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振霖 《西南园艺》2013,(Z1):136-137
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的特性和优质高产所需的气象条件,分析连阴雨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危害。结合重庆市34个区县的实际气象情况,简介了马铃薯连阴雨危害的预防措施,从"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补植"等方面提出了铃薯连阴雨灾后的补救与恢复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此,笔者与莱芜市农科所的科研人员进行了马铃薯无公害高产高效模式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马铃薯无公害春播及秋延迟栽培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无公害马铃薯舂播及秋延迟栽培的大丰收。增产增效显著,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纳添仓 《长江蔬菜》2011,(14):57-60
在分析青海高原马铃薯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高原特色马铃薯产业发展应加大优质高产专用品种的选育推广力度,促进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围绕市场需求和青海省马铃薯区域布局,确立4个特色鲜明的区城化布局生产基地;营造品牌优势;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者生产素质;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促进马铃薯特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  相似文献   

4.
<正>河南漯河市召陵区非常适合春、秋两季马铃薯栽培。近年来,春、秋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已达5万亩,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重,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成为制约马铃薯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一。1发生为害较重原因1.1主栽品种抗性较差品种抗病性差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严重的直接原因。目前,召陵区马铃薯主栽品种有郑薯六号、费乌瑞它、东农303等,其品种抗病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贺州市冬季马铃薯合理安排播种期、科学调整面积布局,避免或减轻低温冻害影响提供气候依据。【方法】通过近年冬种马铃薯灾害天气调查,结合贺州市各县区低温冻害出现时段及低温程度等方面的气候分析。【结果】冬季低温冻害是影响贺州市冬种马铃薯的主要气象灾害。【结论】适宜播种期为12月下旬,在1月中旬后出苗,可有效降低受低温冻害的影响风险。  相似文献   

6.
秋大白菜从出苗到收获,整个生长期都会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危害。根据当地秋大白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病特点,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秋大白菜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牟婷  武海燕 《西南园艺》2013,(Z1):37-39
秋马铃薯具有生产周期短、商品价值高、经济效益好、适应能力强、用途范围广等优点,发展秋马铃薯既是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又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根据重庆市云阳县秋马铃薯生产的效益及潜力,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秋马铃薯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1971—2000年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马铃薯的生理特性,研究了重庆市秋马铃薯低温冻害的发生频率与发生时间,并结合马铃薯的品种特性,以积温为区划指标,应用1∶25万DEM和GIS分析技术,将重庆市划分为早熟区、中熟区、中晚熟区3个秋马铃薯气候适宜区。研究表明,重庆长江沿线秋马铃薯低温冻害的频率最低,以东部为主的中高山区低温冻害的频率最高;秋马铃薯低温冻害发生的时间中、西部晚,东部早。早熟区主要分布于南川北部、涪陵南部以及东部的中高山区;中熟区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大足、荣昌,中、东部的垫江、梁平、忠县等地;中晚熟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及长江河谷地区。  相似文献   

9.
赖金花 《现代园艺》2011,(21):33-34
通过实验研究,形成了建塘镇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旨在于指导建塘镇马铃薯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合理高效利用秋季气候资源,对重庆晚秋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分期播种试验方法,探讨重庆地区秋马铃薯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受试验当年8月上中旬高温和秋棉雨的影响,8月27日播种的出苗率最高,8月27日至9月11日播种的秋薯商品率最高,9月11日播种的产量最高。结合重庆地区晚秋气候特点、耕作制度以及马铃薯的品种特性,认为重庆350m以上地区秋马铃薯宜8月中旬播种,350m以下地区宜8月下旬播种。  相似文献   

11.
早春马铃薯-秋甘蓝1年2茬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在博乐市蔬菜生产中占有一定面积,对周年蔬菜市场的供应起到一定作用。文章根据实践对此栽培模式的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收获各生产环节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早马铃薯、早糯玉米、早大白菜、秋大豆连套作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 ,1998年和 1999年我市建昌镇农技站农场进行了早马铃薯、早糯玉米、早大白菜、秋大豆连套作模式的试验。早马铃薯 667m2 (亩 )单产150 0kg(公斤 )左右 ,产值达 60 0 0元以上 ;早糯米青棒单产为 70 0kg左右 ,产值 350 0元 ;早大白菜 50 0 0kg以上 ,产值 30 0 0元以上 ;秋大豆单产毛豆 80 0kg ,产值150 0元以上 ,全年每 667m2 产值达 1 4万元以上 ,净效益超万元。1 选择良种马铃薯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克新 1号和克新 4号 ;糯玉米选用口感好 ,外形漂亮 ,高产的苏玉糯 1号、南…  相似文献   

13.
荣强  张丽 《长江蔬菜》2023,(21):65-67
春马铃薯—夏玉米—秋大白菜(菜花、萝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马铃薯种植为主,以高产粮、精品菜为辅,通过改善生产条件,进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打造高效特色农业,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大幅提高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发挥渭源县高寒山区富含钾素、土壤肥沃、雨热同步,十分适合马铃薯种植的气候与地域优势,近年来结合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助推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试验示范和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6种马铃薯高产高效创新栽培模式,推广于不同种植区域,实现了马铃薯均衡优质生产和高产高效的目的,平均每667 m2生产优质薯2.1 t,收入3 000~5 000元,高产田667 m2产3.0~3.5 t,马铃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黔中山区秋季马铃薯生产出现的问题,根据黔中地理气候特征和马铃薯秋季栽培特点,从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种薯催芽、施足底肥、加强生长期的水肥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马铃薯秋季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为发挥秋甘蓝栽培容易、产量较高、品质优良,秋冬季收获时可作为蔬菜淡季重要补充品种的优势,总结出衡阳市秋甘蓝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施肥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为秋甘蓝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此,笔者与莱芜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进行了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总结了马铃薯春播栽培技  相似文献   

18.
影响西瓜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灾害性天气是农产品高产的限制性因素。本文通过对宝鸡市气候状况等基本资料进行分析,选取了宝鸡市1998~2015年大棚自动气象站和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影响西瓜生产的各类气象灾害结合西瓜的生长特点,制定了适合当地的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西瓜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19.
阐述小春马铃薯种植地块的选择,通过精心整地,应用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重施底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覆盖地膜、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使小春马铃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出口的需要,秋甘蓝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何生产既高产又优质的秋甘蓝呢?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