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减少门头沟区地形复杂、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多发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极大威胁,分析了门头沟区区域自动气象站调优前后不同地形的降水分布,结合实例分析调优后站网在乡村振兴和精细化气象服务中的实效,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2018—2019年新增气象站26个,平均距离约7 km;2006—2017年汛期平均降水量低海拔地区多于中、高海拔地区;站网调优后,2018年汛期降水量中、高海拔地区多于低海拔地区;部分气象站在实际强降雨过程中发挥实效;还可从加强现有气象站网管理、加密建设气象站网、加强多种气象方式融合应用、完善气象监测体系机制4个方面高效发挥站网监测精密能力,有利于基层气象部门将精细化气象服务融入当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在全国气象部门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气象信息员作为农村基础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是农村防灾减灾基础单元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变气象灾害防御中的强政府、弱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了气象信息员在基层防灾减灾中发挥的预警信息传播、气象灾情收集、气象需求反馈、组织群众避灾、科学普及宣传及防灾减灾意识这6 个方面的作用。调查表明:气象信息员在预警信息传播环节发挥作用最大,其次是科普宣传和信息反馈,再次是组织群众避灾方面,但其在灾害防御方面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通过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气象信息员服务认证制度,加大气象信息员灾害防御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而提高农村基础单元灾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3.
气象信息员在农村防灾减灾中所发挥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信息员作为农村基础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是农村防灾减灾基础单元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变气象灾害防御中的强政府、弱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了气象信息员在基层防灾减灾中发挥的预警信息传播、气象灾情收集、气象需求反馈、组织群众避灾、科学普及宣传及防灾减灾意识这6个方面的作用。调查表明:气象信息员在预警信息传播环节发挥作用最大,其次是科普宣传和信息反馈,再次是组织群众避灾方面,但其在灾害防御方面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通过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气象信息员服务认证制度,加大气象信息员灾害防御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而提高农村基础单元灾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4.
钟存  魏鹏  马玉娟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5):150-155
本研究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为例,从近20年中气象科普形式、科普对象、科普内容及科普活动、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得出了近20年青海基层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发展趋向多形式改变,科普内容有所拓展,科普对象逐渐多元化,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结合本民族的语言及历史文化等方面逐步提升。本研究为气象科普在贫困山区和民族地区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思考,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也是防灾减灾能力的薄弱区,科普重点放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是关键。制约气象科普的因素较多,应该本着因地制宜、本地化的原则,结合民族特色、用好科技手段、加强人才培养、争取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气象科普宣传力度,更好的发挥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动气象站通讯及电源故障分析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气象站作为一种先进的地面气象遥测设备,在提高观测的准确性和精度方面有很大优点,而且能大大减轻业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为了保障自动气象站业务的正常运行,事必要求自动站通讯、供电系统及采集器和各要素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稳定、准确,不出现异常情况,因此对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加大农村人群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建设与知识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通过采用B/S结构和WEBGIS技术建立供辽宁省内各级气象部门、气象信息服务站及气象信息员使用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业务系统。系统建设着重解决气象信息员管理、科普知识培训、气象信息获取以及灾情上报管理等方面问题,对探索气象信息员管理方法、发挥气象信息员纽带作用最终实现气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现实的业务意义与指导意义。截至2012年7月,辽宁省已建立296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并发展12215名气象信息员。乡镇气象信息员传递气象灾害预警、开展气象灾害调查、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等,已成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气象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对气象信息技术保障与气象探测设备维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AMP1000维修平台的开发研制从自动气象站保障工作实际出发,通过集中各类测量检测仪器、维修用具以及测试维修业务软件,解决了自动站气象探测设备的日常维修测试任务及其过程中繁琐的收发、维修维护、记录等工作。同时,业务软件实现了维修经验交流传承、单一型号设备生命周期维护成本统计、设备历史维护记录查询、设备维护资源消耗等现代化保障工程的大数据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自动气象站遭受直接雷击或雷电电磁脉冲会造成气象自动观测记录中断,天气预报准确性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危害。预防和避免雷电灾害侵扰,保证自动气象站设备正常运转,已成为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推进农业生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施农业标准化与农业防灾减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用工业理念管理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减灾防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简述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含义及实施农业标准化对于防灾减灾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防灾减灾和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吁请人们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枸杞作为中卫市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关注气象服务,对提高枸杞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卫市对枸杞关键生育期的气象服务,针对枸杞对气象条件的敏感度服务及气象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提出如何更好地发展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新疆石河子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已运行十多年,业务软件经过专家多次升级优化,功能较为完善。但自动站硬件方面不尽人意,遇到特殊情况时:如对自动站设备维护不当、或仪器设备出现故障等常导致自动站出现错误的观测数据。本文针对自动站硬件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摸索出了一套"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人工控制方法。该方法由业务学习、场地及仪器设备维护、数据质量人工控制3个部分组成,其中仪器设备维护是重点。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湖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及其危害是决定于气候异常与农业对象,农业生产不仅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有很强的季节性,农业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对2010年对湖南省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灾害,主要有倒春寒、5月低温、洪涝灾害、季节性干旱、8月高温和寒露风等,及各自相应的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进行概述。同时,分析了所发生的各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湖南省农业生产造成的一些不利影响。针对各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湖南省农业生产产生的种种影响,提出了在农业生产中适宜于湖南省农业减灾防灾的主要对策。认为应分析湖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发展趋势,以期更好的掌握气象灾害在湖南省不同地域的发生规律及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通过品种选择与更换、加强田间管理、灾前预警、灾中调控和灾后补救等防灾减灾措施,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能力,减轻气象灾害对湖南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从而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保障农业生产稳产、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影响黔西南州优质烤烟生产的气候资源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黔西南州近4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黔西南州有利于优质清香型烤烟生产的气候资源及影响烤烟生产的几种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DZZ4新型自动站在新疆气象台站的普及,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相应的自动气象站故障,判断故障与处理故障也成为了相对复杂的过程。因此,即要求相关保障人员能够掌握故障判断和处理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常规技巧,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遇到故障迅速解决,并能准确分析和查找出故障原因,以便于做好气象维护,防患于未然。达到降低自动站故障出现几率的目标,确保自动站的高效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自然气候因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水稻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尤为显著。探讨了不同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旨在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6.
《种业导刊》2012,(9):35-35
从近日召开的河南省气象工作会议获悉,河南省通过在农村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安装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装置和发展农村气象信息员等方法将气象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破解气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据了解,目前河南省共建成2400多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1500多个电子显示屏、IOOOO多个气象预警大喇叭、200多台气象预警信息机,18个省辖市开通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网,统筹多种社会资源发展气象信息员近6万人,信息覆盖率乡镇达90%、村级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18,(9)
正王春艳,女,1971年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现任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主要从事农业气象灾害孕灾环境及其演变规律、农业气象灾害致灾机理与调控基础、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技术、农业防灾减灾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和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等方面的研究。长期与日本千叶大学、三菱公司合作,从事新疆地区防灾减灾工作,致力于推广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与中国气象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长期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人工影响天气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人工影响天气,能够有效防灾减灾,在农业生产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自然灾害多样,特殊地区自然灾害频发。随着现代经济的进步,各种资源变得更为匮乏,合理开发空中资源,加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其在农业生产服务领域的相关应用,以提高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气象服务系统,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较大比例,农业生产对于气候条件的依赖性较强,有利的气候条件下能够获得好收成,而气象灾害则会导致农业歉收,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结合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展气象服务的实际情况,着重对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水稻栽培的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吴俊铭(贵州省农业气象中心)水稻是贵州粮食作物中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平均单产也最高的一种作物。建国以来,贵州水稻生产发展较快,水稻总产量由1950年的211.1万吨增至1991年的428.7万吨,增长1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