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4月,英籍罗斯女士发起成立的非政府组织(NG0)四川农村发展组织(DORS),提供30只凉山半细毛羊种公羊对甘洛县坪坝乡本地绵羊进行改良.笔者一行到布拖县凉山半细毛羊种场负责引种.现就其引种经过作阐述.  相似文献   

2.
凉山半细毛羊是经过复杂杂交而育成的新品种,本文就凉山半细毛羊的育成历史、种质特性、细胞与生化、分子和遗传参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全面了解凉山半细毛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凉山半细毛羊MEF2C基因在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参考GenBank中牛的序列设计引物,首次克隆羊MEF2C全编码区序列。根据克隆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分析MEF2C基因在凉山半细毛羊的组织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凉山半细毛羊MEF2C全编码区长度为1 302 bp,编码434个氨基酸,与牛、小鼠、人、猩猩、猪的同源性分别为99.5%、93%、99.8%、99.8%、99.5%,包含特定保守碱基序列MADS和MEF2结构。MEF2C基因在各组织中都有广泛的表达,大脑和背肌中表达值显著高于心脏、肝脏、皮肤,断奶期间表达值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4.
<正> 四川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填补了我国粗档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但该品种较低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着羊群数量的发展和品质的提高。如果能提早凉山半细毛羊的初配年龄,  相似文献   

5.
作者尝试构建一套数据仓库管理系统对凉山半细毛羊遗传参数进行集成评估,以期能够高效预测凉山半细毛羊的群体遗传进展状况。最终为优化动物育种规划方案提供一种决策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6.
凉山半细毛羊被列入我国重点品种,并且是全国畜禽保护品种之一,养殖凉山半细毛羊,不仅能帮助农户致富,还有助于我国养羊业更上一层楼。为此,本文介绍了凉山半细毛羊的特征和特性,并从养殖前的准备、种羊饲养及繁殖、日常饲养管理、卫生和防疫等方面简述了凉山半细毛羊的养殖技术,以期为广大毛羊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卫星技术对云南半细毛羊、凉山半细毛羊、贵州半细毛羊、彭波半细毛羊、罗姆尼羊和考力代羊基因组DNA进行了17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以期为半细毛羊品种的遗传关系做出评价,同时为这些品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6个研究群体PIC值均大于0.5,表明遗传多样性都极为丰富;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表明,6个群体Nm值均在1以上,Fst值均在0.6以下,说明群体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迁移或者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中贵州半细毛羊和考力代羊间存在最大的基因流(Nm=12.065)、最小的变异系数(Fst=0.020 3)、最高的遗传一致度(0.862)及最小的遗传距离(0.148),显示出两个群体较近的亲缘关系;UPGMA聚类图显示6个群体聚为两个大支,贵州半细毛羊、考力代羊、彭波半细毛羊聚为一支,云南半细毛羊、罗姆尼羊及凉山半细毛羊聚为另一支。  相似文献   

8.
根据凉山半细毛羊标准,通过MATLAB随机函数rand内插生成10个包含不同内插值数量的训练数据集,从中选取最优训练数据集用于构建4个概率神经网络。结果表明:网络分级与标准分级的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5、0.9996、0.9987和0.9960。进一步通过凉山半细毛羊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可靠性验证,分级的准确率达100%。说明以最优的训练数据集所构建的凉山半细毛羊概率神经网络评价分级模型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布拖黑绵羊及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的脂肪酸及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并比较二者的异同。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1周岁布拖黑绵羊及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各部位肌肉混合肉样脂肪酸的组成和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主要由豆蔻酸、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和亚麻酸等构成,其中布拖黑绵羊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肌肉中亚油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布拖黑绵羊中检测到48种挥发性化合物,而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中检测到56种挥发性化合物,二者共同挥发性成分主要有己醛、庚醛、1-辛烯-3-醇、2-戊基呋喃、2,3-辛二酮、辛醛、苯甲醛、壬醛等,不同羊存在个体差异,且2种绵羊挥发性成分中占主要地位的可能是醛类。  相似文献   

10.
四川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填补了我国粗档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但该品种较低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着羊群数量的发展和品质的提高。如果能提早凉山半细毛羊的初配年龄,可缩短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提高终身繁殖力,加快羊群的发展,增加新品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笔者在四川凉山半细毛羊原种场进行了断奶母羔当年配种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凉山半细毛羊生理生化指标的系统检测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半细毛羊是经引进的罗姆尼羊、美利奴羊等与本地藏羊长期杂交而育成的改良种群,为48~50支纱半细毛羊的新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种质特性,对凉山半细毛羊进行了30只同一个体35项生理生化指标的系统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这一系统检测能代表凉山半细毛羊生理生化变化的情况,为今后改良育种、饲养管理和疾病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自制孕马全血对体况较好的不育、适龄凉山半细毛羊母羊进行皮下注射治疗。试验表明:该自制药品对体况较好的凉山半细毛羊不育适龄母羊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当前昭觉县不同地理环境中凉山半细毛羊寄生虫病流行特点,本试验采集昭觉县在高山地区、平坝地区、河谷地区的凉山半细毛羊新鲜羊粪便共计69份,采用寄生虫虫卵计数方法对粪便中寄生虫种类及感染情况进行计数。结果表明昭觉县凉山半细毛羊感染的主要寄生虫为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鞭虫及其他线虫;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程度随不同海拔而不同,即高山地区寄生虫检出率最低,平坝地区略高,河谷地区最高。  相似文献   

14.
四川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填补了我国粗档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但该品种较低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着羊群数量的发展和品质的提高.如果能提早凉山半细毛羊的初配年龄,可缩短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提高终身繁殖力,加快羊群的发展,增加新品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笔者在四川凉山半细毛羊原种场进行了断奶母羔当年配种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凉山半细毛羊评价分级的准确率、统一性、客观性和工作效率,让用户能在远程计算机终端上使用凉山半细毛羊等级标准进行评价分级,本研究基于Web的B/S结构模式,采用ASP.NET技术,利用C#、Java Script、T-SQL和CSS等编程语言实现了具有概率神经网络分级算法的评价分级系统。概率神经网络类由C#构建,概率神经网络训练数据包括体重、毛长、剪毛量、细度和综合级别,训练数据产生于凉山半细毛羊标准和人工分级,并储存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通过概率神经网络分级页面,用32份凉山半细毛羊样本数据对该系统进行可靠性验证分析,准确率达97%。基于Web的概率神经网络凉山半细毛羊评价分级系统可使用户获得极大的方便和客观统一的分级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不同配种季节对凉山半细毛羊生产性能的影响,采取夏秋季配种和冬季配种两种方法开展试验,通过对母羊产羔率、羔羊死亡率、产羔期、羔羊初生重、断奶重等相关性能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半细毛羊冬季配种较夏秋季配种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四川凉山半细毛羊资源参考群体,共275只个体,选取位于绵羊第3号染色体上的9个微卫星基因座,利用Cervus2.0软件分析了该群体的多态性。试验结果表明:9个微卫星基因座在凉山半细毛羊群体中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杂合度为0.422~0.802,多态信息含量为0.386~0.820,为凉山半细毛羊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记者日前从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西昌综合试验站了解到,为加快凉山半细毛羊优秀群体的迅速扩繁,缩短世代间隔,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西昌综合试验站在昭觉县豹口牧场进行了凉山半细毛羊母羔(4~8周龄)幼畜的超数排卵(JIVET技术)、体外授精、胚胎移植试验并获得成功。该研究试验邀请了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胚胎工程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安晓荣教授团队一行5人对凉山半细毛羊供体母羔进行超数排卵,体外授精,同时进行成年受体母羊的同期发情、胚胎移植技术试验与示范。这对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凉山半细毛羊在昭觉县达洛乡的适应性,通过引进小规模群体进行试验性养殖,以观察其关键的生产性能.试验表明,引入羊生产性能稳定,无不良表现,说明在该区域推广凉山半细毛羊及其关键配套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用凉山半细毛羊 8个父系半同胞家系群体作为资源参考家系研究了该品种基因组第 1号染色体上的 13个微卫星(Microsatellite)标记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 (PIC)、杂合度 (Heterozygosity)和用这些标记进行亲子鉴定和系谱确证的能力 ,并进行了不同世代和家系间遗传信息比较研究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 ,为估计凉山半细毛羊第 1号染色体上的重要经济性状QTL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 ,凉山半细毛羊 1号染色体上的 13个标记的等位基因数 ,基因频率和基因杂合度 ,PIC等在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 ,不同世代和不同家系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