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日本扇贝增养殖业所用的机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扇贝育成过程中机械的动作会直接影响到扇贝生理的机械,如扇贝分类机、贝体附着物清除机、扇贝钻孔机等。另一类是,为了提高整个扇贝增养殖过程中的人工管理效率、但不直接影响扇贝生理的机械设备,如玻璃钢动力渔船、油压吊杆、油压绞纲机、网箱清洗机等。这些机械设备对日本扇贝增养殖业的发展都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促进日本扇贝增养殖业发展的条件 1.客观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新鲜的扇贝制品只有在产地才能享受到,加工的干贝也作为高级海珍品出口到中国以换取外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停止了从日本进口扇贝,于是日本开始转向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尤其是1950年后朝鲜战争的关系,向香港出口的扇贝大大增加,并开始向美国出口冷冻贝柱。  相似文献   

3.
《水产科学》2006,25(8):396-396
虾夷扇贝属于冷水性双壳贝类,我国原来没有该种资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国外引种,通过20多年的研究,完成了适应我国虾夷扇贝产业化发展的苗种繁育、中间育成、浮筏养殖和底播增殖等技术,并将这一成果迅速推广。虾夷扇贝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黄海北部海水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自引种成功以来,虾夷扇贝增养殖业中所需苗种均来自人工生态培育,苗种的质量和数量均不稳定,成为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从2004年开始,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掌握虾夷扇贝繁殖生物学、繁殖生态学的基础上,结合大连沿岸海域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4.
扇贝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分布较广。由于其经济价值高,许多国家都以它为捕捞和养殖对象。在我国,养殖扇贝的主要种类有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分别从美国和日本引进,前者为暖水种,后者为低温种。栉孔扇贝分布于中国北部、朝鲜西部和日本沿海;华贵栉孔扇贝分布于日本南部、中国南海及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5.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虾夷扇贝人工育苗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夷扇贝(Pecten yessocsis)在分类学上属软体动物门办鳃纲扇贝科。近年日本的虾夷扇贝人工养殖发展很快,1970年人工养殖产量只有5874吨,1977年猛增到83213吨。虾夷扇贝同我国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相比,突出的特点是个体大,生长快。在日本人工养殖的个体自采苗算起,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省海水增养殖业有很大发展,已修建数目可观的对虾和海珍品(扇贝、海参、鲍鱼)等各类育苗室,每年可提供大量对虾、海珍品各类苗种。今后,随着海水增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各类育苗室还将不断增加,育苗规模也将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8.
虾夷扇贝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扇贝科,虾夷扇贝属。虾夷扇贝为冷水性贝类,原主要产于日本、前苏联千岛群岛的南部水域,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分布于底质坚硬,淤沙少和水深不超过40m的沿岸海区,正常生活水温为5—23℃。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虾夷扇贝在山东、辽宁等沿海进行人工试养,经过10多年发展,虾夷扇贝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年产值达到50多亿元。现就虾夷扇贝筏式养殖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 虾夷扇贝苗种培育现状 我国虾夷扇贝育苗始于1980年,大连水产学院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亲贝进行育苗。烟台市于1982年12月,在蓬莱市原马格庄海珍品增殖站,由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引进日本虾夷扇贝亲贝24个进行试验。1987、1988年在北沟镇养殖单位进行虾夷扇贝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虾夷扇贝为我国北方重要养殖贝类,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引进,因其营养价值及养殖效益较高,在我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养殖。虾夷扇贝养殖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利,我国先后出现多次扇贝大面积死亡现象。针对扇贝大面积死亡现象,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一致认为病原、养殖环境恶化、种质退化、养殖密度过高等因素是造成扇贝大面积死亡的原因。本实验将针对养殖密度过高导致的虾夷扇贝死亡进行研究,以期找到适宜养殖虾夷扇贝的密度,提高虾夷扇贝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为虾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刺参养殖规模快速发展,池塘、围堰和浅海底播增养殖已成为热点养殖模式,刺参增养殖业已成为继海带、对虾、扇贝与鲆鲽鱼类之后的又一支柱性养殖产业。刺参"东科1号"(品种登记号:GS-01-015-2017)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选育。培育单位该品种以2005年分别从山东  相似文献   

12.
加快我省海水增养殖业发展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省海水增养殖业发展中,应注重深入研究增养殖生物的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病害对正常生产的影响;加快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的研究,为未来增养殖业的发展,储备高技术;引进优良品种,促进外延发展和优化养殖结构;加速增殖型渔业技术开发,恢复已衰退的渔业资源;以名特优品种增养殖为龙头,发展优质高效渔业,加快我省增养殖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2013,(10):28-28
本刊讯近几年,大连市长海县养殖业按照“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方式调多、效益调高”的发展原则,积极调整海水增养殖业结构,到目前已见成效。一是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基本形成。虾夷扇贝浮筏养殖规模控制在18万亩以内,同时充分利用内湾空闲的浮筏进行刺参、鲍鱼吊养;刺参底笼以及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日本,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增养殖有着6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冷水性双壳贝类,主要分布在日本太平洋一侧的东京湾、日本海一侧的能登半岛以北,养殖区域主要以青森县的陆奥湾、北海道的内浦湾、佐吕间湖、鄂霍次克海沿岸为中心,近些年,岩手县和宫城县也逐渐发展成为虾夷扇贝的产地。本文重点对日本增养殖虾夷扇贝的形态特征、天然采苗技术、中间育成技术、垂下养殖技术、底播放流  相似文献   

15.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1995年,仅山东省扇贝产量就达到7.34×10^5 t。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四年扇贝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扇贝人工养殖提供了大量的苗种,扇贝的大发展已成为可能。但十年来扇贝养殖一直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养殖器材成本高,单台产量低,收益少,甚至亏损。因此,研制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扇贝生长快的新型养殖器材已是当前扇贝养殖发展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扇贝是深受日本人民欢迎的海产品,日本养殖的产量从1979年的43000吨(扇贝肉)增至1982年的74000吨,产值约200亿日元。陆奥湾是日本扇贝的主要养殖海区之一,其扇贝产量约占日本扇贝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陆奥湾主要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南昌市特种水产品增养殖业迅速发展,对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养殖小康将产生巨大的、新的动力。作者根据南昌市水产增养殖业的实际情况,为加快南昌市增养殖业步伐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水产科学》2004,23(1)
辽宁省长海县根据其近海渔业资源变化情况,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近海养殖业,大规模实施底播增殖及浮筏养殖虾夷扇贝。人工增养殖面积已达70000 hmZ,年产商品贝3 .3万余t,产值超过6 .6亿元,年出口创汇1400多万美元,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成为带动全省浅海增养殖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龙头产品”。虾夷扇贝增养殖致富长海渔民$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扇贝是日本人民喜食的水产品之一,扇贝养殖在其水产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