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采用50,100,150,200,300,4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一串红种子,分析了辐射处理对一串红种子发芽及幼苗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50 Gy处理对一串红种子发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相对发芽率达109.0%;400 Gy处理发芽率略低于对照;其它剂量处理发芽率与对照相近.50 Gy剂量处理可提高成苗率和苗的质量,但随辐射剂量增加,成苗率逐渐降低,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200 Gy以上处理抑制作用明显.辐射处理对根的产生和生长作用较芽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为华山松南方种源的诱变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以4种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对华山松种子进行辐射诱变,测定诱变后的种子发芽率和播种后的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辐照处理能明显抑制幼苗生长,60Coγ射线对华山松种子进行辐射诱变的致死剂量应大于70Gy,70Gy的诱变剂量可能是60 Coγ射线处理华山松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对华山松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可使其基因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嗜虫书虱对烟草及其他仓储物的危害,利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不同虫态的嗜虫书虱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其辐照效应。结果表明,嗜虫书虱的卵、若虫、成虫对电子束辐照的敏感性依次降低;100 Gy剂量辐照处理的嗜虫书虱卵不能孵化;成虫和若虫经辐照后21 d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198.5 Gy和175.9 Gy;250 Gy剂量辐照处理的嗜虫书虱成虫和若虫在49 d内全部死亡,并且导致成虫不能产生下一代成虫。因此,250 Gy的剂量可以作为电子束辐照防治嗜虫书虱的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4.
以微山湖红莲和黑龙江红莲2种不同生态型的野生荷花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处理,考察辐射处理后荷花种子的发芽及植株生长变异情况,以找到产生有益变异的适宜辐射剂量。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对2种荷花的种子发芽和成苗均存在抑制作用;低剂量(20 Gy)辐射处理对立叶数及株高生长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当辐射剂量较高时(50、60 Gy),荷叶的形状及颜色的变异率较大,开花较迟,但同时致死率也提高。微山湖红莲种子辐射诱变半致死剂量为125 Gy,黑龙江红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160 Gy。  相似文献   

5.
以微山湖红莲和黑龙江红莲2种不同生态型的野生荷花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处理,考察辐射处理后荷花种子的发芽及植株生长变异情况,以找到产生有益变异的适宜辐射剂量。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对2种荷花的种子发芽和成苗均存在抑制作用;低剂量(20 Gy)辐射处理对立叶数及株高生长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当辐射剂量较高时(50、60 Gy),荷叶的形状及颜色的变异率较大,开花较迟,但同时致死率也提高。微山湖红莲种子辐射诱变半致死剂量为125 Gy,黑龙江红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160 Gy。  相似文献   

6.
电子束处理对唐菖蒲M1代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电子束对唐菖蒲诱变育种的可行性和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用能量为3MeV的电子束辐照唐菖蒲"江山美人"和"超级玫瑰"球茎。在苗期及初花期,电子束诱变处理有显著抑制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的趋势。在初花期,随着剂量的增大,唐菖蒲"超级玫瑰"细胞间隙CO2体积分数和光合速率均受到刺激作用而增大(P<0.05);唐菖蒲对电子束辐照的半致死剂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江山美人"比"超级玫瑰"有更强的电子束耐受性;电子束处理唐菖蒲"超级玫瑰"球茎的半致死剂量(LD50)应为240 Gy,"江山美人"的半致死剂量(LD50)则大于240 Gy。  相似文献   

7.
137Cs-γ辐射剂量0~600 Gy对5个玉米自交系种子进行辐照处理。结果表明,不同辐照剂量对玉米自交系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较高剂量下发芽率显著下降,苗高和根系生长受到限制,辐照效应明显。甜玉米自交系杭玉甜12母、D113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小于450 Gy,辐照致死剂量约600 Gy;糯玉米自交系万母、天932母、白2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在450 Gy左右,辐照致死剂量约600 Gy,甜玉米比糯玉米敏感。  相似文献   

8.
对思茅松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分析辐照后思茅松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辐照处理能引起幼苗的形态发生变化;低于50 Gy辐照处理对思茅松幼苗高生长和存活率没有不利影响,当辐照剂量为100 Gy时,思茅松幼苗高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存活率降低;对照和低剂量处理的思茅松幼苗的高生长与种子千粒重相关性较强;5个家系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06.3 Gy、82.2 Gy、111.2 Gy、111.9 Gy和107.4 Gy。认为思茅松辐照育种的适宜剂量为100—110 Gy,当千粒重小于10 g时,适宜剂量为80—90 Gy。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60Co-γ射线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的诱变效应并确定其辐射半致死剂量。【方法】以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辐照剂量(0、100、200、300、400 Gy)60Co-γ进行辐射处理,分析辐射对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辐照剂量与种子相对出苗率为极显著负相关,种子辐射半致死剂量为217.76 Gy。辐射后幼苗出现叶型改变、叶面扭曲、叶边缘变异等,300 Gy剂量下叶型和叶边缘变异比例最高。辐射处理的北美红花七叶树生长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60Co-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在300 Gy最高。相关性分析得出,辐照剂量与复叶宽、小叶宽、可溶性蛋白、相对电导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综合种子半致死剂量和生长、生理指标,确定北美红花七叶树种子适宜的辐照剂量为200~300 Gy。可为七叶树属植物辐射育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辐射剂量对紫薇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对紫薇种子进行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结果表明:辐射延迟紫薇种子的起始萌发时间和萌发高峰期;种子萌发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100~200 Gy辐射处理的幼苗株高、鲜干质量、根长、叶片面积均较对照(未进行辐射处理)降低,150~200 Gy辐射处理的幼苗根系无法抽出;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有生活力种子比例逐渐下降。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计算,紫薇种子辐射育种半辐射致死剂量为172.42 Gy,适宜辐射剂量为120~220 Gy。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电子束辐照对金花葵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和对Cu2+注入的M1代的金花葵花粉萌发率的影响,通过300Gy、400Gy、500Gy、600Gy、800Gy和1 000Gy剂量的BF-5直线加速器对金花葵(Abelmoschus manihot)的离体花粉进行辐照处理。对处理花粉萌发培养研究表明,在电子束辐照实验剂量范围内,金花葵花粉的萌发率都受到抑制,但对经过Cu2+注入的M1代的金花葵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则不同,其中较低剂量对4MeV 1×1011 Cu2+/cm2 M1代花粉萌发率影响不大;而对4MeV 1×1012 Cu2+/cm2 M1代花粉萌发率则有提高和促进作用,说明Cu2+注入提高了M1代花粉对电子束的抗性。这对金花葵优良品种选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夏溪 《热带生物学报》2020,11(2):210-216
使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和电子束辐照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干种子,观察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情况,以确定适合紫薇的辐照类型和剂量。结果表明:在辐照剂量范围内2种辐照的种子发芽率均出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现象,成苗率随辐照剂量增加显著降低;60Co-γ辐照对幼苗株高有先抑制后促进的现象,电子束辐照对幼苗株高有抑制现象;2种辐照对幼苗分枝长和分枝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辐照剂量增加显著降低;60Co-γ辐照对幼苗地径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电子束辐照产生的变异较大;2种辐照对幼苗生长的综合分析显示在相同剂量条件下(250 Gy),电子束辐照处理下的紫薇幼苗分枝更长,地径更高;电子束辐照对紫薇幼苗分枝长和地径产生的变异更大。根据成苗率估算,紫薇干种子60Co-γ适宜辐照剂量为113.06~299.63 Gy,电子束适宜辐照剂量为245.5~372.24 Gy,紫薇对60Co-γ辐照的敏感度更大。本研究结果可为紫薇辐照育种提供依据,促进紫薇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60 Co-γ射线照射对垂穗鹅观草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照射垂穗鹅观草干种子,研究辐射处理后种子萌发特征及植株主要农艺学性状变化。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低于或等于50Gy可促进垂穗鹅观草种子的萌发,大于50Gy种子萌发能力下降。辐射半致死剂量为148Gy,适宜剂量范围是0~148Gy。辐射处理对株高、分蘖、叶宽、穗长和产量等主要农艺学性状有一定的影响。30Gy处理后株高、分蘖、叶宽、穗长和产量都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16.6%、43.0%、16.2%、9.65%和25.5%。  相似文献   

14.
中子辐照对观赏羽衣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子为诱变源辐照观赏羽衣甘蓝种子,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及其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质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确定羽衣甘蓝半致死剂量的因素应是发芽率而不是苗高.红鸥和白鸥两羽衣甘蓝品种中子辐照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166.17和58.7 Gy,红鸥的辐射敏感性低于白鸥.据分析是因为在强辐照条件下(当中子辐照剂量达到200 Gy)红鸥比白鸥产生的POD和CAT活性更高.本文并对羽衣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其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不少养花爱好者缺乏防治一串红茎腐病的经验,本文着重介绍了一串红茎腐病的正确识别、发病规律及防治经验,以供养花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番木瓜种子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0Co—γ射线与赤霉素(GA3)复合处理研究番木瓜种子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用10—40Gy^60Co-γ射线处理,番木瓜种子的出苗率、成活率、苗高和根长随辐射剂量增大而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质膜透性、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和SOD活性则随辐射剂量增大而升高。辐射后用10—50mg/L的GA3处理能有效地减轻辐射损伤,其中在低辐射剂量时较低浓度的GA3处理效果较好,高辐射剂量时则较高浓度的GA3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矮壮素对一串红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839-839,88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喷施一串红穴盘苗对其植株高度、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全株干重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0.01%、0.02%、0.04%CCC均能明显抑制一串红穴盘苗的株高,使其株型紧凑,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增加,叶色浓绿。其中,以浓度0.02%CCC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刘智全  谷卫彬  李文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54-12456,12604
[目的]研究重离子束辐照甜高粱种子后对其发芽势、存活率和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作用等的影响,探讨重离子束辐照甜高粱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产生的能量为100 MeV/u的12C6+离子束对2个甜高粱品系干种子进行剂量为0、40、80、120、160和200 Gy辐照,研究种子发芽势、存活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重离子束辐照处理对甜高粱发芽势和存活率的影响变化不一致,发芽率呈现肩型下降趋势,但其对应的幼苗存活曲线总体上呈"类马鞍型"。SOD、POD、CAT及ASA-POD等的酶活性变化趋势也不相同,MDA含量随辐照剂量增加呈上升趋势,说明高剂量的重离子束辐照对甜高粱幼苗的膜损伤加重。[结论]重离子束辐照处理降低了甜高粱的发芽势和存活率,对甜高粱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进行重离子束辐照选育和改良甜高粱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飏  吕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04-1005
通过不同剂量辐射处理瓜尔豆干种子,结果表明:辐射处理瓜尔豆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500Gy。瓜尔豆产量构成因素中主要性状的变异度与辐射剂量大小显著相关,尤以单株籽数、单荚籽数的变异系数最高。在剂量450~550Gy范围内对瓜尔豆辐射其有利变异突变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