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博落回提取物对产蛋末期雪峰乌骨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576只45周龄的雪峰乌骨鸡母鸡,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Ⅰ组饲喂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试验组(Ⅱ、Ⅲ、Ⅳ)博落回提取物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100,150,20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Ⅰ组日产蛋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平均蛋质量较Ⅰ、Ⅲ、Ⅳ组分别提高了1.46%、1.10%、0.98%;Ⅱ、Ⅲ、Ⅳ组料蛋比较Ⅰ组增加了4.83%、3.69%、1.14%;Ⅳ组平均采食量比Ⅰ组提高了0.34%。Ⅳ组蛋壳厚度较Ⅱ组、Ⅰ组显著提高(P 0. 05);与Ⅰ组和Ⅱ组相比,Ⅳ组蛋黄指数显著提高(P0. 05),试验Ⅱ、Ⅲ、Ⅳ组蛋壳强度比Ⅰ组提高了5.58%、3.35%、13.41%;试验组Ⅱ、Ⅳ组哈氏单位比Ⅰ组提高了5.56%、4.47%。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200 mg/kg博落回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雪峰乌骨鸡蛋壳厚度和蛋黄指数,改善蛋品质。  相似文献   

2.
《饲料工业》2017,(7):23-27
试验选用1 152只50周龄左右的海兰褐健康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96只鸡,研究棉粕源发酵饲料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营养水平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10%、15%的棉粕源发酵饲料。结果表明:试验第Ⅱ、Ⅲ、Ⅳ组与第Ⅰ组相比产蛋率均有所提高,其中第Ⅲ组产蛋率最高;平均蛋重、产蛋量、料蛋比均高于对照组但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采食量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7%(P0.01)、8.83%(P0.01)、8.80%(P0.01);腹泻率、死淘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蛋鸡日粮中用发酵棉粕代替豆粕,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以添加10%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探讨蛋鸡饲料中添加DHA复合添加剂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和蛋黄中DHA富集效应的影响。选用50周龄海兰褐蛋鸡240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试验组,日粮分别添加DHA复合添加剂为2%、5%和8%,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产蛋率、蛋重、料蛋比、蛋形指数和哈氏单位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蛋黄中DHA平均含量各试验组比对照组第1周显著提高(P0.05),第2、3、4周极显著提高(P0.01),且Ⅲ和Ⅳ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Ⅳ和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DHA复合添加剂,蛋鸡产蛋率、蛋重有增加趋势,可以改善鸡蛋品质和增加蛋黄中DHA含量,添加量以5%为宜。  相似文献   

4.
试验探讨蛋鸡饲料中添加原花青素复方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选用400只28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第Ⅰ组设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第Ⅱ~Ⅳ组为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150 mg/kg原花青素复方,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9 d。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蛋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和Ⅳ组第21、35、49 d产蛋率和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和Ⅳ组第21、35、49 d哈夫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Ⅲ组和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第7 d蛋黄中胆固醇平均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第21、35、49 d极显著降低(P0.01)、第Ⅲ和Ⅳ组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Ⅳ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降低量最大的第Ⅲ组和Ⅳ组于正式试验期第35 d后胆固醇含量已基本趋于稳定。试验表明,蛋鸡饲料中添加原花青素复方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和降低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添加量以10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肝脏香、奶香、甜味剂和大肠香等4种饲料调味剂对育成期雄性蓝狐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体况健康的育成期雄性蓝狐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动物个体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肝脏香、奶香、甜味剂和大肠香饲料调味剂的试验饲粮,添加量分别为500、500、120、500 mg/kg。试验期为52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和Ⅳ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提高(P0.01),Ⅲ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2)与Ⅰ组相比,Ⅳ组干物质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Ⅱ、Ⅲ、Ⅳ、Ⅴ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提高了4.34%、9.07%、9.40%、5.23%,但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Ⅴ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与Ⅰ组相比,各试验组的食入氮、尿氮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粪氮显著降低(P0.05),氮沉积和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4)各组蓝狐体重及总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Ⅰ组最低,Ⅱ、Ⅲ、Ⅳ、Ⅴ组分别较Ⅰ组提高了7.99%、3.27%、6.19%、7.37%;料重比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Ⅳ、Ⅲ、Ⅱ、Ⅴ、Ⅰ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肝脏香、奶香、甜味剂3种调味剂均提高了蓝狐的干物质采食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其中以甜味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250只30~32周龄、体重基本一致的健康产蛋珍珠鸡,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1个对照组(Ⅰ组),蛋氨酸水平为0.27%,4个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各组蛋氨酸添加量分别为0、0.05%、0.10%、0.15%、0.20%,每组基础日粮相同,试验期3个月。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宜的蛋氨酸不仅能够显著提高产蛋量和蛋重,而且还能提高饲料报酬,同时种蛋的孵化性能也有所提高;珍珠鸡产蛋期日粮中最适宜的蛋氨酸水平为0.42%。  相似文献   

7.
将480只30周龄海赛克斯褐壳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Ⅳ)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300mg/kg水平的芽孢杆菌制剂。结果显示,Ⅱ组产蛋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O.05),料蛋比有所降低但不显著(P〉0.05)。Ⅱ组白蛋白和血糖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芽孢杆菌对总蛋白、尿酸、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试验组ⅠgA和IgG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C3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C4浓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Ⅱ组和Ⅲ组回肠大肠杆菌的数量较Ⅰ组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显著提高(P〈O.05)。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健康;蛋鸡日粮中添加100mg/kg芽孢杆菌制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7,(1):27-30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虾青素复合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鸡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5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虾青素复合添加剂0、0.5%、1%和1.5%,试验期42 d。结果:试验Ⅲ组和Ⅳ组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Ⅲ和Ⅳ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肌肉亮度(L*)、红度(a*)显著提高(P0.05),黄度(b*)、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Ⅲ和Ⅳ组p H24h值下降速度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肉鸡饲粮中添加虾青素复合添加剂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和改善鸡肉品质,添加量以1%为宜。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皂苷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50只190日龄的海蓝褐壳蛋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120、240、480 mg/kg的苜蓿皂苷。试验期77 d。结果表明:1)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组的蛋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2)第30天,Ⅳ组的蛋黄颜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天,Ⅱ、Ⅲ组的蛋黄颜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60天,Ⅰ、Ⅱ、Ⅲ和Ⅳ组的蛋黄颜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Ⅰ、Ⅱ、Ⅲ和Ⅳ组的肝脏、胸肌、腿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各项指标,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20 mg/kg的苜蓿皂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对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8只60周龄蛋用母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试验组Ⅰ、Ⅱ、Ⅲ分别加入50mg/kg、100mg/kg、200mg/kg 牛磺酸,对照组不加牛磺酸。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Ⅱ、Ⅲ血清甘油三脂分别下降10.06%、13.03%、13.97%,差异极显著 (P<0.01);试验组Ⅰ、Ⅱ、Ⅲ血清总胆固醇分别下降9.95%、10.65%、 10.45%,差异极显著;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验组Ⅰ下降 20.83%,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Ⅱ、Ⅲ下降33.33%、29.19%,差异极显著(P<0.01);蛋黄总胆固醇,试验组Ⅰ下降3.17%,差异显著 (P<0.05);试验组Ⅱ、Ⅲ下降5.25%、6.76%,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