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根据对四川省西充县和邛崃市等典型区域的调研情况,总结和分析了沼液流转新模式的特点和意义,并结合相关资料和数据讨论了沼液质量与还田方式、养殖与种植平衡,以及PPP模式与政府作为等相关问题。通过采取PPP方式,政府财政资金对沼液转运这一关键环节进行补贴能够强化沼液的异地还田,促进当地养殖与种植业的平衡发展,显然四川省这种探索有着重要意义,建议:1)及时总结已有的经验和问题,在全省甚至更大范围推广应用沼液流转新模式;2)为了提升沼液还田的成效,更好地发展循环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地沼液质量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文章为探求沼液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采用变水头渗透试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容重条件下沼液理化性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了沼液理化性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沼液入渗过程中,土壤饱和导水率随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沼液配比、沼液电导率、沼液黏度、沼液干物质的量和土壤饱和导水率均呈拟合优度很好的负相关指数函数关系,且方程均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沼液pH值和土壤饱和导水率呈负相关的抛物线关系,采用一元二次函数方程能够很好反映土壤饱和导水率随沼液pH值增减的变化特征;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沼液理化性质均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沼液干物质的量和沼液黏度是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子。由此可见,土壤饱和导水率会受到沼液理化性质的影响,在研究分析沼液入渗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影响时,不仅要考虑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土壤因素带来的影响外,还要考虑沼液理化特性对土壤饱和导水率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养殖大国。沼液作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如何作为有机液态肥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仍缺少有效的工程手段和技术载体。滴灌作为省工高效、精量可控的灌溉方式,有望成为沼液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核心技术与工程载体。对沼液滴灌的优势性进行了综述分析,剖析了沼液滴灌系统在物理堵塞、化学堵塞以及生物堵塞控制方法研究与沼液滴灌专用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发现状和不足,提出了沼液滴灌系统抗堵塞机理研究和专用产品研发亟需重点关注的方面,可为沼液滴灌技术与产品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沼气技术的日趋成熟,沼气在农村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但沼液作为厌氧发酵残留物的液体部分,不仅含有丰富的可溶性无机盐,还有厌氧发酵后的产物,如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类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赤霉素、生长素及抗生素等,具有营养、抑菌、抗逆、刺激等功效。如果把沼液倒掉,既造成浪费,又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此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对沼液在主要农作物生产中应用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1沼液浸种1.1沼液浸种作用机理沼液中含有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  相似文献   

5.
笔者针对一家一户小规模设施农业生产者使用沼液滴灌存在灌水器堵塞、烧苗等问题,研发了1套沼液滴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沼液存贮装置、过滤装置和稀释装置组成,通过三级过滤和沼液原液稀释,解决了沼液原液滴灌造成的灌水器堵塞和烧苗等问题。春大棚黄瓜应用沼液滴灌技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20.6%和21.2%,分别增收21435元·hm~(-2)和34804元·hm~(-2);与水溶肥处理相比,分别增产7.2%和9.1%,增收25337元·hm~(-2)和25413元·hm~(-2);同时,果实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沼液的科学施用能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此,常温下沼液经过螺旋滚筒式沼液沼渣精密分离装置过滤分离出植物纤维、砂粒、悬浮物等大颗粒物质,过滤液由输送泵输送至沼液机械过滤装置和多介质过滤装置以及精密过滤装置滤除泥沙、藻类及农药残留物等大分子物质后,再经过沼液错流超滤装置进一步精密过滤和分离;未透过液进入浓缩液储罐,透过液进入浓缩装置继续进行浓缩分离,分离出的浓缩液进入浓缩液储罐后输送至配液罐进行液肥的配制;液肥再经过在线灭菌装置消毒后进行包装,作为农作物及花卉等植物液肥使用。经过处理的沼液,减少了农业生态环境,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沼液过滤难而影响沼液大规模施用的问题,通过采用沉淀、过滤、曝气、反冲洗等措施对沼液进行三级过滤,在达到120目喷滴灌要求的基础上将过滤后的沼液与灌溉水混合配比,通过喷滴灌设施对设施蔬菜进行灌溉施肥,实现了沼液的规模化有效利用,完善了以沼液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土壤基肥施用翻耕前,采用沼液漫灌对于矫治土壤连作障碍、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显著作用。结合这种沼液的施用方式,拟定沼液替代化肥的技术方案可为沼液的资源化利用及化肥使用的减量化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措施,从而有效缓解沼液的消纳困境,间接促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文章提出了等氮量部分替代原则下沼液替代化肥的技术方案,并举例说明了沼液用量、化肥减量等参数的计算方法,拟定出沼液替代后化肥的施用方案,依次试验分析了技术方案实施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技术方案实施后,每亩蔬菜可减少尿素、重钙及硫酸钾用量依次为9.65 kg,22.72 kg和10.92 kg;蔬菜品质有明显提升,蔬菜增产7.92%,每亩蔬菜可增加收入5830.6元。  相似文献   

9.
京郊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液养分及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指导沼液的高效合理施用,对4种不同发酵原料的沼液养分及重金属含量作了分析.结果发现:牛粪(n=7)和混合原料(n=4)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有机质含量比猪粪(n=6)和鸡粪(n=3)原料偏高,不同原料沼液的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差异不大,沼液过0.5mm筛后,沼液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有所降低.沼液样品中可以检出重金属铬、汞,镉等,但未超过有机肥料中对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从浸种、喷施、防治病虫害、饲料添加等多方面介绍了沼液的综合利用技术。实践证明,合理利用沼液可节约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施灌沼肥对土壤氨挥发和氮素下渗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灌沼肥对土壤氨挥发和氮素下渗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土柱模拟试验,系统研究沼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深度对土壤表面的NH3挥发及土壤垂直剖面上的总氮、NH+4-N、NO-3-N下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施沼肥时,土壤表面的NH3挥发累积量和挥发的延续时间均随沼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垂直剖面上的含水率、总氮和NH+4-N均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而NO-3-N可迁移至较深层土壤。底施沼肥时,NH3挥发累积量随着沼肥施用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施用深度为10 cm时便可有效减少沼肥的NH3挥发损失;同时土壤垂直剖面上的含水率和总氮、NH+4-N、NO-3-N质量比的最高点均与沼肥施用深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高效稳定沼液营养液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返青期施用稳定沼液营养液对冬小麦产量、品质以及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用尿素相比,稳定沼液营养液可以明显促进冬小麦株高的增长和干物质的积累,并显著提高产量,增产可达23.3%;与施用原沼液相比,施加稳定沼液营养液对冬小麦增产可达10.3%。施用稳定沼液营养液与施用尿素及原沼液相比,冬小麦籽粒中粗纤维含量分别下降20.9%和1.4%,淀粉含量分别上升4.8%和4.0%。同时对土壤养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施加稳定沼液营养液可以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49.1%,24.5%和18.7%。因此,稳定沼液营养液的使用可以更为有效的促进冬小麦产量的增加,同时改变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喷施对葡萄叶蝉及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和温室试验各设6个处理,从葡萄展叶期开始定期喷施不同浓度沼液,开展霜霉病病原菌接种试验和叶蝉危害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沼液喷施对葡萄叶蝉危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与未喷施沼液的T0相比,露地栽培叶蝉危害显著降低,且随着喷施沼液浓度的提高而逐步下降,喷施沼液原液叶蝉危害率为17.40%,防治效果达49.12%;不同浓度的沼液喷施葡萄叶片对不同栽培环境下(露地和温室)葡萄霜霉病均具有防治效果,且喷施80%浓度沼液效果最显著,防治效果分别达58.54%和50.56%。研究结果揭示了沼液在葡萄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沼液可在葡萄栽培中得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沼液对黄瓜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不同浓度的沼液浸种及喷施对黄瓜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低浓度沼液的浸种能促进黄瓜的发芽,高浓度的沼液抑制黄瓜种子的发芽,最适的浸种浓度在0.5%~2.5%之间。沼液经过不同的处理后抑制作用有一定程度的消除,较高浓度沼液经高温灭菌、离心或调节pH值后种子的发芽率均比相应浓度的原沼液高,但抑制效果还不能完全消除。利用沼液进行苗期喷施,以浓度为20%的沼液对黄瓜苗期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促进作用最好,研究结果还发现喷施适合浓度的沼液对抗性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表明沼液除了具有促进种子发芽、苗期生长的作用外,还具有提高黄瓜系统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吸附剂对于沼液中重金属的去除能力,实验首先比较D401树脂对模拟沼液和实际沼液中Cu 2+,Zn 2+,Pb 2+,Cd 2+4种重金属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D401树脂对模拟沼液中4种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实际沼液。其次,选取D401树脂、LSC-500树脂及沸石3种吸附剂,比较3种吸附剂对实际沼液中Cu 2+,Zn 2+,Pb 2+,Cd 2+4种重金属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沸石对实际沼液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最差,LSC-500树脂的吸附能力略优于D401树脂。以期该实验结果为今后更高效地处理沼液中的重金属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沼液和沼渣是新型环保优质肥料,其中含有较全面的养分和丰富的有机质,可促进农作物生长和提高其产量与品质。沼肥的施用有沼液浸种、沼液沼渣旱土育秧、沼渣作大田基肥和沼液叶面喷施等简易方法,是农村能源建设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当前沼液过滤困难、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设计了智能化的沼液滴灌过滤技术及设备.利用三级过滤实现沼液粘稠分离,粘液通过沼液液位监测,智能控制固液分离机,实现沼渣沼液分离,稀液通过120目过滤网,达到滴灌要求,并采用清洗设备实现滤网的自动冲洗.通过系统智能化控制与人工控制成本对比试验表明,该沼液滴灌过滤技术及设备...  相似文献   

18.
沼液抑制三七镰刀菌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气发酵残留物应用于种植业,能防治作物病虫害、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农产品品质。有关沼液抑制或杀灭植物病原菌的机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以三七镰刀菌为供试菌株,改变沼液的原料来源、pH值、温度和微生物状态,测定沼液对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原料来源的沼液对病菌有相同的抑制趋势,pH值在上限值为9.0,下限值为5.0的时候仍然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沼液随温度的升高抑制效果减弱[1~4]。  相似文献   

19.
沼气工程残余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气规模化与工业化生产在解决能源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发酵残余物沼液沼渣,国内外现有的沼液沼渣处理和利用方式不能及时、高效地消纳沼气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沼液沼渣,由此产生了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问题,已制约了沼气工业的发展。沼液沼渣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农田沼液沼渣暗灌工艺可快速、高效和大量地利用沼液沼渣,实现沼液沼渣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并与对照和多菌灵进行比较,得出下列结论: 1.采用正常运行的沼气池生产的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发病率比对照下降20.71%,相对防治效果提高44.88%,与多菌灵防效相当。 2.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以不稀释在小麦盛花期亩喷50公斤效果最好。 3.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不需投资,便于推广,避免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