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喂牛得喜活性酵母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酵母及其培养物作为生物活性添加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本文通过牛得喜活性酵母奶牛饲养试验,证明了饲喂活性酵母对奶牛抗热应激,提高干物质进食量和产奶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奶牛专用脲酶抑制剂(AHA)复合预混料的研制及饲喂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国内外现有新技术、新产品组装配套,结合项目区背景知识调研,研制了奶牛专用添加剂复合预混料.以生理调控剂——脲酶抑制剂(AHA)为核心,在解决奶牛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平衡问题的基础上,可提高奶牛奶产量、乳脂率。饲养对比试验中.通过营养的补充和调控.试验牛产奶量始末和组间均有提高.结果表明:中等奶量产奶牛应用奶牛专用复合预混料,试验末试验组日头均提高2.8kg,对照组下降2.6kg;组间对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头均增加5.5kg.提高34.6%(P<O.05)。乳脂率也相应提高。日头均新增纯利8.80元(奶价1.6元/kg)。在实施过程中从生产性能反应、经济回报、生产试验和资料总结经验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奶牛的应用效应。信息资料和试验表明,脲酶抑制剂(AHA)预混料是促进奶牛产奶量的有效的添加剂产品。值得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饲料添加剂不是提高奶牛产量的最有效方法,但在饲料营养不平衡或奶牛代谢不平衡的时候,科学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促进奶牛恢复体质、利于保持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应用二氢吡啶饲喂奶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挖掘奶牛遗传潜力,延长奶牛使用寿命,是畜牧工作者长期面临的课题。因此,进行了应用二氢吡啶饲喂奶牛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果。为奶牛业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酵素菌添加剂在肥育猪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素菌技术是由日本微生物专家岛本觉也在20世纪40年代开创的一项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世界许多国家的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国内近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养殖业生产中应用酵素菌添加剂,可显著提高蛋鸡、奶牛和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酵素菌添加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鲜见报道,为此我们于2002年10月24日至11月22日在杭州华农猪场进行了酵素菌添加剂饲喂肥育猪的效果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酵素菌添加剂由浙江绿宝酵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其中含啤酒酵母菌活菌≥5.0×107个/克,枯草芽…  相似文献   

6.
中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传统的中兽医理论和现代的中药研究成果,以源自天然的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药为原料,制成无抗生素的集“增乳、保健、安全”为一体的复合型绿色饲料添加剂。试验表明,该中药饲料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抗病力,为了解中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免疫机能的影响,解释中药饲料添加剂的抗病机理,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前,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牛乳品质,获得养殖奶牛生产的高效益,奶牛饲料者为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常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现将奶牛日粮常用的添加剂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药渣饲喂杂交奶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中药渣的利用却不多见。有人曾将中药渣应用于兔和肉鸡的日粮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将中药渣应用于杂交奶牛未曾见报道。为了探明中药渣对杂交奶牛产奶量及奶品质的影响,更好地利用中药渣这一资源,于2005年4月5日至5月19日在邵阳县塘渡口镇白羊b杂交奶牛基地进行了饲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奶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奶牛的产犊间隔、产奶性能的发挥和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场的奶牛繁殖力一直徘徊不前,情期受胎率在60%左右,造成奶牛生产中的损失.为提高奶牛繁殖力,我们自2003~2005年应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在繁殖力上搞试验,通过两年来的技术试验,奶牛情期受胎率达70%,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氨基酸螯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氨基酸螯合物代替奶牛日粮中的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剂以研究氨基酸螯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物对提高产奶量,改善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试验期末,试验组奶牛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10.34%(P<0.05),乳蛋白含量提高3.4%(P<0.05),奶料比、乳脂率和乳非脂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奶牛多以散养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饲料单一,饲料利用率低,营养不能满足奶牛的生理和生产需要,造成奶牛生产性能降低,产奶量达不到其正常的标准,出现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低下等状况。微生态制剂在动物体内可建立微生态平衡菌群,具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改善饲料效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为此,我们应用微生态制剂对奶牛进行了饲喂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添加剂组方对奶牛抗热应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产奶中后期的36头健康奶牛,按体质量、胎次、泌乳时间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每组12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和Ⅱ组分别添加抗热应激中草药组方Ⅰ和Ⅱ,分析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热应激期生产性能及生理常数方面的影响。试验期为37d,其中预试期为7d。结果表明:2个中草药添加剂组方均可改善奶牛热应激期生产性能,试验Ⅰ组和Ⅱ组与对照组比较,日产奶量分别提高8.17%和10.32%,4%的标准乳分别提高15.69%(P0.05)和13.06%;而试验Ⅰ组对乳成分中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的改善有明显效果,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3.23%(P0.05)和4.83%。试验期间,试验Ⅰ组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而试验Ⅱ组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组方Ⅰ和Ⅱ均具有缓解奶牛热应激的作用,在应用效果上组方Ⅰ优于组方Ⅱ。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保证奶牛稳产高产,除正常的饲养管理外及时为奶牛补充营养物质,在饲料中使用各种类型的添加剂,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奶牛常用的饲料添加剂种类主要有:微量元素添加剂、常捃元素(矿物质)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氨基酸与非蛋白氛类添加剂、瘤胃缓冲调控剂类、纤维素酶添加剂等.针对实际生产谈一下奶牛常用饲料添加剂的特点以及在使用中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奶牛饲喂对比试验,验证奶牛专用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提高其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及增进奶牛健康的作用.结果表明:奶牛精料补充料中添加0.3%(试验Ⅰ组)、0.6%(试验Ⅱ组)和0.9%(试验Ⅲ组)的复方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饲料利用率,增进奶牛健康具有显著的作用.①随日粮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添加量的增加,奶牛产奶量增加,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日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89%、3.30%、8.82%,其中试验Ⅲ组日均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5);②全期各组精饲料消耗量随日粮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③乳脂肪、蛋白、非脂固形物等质量指标均符合国标GB 19645-2005(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④试验后期除对照组检出1例隐性乳房炎外,其它各组奶牛均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5.
低聚糖饲喂奶牛的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农村奶牛产业化程度不高,养牛户多以散养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粗放饲养,饲料单一,饲料利用率低,营养不能满足奶牛的生理和生产需要,造成奶牛生产性能降低,产奶量达不到其正常的标准,形成了奶牛生产性能较低,经济效益低下等状况。低聚糖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在动物体内可特异性地为有益菌利用,抑制有害菌群,建立微生态平衡菌群,具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改善饲料效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为此,我们应用低聚糖对奶牛进行了饲喂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低聚糖,购自珠海溢多利公司;沸石粉,购…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按照奶牛饲养标准,针对规模化奶牛场设计专用微量元素添加剂,选取泌乳期荷斯坦奶牛48头,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与配制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150d,并进行效果评价。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采食量、泌乳量、乳成分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细胞数、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及蹄病发病数明显下降。应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可以明显改善奶牛生产性能,降低奶牛常见病数量。  相似文献   

17.
蔡发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6):40-41
酶制剂在饲料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为了研究酶制剂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为饲料生产及添加剂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我们于2005年1月11日至2月17日进行了酶制剂的不同添加方法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影响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4.6%,乳脂肪含量提高12、06%,乳蛋白含量提高11.65%。  相似文献   

19.
添加脂肪酸钙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士争 《中国家禽》1999,21(4):28-28
脂肪酸钙是一种新型的能量添加剂,动物试验表明,可显著提高生产性能。而将脂肪酸钙用作蛋鸡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较少。为此,设计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脂肪酸钙以动物脂肪为原料,含脂肪酸87%,钙9%,水分4%。1.2试验动物选体重、产蛋率较为一致的健康罗斯...  相似文献   

20.
奶牛固型添加剂的研制和饲喂试验报告上海市奶牛研究所(200434)金遐良,李成发目前,上海地区饲养奶牛7万多头,年单产奶量在7000—7500千克的水平。为进一步加速发展上海地区奶牛生产,巩固提高牛奶单产,防治高产奶牛代谢疾病发生,寻找不同固型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