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续前 ■3. 安装节点 3.1 齿轮齿条驱动遮阳系统安装节点 3.1.1 托(压)幕线的布置与固定 托(压)幕线应为加有抗紫外线制剂的聚酯材料制成,其特点在于抗老化、光滑、不起毛刺,断裂伸长率要在20%以上,使用寿命不低于5年.  相似文献   

2.
拉幕系统按安装位置可分为内遮阳及外遮阳两种,内遮阳与外遮阳系统结构大同小异。本文将以内遮阳拉幕系统为例,系统地介绍目前国内最常用的钢索拉幕系统、A型齿轮齿条拉幕系统及B型齿轮齿条拉幕系统的设计、配件及安装方式。 一、钢索拉幕系统的原理 减速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缠绕其上的驱动线做往复运动,驱动线带动固定其上的驱动边型材一起运动,由于遮阳幕一端固定在驱动边型材上,因而随着驱动边型材的往复运动,可实现遮阳幕的展开、收拢动作(如图1)。 二、托压幕线的布置及安装 目前,国内以瑞典产的LS托压幕线最为常…  相似文献   

3.
一、原理   该拉幕系统主要以 A型齿轮齿条来实现遮阳幕的启闭动作,其原理是:减速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 A型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使齿条做往复运动,由于齿条与推拉杆连成一体,因而推杆与齿条同时运动,驱动边型材与推拉杆通过推杆连接卡连结,遮阳幕一端固定在驱动边型材上,因而遮阳幕随着驱动边型材的往复运动,实现遮阳幕的展开、收拢动作。   二、托压幕线的布置及安装   目前国内常用的有瑞典产的 LS聚酯托压幕线,其布置安装方法是:第一根托幕线布置在离温室侧墙 20厘米处,每间隔 40厘米~ 50厘米布置一道托幕…  相似文献   

4.
四、钢索拉幕系统换向轮及驱动线的布置第一根驱动线离开边柱轴线30厘米距离,以后每隔3米距离布置一根。换向轮的布置与驱动线位置对应。驱动线长度=两端换向轮距离×2×1.03+遮阳幕行程×2+2+驱动轴到最近的换向轮距离×2(驱动轴布置在端部时)。五、活动端的布置及安装1.活动端采用驱动边型材活动端采用驱动边型材(图1),如遮阳幕沿开间方向收展,驱动边型材长度=跨度×跨数;如遮阳幕沿跨度方向收展,驱动边型材长度=开间×开间数。驱动边型材的对接采用Ⅰ型连接板,将Ⅰ型连接板插入驱动边型材的安装槽内,将螺栓拧紧即可。当需要在…  相似文献   

5.
1.概述 温室遮阳系统主要用于连栋温室内、外,利用具有一定遮光率的材料将部分光照进行遮挡,或者利用保温材料在温室内部形成一定的封闭空间,起到调节光照、降温或保温的作用.遮阳系统按照驱动部件的不同可分为齿轮齿条驱动、钢缆驱动等.  相似文献   

6.
1.概述温室遮阳系统主要用于连栋温室内、外,利用具有一定遮光率的材料将部分光照进行遮挡,或者利用保温材料在温室内部形成一定的封闭空间,起到调节光照、降温或保温的作用。遮阳系统按照驱动部件的不同可分为齿轮齿条驱动、钢缆驱动等。  相似文献   

7.
<正>温室的室内遮阳保温幕既具有白天降低室内光照强度、降低空气温度的作用,还具有夜间降低室内加温空间、增强温室保温能力的功能,因此,不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建造温室,室内遮阳保温幕几乎成为了温室设备的基本配置。但如何安装才能使室内遮阳保温幕的遮  相似文献   

8.
温度和光照调控在温室生产中消耗能源成本相当大,本期,我刊选择Total Energy Grcup公司出品的钢缆驱动遮阳保温系统,向广大读者做以介绍。另外,选取MixPro定比施肥器、CEA.pro环境控制系统、Jetrain低压悬挂式喷头等创新产品一并介绍如下。希望对广大读者了解国外新产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遮阳幕系统是指以温室骨架为载体,以遮阳材料构成的、可自由启闭的温室顶部平铺结构层称为遮阳幕系统。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荷兰等国家正规温室还未形成规模前,在城市和村镇的蔬菜和水果种植区,人们普遍采用遮阳棚和不加温的葡萄棚等结构较为简单的保护形式。这既是温室的前身,也是遮阳幕最早的形式。直到近二十年前,铝箔编制幕和黑色编制幕等新材料的出现,才使遮阳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以独特的遮阳保温性能,为温室行业增加了一项基本上不耗能的无价之宝,从而确立了它在温室配套设置中的重要位置而得到广泛推广。  一、遮阳…  相似文献   

10.
温室降温,常规采用的设备和措施有以下几种:外遮阳、内遮阳、侧窗、天窗、湿帘-风机、屋顶喷淋、迷雾降温等,各设备的高效运转和良好使用直接决定温室的运行效果。一、遮阳系统遮荫系统注意要点:1.购买遮阳网时,每幅遮阳网留60~80cm的余量;2.安装时不要马虎,确保固定可靠;3.经常清洁和检查遮阳网;4.在不使用期间包起来或盖起来。在购买遮阳网时,在理论幕幅长加订60~80cm的余量,安装时拉紧,看起来应没有袋状现象,以保证平整。给安装人员计划好足够时间;安装时不要马马虎虎;时间太短他们匆忙完成,可能会刮…  相似文献   

11.
温室中采用移动式遮阳保温幕系统作为节能保温和遮阳降温的措施已经很多年了,玫瑰种植温室中,遮阳保温幕系统已经成为了标准配置。一、铝箔遮阳保温幕——应对太阳辐射和高温的有效方式1.作物环境问题众所周知,在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高温条件下,生产优质的玫瑰是很困难的。在炎热的夏天,玫瑰总是通过提高叶面的蒸腾作用来降低自身温度,但是,蒸腾速率的提高是有限的。当外界太阳辐射极其强烈且温度很高时,植株通过蒸腾作用调节自身温度的能力将出现问题,导致叶面温度上升,作物生长缓慢,有时甚至被灼伤。而且,如果过高的蒸腾速率维持的时间太长,…  相似文献   

12.
正遮阳保温幕的现状及分类气候调节幕布(Climate Screen)是温室中用于调节温室气候的重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遮阳防护和保温节能,国内行业中将其称为遮阳保温幕,近年来幕布还增加了散射等功能。幕布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基本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种。遮阳幕目前国内温室常用的遮阳材料有两大类,分别是遮阳网和遮阳幕。遮阳网全部采用丝状物编织而成,比如经常提到的黑色圆丝网,由于价格比遮阳幕低廉,中国南方大部分种植者仍然用其  相似文献   

13.
一、遮阳幕的透光性能 主要体现在遮阳幕布遮阳率上。遮阳幕透光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温室内植物光合作用的形成和温室内温度的高低。透光率不仅是温室的一项指标,也是遮阳幕的重要指标。幕布遮阳率越低,透光率越高,透进温室内光照量越大;温室内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的表面温度也就越强。然而,植物保证正常生长是需要适当温度的。在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即使幕布透光率较小,遮阳率较高,透进到植物表面的光照强度绝对值依然较高,完全可满足植物的光合作用需求。   透光率与遮阳百分比的关系为,透光率 =(1-幕布遮阳率% )…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农业部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单位研制的华北型连栋温室,是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和综合集成而研制成功的:温室骨架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先进工艺生产,省材且耐用;开发了双层充气膜覆盖保温技术与装置、温室天窗机构与遮阳保温拉幕机构等设备、多功能长寿薄膜和改进型缀铝膜遮阳保温幕、计算机温室智能化监控系统,其中一些材料或设备性能达到并部分超过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改进创新了地中热交换技术,节能效果显著:完备的通风与湿帘降温系统,可周年高质量调控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西北地区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冬季室外气温低、夏季辐射强,夜间尽量保证温室内部热量不散失,白天合理的控制进入温室内的辐射对于温室节能设计十分必要。合理设置内遮阳保温拉幕装置,可以有效保证温室内部热量不流失。本文以宁夏吴忠孙家滩示范基地为例,详细介绍9 m跨装配式示范温室内遮阳保温系统的设计思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设计思路为了有效防止冬季夜间日光温室内热量流失,在日光温室内部设置遮阳保温幕,如图1所示。使幕布借助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烘干现场传感器和无线节点供电布线不能大范围分布、可靠性差的问题,基于塞贝克效应,结合热电能量收集技术,设计了一种烘干现场无线节点供电系统,通过试验测试台测定了热电收集系统性能,获得了转换效率与负载电流的变化规律,搭建了针对无线温度装置的热电收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热电发生器塞贝克系数为35.397,系统有效温差系数为0.5267;通过Matlab拟合得到系统的转换效率与负载电流及电阻的对数表达式;搭建的热电系统验证了当温差大于15℃时,热电收集系统能有效驱动无线温度检测装置正常工作,具有一定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陆琳 《云南农业》2014,(11):73-73
温室工程的安装要遵循从下到上、从高到低、从外到内、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温室工程安装顺序为骨架→外遮阳→顶部覆盖→四周同护→湿帘风机→内遮阳→控制→供暖→苗床→给水.  相似文献   

18.
产品适合于安装在所有外开门的店铺门窗以及流动摊位上,可起到遮阳、防雨,防晒的作用。产品特点1.可用于流动摊位,如各种露篷车。2.具有齿轮转动装置,可根据需要调节遮阳面积,它遮阳面积较固定店门篷  相似文献   

19.
设计一种基于CAN总线网络的粮库温湿度分布式监测系统,通过安装于现场的智能CAN节点,可实现粮库多点温湿度数据的采集与变送。为解决CAN总线与上位PC机串口数据交换问题,设计了一个CAN/RS232通信转换模块。上位机可视化监控界面在通用版组态软件MCGS平台下开发,主要负责温湿度数据的显示、保存、管理以及采集的调度。对于用户自主设计的单片机应用系统,MCGS没有提供现成的底层设备驱动程序,基于MCGS脚本驱动开发工具并结合系统功能分析,开发了MCGS串口驱动构件。现场调试表明,整个系统实时性、稳定性良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车身电器网络实验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网络技术在国内汽车车身尚无应用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汽车车身网络系统的建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桑塔纳2000型轿车车身电器实验台上。将车身电器按区域划分为9个部分,通过CAN智能节点连接到总线上。对总线参数进行设置,包括节点ID、位定时、位同步、信道延迟等,使得各节点能够有效进行通信。选用89S51单片机和SJA1000CAN控制器设计CAN智能节点。试验室测试时采用PCI-5121智能CAN接口卡将上位机连入总线系统中,分别以单帧和多帧2种方式进行通讯,普通双绞线为通信介质,通讯时间24 h,节点传输速率为40 kbit/s,通讯成功率100%。系统能够实现节点间的可靠通信,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