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阳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有效利用热量资源为防灾减灾服务,通过玉米分期播种试验,研究玉米播种出苗热量指标和适宜播种期。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地区玉米春季播种初始日平均气温为12.0℃,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5.0~20.0℃;玉米播种至出苗需要≥12.0℃有效积温最低为55.0℃·d,适宜有效积温为60~90℃·d;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当日平均气温在20.0℃以上时,玉米出苗速度最快为7d。辽宁西部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在4月25日至5月5日之间,可减少95%终霜冻的危害。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有效利用地方气候资源,为防灾减灾服务,通过大豆分期播种实验,运用数理统计和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辽西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地区春播大豆初始日平均气温为12.0℃,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5.0~20.0℃;大豆播种至出苗需要≥10.0℃有效积温最低为109.4℃·d;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当日平均气温在20.0℃以上时,大豆出苗速度最快为7d。辽宁西部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至5月10日,最佳播种期为4月27日至5月5日。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安排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兴安盟大豆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10—2017年兴安盟科右前旗农业观测站大豆观测数据及2018年大豆分期播种试验观测数据,并结合历年春播、秋收期间的气候条件,运用数理统计及气候诊断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的出苗天数和全生育期不同,大豆延期播种可使出苗天数和全生育期呈缩短趋势;随着平均气温的升高,完成出苗的时间呈减少趋势。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大豆出苗仅需要7~9 d,播种至出苗需要≥10℃活动积温在148.9℃以上。兴安盟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大豆即可播种,当日平均气温达20℃左右时播种最佳;依据分期播种试验并结合春播期和成熟期气候分析,兴安盟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为5月10—20日。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10-2017年兴安盟科右前旗农业观测站大豆观测数据,及2018年大豆分期播种试验观测数据,并结合历年春播、秋收期间的气候条件,运用数理统计及气候诊断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兴安盟大豆最适宜播种期,结论如下:(1)历年大豆观测数据及分期试验数据表明,不同播种期的出苗天数和全生育期不同,大豆延期播种可使出苗日数和全生育期呈缩短趋势;(2)随着平均气温的升高,完成出苗的时间呈减少趋势。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大豆出苗仅需要7-9天,播种至出苗需要≥10℃活动积温在148.9℃·d以上。兴安盟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大豆即可播种,当日平均气温达20℃左右时播种为最佳;(3)依据分期播种试验并结合春播期和成熟期气候分析,兴安盟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至5月20日。  相似文献   

5.
温度变化对东北春玉米生长发育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明确当代农业和气候变化条件下气温对玉米生长速率的影响,在吉林省榆树市开展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试验采用3个品种和3个播种期,进行玉米发育期和温度等项观测。结果表明,温度对玉米各阶段生长速率的影响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平均气温提高1℃,出苗速率提升18%,幼苗生长速率提升7%~8%,出苗至乳熟期生长速率提高13.2%左右,生殖生长和灌浆成熟速率提升8%。在出苗至成熟期间(主要生长季),如果平均温度每升高1℃,生长速率提升17.0%,生育期可以缩短14 d左右,则玉米低温冷害将减轻,可以采用更晚熟的玉米品种,从而提高单产。因此,东北地区夏半年气候变暖对玉米生产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辽宁西部朝阳地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农业气象问题,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通过2011-2014年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热量条件变化对玉米出苗速度、出苗至抽雄、抽雄至成熟以及生长期、全生育期发育速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基本满足的条件下,热量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显著。当气温升高、积温增加时,玉米播种至出苗期生长速度加快,出苗至抽雄期、抽雄至成熟期则生长速度减慢。朝阳地区最佳播种期在4月20~30日,而≥10℃积温每变化100℃·d,玉米产量增产或减产约455kg/hm2。因此,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应增加喜温作物比例,适当引入较长生育期的玉米品种,以提高单产。研究成果可为农业结构调整、玉米种植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辽首-花生15适宜播种期及热量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2004-2008年5a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辽阳地区花生新品种辽首-花生15的适宜播种期及各生育阶段的热量指标,以期为该品种推广及适时栽培管理提供气候依据。结果表明:当辽阳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适宜辽首-花生15播种,播种适宜期为4月15-25日,最佳播种期为4月20-25日。辽首-花生15品种全生育期154d左右,需≥12℃活动积温3 200℃.d以上。其中,播种-出苗阶段积温指标在250℃.d以上,出苗-初花阶段在550℃.d以上,初花-末花阶段在630℃.d以上,末花-成熟阶段在1 650℃.d以上。辽阳地区热量资源较为丰富,适宜种植辽首-花生15。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5,(7)
<正>辽西地区是雨养农区,春季大风少雨,春旱发生频繁,土壤墒情差,种子吸水不充分,常常造成玉米出苗不齐,严重影响春播出苗。多变的气候的条件,干旱的频繁发生,使农民十分困扰,不知这地该怎样种、啥时种、浅种还是深种、覆土厚还是薄。其实,影响春播玉米出苗的主要与种子质量,土壤条件、气候条件、耕作条件、播种质量、播种期、病虫害及化肥农药等因素有关,而最主要的因素是春季降雨的多少和气温的高低。我们  相似文献   

9.
结缕草种子直播建坪的日均温度与出苗天数的关系,经两年试验证明呈极显著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18.36 97.77(1/ X),(r_(y.1/x)=0.9706~(**))。显示该草种完成出苗过程需 18.36℃以上的有效积温为97.77日·度。联系上海地区气温条件,有利种子直播完成出苗过程的播种期最早应于5月下旬开始,最迟至7月中旬为比较理想的播种期。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对沁水县冬小麦适播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适时播种,是促进冬小麦一播全苗、形成冬前壮苗,为后期生长和高产稳产奠定基础的关键技术。利用沁水县气象局1957~2013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对该县冬小麦播种至越冬前有关气候要素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沁水县冬小麦播种期日平均气温随年代的推移呈逐渐升高趋势,近10 a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的日期较历年平均推迟了3 d。57 a的9月23日至越冬前日平均气温逸3℃的积温平均达到569.0℃·d,超过旺苗指标(550.0℃·d),平均每10 a升高约8.1℃·d;近10 a该阶段积温超过旺苗标准的年份达到80%。结合各日至越冬前日平均气温逸3℃的积温,以及沁水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达到壮苗指标80%保证率的前提下,确定沁水冬小麦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28日~10月5日,即开始播种日期较传统播种期推迟了5 d,结束日期较传统播种期提前了2 d。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区小麦生产和丰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迟播对早熟大豆各生育阶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个不同熟期早熟大豆品种8个播期试验,研究早熟大豆品种在迟播条件下各生育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日平均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墒情下,播种~出苗的天数与其间的平均气温呈极密切的负指数关系,播种~出苗的日平均气温对出苗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熟期的早熟品种出苗~开花天数随播期的延后,都呈下降的趋势;开花~成熟的天数先是降低然后略有升高;出苗~成熟天数随播期的延后,都呈下降的趋势.即晚播对整个生育阶段的影响主要是作用在营养生长阶段.早熟品种迟播时,日平均气温升高加快大豆出苗的速度,在24℃条件下出苗可缩短4 d.早熟品种晚播后,出苗~开花阶段、出苗~成熟阶段日数与出苗~开花阶段日平均气温呈直线正相关,出苗~开花阶段日平均气温是影响营养生长阶段和整个生育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播种期和播种量对百喜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播种量对百喜草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播种繁种,百喜草(Pensacola A33)从播种到出苗所需要积温(≥10℃)都在290-299 d.℃之间。播种早,气温低,出苗时间长;播种晚,气温高,出苗快。种子产量和种子千粒重以早播、稀播处理为优。同一播种期,30 kg/hm^2处理的种子产量大于60 kg/hm2;播种期推后种子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东北三省玉米生育热量指标与品种熟型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东北三省73个气象站1971~1995年4月上旬至10月下旬的旬平均气温与9~10月逐日最低气温以及玉米分期播种 资料,分析和验证了玉米各发育期的热量指标。种子萌发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8℃,萌发至出苗期需≥8℃·d有效积温约 100℃·d,出苗至抽雄所需的≥10℃有效积温与品种的叶片数(熟型)有关;抽雄至成熟期的热量指标以订正后的标准抽雄日至 成熟所需≥10℃活动积温来表示,成熟期用成熟度达到1的日期来表示。本研究以某一品种80%年份正常成熟的标准来确定该 品种的栽培界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临夏州2011年、2012年春玉米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4月5日至5月5日播种的各个期次,日平均气温在13.0~17.4℃,热量条件适宜,特别是4月10—30日播种的玉米株高、茎粗、果穗长、果穗粗等生长量增加显著,整体生长状况优良,双穗率高,后期产量明显高于其他播种处理,从而确定临夏州玉米最适宜播种期,为趋利避害和玉米稳产高产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议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粱生育的气候条件1.温度高粱种子萌发的下限温度为5~10℃,最适温度为30~35℃,最高温度为44~50℃。在自然条件下,高粱播种至出苗的天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7~24℃范围内,高梁播种至出苗天数与5厘米地温呈指数曲线关系。高梁出苗至拔节以20~25℃为适宜,拔节至抽穗以25~30℃为适宜。高粱出苗至抽穗的天数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平均气温20~24℃范围内,高粱出苗至抽穗的天数与平均气温呈直线相关。高梁的光合作用以30~36℃时为最高,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少。在低温条件下,光合作用随低  相似文献   

16.
黄芪种子萌发的基础温度与积温需要——一种模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芪种子萌发的基础温度与积温需要,采用不同方式破除黄芪种子硬实后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利用模型方法确定种子萌发的基础温度Tb、种子调整累积萌发率达到50%所需要积温θT(50%)及其标准差δθT等参数;同时根据达茂地区气候特点,设置不同起始温度(3.5℃、6.5℃、10.5℃),模拟不同春播时间(3月15日、3月25日、4月5日),对积温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砂磨20min能有效打破黄芪种子硬实,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萌发的基础温度Tb=0.2℃,种子调整累积萌发率达累积萌发达到50%所需要的积温值θT(50%)=1 129.7℃.h(47℃.d),标准差δθT=18.34℃.h;各起始温度下种子调整累积萌发率达到50%的萌发时间分别为244、165、115h,相应出苗日期为3月26日、4月3日和4月11日。因此,考虑到达茂地区温度条件,播种期可以定在3月2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对气象条件要求严格,属喜温、短日照作物,播种期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8℃,10~12℃发芽正常,生长期间要求15℃,幼苗期要求日平均气温低于18℃,有利于"蹲苗",后期要求适当高温,抽穗开花时期适宜温度为25~28℃,气温低于18℃或高于38℃不开花,气温在32~35℃以上花粉粒1~2小时即丧失生活力。在籽粒灌浆、成熟期要求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0~24℃,有利于有机  相似文献   

18.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温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籽粒成熟度与吐丝至成熟阶段热量条件显著相关,明确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灌浆阶段温度的关系,可为玉米籽粒发育调控和熟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极早熟、中早熟和中晚熟3种熟期类型的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和2015年在哈尔滨实施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熟期类型品种相比,中早熟品种的最大灌浆速率(G_(max))、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W_(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_(mean))最大,极早熟品种次之,中晚熟品种最小;灌浆活跃期(P)和有效灌浆时间(t3)随品种熟期延长而增加,增加部分主要在灌浆缓增期。活跃灌浆期、有效灌浆期与快增期≥10℃有效积温显著正相关,与灌浆期日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与渐增期≥10℃有效积温、灌浆期日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与快增期≥10℃有效积温和渐增期日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在热量资源有限的生态区,中晚熟品种进入灌浆缓增期后日平均气温较低,不利于籽粒灌浆,导致中晚熟品种粒重低于中早熟和极早熟品种;因此,在热量资源有限生态区,一味地延长熟期并不利于粒重增加,中早熟品种具有明显的灌浆优势,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玉米对气象条件要求严格,属喜温、短日照作物,播种期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8℃,10~12℃发芽正常,生长期间要求15℃,幼苗期要求日平均气温低于18℃,有利于"蹲苗",后期要求适当高温,抽穗开花时期适宜温度为25~28℃,气温低于18℃或高于38℃不开花,气温在32~35℃以上花粉粒1~2小时即丧失生活力。在籽粒灌浆、成熟期要求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0~24℃,有利于有机  相似文献   

20.
赤谷六号热量条件分析及抽穗期的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重点分析了赤谷六号谷子几个主要发育阶段、发育日数与阶段平均气温高低的关系及对热量条件的需求.根据出苗后40d内平均气温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抽穗期,从而为是否需要采取促早熟措施、秋后防霜等田间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