综合肥力的高低顺序,其中处理Ⅲ(即无纺布包装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后对油茶林地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最显著,其次为处理Ⅰ(即有机栽培肥料),不施肥处理CK的土壤综合肥力则显著降低,土壤质量退化严重。  相似文献   

8.
探究不同肥料类型对油茶树体生长、果实养分含量及其油茶产量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肥料应用于农林施肥,为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每年每株施用复合肥、油茶专用复合肥和油茶专用有机肥(0.2 kg、0.3 kg、1 kg)以及空白对照来开展施肥试验。并测定了不同的油茶树体指标、油茶果实养分及油茶果实产量指标来比较和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茶树体指标而言,在4个处理中,油茶专用复合肥对油茶树体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佳;对于油茶果实养分含量而言,施用油茶专用有机肥具有显著促进果实养分含量累积的作用。对于油茶产量而言,油茶专用有机肥比其他处理更能促进果实产量。油茶树体指标、油茶果实养分指标及油茶产量指标间有及其密切的相关性。本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油茶专用有机肥在油茶生产与经营上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丽水山地油茶幼林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油茶Camellia oleifera高产,稳产,提高肥料利用率,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在丽水市缙云县栗坑村鹿坪农场‘长林40号’油茶良种林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比较了3种不同施肥方式(生物有机肥2.5kg·株-1,三元素复合肥0.5kg·株-1,不施肥作为对照)和采用不同时期肥料用量配比试验,对油茶春梢量、落果数和成熟果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加施肥的情况下,春梢的抽发量、结果数、总采果数、优质果的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春梢抽发量二次施肥最好;落果数与施肥次数呈反比;6月施用保果肥对果实的增大有明显效果,同时减少了落果,提高了产量;油茶籽产量三次施肥处理最优;各处理间油茶籽产量呈极显著差异,差异为:三次施肥>二次施肥>一次施肥>对照。三次施肥是本研究区域最佳的施肥模式,这对于实现油茶的高产稳产,肥料的节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龙育堂 《绿色科技》2024,(5):148-151
为探究不同施肥方案对油茶及其果实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都匀市国有平浪林场为试验地点,设置有机肥和复合肥2种肥料处理,0.60、0.80、1.00 kg/(株·a) 3种施肥量,对不同施肥方式下油茶及其果实的生长情况和品质状况进行评估,比较了不同施肥方案对油茶及其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B2油茶及其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相对较好,其株高、冠幅、地径、产量相较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5.58%、49.46%、56.85%、63.96%;油茶果实的单果尺寸、单果质量、鲜果含油率、种仁含油率、干出仁率、干出籽率相较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5.51%、85.85%、33.98%、32.09%、15.97%、34.17%。试验结果可为油茶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幼龄油茶的施肥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果满多、上海大颂生物菌肥、希星油茶专用肥、江西绿园油茶有机专用肥、复合肥共5个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对江西奉新县幼龄油茶进行了施肥试验。调查株高、地径、冠幅、梢长、梢直径和叶绿度等指标,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加不同类型的肥料与油茶株高、地径、冠幅、梢长、梢直径及叶绿度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施肥对于油茶的株高、春梢长、春梢直径及叶绿度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而油茶冠幅和地径与施肥无显著关系;在对油茶株高、地径、冠幅和春梢长度的促进作用上,以上海大颂生物菌肥为最好;在对油茶春梢直径和叶绿度的影响上,以果满多效果为最好。所以在生产上为促进油茶生长,推荐应用上海大颂生物菌肥或果满多。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的工作在“春肥长梢,形成花芽,夏肥长油壮花”,“氮肥长梢,磷钾肥长花长油”等施肥经验的基础上,在油茶春梢萌动前,供给土壤以氮肥为变量的N.P.K肥料,考察施用不同氮肥量对油茶产油量及构成产油量因子的影响,并探讨施用不同氮肥量对油茶果、梢并进期,花芽成长和果实长油并进期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壮龄油茶生长期间,不同复合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壮龄油茶春梢生长,提高鲜果产量;且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促进效果增大。综合考虑其增产幅度及肥料成本等因素,冬季和夏季各施用复合肥0.5kg/株较为适宜。不同复合肥用量对油茶鲜出籽率和干籽出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武汉市新洲区相似地区,推荐大、中、微量元素的适宜配...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林系列油茶无性系分别施有机肥、复合肥、尿素,环状沟施或散施处理,观测各无性系树高、冠幅、地径、新梢长度的生长量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树高、冠幅等营养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3种肥料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有机肥>复合肥>尿素;不同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冠幅>树高>新梢长>地径;沟施效果好于散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的肥料处理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株高、地径、冠幅的影响,对比分析出其在促进油茶生长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表明,江西龙池油茶专用肥效果最好,株高、地径及冠幅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04.6cm、17.5mm、61.0cm,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4.8%、38.9%、48.8%。  相似文献   

16.
不同肥料对油茶林土壤及叶片磷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油茶种植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以‘赣无’油茶无性系为材料,分别施用油茶专用肥(ZYF)、生物有机肥(YJF)、复合肥(FHF)和不施肥(CK),研究不同类型肥料对油茶林土壤中全磷、有效磷、土壤微生物量磷以及叶片全磷含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ZYF、FHF和YJF处理油茶林土壤中与CK相比,全磷年平均量依次增加46.36%、20.11%、11.29%。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含量季节变化虽不完全一致,但均在秋季含量最高,夏季含量最低。ZYF、FHF和YJF处理油茶林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与CK相比年平均量依次增加321.55%、162.29%、133.45%。随着季节变化,CK、YJF和FHF处理中土壤有效磷含量均为从春季到冬季呈递增趋势,ZYF处理中按照土壤有效磷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ZYF、YJF和FHF与CK相比土壤微生物量磷年平均量分别增加197.73%、163.78%和135.60%。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季节变化明显,按其含量由高到低排列均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ZYF、YJF和FHF与CK相比油茶叶片全磷年平均量依次增加27.24%、26.66%、18.89%。不同处理油茶叶片全磷含量季节动态变化较为复杂。由相关分析结果得出,不同肥料处理油茶林土壤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以及油茶叶片全磷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滴灌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盛果期油茶生产实际中滴灌施肥的研制及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在盛果期油茶林滴灌设施中施用不同配方的液态肥料,并调查其对油茶结果枝春梢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滴灌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油茶春梢的生长,且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效果差异显著,其中对油茶结果枝顶梢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滴灌施肥配方为原液3(N、P、K、B、Zn、Mg质量比为2∶2∶1∶0.02∶0.03∶0.01)稀释5%,与对照相比,可使顶梢的抽梢生长量增长32.38%,抽梢粗度提高22.58%,花芽数增多17.95%,叶面积增大4.07%,叶片叶绿度提高14.60%;而对油茶结果枝侧梢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滴灌施肥配方为原液2(N、P、K、B、Zn、Mg质量比为5∶3∶2∶0.02∶0.03∶0.01)稀释10%;相比对照可使侧梢的抽梢长增长58.40%,抽梢粗度提高57.34%,花芽数增多3.52%,叶面积增加6.05%,叶片叶绿度提高7.46%。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从湖南省引进的不同优良油茶品种进行相同配方施肥的试验,分析了相同配方施肥对不同品种幼龄油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配方施肥对不同品种幼龄林油茶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油茶施肥效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我国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但由于造林质量差和经营管理粗放,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为了提高油茶的经济效益,于1984~1987年进行施肥试验,目的在于通过不同肥料对油茶的效应研究,找出最佳的施肥方案。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在麻城市王脑山林场0.84ha、25年生的丰产林内进行。麻城位于大别山南麓,湖北东北部,全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雨量1156mm,是油茶的北缘产区。土壤是片麻岩形成的沙质土,表层为沙壤土,50cm以下土壤粘重,有机质含量为1.174,速效养分含量(mg/100g):氮1.592,磷0.628,钾7.062。  相似文献   

20.
在油茶采穗圃采用两向分组实验设计方法,以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闽43#为试材,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油茶采穗圃不同整形修剪与施肥对油茶穗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茶采穗圃其它经营措施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整形修剪和施肥对油茶春梢穗条生物量总量和接穗有效穗芽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整形修剪和3次施肥法是油茶采穗圃营建技术的中心管理环节,其中以A3B1组合处理的效果最佳,它能极显著地提高油茶嫁接穗芽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