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立地条件对湖南山核桃产量与胸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对靖州县典型高产和低产的湖南山核桃林的产量、胸径及立地因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湖南山核桃林生长和产量的立地因子主要是母质、土壤类型和土层厚度。成土母质以页岩最好.其次是石灰岩、紫色页岩和砂岩;土壤以山地黄壤最好,其次是山地黄红壤、黑色石灰土、酸性紫色土;湖南山核桃的产量和胸径与土层厚度成一元线性回归关系.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湖南山核桃的产量和胸径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浙闽毛竹林土壤有效硅含量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观察了浙江和福建主要毛竹产区林下土壤的172个剖面,采集各类土样633个进行有效硅含量的测试,结果表明:①有效硅含量因土壤母质、土壤类型以及所在地理位置(纬度、海拔等)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一般火成岩(本调查中花岗岩类和高海拔区凝灰岩除外)发育的土壤有效硅含量较低,沉积岩较高,变质岩尚无规律。各类土壤有效硅含量顺序为:山地黄壤>石灰性土>山地黄棕壤>山地红壤≥黄红壤>酸性紫色土≥低丘红壤。相同成土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其有效硅含量呈现从南到北(纬度)、由低到高(海拔)递增甚至骤增趋势。②该区土壤有效硅含量平均为:A层45.13mg/kg、B层76.56mg/kg,且变异幅度极大。结合主产竹县有效硅聚类分析结果,绘制出两省毛竹林土壤有效硅低值含量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株洲县林地土壤的成土母质母岩主要有板页岩、砂岩、花岗岩、紫色页岩、石灰岩及第四纪红土等.土壤类别主要有红壤土、紫色土两种.通过对土壤分析、检测,得出各类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根据不同树种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提出了林地土壤施肥与树种配置建议,以期为科学施肥,适地适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新平磨盘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区成土条件,土类分布,并对各类型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分布有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等5个土类;2)保护区土壤质地黏重,以粘壤土和砂质粘土为主;3)土壤有机质差异较大,黄棕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为棕壤、红壤、黄壤,紫色土有机质含量最低;4)在土壤的全效养分中,以黄棕壤最高,黄壤最低;5)在土壤的速效养分中,速效磷含量较高,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较低。对保护区土壤利用存在的母岩结构差、形成的土壤具有潜在脆弱性,周边植被破坏导致土壤加速侵蚀等问题,提出加强管护、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因地制宜、防治土壤侵蚀,增加投入、发展社区经济等土壤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南林地土壤酸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林地土壤的酸碱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林地强酸性土壤最多,其次为弱酸性土壤和极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弱碱性土壤和强碱性土壤较少,无极强碱性土壤。不同类型土壤平均pH值从大至小依次为石灰土、潮土、紫色土、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红壤、山地草甸土。不同母质母岩发育的土壤平均pH值从大至小依次为冲积母质、紫色页岩、石灰岩、砂岩、板、页岩、花岗岩、第四纪红色粘土。  相似文献   

6.
巧家县所处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植被类型及成土母岩等因子决定了其所具有的森林土壤类型,从低海拔地区的燥红土开始,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分布着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等森林土壤,各土壤类型的剖面特征、理化性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地域辽阔,地貌形态多样,水热变异复杂,森林树种繁多,土壤资源丰富。土壤是林业生产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其生产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所能适应的森林树种亦有差别。按照土壤分类多以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和土壤生产力为依据的原则,四川的主要森林土壤类型可划分为:山地黄壤。山地红壤,山地褐土、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色灰化土(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和紫色土等8个土类。  相似文献   

8.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土壤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土壤的研究,认为该保护区土壤包括3个土纲,5个土类,6个亚类。土类垂直地带性明显,赤红壤:800-1300m;红壤:1300-2200m;黄壤:2100-2400m;黄棕壤:2400-3000m;亚高山草甸土:3000~3429m。除亚高山草甸土外,其余土类土层深厚。保护区土壤质地大多为中壤、重壤土,呈酸性或强酸性反应。表层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十分丰富。淀积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大,红壤、黄壤淀积层养分含量少,但黄棕壤、亚高山草甸土淀积层养分含量较丰富。  相似文献   

9.
吴燕清 《绿色科技》2015,(2):286-287
通过对武夷山土壤进行野外实地考察,选取了其中红壤、黄红壤和黄壤5个剖面,在室内对土壤剖面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等方面初步研究了武夷山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变化规律。此外,根据武夷山保护区红壤、黄红壤和黄壤的理化性状和当前土壤利用状况,提出了几点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岳阳县的基本地形地貌格局是东部为中低山、中部为丘陵、西部为岗地平原。森林土壤类型主要有板页岩红壤、花岗岩红壤、第四纪红土红壤、砂岩红壤、花岗岩黄壤、紫色土、潮土。  相似文献   

11.
江西大岗山东侧森林土壤性质与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大岗山年株、上村两林场,海拨自高至低,依次分布着山地黄棕壤、黄壤、红黄壤、黄红壤和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速效N呈增趋势;速效P含量呈增加趋势;速效K变化不显著,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红壤中最低,其余几种土壤相接近;多酚氧化酶以山地黄棕壤活性最低,只有其它几种类型土壤的1/5,但其转化酶活性是红壤的2.7倍。海拔480m以上土壤中放线菌是黄红壤和红壤的17-75倍,优势种群由高海拔的灰色菌丝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干热河谷区麻疯树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土壤微生物传统数量测定法,分析了攀枝花9个麻疯树主要分布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大微生物种群中,细菌占93.9%,丝状真菌和放线菌分别占3.1%和3.0%;不同林分年龄土壤微生物总数差异显著,成熟林分(1 237.6×104)>人工幼林(955.4×104);土壤类型不同,微生物种群数量差异明显,红壤(1 349.2×104)>黄沙壤(1 306.8×104)>山地黄壤(580.0×104)。通过土壤主要微生物生理类群分析结果,攀枝花麻疯树主要分布区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比较贫乏,在氨化细菌数量中,红壤(37.0×103)>黄沙壤(0.8×103)>山地黄壤(0.3×103);在好气性纤维菌中,红壤(0.8×103)>黄沙壤(0.7×103)>山地黄壤(0.3×103);消化细菌,反消化细菌在山地黄壤和黄沙壤有少量分布;在3种土壤中均未分离到好气性固氮菌,说明攀枝花麻疯树主要分布区土壤不适宜好气性固氮菌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2年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评估体系的95个桉树林样地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桉树林的土壤肥力。按《我国土壤质地暂行分类方案》将95个样地土壤合并为粉壤土、粘壤土、粗砂土、细砂土、面砂土、粉粘土、砂粘土、粘土、壤粘土。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聚类分析,将土壤按质地类型划分为4类:第1类包括粉壤土、粉粘土和壤粘土,速效K含量较高,速效P含量中等,其余养分含量位居9种土壤的前列,容重和毛管孔隙中等,肥力较高;第2类是粘壤土,全K含量最高,速效N含量中等,其余养分含量较低,容重较小,毛管孔隙较大而非毛管孔隙中等,总体上肥力水平中等;第3类包括粗砂土、细砂土、面砂土和砂粘土,此类土大多数有机质、全N、全K、速效N、速效K含量低,而有的速效P含量较高,容重大、毛管孔隙小,总体来说肥力低;第4类为肥力高的粘土,其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含量均是9种土壤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清西陵地区土壤养分和酸碱状况,对不同地形及不同母质母岩上发育的典型土壤剖面分层采集土样,进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中山、低山石灰性母质土壤呈微酸性,有机、无机养分丰富。丘陵区石灰性母质土壤呈微碱性,非石灰性母质土壤呈中性偏酸,土壤养分总体水平偏低,但不同剖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龙山县慈竹资源分布、慈竹林地的母质母岩、土壤类型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慈竹适应性较强,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区域表现良好;龙山县林地海拔600 m以下的低山区域,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各方面的条件均能较好地满足慈竹生长需要;慈竹在岩石裸露的石质山地生长良好,可作为石漠化治理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6.
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几种主要杉木人工林土壤P素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无机P是赤红壤,红壤,黄红壤P素的主要形态,其中O-P含量最高,Ca-P和Fe-P次之,Al-P含量最低,Al-P,Fe-P,O-P和Ca-P在赤红壤中分别占无机P的2.74%,4.70%,84.74%和7.81%;在红壤中分别占2.46%,11.90%,77.24%和7.80%;在黄红壤中分别占2.74%,10.63%,78.0  相似文献   

17.
徐州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徐州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健康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健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针阔混交林中土壤物理性质较好,说明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和各养分含量上层明显高于下层,且各养分含量均以针阔混交林最高,进一步说明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化学性质。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种植被类型林分土壤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主成分得分,针叶林为-8.309,针阔混交林为6.876,阔叶林为1.433。各类型林分土壤健康状况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表明针阔混交林能够改善土壤健康状况。建议在徐州石灰岩山地上应以针阔混交林为主要恢复模式,从而提高该地区土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设于菜阳河自然保护区 3种森林类型的 8块监测样地的土壤剖面调查结果得出 :3种森林土壤有较明显的差异。季节雨林土壤为粗骨性赤红壤 ,水热条件好 ,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丰富 ,阳离子交换量较高。山地雨林土壤为紫色赤红壤 ,总孔隙度达 5 0 % ,通透性尚好 ,土壤氮磷钾全量较其他两类土壤低 ,有机质含量及有效氮磷钾含量与季风常绿阔叶林接近 ,交换性能较好。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主要为黄色赤红壤 ,总孔隙度达 5 6 % ,非毛管孔隙度 11 5 1% ,土壤通透性及保肥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土壤对柑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和2003年测定了湖南西部红砂土、红泥土和紫色土9年生枳砧柑园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以及柑的生长结果情况.结果表明:3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红砂土和红泥土速效氮、磷偏低,紫色土速效氮、磷含量不足;紫色土、红砂土速效钾适量,红泥土速效钾缺乏;紫色土有效钙、镁含量充足,红砂土与红泥土二者有效钙、镁缺乏;除红砂土和红泥土有效铁、有效锰含量充足外,其他所测微量元素缺乏,因而柑产量不高,果实达不到优质果标准;3种土壤类型中,红砂土整体营养水平较高、土质疏松,因而红砂土柑产量和品质都优于紫色土和红泥土.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壤类型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福建省常见的7种土壤类型(红壤、黄红壤、黄壤、紫色土、红土、黄泥土、水稻土)对毛竹林出笋数、新竹成竹率和新竹胸径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林出笋数及新竹胸径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竹成竹率在不同土壤类型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认为,在毛竹造林时应优先选择退耕的农地,即耕作土壤黄泥土和红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